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结局与历史问题 对《勇敢的心》提出的15个问题

作者&投稿:尾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真实的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基本情况,正史没有准确的记载,关于他早年经历的所有说法都源于后人流传的口头文学,找不到可靠的佐证。这也难怪,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小贵族家的次子,与家产和爵位无缘,自然没人刻意记载他的履历。直到他成为英格兰人痛恨、追捕的“叛逆”和苏格兰人崇敬、效法的偶像,大家才开始收集他的事迹,演义他的传奇。
关于他的出生年份,没有一个确切可信的说法。传说的日期跨度近十年,人们根据各自的理解主观地加以取舍。希望这位悲剧式英雄的年庚尽可能长一些的人,相信他出生于1267年;认为他是少年英雄的人则主张他的生辰其实是1275年或1276年;也有人为了凑历史的巧合,说他生于1272年或1274年,因为前者是他的死敌爱德华一世在十字军中继承王位的年份,后者是回到伦敦加冕的年份;也有主张1270年的,可能是为了取整数。
他父亲的名字是马尔科姆还是理查也各有其说。老爷子叫马尔科姆,而理查是叔叔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根据比较公认的说法,华家有三兄弟,老大叫马尔科姆,老二就是威廉,老三叫约翰,而一个堂兄弟叫理查。当时流行长子继承父名,所以小马尔科姆这个名字来源于父名,当在情理之中。
传说华莱士身高两米(六英尺七英寸),即使在今天也算得上巨人,更何况据考证当时成年男子平均高度才1.5米。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留下真实的画像,但作为人们寄托理想的英雄和崇拜效法的榜样,他的形象在苏格兰民间有很多版本,有青春偶像的,有小胡子的,有络腮胡子的,甚至还有须发皆白的,多数是披坚执锐的战斗姿态。但是引起最大争议的,还是新近在斯特陵旅游服务中心前落成的那尊塑像。因为很多人说,他们要的纪念是威廉·华莱士,而不是梅尔·吉布森。
华莱士家族,据信系由威尔士迁入苏格兰的。Wallace也作Walensis,词义为“说威尔士语的人”。这个家族是苏格兰西南部的小贵族,也就是向大诸侯称臣的小领主,这种多层分封的关系在中世纪的欧洲很普遍。作为苏格兰皇家司礼事务大臣(High Stewards)家族的封臣,华氏先人不迟于1250年获得了老树原(Elderslie,Field of Elder Trees)领地,位置在当时伦弗鲁郡(Renfrewshire)的派斯雷(Paisley)附近。威廉的母亲也出自望族,是艾尔郡(Ayr,在苏格兰西部沿海)郡长雷吉纳德·克劳福德(Sir Reginald de Crauford)的女儿。
威廉早年的经历无据可考,不过,按当时的习俗,威廉作为次子应担任神职。传说他的一个叔父就是斯特灵附近邓尼佩斯(Dunipace)的牧师,教授给他拉丁语和圣经箴言,灌输了自由思想,据说他的剑术和骑射工夫也是当和尚的这段时期学的。
传奇中的华莱士武艺高强,可力敌数人并最终取胜。他能从屡次追剿和血战中生存下来,相信传说不虚。但事实并不止于此,华莱士还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显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纵横山林多年的经历使他作战经验丰富,深谙游击战术,懂得收集和利用情报,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部队,善于利用地形,对攻击的时机把握得恰倒好处。
华莱士的另一面,是嗜血成性、杀人如麻。有一幅画表现战斗中的华莱士,天上日光惨淡,地上浓雾弥漫,手握利剑的华莱士在遍野的尸堆中逡巡,仿佛饿虎下山,色调阴冷晦暗,气氛恐怖肃杀。对于英格兰人给他造成的伤害和侮辱,他都以冷酷的杀戮加倍报复。起义军每攻克英军盘踞的城堡或在野战中击败英军,都要杀尽包括平民在内的所有英格兰人及其外国雇佣兵,从不抓俘虏,心情稍好一点的时候会放过妇女、儿童与和尚。有的时候甚至他的部下都觉得过于残暴而于心不安,以至于事后跑到主教那里去忏悔。毕竟他生活在一个以暴易暴的时代,野蛮是生存的需要。征服者的傲慢侮辱与残酷镇压,多年来你死我活的追杀,已经令复仇之火烧焦了他心里最后一点仁慈和怜悯。
华莱士对英格兰人的刻骨仇恨,不仅仅出于对自由的信念,也来自亲身感受到的亡国毁家之痛,由家仇而知国恨。1291年,当爱德华一世上演“至尊”闹剧时,耿介不阿的老马尔科姆属于少数拒绝低头的苏格兰人。为了躲避迫害,他带了长子离家出走,但终于还是被个叫费尼克(Fenwick)的英格兰骑士杀害于艾尔郡的罗顿山(Loudoun Hill)。年方弱冠的威廉只好随母投亲,据说就是这段时间他进了教会学校,但不久,就因杀死向他挑衅的英国占领军而被通缉,从此浪迹江湖。此后的故事有些像《水浒》,斗殴、追捕、复仇、死里逃生,甚至有人说华莱士其实是传奇侠盗罗宾汉的原型之一。这些故事多半被饱受侵略者欺凌的苏格兰人加以夸大和演义,籍以寄托报仇解恨的希望。
在游击生涯中,华莱士周围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亲族为核心的骨干力量,包括舅舅帕特里克(Patrick Auchinleck of Gilbank)、堂兄弟亚当、理查和西蒙(Adam, Richard and Simon Wallace),表兄弟威廉(William de Crauford)、外甥爱德华·里特和汤姆·哈利德(Edward Little、Tom Halliday),以及贵族格拉汉姆(Sir John Graham Jr.)、爱尔兰人史蒂芬(Stephen of Ireland)、勇士格雷(Gray)、克雷(Kerly of Cruggleton)、修道士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不知道是不是拖泥的祖上)、土匪爱德华·多事、约翰·狂接舆、乔治·风满楼等。他们利用袭击英军缴获的装备、马匹和给养武装自己,不断壮大。
比较可信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战斗。譬如罗顿山伏击战。1296年7月,威廉·华莱士率宗族数十人在父兄遇难的罗顿山守株待兔,利用狭路设伏,击毙仇人费尼克骑士,截获了他护送的运输队。再如夜袭拉那克(Lanark,在苏格兰南部)。华莱士的妻子梅伦(Marion Braidfute,一个富有领主的独女,二人是否正式结过婚无从考证)死于老爱委派的拉那克郡长荷斯里格爵士(Sir William Heselrig)之手。华莱士率手下夜入城堡血洗了郡长的府邸。《勇敢的心》中,这一事件被编排成捍卫“初夜权”的官逼民反,并作为大起义的导火索。
拉那克之战是华莱士命运的转折点。军事上,这一战斩杀英军240多人,使华莱士声名大振,激发了饱受压榨的苏格兰下层人民的反抗意识。在他周围迅速聚集起三千多起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而在此之前,追随他的不过是数十名亲族和一些真正的江洋大盗,至多算一支游击队罢了。政治上,华莱士由自发反抗占领军的残暴统治向为光复祖国而战转变。前面说过的罗伯特·维斯哈特主教早有发起复国运动之心,但苦于手中无兵,而实力派贵族又只重私利罔顾大义。华莱士义军的崛起正合他意。老和尚找到华莱士,劝说他打出了恢复国家独立、迎请巴里奥国王还朝的旗号。这一举措如同范增劝项梁迎立怀王,给了华莱士义军以政治上的地位和号召力。在此之前,华莱士及其抗英斗争一直被当作暴民作乱,得不到大贵族的认同。同时,和尚帮遍布全苏的教堂网络还被动员起来联络各地的起义者,使起义的浪潮迅速蔓延开来。一些贵族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但此举也给本来没什么政治倾向的华莱士贴上了“拥巴派”的标签,日后不可避免地成为贵族派系倾轧的牺牲品,华莱士率领义军连续攻城拔寨,席卷整个北部高地。
这时,华莱士和他的起义军已逐渐引起爱德华一世的注意,遂派遣了一支大军前来剿灭。七月,部分贵族投降英国人,华莱士和穆里则加紧训练和整编队伍,准备迎战。九月,双方在斯忒林相遇,英军在渡过一座大桥时中伏,被人数少他们数倍但英勇无比的苏格兰起义军围攻并全歼。但穆里在此战役中伤重不治而死,从此华莱士只得独自担任起领导义军的重任。十月,华莱士乘胜攻克了英国北部重镇德汉姆,但由于兵力和补给不足,无力防守,因此十一月退回苏格兰。 1298年五月,华莱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勋为骑士,并被任命为苏格兰护国大将军,领导整个苏格兰争取自由的大业。遭到失败的爱德华一世暴怒,动用全国兵力,亲率大军前来讨伐。
威廉姆·华莱士定下两个策略:
1.坚壁清野--将英军可能路过之处的居民,牲畜,粮食全部转移,不给英国人留下任何可以补给之物。
2.训练士兵使用“枪阵”,即以若干长枪兵为一组,背靠背站立,枪尖朝外,形成一个攻击和防御力都倍增的作战单位。
1298年七月,英军与义军在法尔科克展开激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奋勇作战的义军全军覆没,华莱士只身单骑逃出战场。从这之后到被俘前的数年时间,华莱士的行踪在史料上很少被提及,据说他在英格兰建立了游击队,专门袭击骚扰英军部队,尤其是派往苏格兰的补给部队;另外,他还到过挪威,法国甚至罗马教皇处寻求国际上的支援。华莱士的行动更深地激怒了英王爱德华一世,他颁下严令,许以重赏,定要捉拿威廉姆·华莱士归案,死活不限。然而,在众多爱国的苏格兰人民的帮助和保护下,华莱士数次化险为夷,英王始终未能得逞。
1304年八月,由于苏格兰人,华莱士信任的伙伴,叛徒约翰·曼提斯的出卖,华莱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随即押往伦敦。作为奖赏,曼提斯被任命为德姆巴敦的行政长官。而在伦敦,经过一场形式上的审判后,华莱士被指控叛国及谋杀拉纳克执政官哈泽里克,判处死刑,而且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华莱士遭到围观人群的辱骂嘲笑,人们还纷纷向他投掷腐烂的蔬菜,面包等,因为他们被告之这个犯人是个罪大恶极的匪徒,叛国者,而且杀害了许多无辜的英国人。在遭受了绳勒,刀割,火烧等酷刑后,威廉姆·华莱士被斩首,身子被肢解为四块,分别送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四方, 头颅则被悬挂在伦敦桥上,以警告人民休要反抗。
然而英王爱德华一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苏格兰人民在威廉姆·华莱士无畏精神的激励下,浴血奋战,誓把英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土。最终,他们赢得了自由。
似乎没有资料记载华莱士在临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华莱士最喜欢的诗却流传至今。
原文为拉丁文:

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如今,在苏格兰你可以看到不少苏格兰人为他们的英雄建立的纪念碑。其中一座在爱丁堡,位于城堡入口的一侧,(另一侧是罗勃特·布鲁斯);一座在拉纳克的大教堂门口;最著名的则是在斯忒林的国立华莱士纪念碑。威廉姆·华莱士永远活在苏格兰人民心中。

霍啸林(杨志刚饰)得罪了保安司令赵金虎(申军谊饰),逃出西阳。赵金虎化妆成土匪杀了霍啸林全家。霍啸林拜师习武伪装使诈,在梅姑娘(杜若溪饰)的配合下刺杀了赵金虎。霍啸林与梅姑娘有情却无法一起逃走,从此天各一方。霍啸林闯荡江湖,在汉口变成了一个为了生存可以随时杀人的黑帮。梅姑娘如幻影般出现又如在梦境中消失,只有当霍啸林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才能发现梅姑娘的存在。结识了共产党人韩亲仁(江涛饰),霍啸林终于明白自己走上了歧途,他决定带着全家离开汉口回热河老家。1933年热河抗战爆发,霍啸林不忍看着中华大地惨遭侵略者铁蹄践踏,成立热河义勇军,天下闻名。韩亲仁、梅姑娘都来到热河,以不同形式支持着抗日义勇军。日本侵略者专门从东京调来生化部队,对付他们永远无法战胜的霍啸林。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面对侵略者的屠刀有人在抵抗,霍啸林决定抛妻弃子、以身报国。
《勇敢的心》把故事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时期,延续了英雄传奇的史诗气质,作为郭靖宇传奇大剧系列的第六部,同样具有年代、动荡、忠义的元素,与前五部相较,《勇敢的心》在情感上延续了《打狗棍》家国情怀的主题,在故事情节上更为跌宕起伏,在人物背景的传奇指数上更是再度飙升,人物形象有了本质上的突破,漫山遍野打鬼子的故事被大大弱化,着眼于描述主人公在命运改变后内心的转变历程。而且剧中的霍啸林在人物背景设置上也另辟蹊径,添加了多元化的传奇设计,人物性格从胆小懦弱转变为混世魔王,在人生经历几经辗转之后,开始走上爱国抗日之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着重“心灵的历练”。

呵呵,朋友,历史上不但的确有华莱士其人(苏格兰民族英雄),而且《勇敢的心》也是根据14世纪末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注意,是改编的!不是按照原版历史故事照搬照抄!)的。
影片结局部分是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背叛情节属于虚构),但为了和平着想,他依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了阴谋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对父亲的诡计感到怒不可遏,华莱士终于被判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
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撼所有人。几星期后,在受封时,罗伯高呼前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

历史上有华莱士起义。不过最后争取到苏格兰独立的是罗伯特布鲁斯,也就是影片中背叛华莱士的那个首领。当然背叛的情节纯属虚构。

天那,二楼是怎么回答的呀,晕倒!
历史上有华莱士这个人,但不象电影中演的这么英雄,他的起义雷声大雨点小,并且也没有什么王妃怀孕的事,这是电影杜撰的。
起义是失败了。

勇敢的心大结局是什么~

在福柯克之役失败后,华莱士开始采取躲藏游击战术对抗英军,并且对于背叛的两位苏格兰贵族采取报复行动。同时,爱德华国王的媳妇伊莎贝拉公主被派为特使与华莱士会面,公主多次协助华莱士抵抗危险,两人也发展了关系,公主甚至还怀了华莱士的骨肉。
随后,苏格兰贵族要求与华莱士会面,华莱士相信贵族首领罗伯特·布鲁斯因此独自赴会,但不料被布鲁斯的父亲以及其他贵族出卖,华莱士被抓住了,而布鲁斯也正式与父亲决裂。
华莱士受到英格兰行政官审判,只要华莱士承认叛国罪就可以减轻罪刑, 然而华莱士不从,声称他从未效忠于长腿爱德华。在伦敦的审判广场上,华莱士遭受各种折磨仍不肯屈服,此时连伦敦的群众也被华莱士的勇气所感动,纷纷大喊审判长开恩。
华莱士利用仅剩的最后一口气大喊:“自由!”在斩首前,他也恍惚看到了他的妻子在人群中对他微笑,而后,紧握在华莱士手中的定情物也松落了。
在威廉·华莱士被斩首后,受到其勇气影响的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再次率领华莱士的手下对抗英格兰,这次他们大喊着华莱士的名字,并且在最后赢得了热盼已久的自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勇敢的心》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电影,影片的人物原型就是英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威廉·华莱士。《勇敢的心》的剧本改编自兰道尔·华莱士1995年出版的小说,而小说就是以《华莱士之歌》为蓝本进行创作再加工的。
在创作剧本的时候,编剧兰德尔手里掌握的关于威廉·华莱士的史料很少,于是兰德尔根据15世纪末爱尔兰游唱诗人亨利所吟诵的史诗创作剧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的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
  
  

  因为最近身体不大舒服,所以写一点比较无聊的东西吧,之所以想写《勇敢的心》,是因为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台在播它,其实我很喜欢看这个片子,它的音乐很美,演员的表演也还比较出色,画面虽然不能与最近的大片相比,但很能体现所表现的苏格兰地区的特色,当然配音就让人失望了,我在家里下了一个字幕版的,总算能弥补点遗憾。另外,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经拿这个片子作为我们练习听力+消遣的一个放松,这也是我对它印象比较深刻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说到美国人对历史的改编,那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了,曾经有同学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虽然知道一些内容,但是光凭记忆毕竟是不够,所以也就没有多说,最初正好找到了一篇记述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爱德华二世的王后、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文章,心想不如干脆写出一点东西吧。先把文章中的图片和片中苏菲·玛索的扮相送上:
  “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画像
  苏菲·玛索饰演的伊莎贝拉
  
  关于片中的主角威廉·华莱士,只要打开一个搜索网站搜索一下,就能发现大批相关内容,关于他,我就不再说了,影片与历史中的出入,我想最好让大家去自己寻找吧,我想说的是另外四个人物: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二世、伊莎贝拉和罗伯特·布鲁斯。
  爱德华一世(1239年6月7日~1307年7月7日)就是片中的“长腿”(Long Shank)爱德华,其实他还有很多绰号,大概列出一些:“残忍的爱德华”、“全世界的伟大长矛”、“苏格兰之锤”(当然是砸向苏格兰人的)、“威尔士的征服者”、“英格兰的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的著名皇帝)”等,可见这位国王并非昏君(虽然可能是个暴君),他的资料也还比较丰富,大家不妨一看,他也是英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国王,因为他不仅使英国的议会制度逐渐成熟,而且征服了威尔士(包括把英国王储封为威尔士亲王这一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制度),连年与苏格兰作战,与法国争夺大陆领地等等,这些都使他成为了英国历史上一位文治武功(尤其是后者)都非常著名的国王,不过也由于他的征服政策,使他不断在法国、苏格兰、威尔士进行战争,这也使他成为了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的一名著名的“战士国王”。1307年他病死在远征罗伯特·布鲁斯的路上,此时华莱士已经被处死两年了(所以电影中长腿在病榻上盼华莱士死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过一个英武的父亲往往有一个窝囊的儿子,爱德华二世可以说是相当典型。
  爱德华一世的画像
  《勇敢的心》中的爱德华一世,气质上倒颇有几分相似
  爱德华二世(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是其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1284年,此时爱德华一世已经45岁了,他与他的首位妻子卡斯蒂里亚的埃莉诺共有15个子女,但是儿子只有四个(……),而且另外三个都在其父之前死去。结果他成了长子(爱德华一世娶法国的玛格丽特公主后还生了两子一女,其中女儿是在1306年出生的),不过他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1290年母亲死后,由于缺少母爱,又因为爱德华一世脾气暴躁,因此小爱德华成为了一个懦弱胆怯优柔寡断,毫无男子气概的国王,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如片中所描述,是一个同性恋者,而且不止一个“情人”……由于他的无能,他的“情人”往往是实际掌权的人物,国内的大贵族们对此十分不满,而爱德华二世把领地封给他的男宠的做法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这导致了英格兰的内战,而在对外方面,苏格兰的罗伯特一世(即罗伯特·布鲁斯)在班诺克本之战中大败英格兰军(1314年,即《勇敢的心》中的最后一战,虽然那与历史完全不同),1323年爱德华二世被迫承认罗伯特一世为苏格兰王。同时,他还受到国内议会的逼迫,被迫签署了限制国王权力的一些协议,并且他还放逐了不少反对他的贵族,后者大都跑到了法国。
  1308年(华莱士死后三年)爱德华二世娶法兰西的伊莎贝拉为妻,1312年(华莱士死后七年)爱德华三世出生,有趣的是,倒没有说这位小王子是别人儿子的说法。1325年伊莎贝拉回法国安排儿子婚事,但由于她对国王早就不满,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和个人决断能力,都使她不安于做一个无能国王的被冷落的王后,她在法国成为了被放逐的贵族罗杰·莫蒂默的情人。1326年她和莫蒂默率流亡贵族侵入英格兰(在法王也是她的哥哥查理四世的支持下),并击败了爱德华二世的军队,处死了国王的“情人”(此时是德斯彭瑟父子)。1327年伊莎贝拉逼迫爱德华二世退位,传位给爱德华三世,很快爱德华二世就被王后派手下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具体手段还是不说的好),结束他相当无奈的一生,总的来说,他与片中的形象最为接近:懦弱、无能、好男色、毫无决断力,总之,完全不是一个国王的料。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却像继承了爷爷的风格,1330年,他集合忠于自己的力量,袭击了掌握大权的自己的母亲和其情人罗杰·莫蒂默,处死后者,并将母亲关押了起来(他还去定期看望,直到1358年其母去世),他也是开始百年战争的重要人物,他与其子黑太子爱德华又成为了安茹王朝两位响当当的人物。另外值得一提的事件是,在所谓摄政时期,1328年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签署协议,承认了苏格兰的独立地位。
爱德华二世的画像,也有不同的版本
  另一幅爱德华二世的画像
  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形象仍然是模糊的,即使在我看到的资料中,对她个人的描述仍然十分有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法王腓力四世(美男子)的女儿,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在不长的时间里培养了她坚毅果敢的性格和相当强的决断力,以及相当坚强的意志,这也无愧于她后来获得的“法兰西母狼”的绰号。她1308年(16岁)与爱德华二世成婚,正如前文所说,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知道,她与威廉·华莱士相识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对于1308-1325这一段时间的记录十分简单,只说到了1312年爱德华三世的出生,尽管我并未看到对孩子身份的质疑,但显然孩子的出世对夫妻两人的关系并没起到任何积极作用,爱德华二世对男人的兴趣仍然远远大于对女人的。这也导致了伊莎贝拉对他的仇恨,在推翻他之后,她授意用极其残忍的手法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虽然伊莎贝拉与其情人统治了英格兰,但是大权独揽的做法以及包括承认苏格兰独立,授予罗杰·莫蒂默(马奇伯爵)大片领地等做法激怒了不少大贵族,而爱德华三世对于处于一种可笑的受人摆布的地位也不甘心,因此伊莎贝拉的摄政在1330年被推翻,她被关押起来,成为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半囚犯,但爱德华三世仍定期看望她,而且根据有些资料的说法,母子两人也就一些重要的政治问题进行讨论,或许对于爱德华三世来说,他只想推翻摄政太后而已。1358年伊莎贝拉去世,时年66岁(1292-1358)。
  罗伯特·布鲁斯(罗伯特一世,1274年7月14日-1329年6月7日)是苏格兰国王,虽然他曾经因为反复无常的行为被一些苏格兰人反对,但由于他率领苏格兰取得最后独立的事迹,他仍然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国王。他和另一个苏格兰大贵族家族约翰·巴里奥尔派是一贯的对手,在苏格兰王位选举的过程中,他由于竞选失败而倒向爱德华一世,在苏格兰起义爆发时,他又响应起义,背叛了爱德华,华莱士兵败福尔科克之后,他曾短暂担任华莱士辞去的护国公职务,但很快又因为权力斗争而倒戈,再度与英格兰国王合作,华莱士被捕虽然不是由他所为(或其家人,电影是为了艺术需要),但是当时他肯定是爱德华一世的合作者,因此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帮凶的说法。然而为了争夺苏格兰王位,他再次与英王闹翻并发动叛乱,不过爱德华一世绝非善类,在他的打击下,罗伯特连遭失利,被迫躲避到海上的岛屿中以避免被捕。
  不过他的运气还是来了,1307年爱德华一世死去,他的儿子,无能的同性恋者爱德华二世即位,罗伯特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很快(1308年2月)返回苏格兰,并开始进行小规模突袭战为主的作战行动,1310他获得了成为苏格兰王的认可(他原来的竞争对手已被他所杀)。1314年在著名的班诺克本战役中,他利用无能的爱德华二世的错误指挥,一举击败英格兰军,并掌握了英苏战争的主动权,爱德华二世死后,摄政的伊莎贝拉和马奇伯爵于1328年同罗伯特签定了协定,苏格兰正式独立。
  另外想说的是,根据现在的说法,“勇敢的心”这一说法其实指的就是罗伯特·布鲁斯,他在晚年派遣他的手下道格拉斯去西班牙讨伐摩尔人,并将他死后的心脏装在盒中由其手下携带与军队同行,在西班牙的战斗中,道格拉斯说出了“勇敢的心,请指引我们。”的话,成为了“勇敢的心”的来源。
  罗伯特一世像
  最后花一点点时间谈谈该片中的“三大战役”,即所谓斯特林之战、福尔科克之战,班诺克本之战。
  斯特林之战其实应该叫斯特林桥之战,顾名思义,在战场上其实有一座桥梁,英格兰军莽撞地过桥发动攻击时,遭到了华莱士指挥的苏格兰军的致命打击,包括上百名重骑兵和约五千名步兵(包括三百长弓手)阵亡,这一战使得苏格兰民族起义更加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
  福尔科克之战,是爱德华一世和华莱士的亲自对垒,前者率领9万军队入侵苏格兰,华莱士本想保存实力避免决战,但因为贵族的出卖,终于被迫与英格兰军作战,而且战前由于指挥上的争执,还导致他的大部分骑兵都没有参加战斗。整个战斗过程根本没有电影描写的富有戏剧性:英军重骑兵在击败了苏军的少量轻骑兵后,被爱德华一世约束住,他以集中的长弓手部队射击摆成密集队形的苏格兰长矛手队伍(其实在历次战役中,苏格兰人往往有对付英军重骑兵的手段,但对于长弓手,他们破烂的铠甲可无法抵御。),很快就造成大量伤亡,在打出缺口和空隙之后,爱德华一世才放出了他的步骑兵主力,苏格兰军损失在万人左右,华莱士因为逃入丛林才免于一难。
  1314年的班诺克本战役,电影里把他描写为罗伯特原本是向爱德华二世的军队效忠,结果临阵一呼,率军进攻,真实情况其实更加简单。爱德华二世率军进攻罗伯特,后者在班诺克本附近占据了坚固的防御阵地,英王担心强攻不利,要求自己的部队绕道攻击苏格兰军,但是既不听从自己手下先王老将的意见,也对苏格兰贵族提出的情报缺乏警惕,结果为了绕至苏格兰军侧翼,不得不通过大片的沼泽地,在英军缓慢地通过时,罗伯特趁英格兰军兵力分散,部队未集结完毕、阵形还未形成的机会,果断地改变防守反击的策略,主动以步兵长矛手和下马骑兵配合发动攻击,首先击溃了刚刚走出沼泽的英格兰骑兵,又以其部分骑兵部队摧毁了没有掩护的英军弓箭手部队,把英格兰军压缩到沼泽边缘附近,迫使爱德华二世下令撤退,结果大批身着笨重(如果使用的好就是防护出色……)铠甲的英格兰军混乱地退过沼泽地撤退,损失可想而知,据有资料称英格兰军的损失在9000人以上,包括了众多的贵族骑士,这使英格兰再无能力组织同样强大的远征军了。这一战也奠定了罗伯特在苏格兰人心目中善战国王的形象,也使他巩固了自己本不巩固的王位。
  电影本来就不是历史教材,如果拿我最近看的《斯巴达三百勇士》来说,其中的许多历史问题更加有趣,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再写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