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宁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诗经·小雅·车辖》

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朝代:周朝

原诗:

《诗经·小雅· 车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牡鲱鲱,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译文:

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四匹公马并排走,六根缰绳如琴弦。

如今新婚遇见你,我心从此得安慰。

扩展资料: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诗经·小雅·车辖》赏析:

全诗五章,皆以男子的口吻写娶妻途中的喜乐及对佳偶的思慕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首先是结构上的跌宕。其次是抒情手法的多样,或直诉情怀,一泻方快;或以景写情,亦景亦情;或比兴烘托,意境全出。总之,它是《雅》诗中优秀的抒情诗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车舝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下一句
答:“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下一句是:“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原句出自汉朝·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原文
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出处:西汉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赞》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西汉《史记.孔子世家》)释义:诗经里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尽管我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孔夫子的境界),但我内心却非常向往。【相关】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出自哪里?
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前半句出自《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辖》,原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全句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意思
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语出诗经,而楼主所说的是司马迁引用来表达对孔子尊重的 加一句,看到有人说该诗于《诗经》中不载,失散云云,实在忍不住说一句,有载:见《诗经.小雅》中《车辖》(辖:车轴两端的键)最后一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马非(此两字是一个字,打不出来,实在对不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答:意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之《孔子世家赞》原文选段: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释义: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山虽高,但我们可以仰望它,景行虽远,但我们可以向着它前进。即使不能达到最高点或最远处,但我们内心依然向往并追求这样的目标。这段话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追求进步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即使...

"高山仰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下一句是什么
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凫胚虽短, 鹤颈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