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作者&投稿:游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贷款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贷款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民间借贷是指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属于直接融资,而银行借贷则属于间接融资。其主要特点是手续简便,但利息较高,因此俗称。 《合同法》作出了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司法解释则具体规定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意味着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内协商。 由此可归纳为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以内的属于合法利率,超过4倍的,属于,而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银行同期的四倍不受保护。

具体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贷款利息含义:

1、一般按月复利计算,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剩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

2、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贷款利息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不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同时,利息不得计入本金计算复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利滚利”、“驴打滚”,超出部分的利息和复利不受法律保护。超过此限度的,超过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超过的部分虽然不予保护,但并不是无效,只是诉讼的时候不容易得到支援。

民间借贷是指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属于直接融资,而银行借贷则属于间接融资。其主要特点是手续简便,但利息较高,因此俗称。《合同法》作出了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司法解释则具体规定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意味着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内协商。由此可归纳为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以内的属于合法利率,超过四倍的,属于,而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网贷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网贷利息超过36%则不受法律保护。

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年息36%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援。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援。

拓展资料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只有双方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否则,一律视为无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民间借贷利息百度百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规定百度百科

合同法百度百科

简单点来讲,超过24%不支援,超过36%就属于是违法的。贷款利息高于24%低于36%的部分,已经还了的不退,没有还的不准再追。

非正规网贷不受法律保护,签了自作自受。正规网贷受法律保护,超36%就是违规。

最高法释出民间借贷案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援。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援。

借钱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24%到36%部分的利息,如果债务人已经支付,则法律承认这部分利息是合法的,如果债务人没有支付,则法律不承认这部分,超过36%,法律是绝对不承认这部分利息的。这是年利率。

的月利息超过多少就不受法律保护? 月息2分以下是合法的;月息3分,法律不支援,也不反对;超过3分以上的,属于,法律是禁止的。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援。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援。

拓展资料:

常见的放的危害。

1.借款时就扣除利息。和普通的贷款不一样,他在发生放款时就会扣去相应的利息。比如,一个借款人向借款10万,那么他到手只有8万现金,月息20%,到一个月时,如不还本金,可先付2万块小钱。然后将房产抵押,如果最后还不上,抵押的房产就归放款人所有了。

2.口头约定预期年化利率,不留痕迹。很多没有具体的贷款协议,只会写下多份借条,上面仅注明了借款数额和日期。大数额的借贷,放贷人会约对方到浴室“裸谈”,目的就是防止对方悄悄留下录音证据。

3.逼债手段残酷。发放的机构或个人往往伴有犯罪的历史,所以,在向借款人讨债的时候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经常发生威胁借款人或干脆“住”进借款人家中等行为。追债人员还可能进行威逼恶索,很多因此引发的案件,最后都是以非法拘禁、暴力伤害定罪的。

二、当事人之间已经发生的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法...

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为,超过部分不予支持。
根据《关于人民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民间借贷中超出银行贷款利率4倍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行为中,出借人的本金以及“银行利率4倍”以内的利息是受法律保护的,超出部分利息不受保护。

三、超出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部分怎样出账

该咋记咋记,只不过到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超出4倍的利息部分,做调增:应纳税所得



~

借款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民间借贷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不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是一种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活动,主要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以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为标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

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利率超过了规定利率上限,即年利率15.4%,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2020年9月新的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2020年4月至今公布的1年期LPR3.85%,四倍为15.4%)。

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规定,网贷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就不受法律保护了。也就是说,如果贷款年利率超过了24%,但是没有超过36%,这中间的利息可以双方互相协商是否需要还款,如果年利率没有超过24%,那么利息就需要全部归还的。此回答由康波财经...

贷款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3、根据《民间借贷规定》第27条规定,民间借贷允许约定计算复利,但受到两个限制:第一,后期借款本金的认定。前期年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LPR四倍的,前期本金所生利息,可以计入后期借款的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的本金。第二,后期本息和之上限。最后一期借款的本金与利息之和...

网贷的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法律分析: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比如说,借贷发生时,银行同类借款年利率是6%,那么借款的最高年利率为24%,也就是说,超过24%的年利率,不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第六条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

利息超过本金的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如果你问的是利息的额度,那么前几楼已经回答了:利息超过银行利率四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你问的是多年利息累计后能否超过本金,那么我告诉你是没有限度,1万元本金3万元利息是很正常的,不过计算利息有一个诉讼时效问题,所以10年或者几年的利息往往只能计算两年或者超过诉讼时效不能计算利息 ...

高利贷标准达到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高利贷标准达到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属于高利贷,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利息不受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高利贷却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具体如下:1、高利贷的利息约定过高,造成借款人负担过重。2、高利贷催收含有暴力...

贷款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贷款利息超过24%不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

高利贷利息一般是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答:法律分析:月息2分以下是合法的;月息3分,法律不支持,也不反对;超过3分以上的,属于高利贷,法律是禁止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