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词语"醉,多,大,高"的语义特征

作者&投稿:童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醉,有形容词、动词等词性。常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如醉汉,醉鬼,醉意,醉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醉生梦死,“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基本解释:

1、沉迷,过分爱好:醉心,沉醉,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2、用酒泡制的:醉枣,醉虾,醉蟹。

多(duō),中国汉字之一。通常用于形容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基本字义

1.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2.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3.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4.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5. 表示惊异、赞叹:~好。多字骨刻文演变。

6.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7.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大:(1)dà,中国汉字之一,通常指速度、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能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2)dài,大夫、山大王。(3)tài,古同”太“。
详细解释:


古文——大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senior;eldest]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important;main]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heavy;strong;loud]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be learned;have great learning]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general;main;major]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serious]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your]。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greatly;fully]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very]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often]——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not often]。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further ahead or behind]。如:大前天;大后天

高,汉语汉字之一。在数学几何中,经常需要测量图形的高度。另外,百家姓中也常用到高。
基本字义编辑

高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
古文形体
叠之形。

1、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如:~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2、高度:他身~一米八。

3、等级在上的:~级。~考。

4、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5、声音响亮:引吭~歌。
字形对比[2]

6、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堂。~徒。

7、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8、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9、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字源演变

11、长(对年龄很大的人的称呼,一般是70岁以上):高寿,高龄。

12、多少:你高寿啊?

13、厉害:“高,实在是高。”

14、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东汉·许慎《说文》。世上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15、空泛,不切实际。孔公诸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

16、 声调激越
[elated;loud]: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唐·白居易《纳粟》

17、通“膏”:膏肓,古代医学指心下。 [the vitals]

18、肥沃,膏腴
[fertile;rich]:[张禹]为人谨厚,然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高腴上贾。——《汉纪·孝成纪三》

19、甘美 [be sweet and
refreshing]: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

20、通“郊”。泛指城外,野外 [open country;in the
field]: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礼记·月令》

21、远离,隐居 [far away
from;live in seclusion]:赋诗归来,高蹈独善。——南朝宋·颜延年《陶征士诔》

22、姓氏:高姓。

23、方言中指多的意思。如喝高了。

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以下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否相同,与变换分析法(是什么)相比,汉语的语义特征分析~

这个是朱德熙先生的一项研究成果,也是一个很经典语义特征分析的案例了。对一个句子进行语义分析的话,基本上就是看语义指向。要对多个句子进行语义特征对比分析,首先就得要确定我们所分析的句子相互之间的确具有可比性。语义特征分析的一个理论要点在于,语义层面的安排深刻影响到语法结构。要解释语法意义的差别,不能够限于语法分析(如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而要进一步观察其语义差异。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三个句子是不是在语法意义上有差异,也即它们是不是同一类型的句子,这就要借助变换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仅用语义特征分析,那么很难准确找到我们所要分析的关键词。因为每一个句子都有好几个词,我们如果不借助变换分析,就要对每一个句子的每一个词通通进行语义特征分析,那工作量极大——甚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A 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 a 他送给小王一本词典。
B 他取了一些钱给小王。→ b 他从银行取了一些钱给小王。→×他取给小王一些钱。
C 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 c 他用橡皮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他刻给小王一个图章。→×他从家里刻给小王一个图章。
(不同人对“他取给小王一些钱”这个句子的合格度有不同看法。不过如果把“给”去掉,就会发现这个句子绝对不成立,但是在A→a中,去掉“给”仍然成立。)
通过变换我们发现,A、B、C三个句子的确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且很明显问题出在动词上,因为我们是通过变换动词(或者与动词相关的结构:状语)而得到结果的。因此我们就要着重分析动词的语义特征。(至于为什么我们要变换动词及相关结构,这是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得出来的,尽管在我们准确找到变换结构之前我们也要进行大量的变换工作,但是比起对逐个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来要好得多。)
观察A→a,我们发现虽然这个句子有两个动词,但是这两个动词可以移动到同一位置组成整个句子单独的谓语。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这两个动作实际上是一致的,没有分别的。“送”的过程实际也是“给”的过程,因此这个句子实际上还可以只用一个动词组成双宾语结构:
他送(给)了小王一本词典。
相较之下,B→b、C→c都是两个有区别的动作过程。不过,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两个变换之间的不同。B→b涉及到第三方,因为我们可以加入一个状语“从……”,除了“银行”我们还可以加入“王大爷那”等。C→c没有第三股力量的加入,但是有条件的限定。我们可以认为,B→b是一个东西从此处经过某人到了彼处的他人那,而C→c是一个东西被某人创造出来然后到他人那。B→b说明在“钱”最终到达“小王”手上之前,先要由“他”从“银行”处取得;C→c说明“图章”最终到达“小王”手上之前,先要由“他”从无到有、利用“橡皮”创造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定,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前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
A→a中,“送”即“给”,“给”即“送”,说明“送”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B→b中,“取”可以搭配“从……”,说明“取”具有[+取得]的语义特征。
C→c中,“刻”必须借助条件,以达到从无到有的目的,说明“刻”具有[+制作]的语义特征。
至此,我们基本上清楚了这三个句子之间的语法差异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而语义特征分析法相较于变换分析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得出句子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各种不同。通过变换分析我们只能够知道句子之间是否有语法意义的差异、差异在哪里,但是不能知道这种差异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而利用语义特征分析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些差异,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

上面这些是我转述的陆俭明先生转述的朱德熙先生的成果(好吧我承认很纠结……),补充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一己之见,错漏难免,敬请指正。)其实这种类型的句子还有,比如:
我寄了一个包裹给小王。
这个句子可以作上述三种变换:
A→a:我寄给小王一个包裹。
B→b:我从家里寄了一个包裹给小王。
C→c:我用EMS寄了一个包裹给小王。
但是我们首先要排除那些不合格的变换,所谓不合格,就是说虽然看起来很想,然而表达的意义却有变化。这就是C→c的变换,因为这里不表示从无到有的条件,而是表示事件发生的条件。但是之前的两个变换我们无法排除,这就说明“寄”这个动词同时具有[+给予]和[+取得]两个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将其综合起来,用[+派遣]来表示。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推论,[+取得]和[+制作]这两个语义特征应该是对立的。我觉得不可能有一个动词,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既表示“从某处取得”又表示“自己制造出来”,这是自相矛盾的。那么是否存在同时具备[+给予]和[+制作]两个语义特征的动词呢?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这种例子……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语文赏析词语的技巧
答:(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

词语的辨析方法
答:词语的辨析方法如下:1、实词辨析 近义实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应该具有相应的辨析能力。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去同。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近义实词,可以抓住近义实词的不同语素来分析,即去掉相同语素,只看不同语素。析异。在去掉相同语素之后,...

分析()填词语
答:分析()填词语,示例:1、分析(案例)2、分析(案情)3、分析(案件)4、分析(难题)5、分析(病症)

分析的同义词
答:问题一:分析的近义词是什么 分析 相关的近义词 剖析 解析 辨析 说明阐述阐发剖判判辨认识理会理解了解分解明白领悟阐明领会剖释 分析_词语解释_词典 【拼音】:[fēn xī]【释义】:1.分开;区分。2.离别;分离。3.分解辨析。今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

带有分析四字成语
答:2. 【最后一个字是析的四字成语】 最后一个字是析的四字成语有6个,如下所示:1、铢分毫析zhū fēn háo xī【解释】指细微地分析.【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2、条分缕析tiáo fēn lǚ xī【解释】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怎样分析词语结构?
答:词语结构就是词语的构成形式,词语结构分为单纯词、合成词。相关介绍: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单音节的如天、江、水、田等,双音节的如淑典、穹根、弘开等,都是单纯词。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占了绝大多数...

怎样赏析词语
答:词语理解的设题 1.课本教材中的设题 1.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2.(七下《驿路梨花》)“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这两道题都属于词语的理解,会直接说要分析词语的含义,这种类型的题目...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
答:6、近义词法:通过寻找与该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来理解其含义。7、反义词法:通过寻找与该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来理解其含义。8、语境联系法:将词语放入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前后文的联系来理解其含义。9、构词法:通过分析词语的构词方式来理解其含义,例如前缀、后缀、词根等。10、常识推断法:根据常识和背景...

字词赏析的方法技巧
答:一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常用“修辞手法+词语表现的特点+表达效果(人物情感)”这样的方法。答题方式:这个词采用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的情感(或心理)。二是从词性的角度分析,常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表现特点+表达效果(人物情感)”这样的方法。答题方式:这个词...

除了探究,探析,分析,研究,还有哪有词也有这样的含义
答:探讨,钻研,研讨,解析,辨析,浅谈,探求,探索,钻研,琢磨,研商,斟酌,研讨,商讨,考虑,切磋,钻探,辩论,思考,筹议,推敲,考虑,查究,切磋,商量,探求,商酌,议论,思索,讨论,斟酌,咨议,钻探,争论,磋商,商榷,协商,钻研,筹商,酌量,商讨,商议,说明,阐述,阐发,,判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