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孙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枕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艾子教孙 文言文翻译

原文

艾子教孙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1.不学,每加榎楚10.而不悛2.。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3.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4.。其子无如之何5.。

一旦,雪作,孙抟6.雪而嬉,艾子见之,褫7.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9.。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8.之。 ——(选自《艾子后语》)

文言文翻译

艾子有一个孙子,年龄有十多岁,性情懒惰顽劣,不爱读书。每当(孙子不读书的时候)就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愈加愤怒,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儿子也无可奈何。一个冬天的早晨,下着鹅毛大雪,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艾子发现了, *** 孙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冻得他浑身发抖,直打寒颤,煞是可怜。儿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脱去衣服跪在其子旁边。艾子见了,惊问道:“你的儿子有过错,应该受此惩罚;你有什么过错,要跟他跪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艾子笑了笑,饶恕了他们父子。

2. 艾子有孙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一、译文

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岁左右,懒惰顽劣厌学习,艾子常用棍棒打他但不悔改。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儿子,常常担心儿子受不住杖刑而死去,每当艾子责罚孙子时就流泪哭泣着求饶。艾子愤怒地说:“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用木条棍棒打孙子越加严厉。艾子的儿子对艾子无可奈何。

有一天早晨,雪下了起来,孙子捏雪球玩耍。艾子看见了,剥掉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冻得冷颤的神色十分明显。艾子的儿子不再敢说求饶的话,便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自己儿子的旁边。

艾子惊讶地问道:“你的儿子有罪,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呢?”艾子的儿子哭着说:“你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你的儿子受冻。”艾子笑着宽释了孙子和艾子的儿子。

二、原文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ji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tuán)雪而嬉,艾子见之,褫(chǐ)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三、出处

(明)陆灼 选自《艾子后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艾子后语》是明代文言笑话集。作者陆灼,是书仿托名东坡《艾子杂说》。

二、作品赏析

《艾子后语》是一部古代幽默作品集,文中故事以虚拟人物艾子为主人公,诙谐有趣,讽刺世风人物,往往发人深省。作者的用意是给据传为苏轼所作的《艾子杂说》作补充。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子有孙

3. 《艾子有孙》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jiǎ)楚而不悛。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tuán)雪而嬉,艾子见之,褫(chǐ)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警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译文

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岁左右,懒惰顽劣不学习,艾子常用棍棒打他但不悔改。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儿子,常常担心儿子受不住杖刑而死去,每当艾子责罚孙子时就流泪哭泣着求饶。艾子愤怒地说:“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用木条棍棒打孙子越发严厉。艾子的儿子对艾子无可奈何。

有一天早晨,雪下了起来,孙子捏雪球玩耍,艾子看见了,剥掉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冻得冷颤的神色十分明显。艾子的儿子不再敢说求饶的话,艾子的儿子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自己儿子的旁边。艾子告诫地问道:“你的儿子有罪,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艾子的儿子哭着说:“你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你的儿子受冻。”艾子笑着宽释了孙子。

字义

1.许:表示约数,“左右”。 2.慵劣:慵,懒惰。劣,顽皮。

3.槚楚:\,楸树的别称。楚,古树上指牡荆,落叶灌木。\楚,用作鞭笞的的刑具。

4.悛:悔改。 5.恒:常常,经常。 6.峻:严厉。

7.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8.褫:夺取或解下衣服。

9.掬:两手捧(东西)。如今天仍在用的“笑容可掬”。 10.警:告诫。

11.褫:剥,脱下。 12.与:参与 13. 释:释放 14.若:你

15.如之何:对……怎么办 16..复:再,又。

4. < >文言翻译

原文:/s?cl=3&wd=%B0%AC%D7%D3%D3%D0%CB%EF%A3%AC%C4%EA%CA%AE%D0%ED

艾子有个孙子,十多岁,脾气顽劣不爱学习,常常用木条打他,也不思悔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个孩子,常常怕自己儿子经受不住棒打而被艾子打死,每次都哭着请求艾子饶恕。艾子发怒说:“我这是因为你教子无方才这样啊!”,敲打孙子更厉害。他的儿子也没有办法。一天早晨,大雪飘落,孙子团雪球玩,艾子见了,便剥去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地上,冻得瑟瑟发抖。他的儿子不再敢说话,也脱掉衣服跪在孩子旁边。艾子惊讶地问道:“你儿子有错,应当受到这样的惩罚,你何苦这样呢?”他儿子哭道:“你冻坏我的儿子,我也要冻坏你的儿子。”艾子大笑,免去了对孙子的体罚。

5. 察京试孙文言文翻译

《蔡京试孙》又名《蔡京子孙》

【原文】

蔡京诸孙,生长膏粱,不知稼穑。一日,京戏问之曰:“汝曹日啖饭,为我言米奚自?”其一对曰:“从臼里出。”京大笑。其一旁应曰:“非也,我见在席子里出。”盖京师运米以席囊盛之,故云。

【注释】

蔡京:宋徽宗时任宰相,奸臣。

诸:众。

膏粱:膏,油脂,多指肉食;粱,粮食,多指细粮。膏粱,是精美食品,借指富贵之家。

稼(jià ):耕种。

穑(sè):收获。

戏:戏弄,开玩笑。

汝曹:你们。汝,你。曹,辈,可翻设成“们”

啖(dàn):吃。

奚:那里什么。

对:回答。

臼(jiù),石臼,旧时舂米的器具。

应:回答。

盖:原来。

以:用。

席囊(náng):用草席做成装米的袋子。

盛:装。

【译文】

(宋代)蔡京的孙子们,生长在富贵之家,不懂得庄稼的种植和收获。一日,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说:“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个孙子顺口答道:“那是从石臼里舂(chōng)成白米的。”蔡京听了,哈哈大笑。另外一个孙子在边上接着说:“他讲得不对,我见到白米是装在草席的袋子里倒出来的。”(原来)运到京城的大米,都是用席织口袋装着,所以那个子孙才会这么说。

6. 文言文翻译

译文

孙老翁素来胆量过人,常遇鬼魅而无所惧。一日他在家中午睡,忽觉脚下毛茸茸的,身子软绵绵如驾云雾飘飘忽忽起来。睡梦中一惊,心想莫非压狐?此时他已有些清醒,乃微睁睡眼,乜斜地看着,见一黄毛绿嘴小动物,如猫一般大,正从脚边往上缓缓爬行。小狐狸似乎是想附体在他身上,但又怕惊醒了他。如此一寸一寸,且爬且附。一路爬过,老翁只觉双足麻痹,大腿酸软。眼看就到腹部,他骤然惊醒,一弹就起来了,忙伸手将它一把按住,掐住脖子提了起来。小狐狸被擒,欲逃无路,呜呜鸣叫不已。老翁则唤他夫人过来,拿绳子捆住它的腰。随后拉紧绳子两端,笑道:“都说狐狸善变,老夫今天就看着你变,你变呀。”看他那么嚣张,狐狸气得两眼放光,忽将身子一缩,顿时身细如管,老翁大骇,忙使劲拉绳子,险些让它逃脱,而此时它又鼓起肚子,如碗口般粗,似钢铁般硬,再怎么用力也捆不起来,但稍一放松,它又缩如细管。老翁有些慌了,忙叫他夫人赶紧拿刀来杀了它,免得逃脱。可叹此时却不知刀在何处,他夫人在房间里四处寻找,心急如焚,毫无所获,问老头子平时刀都藏哪。老翁不耐烦地偏过头去,说一把刀我藏什么,喏,那不就是。可等他再回过头来,手上就只剩下一圈绳子,狐狸早已不知所踪了。

7. 文言文翻译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

七岁知为文。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

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帝异之,曰:“半千孙,固当然。”

因问:“童子岂有类若者?”俶跪奏:“臣舅子李泌。”帝即驰召之。

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

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

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养之。”张九龄尤所奖爱,常引至卧内。

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善,挺之恶诚佞,劝九龄谢绝之。九龄忽独念曰:“严太苦劲,然萧软美可喜。”

方命左右召萧,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九龄惊,改容谢之,因呼“小友”。及长,博学,善治《易》,常游嵩、华、终南间,慕神仙不死术。

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厚。尝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等,国忠疾之,诏斥置蕲春郡。

8. 艾子教孙 文言文翻译

原文艾子教孙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1.不学,每加榎楚10.而不悛2.。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3.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4.。

其子无如之何5.。一旦,雪作,孙抟6.雪而嬉,艾子见之,褫7.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9.。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8.之。 ——(选自《艾子后语》)文言文翻译艾子有一个孙子,年龄有十多岁,性情懒惰顽劣,不爱读书。

每当(孙子不读书的时候)就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

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愈加愤怒,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儿子也无可奈何。一个冬天的早晨,下着鹅毛大雪,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

艾子发现了, *** 孙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冻得他浑身发抖,直打寒颤,煞是可怜。儿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脱去衣服跪在其子旁边。

艾子见了,惊问道:“你的儿子有过错,应该受此惩罚;你有什么过错,要跟他跪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艾子笑了笑,饶恕了他们父子。



~

孙期传文言文翻译
答:1. 文言文《刘期传》及翻译 是孙期传吧。 一、原文: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不行,终...

旧唐书裴遵庆传文言文
答:2. 张善安传 旧唐书 文言文翻译 【原文】 张善安,兖州方与人。年十七,亡命为盗,转掠淮南。会孟让败,得其散卒八百,袭破庐江郡。依林士弘,不见信,憾之,反袭士弘,焚其郛,去保南康。萧铣取豫章,遣将苏胡儿守之,善安夺其地,据以归国,授洪州总管。 武德六年反,辅公祏以为西南道大行台。善安掠孙州,执总管...

孙权敖疾文言文
答:1. 文言文翻译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 选自 吕氏春秋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

孙觌文言文翻译
答:孙觌文言文翻译  我来答 1个回答 #活动# 《请回答2022》答题瓜分现金奖池 承吉凌8580 2022-09-23 · TA获得超过26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记孙觌事 译文 记孙觌事 译文 靖康之难时,钦宗被抓到敌营...

崔衍左丞伦之子文言文翻译
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 5. 文言文翻译 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

三国志魏书文言文翻译
答:3. 三国志魏书关于臧霸的文言文翻译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 人。 父亲臧戒,曾任华县狱掾,其间因依据国法,不肯听任泰山太守凭私欲杀人,太守因而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去,当时监送者约有百余人。臧霸当时十八岁,引领从客几十人在费县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夺救父亲,监送者都不敢动,臧...

越王勾践世家原文及译文
答:2013-07-04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译文? 56 2009-03-22 史记越王勾践原文及译文 88 2016-06-10 越王勾践世家的译文 1 2009-02-14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译文? 14 2016-06-10 越王勾践世家的注释 2013-09-20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原文 1 2008-08-18 《越王勾践世家》 解释 98 更多类...

【周书·长孙俭传】原文翻译,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
答:(节选自《周书·长孙俭传》)【译文】长孙俭,河南洛阳人。原名庆明。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姓托拔氏。魏孝文帝迁至洛阳后,改姓长孙。五世祖长孙嵩,曾任魏国太尉、北平王。长孙俭从小为人正直,有操守节行,体态魁梧,神色严肃,即便在卧室,也终日不苟言笑。不乱结交朋友,不与他志同道合的,即使是...

锌庆削木为文言文翻译
答:4. 鬼斧神工文言文翻译 梓庆切削木头为鐻(古代的一种乐器,夹置钟旁,为猛兽形,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他用木头削雕成一个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到它的人都特别惊奇,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好像出于鬼神之手。 见到这个鐻后,鲁侯问梓庆:“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它的?” 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

文言文翻译
答:从信去世,由惟忠之孙、从恪子世规袭封崇国公,官至右龙武大将军、沂州防御使去世。守巽子世清,官至茂州防御使。因是本宫年龄最大的,得封申国公。熙宁年间,因上书请求继承曾祖越懿王封号不合适而获罪,免去一官。不久议者肯定他的说法,于是升越州观察使,袭封越国公,进封公稽郡王,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