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里面敲木鱼算怎么回事 念地藏经时,听到木鱼声是怎么回事啊?!(抱歉手中没有分了)

作者&投稿:关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楼主少见多怪了,本来那就是道教法器

木鱼源于道教
提 要 :
本 文 根 据 道 经 和 史 籍 指 出 , 佛 道 二 教 常 用 的 法 器 木 鱼 最 初 使 用 于 道 观 , 时 间 在 唐 玄 宗 开 元 十 三 年 ( 7 2 5 ) , 此 前 , 衢 州 或 江 表 道 观 已 使 用 石 鱼 来 召 集 道 徒 和 诵 经 。 但 道 观 使 用 鱼 形 器 物 却 渊 源 于 汉 晋 。 道 观 行 用 木 鱼 的 风 气 与 唐 玄 宗 的 喜 好 有 关 , 此 后 , 佛 教 寺 院 也 渐 染 此 风 , 这 从 一 个 方 面 反 映 了 释 道 相 激 的 事 实 。

马 承 玉 , 历 史 学 硕 士 , 现 在 广 东 省 邮 政 局 办 公 室 工 作 。

主 题 词 : 木 鱼 起 源 唐 玄 宗
--------------------------------------------------------------------------------

木 鱼 是 佛 道 二 教 最 常 用 的 木 制 鱼 形 法 器 , 有 长 形 和 圆 形 两 种 , 长 形 木 鱼 多 用 于 召 集 信 徒 , 圆 形 木 鱼 一 般 在 念 经 时 使 用 。 学 者 多 认 为 木 鱼 起 初 是 佛 教 的 法 器 , 并 随 着 佛 教 的 传 入 而 自 印 度 传 入 我 国 。 但 这 一 传 统 看 法 并 没 有 明 确 的 文 献 依 据 。 黄 兆 汉 先 生 在 《 木 鱼 考 》 一 文 中 据 晋 代 释 法 显 《 佛 国 记 》 关 于 " 三 千 僧 共 犍 槌 食 " 的 记 载 , 推 测 如 果 " 犍 槌 " 是 木 鱼 的 话 , 则 木 鱼 在 晋 代 已 出 现 于 于 阗 国 , 至 于 中 国 本 土 的 寺 院 使 用 木 鱼 , 黄 先 生 据 唐 司 空 图 ( 8 3 7 - 9 0 8 ) 《 上 陌 梯 寺 怀 旧 僧 》 诗 指 出 至 迟 是 在 唐 代1 。 黄 先 生 认 为 " 唐 以 前 甚 至 五 代 以 前 的 木 鱼 都 是 用 来 召 集 僧 众 的 或 警 众 的 " , 至 于 诵 经 使 用 木 鱼 最 迟 是 在 南 宋 。 黄 先 生 的 大 作 , 引 起 了 笔 者 对 木 鱼 的 极 大 兴 趣 , 并 对 道 教 使 用 木 鱼 的 情 况 有 所 留 意 。 可 是 笔 者 却 发 现 木 鱼 实 际 上 起 源 于 道 教 , 与 印 度 佛 教 没 有 丝 毫 的 关 联 , 这 是 颇 出 人 意 料 的 。

北 宋 贾 善 翔 《 犹 龙 传 》 卷 五 云 :

明 皇 开 元 三 年 ( 7 1 5 ) 敕 天 下 置 开 元 观 … … 十 三 年 又 敕 上 都 置 太 清 宫 , 东 都 置 太 微 宫 , 北 都 神 尧 旧 宅 置 紫 微 宫 , 潞 州 潜 龙 故 宫 置 启 圣 宫 。 并 给 衮 冕 、 绛 纱 、 帷 帐 、 交 龙 、 门 戟 , 一 如 宫 阙 之 状 。 蒲 州 掘 地 获 玉 石 , 状 如 半 月 , 复 有 仙 人 捣 药 之 像 , 叩 之 有 声 , 颇 清 越 。 帝 令 悬 于 太 原 真 元 庙 庭 , 号 为 偃 月 磬 。 东 都 留 守 张 琦 奏 汝 州 鲁 山 因 修 仙 居 古 观 , 获 玉 瑛 , 叩 之 声 闻 数 里 , 帝 令 悬 于 太 清 宫 圣 祖 庙 庭 。 衢 州 建 观 穿 地 得 一 鱼 , 可 长 三 尺 , 其 状 似 铁 , 微 带 紫 碧 色 , 又 如 青 石 , 光 莹 雕 隽 , 殆 非 人 功 所 能 也 , 叩 之 甚 响 , 其 鱼 亦 不 能 名 , 遣 使 进 贡 , 帝 令 宣 示 百 僚 , 亦 不 能 辨 。 帝 乃 呼 为 瑞 鱼 磬 , 仍 令 悬 于 太 微 宫 , 非 讲 经 设 斋 不 得 击 之 。 于 是 诸 宫 观 竞 以 木 石 模 之 , 以 代 集 众 。 ( 三 家 本 《 道 藏 》 1 8 / 3 0 - 3 1 页 )

南 宋 谢 守 灏 《 混 元 圣 纪 》 卷 八 所 记 略 同 , 末 云 : " 宫 观 有 木 鱼 自 兹 始 也 " 。 ( 《 道 藏 》 1 7 / 8 6 1 )

可 见 , 道 观 在 唐 玄 宗 开 元 十 三 年 ( 7 2 5 ) 已 开 始 使 用 木 鱼 , 比 司 空 图 的 记 载 早 了 一 百 多 年 。 由 上 可 知 , 木 鱼 最 初 是 长 形 的 , 不 仅 用 于 召 集 道 徒 , 也 用 于 讲 经 。 衢 州 即 今 浙 江 衢 州 市 , 由 衢 州 道 观 献 石 鱼 可 知 , 在 此 之 前 , 衢 州 或 江 表 的 道 观 已 用 石 鱼 来 召 集 道 徒 或 讲 经 。 为 什 么 将 玉 石 刻 成 鱼 形 呢 ? 原 因 无 非 有 二 : 其 一 , 鱼 为 祥 瑞 之 物 ; 其 二 , 迷 信 鱼 形 器 物 能 发 出 更 响 的 声 音 。 这 一 风 俗 其 实 在 六 朝 就 有 了 。 南 朝 宋 刘 敬 叔 《 异 苑 》 卷 二 云 :

晋 武 帝 时 , 吴 郡 临 平 岸 崩 , 出 一 石 鼓 , 打 之 无 声 。 以 问 张 华 , 华 云 : " 可 取 蜀 中 桐 材 , 刻 作 鱼 形 , 打 之 , 则 鸣 矣 。 " 于 是 如 言 , 音 闻 数 十 里2 。

可 见 , 西 晋 时 , 人 们 已 用 桐 木 刻 作 鱼 形 , 用 作 击 打 之 器 。

1 9 8 8 年 在 四 川 金 堂 县 杨 柳 乡 出 土 的 汉 代 石 棺 有 拴 马 、 鱼 、 铎 的 画 像 , 如 下 图3 : 无 疑 , 悬 着 的 鱼 同 铎 一 样 应 是 一 种 鸣 器 , 这 就 是 说 汉 代 民 间 已 有 使 用 鱼 形 鸣 器 的 习 俗 。 四 川 汉 代 石 棺 画 像 多 系 神 仙 传 说 , 四 川 又 是 道 教 的 发 源 地 , 很 可 能 四 川 道 教 已 经 使 用 鱼 形 鸣 器 。

但 可 以 确 信 的 是 , 晋 宋 时 期 , 道 观 已 经 出 现 了 木 制 的 鱼 形 器 物 。 《 异 苑 》 卷 七 云 :

蒋 道 支 于 水 侧 见 一 浮 楂 , 取 为 研 制 , 形 象 鱼 。 有 道 家 符 谶 及 纸 皆 内 鱼 研 中 , 常 以 自 随 , 二 十 余 年 忽 失 之 。 梦 人 云 : " 吾 暂 游 湘 水 , 过 湘 君 庙 为 二 妃 所 留 。 今 复 还 , 可 于 水 际 见 寻 也 。 " 道 支 诘 旦 , 至 水 侧 , 见 罾 者 得 一 鲤 鱼 , 买 剖 之 , 得 先 时 符 谶 及 纸 , 方 悟 是 所 梦 人 弃 之 。 俄 而 雷 雨 , 屋 上 有 五 色 气 , 直 上 入 云 。 后 人 有 过 湘 君 庙 , 见 此 鱼 研 在 二 妃 侧4 。

湘 君 庙 位 于 洞 庭 湖 君 山 , 因 湘 妃 而 闻 名 。 蒋 道 支 刻 木 为 鱼 , 中 空 , 颇 类 似 于 后 世 的 圆 形 木 鱼 , 只 是 用 途 不 同 罢 了 。 可 见 , 道 观 使 用 木 鱼 虽 然 始 于 唐 代 , 但 其 源 头 却 在 汉 晋 。

五 代 王 定 保 ( 8 7 0 - 约 9 5 5 ) 《 摭 言 》 云 :

有 一 白 衣 问 天 竺 长 老 云 : " 僧 舍 皆 悬 木 鱼 , 何 也 ? " 答 曰 : " 用 以 警 众 。 " 白 衣 曰 : " 必 刻 鱼 何 因 ? " 长 老 不 能 答 , 以 问 悟 卞 师 , 师 曰 : " 鱼 昼 夜 未 尝 合 目 , 亦 欲 修 行 者 昼 夜 忘 寐 , 以 至 于 道 。 " 5

天 竺 长 老 自 然 不 知 道 木 鱼 的 来 历 , 而 卞 法 师 的 解 释 也 不 过 是 自 欺 欺 人 。 其 实 , 此 时 僧 舍 悬 用 木 鱼 最 多 也 不 过 一 百 来 年 历 史 。 但 奇 怪 的 是 , 在 释 道 相 争 甚 烈 的 唐 代 , 寺 院 仿 用 木 鱼 , 却 没 有 招 致 道 士 的 攻 击 , 以 致 于 佛 教 徒 将 木 鱼 的 发 明 系 于 佛 的 名 下 。

唐 代 道 观 使 用 木 鱼 的 风 气 , 一 方 面 渊 源 有 自 , 一 方 面 与 唐 玄 宗 的 喜 好 有 关 , 而 寺 院 也 渐 染 此 风 , 则 从 一 个 方 面 反 映 了 释 道 相 激 的 事 实 。

也就说是实际佛教抄袭使用了道教法器木鱼,而不是佛教原有的法器。确实为现代人对道教知识的缺乏感到悲哀。

木鱼本是一种道具,乐队和戏团里都有,也不一定是僧道才用啊!木鱼一般情况都是打击拍用的,僧道诵经和唱赞时用。道观里也要诵经和唱赞,只是你去寺院多,而去道观少才觉得奇怪。

恭喜你啦!这种道观你都碰见了-这表示和尚和道士杂居了,人口压力大,用地太少了…

顶楼上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的宗教到现在人们对他的了解这么贫乏
悲哀

本来那就是道教法器

幻听到敲木鱼声和颂佛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这是曾经听过的声音的再现。
  佛教认为,我们所经历的事,包括所见、所闻、所思不会凭空消失掉的,都存在八识田中,这些信息被形容为种子。在一些条件的激发下种子会翻腾,称为翻种子。
  当学佛人精进修行时,就会出现翻种子的现象,像幻听到颂经持咒的声音,就应是这种现象。有位友人学佛,在一次早上醒来后,就幻听到大悲咒,一遍又一遍地诵,声音和他在网上听过的一种声音相似,持续了好长时间才消失。
  遇到这种情况,要知道这是修行中的正常现象,不需担心,也不能以为是什么神通或成就的象征,那样就走偏了。不追求、不害怕、不欢喜,过去了就不想它了,这样就好。

这种情况很正常,诵经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你看不到的众生来听经,有些善的会一起跟着你念,那个木鱼声应该是他们念的时候不经意用神通带出来的,但有一些恶的,与你有怨恨的冤亲债主会干扰你念经,他们没有人身,还和你有过节,自然嫉妒,你念经之前就应该多持佛号,求诸佛菩萨加持,这样诵经过程中的阻力会小很多,回向的时候人名多的,可以在之前就把人名写在红纸上,回向完毕后在香炉里化掉就行,这样回向效果更佳。
不过这些都是你诵经时间短的缘故,每天坚持,时间一长,很多冤亲债主得到利益后会慢慢离开的,你的业力也就逐渐消掉,成就你自己的修行了。
读经,听经能开大智慧,但光修慧还是不够的,还要修福报,推荐你在诵经的同时多去放生,放生属于无谓布施,功德利益巨大,绝对的不可思议法门。

求水浒传中关于石秀的主要事迹~谢谢
答:一、认识戴宗 石秀的出手惊动正好路过的戴宗、杨林。戴宗看石秀的功夫不错,有意接纳,试图为梁山招募石秀。于是戴、杨两人就拉石秀到酒馆里喝两杯。石秀知道了对方身份是梁山好汉戴宗、杨林。但是石秀婉拒了戴宗的请求,不过也为将来石秀上梁山打下了伏笔。二、结拜杨雄 石秀帮了杨雄后,杨雄十分感激,有...

有关科学精神的歇后语
答: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以下为一些...

早已不见来时路—论《新白娘子传奇》的大结局
答:这里面,倒有一个人是真正得了圆满,那就是法海。这个老秃驴,老早之前就苦苦修炼,被小白偷了丹药去,一直怀恨在心。现在,把小白收拾了一次,也功德圆满了,于公于私,都是皆大欢喜。但这也不能阻止我要数落他的心情。你说你一个和尚,不好好待在金山寺里敲木鱼,成天揪着小白不放。天底下...

求点感人的爱情故事
答:每日里我听的是僧人们念经的阵阵木鱼与片片梵音;亨用的是普天下的善男信女的香火供奉。慢慢地,我也开始有了灵性,我也能悟出一些堪为艰深的法理。 终于,有一天,佛感觉到了我的存在和我的长进。佛问我:“蛛儿,普天之下汝以何物为最贵?”我慎答:“余窃以为天下万物皆不足为贵,贵者只两件一曰已失去,一...

听话的小老虎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从前有一只小老虎,他爸爸是林中之王,所以小老虎非常骄傲,整天在林子里昂头挺胸,到处欺负小动物。虎爸爸说:“小老虎,你也不小了,该学捕食了。”“不要嘛。”小老虎半天才吐出三个字。虎爸爸叹了口气,小老虎又出去玩了。小老虎看见小兔子在吃萝卜,就把萝卜抢过来,咬了一口:“哼,不好吃...

古今中外的经典寓言故事?十个
答:熊罴憨头憨脑地回答:“我如今追随观世音菩萨虔心向佛,每日里诵经三百遍,能不修成正果吗?”原来修道这么简单。 黑虎一听大喜过望。它谢过熊罴兴冲冲地打道回府,从此也学着戴佛珠闭目打座,整日里煞有介事地敲打木鱼口中念念有词。可是几天过去了发现还没成佛,这是咋回事呀?黑虎坐不住了,它心急火燎地跑去...

对人生感悟的一句话说说心情句子
答:25、 有人问大师,为何念佛时敲木鱼而不敲鸡、羊或其他什么。大师答曰:世间最勤快的生物莫过于鱼,从不合目,终日游动,如此勤奋还需敲打,何况人乎? 原来名为敲鱼,实为敲人。人鱼殊途,勤奋过好每一天,不留遗憾在人间。 26、 人活一世,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才能使自己幸福,追寻适合自己的,亦能使自己更幸福。受挫...

有人喜欢杨怡吗?帮我介绍介绍!百科常识里的我看过!
答:“不觉得自己这五年多就是熬,所谓的熬最多就是每天很早很早起床,拍戏时可能要等几个钟头,甚至等整个晚上都拍不到你,都不算辛苦,毕竟从训练班出道到现在工作也算是平平稳稳,很多事情还是要一步步来。” “我记得在训练班出来第一个工作是拍《状王宋世杰》,当时是演一个尼姑,没有对白,只需要在庵堂里面敲木鱼...

男朋友和同事有私情怎么办?
答:首先,你错了,你的主动权给他了,你被动了 什么叫做你错了,你为他改?他不喜欢你你就错了吗?建议你失踪1一个月以上,如果你还有感觉,就再去找他。顺便试试看他急不急,不过他无所谓,就依照楼上的答案吧。基本男人出轨,就肯定有什么了,别相信他说他们只是柏拉图,大家都是成年人,不可能...

我和鱼的故事作文怎么写
答: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 关于鱼和水的故事的作文 相当有难度,现在的教材不知道怎么编的,真难为初一的学生。 个人意见:主要是将鱼与水的关系展开论述为主,说说鱼怎么样,说说水又是怎么样,两者的关系怎么样等等。 大海和鱼的故事 作文400字 有一天,一个水滴落到了人间,躺在了花蕊里,它总认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