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梁的集中标注中。G4φ12 N4φ12分别是什么意思。。还有没有其他的类似的标准。请高手帮忙谢谢 建筑识图中的(;)号是什么意思,比如集中标注中的4φ22;4...

作者&投稿:父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N4Φ12 G4Φ12 中的N,G分别表示什么?

N表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G表示当梁腹板净高大于450时,梁侧配置构造钢筋。

G——梁侧面构造钢筋,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
N——梁侧面受扭钢筋,其搭接为l1或l1E,锚固长度为la或laE

N表示抗扭腰筋,一般根据计算得出。G表示构造腰筋,当计算中不需要腰筋时,规范对某些情况下强制要求放置腰筋。因此一个是计算得出的,一个是构造要求。这两种钢筋的放置方法是一样的,都叫腰筋,顾名思义,是放在梁两个侧面的,就像在人的腰上。所以对于施工方来说,N、G没什么意义,你只要按设计指定的数量放钢筋就行了。
同时请注意,根据平法图集,当梁高度超过一定梁时,需要配置构造腰筋。而这种构造腰筋设计可以不注。因此,若设计未注明,不代表不需要腰筋,你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设置。
自从配筋采用平法表示以后,很多设计的责任就转嫁给了施工方了。所以你做施工的话一定要把平法图集吃透,特容易漏放钢筋!

平面图里钢筋集中标注最下面的G4Φ10是什么意思?~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G代表构造意思。你可能还会碰到N 抗扭纵筋。 4根HPB235的构造钢筋。每边2根。
钢筋的检验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标牌号及质量证明书;其次要做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 ,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创伤和叠层,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和偏差,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毫米。
接下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若小于60吨则从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做拉伸和冷弯试验。
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如果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做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热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它专项检验。

扩展资料: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建筑识图中的(;)号是什么意思,比如集中标注中的4φ22;4φ22+2φ18
   答:
  4.2.3.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
  其第4款: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以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须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222用于双肢箍;222+(412)用于双肢箍,其中222为通长筋,4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时,且多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本规则第4.2.1条的规定处理。
  【例】322;3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20的通长筋。这就是你问的[建筑识图中的(;)号是什么意思]

   集中标注中的422;422+218。这在梁 集中标注中还未见到过会!
   422的表示梁的上部配置通长筋可以理解。但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规定中, 梁的下部配置用422+2 18标注的方法,尚未见过例题!很可能是设计没有遵循: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失误了!不能成立。
  若4.2.4.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其中:4.当梁集中标注中己按4.2.3条第4款的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通长筋时,则不需在染下部重复注原位标注。也不能成立。必须与设计联系才能解决问题。
  除非422+218你写错了:是梁原位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