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作者&投稿:须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劳动价值论(LaborTheory ofValue)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资本论》也没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语句,只提到具体的人或者劳动者能创造价值。商品交换中的交换是一种劳动(价值)而不是交换的不可度量的效用,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配第认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也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存在了200多年,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可谓“学派林立,相互混战”。究其原因,是学界没有把“价值”这个基本概念搞清楚。哲学的价值与经济学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经济学的价值是用货币度量的,货币是价值的尺度。哲学的价值是主观评价,与货币无关。
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把经济学的价值与哲学的价值混为一谈,牵强附会,自欺欺人,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引入了歧途。
实际上,劳动与产值(产量)存在必然联系,投入的劳动越多,创造的产值就越多;劳动与价值(价格)不存在必然联系,投入的劳动越多,产品的价值不一定越高。劳动、效用、边际与价值存在联系,但不存在必然联系,即没有规律可言。比如,雨量与粮食产量存在联系,但不存在必然联系,没有哪个科学家能够总结出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式。所以,我们必须澄清劳动、效用、边际与价值的关系,正本清源。
劳动决定产品的产值,不能决定产品的价值。产品的价值是由成本决定的,成本是由五种生产要素(劳动、技术、资源、资本、制度)价值组成,这五种生产要素价值共同决定产品的价值,劳动价值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王氏政治经济学》对一些基本概念作了重新定义,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创立了“社会产能理论”,为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价值恒等定律”,即生产要素价值恒等于产品价值,从根本上解决了价格形成和变动的逻辑性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揭示了政治经济活动的本质及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为立论基础,还深引出来一系列重要的相关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1)尽管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是复杂多变的,但在商品价格变化的背后,是商品的价值起着最终制约作用的东西。一辆汽车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大幅升高,但再高也不会高过飞机的价格;一架彩电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大幅跌低,但再低也不会低过铅笔的价格,因为说到底,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起作用。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地进行市场波动,正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这种理论分析通常被称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2)通过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进行自发性竞争波动的市场活动,涨价和跌价,又决定着社会可支配的总劳动时间有多少能用在每一种特定商品和生产部门的生产上,即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规律。(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看,资本家花钱购买的生产资料——设备、原料等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但不会增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工人耗费劳动把生产资料加工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才能创造出新价值。由此,资本家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是不变资本,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资本才是可变资本。(4)资本家为购买设备和原料等支付了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雇佣工人发放工资又支付了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为了获得利润,资本家一定会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一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这种延长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完全归资本家所有。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
马克思完成劳动价值论体系,不仅把劳动当作价值尺度,用它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而且当作构成价值的实体,认为价值就是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劳动价值论强调的是价值由劳动决定,其核心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完成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也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对价值的分析是以交换价值为起点的,交换价值是一种比例关系。因为商品能够以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则商品中必然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是表现其内容的表现形式,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必然表现形式,而价值的本质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用价值中所包含的劳动的量来计量,使得价值具有了可比性。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二字的含义及其理论价值。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确认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商品具有二重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包含二重成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有用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1.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它阐明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从根本上论证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基础。马克思利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劳动价值论的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一价值一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对象运动的连续性假说。这导致马克思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这样就从经济形态的全领域中把握了生产和分配,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发生。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3、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资本论》也没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语句,只提到具体的人或者劳动者能创造价值。商品交换中的交换是一种劳动(...

劳动价值论的启示
答: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交换就有个比率的问题。价值以这个比率,也就是以交换价值为其具体的表达形式,因此,价值和劳动的关系从而价值的实质往往被模糊了。事实的真相是:如果不从历史存在者出发,那么,李嘉图所得到的“社会存在”就只能是抽象知识和概念。马克思论证和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方式是:“我...

劳动价值论的内容答案详细点
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而马克思在分析劳动价值论时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效用价值论核心观点:只有有用,才有价值;没有用,没有价值。有用是有价值的必要条件。单位价值即价格与边际效用成正比。边际效用大价格高,边际效用小价格低。效用价值论适用于所有用于交换的产品,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均适用。务请注意的是:有用与效用两者的意义并不相同,有用指使用价值,效用指...

什么是劳动价值理论? 具体定义是什么?
答:一、劳动价值1.两种本质不同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从一开始就用需要等量劳动来生产的贵金属和谷物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来说明价值量。这是仅仅从生产领域中的具体活劳动耗费出发来说明商品价值的。它计较的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纯主观的具体活劳动耗费的数量(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在当时还没有形成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什么?
答: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劳动者”为本的思想,在劳动价值论中他充分肯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以劳动力商品作为分析的钥匙,通过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的论述,和劳动与资本买卖关系的表面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指出了劳动力商品特殊效用价值,寻找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充分赞扬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

如何论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答:然而,它却蕴含着一个重大的谬误,因为这样一来,“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完全等同于“劳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这句话变成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闭循环”的文字游戏,毫无理论意义。建立在这种传统观点基础之上的价值理论就不是真正的劳动价值论,而是一种冒牌的劳动价值论,或者说是一种非劳动价值论。

浅析自然资源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设释
答: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自然资源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设释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自然资源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设释 篇1 摘要:自然资源无价值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的片面理解,是简单的一概而论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

关于"劳动价值的现实意义"的论文
答:内容提要:价值的源泉只能存在于人类劳动中。劳动概念应扩展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之和。劳动价值概念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效用性。活劳动与物化劳动都应参与价值的分配,并且应体现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这里对活劳动的分配应以活劳动的价值为依据。国家应重视改革的公平性。 关健词:劳动价值论 研究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