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制造费用,会计分录怎样做?

作者&投稿:剧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编辑本段制造费用分配
  对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和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等进行的分配。各生产车间和分厂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计入成本按单位分别归集后,月终就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该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成本间进行分配。
  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应使其具有以下特性:
  (1)共有性,即各应承担制造费用的对象都具有该分配标准的资料;
  (2)比例性,即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客观的因果比例关系,分配标准总量的变化对制造费用总额的多少有较密切的依存关系;
  (3)易得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分配标准的资料较为容易地取得;
  (4)可计量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标准的数量可以客观地进行计量;
  (5)稳定性,即使用的分配标准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便于各期间的成本比较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企业根据各生产单位制造费用的特性和生产特点选定分配标准后,就可进入具体的分配过程。
  为了能及时分配制造费用,尽早提供本期成本信息,以及解决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负担水平波动的问题,企业可采用计划分配率的方法配制造费用。
  由于采用计划分配计,所分配的制造费用与实际发生的数额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额,对此月末不加以调整而是逐月累计,到年终时一次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生产成本中。调整的方法一是按各产品全年已承担的制造费用总额的比例进行调整,二是将差额并入12月份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中,然后改用实际分配率进行分配。
  如果企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产品生产批次较多,每月完工产品的批次只占全部产品批次的一部分,那么每月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其计算与记账的工作量较大,为简化核算,可采用累计分配率的方法分配制造费用。这一方法是将当月完工批次的产品应负担的全部制造费用,在其完工月份一次进行分配计入其生产成本,而对当月未完工批次的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保留在制造费用一起分配计入其生产成本。
  采用这一方法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它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各批次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不能全面反映在产品成本情况,二是若各月发生的费用水平波动较大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编辑本段企业常用的分配方法有:
  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财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制造费用是无法归集到具体成本核算对象上的间接成本。
生产成本是用来归集具体成本核算对象发生的成本的,包括可以直接归属于具体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如领用的原材料等,也包括按一定分配分摊比例分到各成本核算对象上的间接成本。
两者的区别就是:
制造费用归集的是某车间总体发生的无法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上的间接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归集的是分摊到具体某一成本核算对象上的制造费用。
例如,该车间共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制造费用按两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甲当月耗用机器工时500小时,乙耗用机器工时1
000小时。当月车间总制造费用发生额为300
000元。
则应做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甲产品
100
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乙产品
200
000元
贷:制造费用
300
000元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某种(类、批)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该种(类、批)产品y费用_生产工人工资总数X分配率
三、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
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参考资料:制造费用-百度百科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
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扩展资料:
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再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再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制造费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制造费用按什么进行分配
答:制造费用按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用、折旧费用、低值易耗品、制造开支进行分配。一、间接材料费 间接材料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不能或无法归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用。如机器的润滑油、修理备件等。间接费用的归集一般可以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原始记录进行。计入制造费用的总账和明细...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哪些?
答: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生产工资 3. 机器工时比例法: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车间设备运转时数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

分配制造费用
答: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包括: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财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

制造费用的分配
答: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是
答: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X制造费用分配率。工资比例是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

分配制造费用怎么计算?
答:如果采用直接人工工时法分配制造费用,那么每个工时分配的制造费用为10000 / (100 + 200) = 33.33元。因此,A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为100 x 33.33 = 3333元,B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为200 x 33.33 = 6667元。综上所述,分配制造费用的计算需要基于不同的分配方法和生产要素或成本驱动因素来进行。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有哪些?
答: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1.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2.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3. 机器工时比例法,4. 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5. 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6.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是怎么分配的?
答: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月末时,应如何分配?制造费用如何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按产品产量、按年度计划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表
答:制造费用分配表:公司名称:ABC公司 月份:2023年第二季度 费用类型:直接人工、原材料、其他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分配说明:本次分配考虑到了产品数量、生产持续时间、直接人工小时数以及机器使用小时数等多种因素。项目 金额(元) 分配依据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人工费用总额÷直接人工总工时(小时)...

如何合理分配制造费用
答: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成本,合理分配制造费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合理分配制造费用呢?1.明确制造费用的组成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费用、劳动费用、能源费用、税费、制造设备费用、维修费用、运输费用等。因此,企业在分配制造费用时,首先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