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应当主要运用什么手段

作者&投稿:乔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有关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课题就一直为历代经济学家所关注,也成为各个经济学派不断探索、阐述和争论的重要话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搞好宏观调控。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积极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体制的作用,又要抓紧建立健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且使两方面相互协调,互相促进。

第二,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发挥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大战略方面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加快市场体系发育的进程,引导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发展。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通过交换关系把各个经济主体连接在一起的经济类型,其发生作用的内在逻辑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会自动趋向有序、和谐的最佳效率状态,但是,完全竞争的假设并不符合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市场运行中存在不完全竞争甚至是垄断,这样,市场经济存在内在的缺陷,在某些领域市场功能的发挥明显缺乏效率,即出现了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动作不灵。

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调节“市场失灵”。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

经济增长要以一定的合理经济结构为支撑,经济过剩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既是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客观反映,也是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未达到最优的必然结果。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客观地指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对现有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振兴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变化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使得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经济成分,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竞争;同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形成了由国有、集体、个人、私营、外商等不同经济成分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因此在促进国有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为非国有经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它们推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积极作用,就要求运用不同宏观调控政策对其进行调控和引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

近十几年来,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任务和职能之一。一般说来,当今市场经济各国的宏观调控目标和任务大都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几大方面。联系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具体实践,我国宏观调控任务应当是以下方面:

1.较高的就业水平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始终是困扰各国政府的一大社会性难题。目前,我国失业问题也较为严重。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就业模式,形成了大量的“隐性失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失业问题也逐步显性化,因此出现了我国特有的待业下岗问题。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而且80%是农业人口,本身就业压力比较大。大量职工下岗待业既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又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因此我国政府要大力发挥导向、媒介、组织作用,积极创造各种就业机会。

2.保持适度的增长

从各国经济起飞的历程上看,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一般会有一个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如果政府在这一时期内能够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则会显著加速现代化和工业化这一进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因此,在宏观调控任务和目标中,适宜的增长速度应当放在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发展存在某种经济周期,特别在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趋缓的现象,这时,政府要通过指导,使整个社会经济维持适当的增长幅度。

3.较低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各方面需求比较旺盛,资金短缺的问题也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而且,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因此,政府对于通货膨胀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治理调控的力度,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其未发展起来时予以消除。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发生的各种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的对比,是一国宏观经济目标必须纳入的又一指标。对于本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为国内市场平衡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等都是必须的。特别对于那些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在开放中无力平衡国际收支,则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90年代后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事例,因此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应当作为我国制订宏观调控的任务之一。

除了以上四大经济目标之外,我国在制定宏观控制目标和任务时,还可以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考虑在内。

主要手段包括:计划、法规、政策。
常用的调控手段有国家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的政策手段。

简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内容~

答:
(1)调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二者平衡。
(2)调控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合理和优化。
(3)调控地区经济,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4)调控人口和生产的比例关系。

有三个手段:一是经济手段,如对农业、农民的补贴,经济计划,存款利率、汇率等等;二是法律手段,如制定各种法律法规等;三是必要的行政手段,如对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企业关门,或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整顿等等。

宏观调控的最主要手段
答:法律分析: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计划)。 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法律依据:《中华...

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1)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

试述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答:(1)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也运用法律手段、计划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包括税收、价格、利率、汇率、补贴等。税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税种、税率的变动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当国家需要调节收入分配的状况,缩小收入差距时,可以通过对所得税税率的调整来实现这一目标。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计划、法规、政策。_S玫牡骺厥侄斡泄家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_普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_醣艺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的政策手段。_源邮谐【济产生以来,有关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课题就一直为历代经济学家所关注,也成为各个经济学派不断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是 ...
答:【错误】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故表述错误。

举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特点
答: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规划引导、政策调控、法律规范、信息导向和行政干预五个方面。1)规划(计划)引导。国家规划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计划不同,它以宏观经济为主要对象,主要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什么
答:*** ”重要思想概论》真题单项选择题第17题 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金融手段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C 校名师权威解析: ABC是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最主要手段是C.其次是法律手段,必要时辅以行政手段。D属于C即经济手段范畴下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A计划手段B行政手段...
答: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内容: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多种手段,把握经济手段的内容有那些。(说明:经济手段...

简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内容
答:答:(1)调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二者平衡。(2)调控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合理和优化。(3)调控地区经济,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发展。(4)调控人口和生产的比例关系。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答: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通过媒体宣传,达到调控目的。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