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投稿:宜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下面就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 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

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效。

2、 开发管理未科学化。

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国企管理实际。

3、 评估未社会化。

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二)国有企业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

2、 考评方法单一。

在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考评方法。很多国有企业忽视了对国企人员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这种单一的以领导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有可能促成下属人员只知"唯上"的坏作风,只愿求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只做领导能看得到表面文章,而忽视同事和群众的要求,不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3、忽视定量考评。

国有企业人员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具体表现为很多国有企业考评标准未量化,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导致吃"大锅饭"在国有企业内部盛行。

4、考评结果与使用脱钩。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获优秀等次与称职等次的国有企业人员在奖金、晋级增资、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极大地削弱了优秀等次对国企人员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实事求是地确认"不称职"等次,致使近90%的国有企业人员同处于称职一个等次,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
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同志,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2、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

3、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事设职,因职择人,而是因人设岗,因人设事;国企人员的升迁主要不是以实绩为准绳,而是以领导人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这就很难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造成良莠不分,甚至颠倒黑白,优劣错位,严重挫伤广大国企人员的积极性。

4、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基本上仍在人治的轨道上运行。缺乏法制化规范和科学操作程序。以用人标准而言,从理论上讲应当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客观依据应当是一重业绩,二重公论。而在实际选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往往因领导人的素质而大相径庭。有的重德轻才,以德代才,以"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庸人;有的重才轻德,以才代德,以"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小人和坏人。

所谓谓人力资源就是存在于人身上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力,是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体力、技能知识。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尚存在许多问题,隐藏着大量矛盾,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低、收益差。教育的总体供给能力不足。政府与全社会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教育总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分别只有4.83%、3.19%,不足以支撑13亿人口大国的教育;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承担比例依旧不足,各级政府分担责任尚未明晰。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义务教育发展基础相当薄弱,高中阶段教育严重滞后,高等教育入学率依然偏低。
2、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束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我国目前已有人口13亿,人口因素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牵绊。人力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万一样.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需要消耗自然资源.而相当一部分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承受限度,人口的过快增长会与其它资源出现失衡。只有当人口规模与其它经济因素发展相适应,才能在宏观上显示入力资源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3、城市工人的下岗和农村隐性失业,导致了大量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工人下岗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4、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制约了高素质人才发展宏观环:境的形成。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仍然呈现出集约型的、粗放型的特征,在企业的构成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占有相当的份量,低科技含量的环境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及其智能的发挥,只能使企业管理在较低水平上徘徊。
5、人力资源总量分布重心转移,才流失严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私营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性适应了人万发挥其潜力的需要。相对而言,国有企业经济的普通滑坡,导致了人力资本投入量的大幅减少,制约了人力资源发挥经济效益所需要客观环境的形成。曾经是员主要的人才积聚地的国企在逐渐丧失主体地位,人力资源分布重点发生了转移。
6、专业结构不能理性服从现实环境的需要,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矛盾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我国60%以上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投资类设备仍依赖进口解决,甚至零部件也需大量进口。从中可以看出相应的专业人才在结构上的突出矛盾。一方面是出现如财会、金融、建筑等曾经一度走俏、而今需求已达饱和状态的传统专业市场上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另一方面是电子技术、生化等新兴专业需求量急剧增加,供给明显不足。
7、人才层次结构供给不平衡。智力因素含量参差不齐。 首先,从人才各层次供给总量上看,本科以上层次偏低。大专以下层次供大于求。 其次,从人才各专业的构成来看,在传统产业人才过剩的同时,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又奇缺。
8、健全的人力资源供需市场没有完全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尚未步入良性循环。 目前,人才流动还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制约,例如户口、档案、工作关系等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中介市场的运作还需更加规范化和增强灵活性。人才市场要起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企业和人才之间寻找配合点。
9、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劳动人口文化素质过低,不同产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低下,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半数以上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严重影响第一产业人口转移、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二产业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6%,难以确立中国“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第三产业尤其是高层次服务业的人力结构偏低,难以在知识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同时,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存在强烈反差。
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应从政府个人四个角度展开:
1、从政府角度应完善的工作 (1)刺激经济发展,激活市场松的发展空间。
2〕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型企业.创造广泛的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的增长就业弹性高于一、二产业
(3)制定相应的经济法令,利用政策导向指引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 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要从层次上制定不同经济法令:第—层次是基础层面。在总量宏观调节的条件下,利用外地劳动力,地区之间劳动力收入的差异性和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发展城市基础产业(如城市基本建设、建筑业)和服务带来契机。 第二层次是中间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层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上的转变。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应尽量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如在相关行业安排工作。对于一般入员,政府应创造条件组织再就业工程。 第三层次是高级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这一层面的人才可以通过本地区自己培养,但相当一部分人才要通过引进来实现.由于这一层面的人才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特别关注这方面的人才,在硬件和软件上给予特别地关照。
2、从社会角度应完善的工作 (1)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市场和相应的服务体系。 完善的人才流动市场是企业吸收人才的主要来源地。一般成熟的人才市场具有三个标志:一是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择业权和用人权,能进行充分自由的双向选择;二是人才市场能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三是人才市场分布合理.设置有序。这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一条龙服务,打通人才流通上的症结。 (2)调整各高校学科设置,加强学术与实际部门的联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制度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设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二是消除城乡保障的隔离,促进城乡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三是运用和学方法,管理保障资金,使其收支得到有效监督。
3、从企业角度应完善的工作 (1)建立人才开发战略性计划远和持续的发展目标。作为企业的长 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在管理上首先要确定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性计划。企业的设备、材料及至技术都可以购买或引进,但所得专业人才资源则必须自己培养。尽管人才也可以引进,但是引进人才会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同时引进的人才在管理思维方式上与企业之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企业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权,就必须依赖自己的不断培养.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主动地送行角色再定位,从“权力中心(Power Center)”的角色调整为“服务中心”,并籍此创造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在企业中的权威。(2)提高企业教育投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于企业来讲,关键还是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它反映了企业是否具有独创性和竞争性,有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就有了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就好象一座大厦搭好了框架.在这个体系下,能相应产生企业自己的经营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
4、从个人角度应完善的工作 人力资源要求劳动者必须既是通才,又是专才。包括道德在内的个人素养正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劳动者自力的一部分。这种素养与人的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素养与能力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成绩。 总之,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建立经济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在2l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四个地域、哪个企业能够有效地吸引并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它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在线等)~

〔内容提要〕: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开发、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实施新的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采用新的科学手段实现依法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评, 人员选用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下面就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 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



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效。



2、 开发管理未科学化。



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国企管理实际。



3、 评估未社会化。



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考评标准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



2、 考评方法单一。



在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考评方法。很多国有企业忽视了对国企人员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这种单一的以领导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有可能促成下属人员只知"唯上"的坏作风,只愿求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只做领导能看得到表面文章,而忽视同事和群众的要求,不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3、忽视定量考评。



国有企业人员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具体表现为很多国有企业考评标准未量化,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导致吃"大锅饭"在国有企业内部盛行。



4、考评结果与使用脱钩。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获优秀等次与称职等次的国有企业人员在奖金、晋级增资、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极大地削弱了优秀等次对国企人员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实事求是地确认"不称职"等次,致使近90%的国有企业人员同处于称职一个等次,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

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同志,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2、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

4、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基本上仍在人治的轨道上运行。缺乏法制化规范和科学操作程序。以用人标准而言,从理论上讲应当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客观依据应当是一重业绩,二重公论。而在实际选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往往因领导人的素质而大相径庭。有的重德轻才,以德代才,以"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庸人;有的重才轻德,以才代德,以"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小人和坏人。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对策。



1、 采购开发承担机构,实行购买培训。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时,应向开发承担机构招标,与开发承担机构通过采购制建立起一种契约关系,直接影响、限制开发承担机构的行为,使开发服务质量受到强制性约束。购买培训的引入,使国有企业成为开发承担机构竞争投标的受益者。



2、 加强内部交流,提高岗位转移能力。一是国有企业内部交流应拓展到一般的国有企业人员。二是交流范围不妨扩大,规定一定期限内应达的交流面。



3、实行开发费用责任制,确保开发实效。对实行培训的国企人员在培训之前订立费用责任书,确定责任负担方式,将培训效果划分为不同档次,对于培训效果不佳、考核不合格者,应采取费用自负的形式,以示警戒。



4、开放开发过程,接受社会评估。要加强对培训结果的公众评估,国有企业人员工作质量是否提高是社会评价效果的标准。



5、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持续开发。在国有企业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实现个人开发、组织开发的结合。即既要考虑到国有企业人员个人的发展意志,让其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又要从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观察问题,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国企人员的系统思考习惯,实现组织的开发。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考评问题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国企人员考评中,应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企人员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可以进行统一,真正把国企人员素质、智能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人员考评的主观影响,增加考评的客观性,提高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切实提高各级国企领导对人员考评的重视程度。要依照规定对所有国有企业人员进行全面考评。将考评结果与使用挂钩,依据考评结果按照有关规定对被考评人员实施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国企人员重视考评,真正发挥考评应有的作用。



3、全面提高考评者的素质。考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度的负责精神、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丰富的人事管理与行政管理以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稳定的性格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



4、进一步完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必须真正建立起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有效制约监督机制,制定《国有企业人员考核监督条例》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对考核机构、考核人执行情况予以有效监督,切实从根本上、制度上保障国企人员考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考评结果的可靠性。



(三)、解决国有企业人员选用问题的对策。



1、 依制度进行管理,实现选人用人的法治化。首先,国有企业领导者要树立依制度管干部的观念,克服在人事工作中随心所欲的状态,一切人事工作都必须按规定办事。其次,加强用人失误的责任追究,落实选人用人责任制。



2、 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弊端,废止"暗箱操作",促进选人用人的公开化、民主化。一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选人用人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用人上的失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充分走群众路线,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这样,不仅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堵住了任人唯亲的门径。



3、 树立新观念,建立新体制,运用新手段,实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一是树立人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是建立新体制,变大锅饭机制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变"相马制"为"赛马制",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三是采用新方式,运用新手段。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从手工劳动转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来。

1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对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重要有:

a) 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冲击。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 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产生, 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端变得越来越含混, 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一发而动全身, 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经济一体化自然成果的跨国公司,既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气习惯,同时又推动着各国文化的相互懂得与不断融合,必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b) 经营管理与考核脱节。绩效考核重要有3个方面的目标: 战略目标、管理目标和开发目标。

从实际来看, 绩效考核不能实现战略目标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究其原因, 要害是没有把经营目标和打算真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的考核上, 缺乏一套要害绩效指标, 无法将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贯彻下去。

c) 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广泛存在。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从开发利用方面来看,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众多, 但是整体素质不高, 大批潜在人才有待开发。只有开发好人的潜能, 讲管理才容易出效益。然而, 许多的企业却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 而没有把员工的前期培训开发工作做好, 导致许多工作效益低下。

d) 疏忽长期绩效。过于关注短期成果, 而疏忽了长期或者过程绩效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经常涌现的问题。譬如考核销售人员, 如果考核只关注销售量, 而疏忽了潜在销售机会、客户访问量这些过程指标, 成果销售人员光重视短期行动, 短期的绩效可能达到了, 但失去了持续的绩效进步。

2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要害点。

2.1 管理者转变观念, 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都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剂。经济运动空间将会大大拓展, 这将给企业的各类人才尽情地施展才干供给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在21 世纪, 技巧创新程度和人才创新能力将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企业也有了更加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机会。来自外部壮大的竞争压力将迫使中国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升到关系生逝世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继而转变观念、突破体制、建立机制,加强中国企业的忧患意识, 更加激发起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紧急感。

2.2 建立企业技巧创新机制, 在创新中求效益。

针对企业技巧创新存在的问题, 力求避免进入误区, 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才干推动企业技巧创新。一是努力形成企业全员创新意识。企业现代化, 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企业必须努力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二是建立以市场为最终导向的创新体制。企业应积极建立面向市场的技巧创新信息系统, 以市场为导向, 推动创新。三是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首先是企业制度更新, 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 保证创新顺利进行。四是增长技巧创新投入, 进步企业整体技巧程度, 企业经济实力直接决定着技巧创新的规模强度。五是加强和科研机构的接洽, 履行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联合。

3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a) 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 把人作为企业的财产或工具, 只重拥有, 不重培训开发; 在用人上, 只限于公司内部的小圈子, 论资排辈, 重关系、轻事迹现象严重。

建立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 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建立人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b) 加强员工培训力度。现代企业越来越器重员工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企业器重员工培训和开发工作的程度, 决定了其未来竞争的潜力。

例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完善员工培训系统, 重点要从以下3 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①全过程, 就是企业培训要贯穿于每个员工在企业供职的全部过程之中。新员工进入企业首先进行上岗培训, 在成为正式员工后, 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 进行各种在职培训, 同时勉励职工进行各种持续教导, 并在职工承诺持续为企业服务的前提下, 为员工累赘相应学习费用。②多样化, 保持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联合以及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联合的多样化培训情势。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力量, 为企业造就专业技巧骨干和管理人才; 把企业有潜力的青年职工送到国外先进企业进行短期培训等。③重点突出,要联合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业务实际, 在培训中重点突出项目经理班子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重要为专业技巧、团队精力和国际商务, 使他们能很好控制各自领域知识, 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c) 建立奖罚分明的薪酬制度。薪酬制度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物质勉励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施展和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 企业薪酬系统必需要有勉励性; 其次, 薪酬系统的建立, 必须以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为基础; 最后, 员工的薪酬必需要联合绩效考评, 与事迹挂钩, 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工作事迹好坏、对企业贡献大小紧密接洽在一起, 达到充分调发动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目标。

d) 引进国际化管理的企业文化系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造就形成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础信心和行动规范等。引进国际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模式是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实行“走出去” 战略的内在请求。

4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 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 增进和发展国民经济, 推动和增进社会变更的重要力量。因此, 现代企业必须坚固建立人本管理的思想, 努力进步企业员工的素质, 充分施展每位员工的潜能, 进而进步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答:3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a) 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 把人作为企业的财产或工具, 只重拥有, 不重培训开发; 在用人上, 只限于公司内部的小圈子, 论资排辈, 重关系、轻事迹现象严重。建立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 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建立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答: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必须把人力资源工作摆在首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为企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参考文献:[1]刘明辉主编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人力资源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王璨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求索,2000(3)...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答:以下不一定能解决您的全部问题,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开发形式单一。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连锁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连锁企业人员...

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答:摘要: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资源,不仅成为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生存。本文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答:汪先锋: 目前企业绩效评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对于绩效评估反馈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能忽视, 应训练管理者们学会进行建设性的反馈。卓 有成效的绩效评估, 应让员工感到评估是公平的, 管理者是真诚的, 气氛是富有建设性的, 这样 使员工在结束反馈面谈时心情振奋,了解自己有待改进的绩效领域,并...

公司管理的理论研究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答:正确对待、合理使用企业员工中的优秀子女,能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企业职工子女在电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紧紧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发展。引言一、 选题缘由二、 主要研究内容(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二)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答:1.4 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从开发利用方面来看,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众多, 但是整体素质不高, 大量潜在人才有待开发。只有开发好人的潜能, 讲管理才容易出效益。然而, 许多的企业却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 而没有把...

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答:会计核算实行电算化之后,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部分的复杂会计处理,使会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同时,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具有抽象性,核算过程和数据输出也更具复杂性,计算机的使用将使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于实际成为可能。我们已经开发出了用友、金蝶一类比较完善的...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信息基础的薄弱,使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性不足,进而导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低效。(六)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组织成员的培训没有统筹考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开发培训缺乏科学的需求分析。公共部门在培训规划的同时, 没有将组织战略与...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与文化价值观紧密联系的。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最难以复制、模仿的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创造竞争优势就成为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然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