他是唯一逃出白公馆的人,被关押了整整14年,他是怎么逃出去的?

作者&投稿:调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位于重庆歌乐山的白公馆,原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没想到后来变成了一个迫害革命者的屠杀地,与渣滓洞并称为“两口活棺材”。

从1938年起,白公馆就成了民国政府特务机关的秘密监狱,被用来关押爱国人士。1939年,特务头子戴笠看上了这里,将其作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的看守所。原大门紧紧关闭,只留一个小门进出,储藏室改为地牢,防空洞改为刑讯洞。从那以后,不少我党人士被关押在白公馆,数百位爱国人士在白公馆丧命。最著名的有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和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等等。在数百位被关押的人中,只有一人成功逃出了白公馆。那么,他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韩子栋,1908年出生在山东阳谷县。1930年,为了求学,他离开老家,来到了北平。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能半工半读。他一边在中国大学经济学听课,一边在书店打工。在大学,他接受了新思想,24岁那年,他加入了我党。因韩子栋是学生,组织让他利用这个身份打入民国政府的“蓝衣社”当卧底,打入敌人内部,获得了不少非常重要的情报。


两年后,北平的形势对我党越来越不利,地下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韩子栋不幸暴露了,被敌人关在了监狱之中。敌人非常憎恨他,时常百般摧残他,企图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然而,韩子栋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不透露任何消息。敌人无计可施,只能将他列为“政治犯”,判处他无期徒刑。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子栋等人被转移到贵州的息烽集中营。1946年7月,该集中营被撤销,韩子栋等70多人被转送到白公馆。此地是专门用来关押犯人的,自然是看守严密,四周都是高墙,布满了电网和宪兵,他们想要逃出去非常困难。要想和敌人继续斗争下去,首先要活下去,能逃出去一个是一个。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韩子栋假扮成疯子,每天神情呆滞,蓬头垢面。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在白公馆的放风坝小跑。看守的宪兵都认为他是背关疯了,还给他取了个外号——“疯老头”。加上他不是本地人,在重庆人生地不熟,看守很放心,允许他跟着自己到磁器口买东西,这给他逃出去提供了机会。

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像往常一样跟着看守出去买菜。看守去打麻将了,他假装要上厕所,大大方方走出去,离开特务的视野后,便开始狂奔。他走街串巷,来到了嘉陵江边,找到了一只小木船,然后渡过了嘉陵江。因长期在白公馆锻炼,韩子栋的身体素质很不错。他一路跋山涉水,走了45天,终于到达了解放区,重新获得了自由,摆脱了长达14年的囚禁生活。

1948年初,组织恢复了韩子栋的党籍。在特殊时期,他被人诬陷是特务,受了不少折磨,后洗刷了冤屈。后来,韩子栋在贵州省政协担任常委兼任副秘书长。1992年5月,老人在贵阳病逝,时年84岁。



他像往常一样跟着看守出去买菜。他假装去上厕所,大大方方走了出来。离开特务的视线之后,他就开始狂奔。一路跋山涉水才来到了解放区。

假扮成疯子,每天神情呆滞,蓬头垢面。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在白公馆的放风坝小跑。看守的宪兵都认为他是被关疯了。加上他不是本地人,在重庆人生地不熟,看守很放心,允许他跟着自己到磁器口买东西,这给他逃出去提供了机会。

他是跟着看守的人出去买菜。然后趁看守人不注意就假装去上厕所,然后大大方方走了出去,离开了他们的视线。他到了嘉陵江边,然后找了一只小木船。渡过了嘉陵江。走了45天到达了解放区。

①白公馆渣滓洞-高品质纯玩旅游-必看攻略-全~

红岩书中人物特点是什么
答:在狱中经历各种酷刑后,难友们则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其中何雪松代表全体难友献给江竹筠的诗这样赞颂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这首诗在渣滓洞牢房里被传诵一时。正是像江竹筠一样的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才不会向敌人...

重庆渣滓洞的简介
答: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关押在...

红岩里的监狱之花是谁?
答: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渣滓洞看守长“猩猩”原型人物:李岩 白公馆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杨进兴 特务黎纪纲--- 曾纪纲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 *** 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 渣滓洞仅有15人脱险成功...

红岩中的疯老头是谁
答: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狱中,韩子栋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他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特务看守认为他是被关傻关疯了,便叫他“疯老头”。

<红岩>的结局:历史上到底有哪些人越狱成功了呢?
答:1. 《红岩》是由罗广斌和杨益言共同创作的。2. 罗广斌,四川成都人,出生于1924年11月22日。3. 1948年3月,他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4. 同年9月,罗广斌在成都被捕,并被关押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和白公馆集中营。5. 在狱中,他继续坚持斗争。6.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他成功越狱。7...

红岩的原作者是怎么逃出来的?
答:此时,还有19名“犯人”关押在牢中。然而渣滓洞尚有100多人未处决,故杀手全部赶往渣滓洞。白公馆的“犯人”由看守长杨进兴全权处理。面对解放军的隆隆炮声,杨进兴心里发慌,他命令杨钦典一人留下看守,自己带领亲信逃离了白公馆。通过做工作,杨钦典把牢房钥匙交给了罗广斌,19名难友被编成5个越狱互助...

以人民的名义剧情简介
答:1949年11月,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挺进重庆,面对保密局西南处的特务头子徐占举,他不顾一切地对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革命者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随着解放的曙光,新生的红色政权立誓要为那些无辜牺牲的烈士讨回公道,决定对这些罪行累累的刽子手进行审判。公安局发布了针对他们的追捕令,以正义的...

白公馆关押了多少人?
答:白公馆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秘密监狱,自1938年起关押了许多被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其中包括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以及共产党员宋绮云和徐林侠夫妇,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也在其中。在白公馆,最多时有超过二百名政治犯被关押。原本的防空洞还被改造成了刑讯洞。

红岩中的监狱之花是谁
答:渣滓洞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徐贵林 特务黎纪纲---曾纪纲 问题十:红岩中的两个监狱是什么 小说《红岩》中,描写了国民D在重庆的两个监狱。 它们分别是渣滓洞和白公馆。 这两个监狱,都是关押爱国的政.治.犯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

关于歌乐山下渣滓洞的故事
答:当年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开始屠杀被关押的人员。敌人对白公馆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屠杀时,从渣滓洞监狱也提出三批人押往白公馆附近枪杀。深夜后,已可隐约听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枪炮声,此时白公馆尚有19名、渣滓洞约有200余名被关押的革命者。渣滓洞的刽子手向白公馆的刽子手求援,于是,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