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孔子说的几句忠告的文言文 老子送给孔子的几句话

作者&投稿:诺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白话译文:

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阨、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

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此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孔子世家》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学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与知识。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为司马迁《史记》中之一篇,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

孔子流下了眼泪,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阨、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这是老子在孔子问礼于他之后送别孔子时所说的道别之语,此时,老子已成为得道的长者,孔子则是有为的后生。老子送孔子之言,可以看作是长者对后生的谆谆告诫,饱含着深奥的睿智而且充满了善意:其一,告诫孔子注意祸从口出。那些聪明深察者之所以常常濒临死亡,就在于好议论别人;那些博学善辩者之所以常常危及生命,就在于好揭人恶端。其二,做儿女者,要做到心中只有父母而无自己,做臣子者,要做到心中只有君主而无自己。

不知

初中语文新课标阅读课外文言文 <老子一则>答案~

不知道你要那一章,我就随便自己翻一章了。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常有司...

Ying_305 - 2007-10-14 15:36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窦太后和老子的 文言文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学思想的...

相遇的精灵 - 2010-8-6 09:12 - 最佳回答者: 读书破万卷 -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语言学

求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生逢其时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

无马子 - 2008-5-26 21:20 - 最佳回答者: 飞霞阁的习羽 -

老子对孔子说的几句忠告的文言文
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老子送孔子之言,可以看作是长者对后生的谆谆告诫,饱含着深奥的睿智而且充满...

仙雪梦灵 - 2008-11-10 21:48 - 最佳回答者: cocoayue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1、“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翻译:聪明深刻的人有死亡的危险,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所谓祸从口出,说的哪怕都是真话,也会得罪别人,尽量少议论为好,所以孔子也常告诫弟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2、“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翻译:学问渊博、口齿伶俐的人容易危及自身,因为他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人有两个共性:第一,都有短处;第二,都不喜欢别人揭自己的短。所以孔子后来常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翻译:做子女的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做臣子的不要老是表现自己,这里谈到了忠孝的大问题,老子认为,要做到忠孝,最重要的就是“忘我”。
孔子也主张尽孝要“敬不违,劳而无怨”,做事要“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强调忠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要发自本心。
4、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以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翻译:“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
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爱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
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财富深藏起来而给人以穷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功名欲以及爱自我表现的毛病。”

5、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
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翻译:聪明的人容易死,是因为喜欢讥讽别人的过失,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 影响中国2500年

子曾经曰过,对朋友的劝告 ,一次还是两次就够了,原文是...
答:回答: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释义: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要是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再自讨没趣了。” 今义: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所以“益友”才能与“良师”相提并论。可是在朋友听不进逆耳的...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答: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编写的《里仁篇》第21章,是《论语》的第四篇。节选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孔子说:“孝敬...

跟孔子有关的文言文阅读
答:1.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 只有《论语》吧!【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文言文子路见孔子1孔子的话令人信服其谈话技巧简要分析2`用比喻说理...
答: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语句有哪些?
答: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白话文释义: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5,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王忠信,徙义,崇德也。——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颜渊》白话文释义: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去提高品修养和辨别是非,孔子说...

子路受教的译文
答: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柔烤加工就很笔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从这来讨论,有什么需要学(的理由)呢?”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子路听后连拜两次说:“多谢(先生)教导。”原文:子路初见...

用文言文写孔子生平
答:4. 老子对孔子说的几句忠告的文言文 原文: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白话译文: 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

帮忙翻译一下论语中的几句..
答:〔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

关于孔子故事的文言文
答:3. 关于孔子的故事的30字文言文有哪些 答: 1、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孔子就是这样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论的。孔子也很少谈怪异、武力、变乱、鬼神。在做人道理方...

人教版初一上册论语文言文
答:" 二、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