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而过庭 故事 谁有典故“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故事?

作者&投稿:屈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庭而过,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提要】:

孔子站在庭前,其子孔鲤从庭前急行而过,以表示尊敬,孔子问他学诗学礼之事,此典多用于送人省亲,归觐之诗或与学诗问礼之事相联系

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这是孔子与他的儿子的故事,是说他儿子在家中的庭堂中看见孔子,想快走而过,孔子见了就问学礼了吗?他回答,没有,孔子就说,不学礼乍为人呢,他儿子就去学礼,。
后来父亲训儿子就叫庭训

"过庭教"的故事出自哪~

不闻过庭语:讲的是孔子和他儿子孔鲤的故事,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

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
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对是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翻译: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启发,听了关于礼的启发,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启发。”
注释
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字伯鱼,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接受教诲之意。
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
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

扩展资料:
孔鲤是孔子的独子。出生时,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因为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候”,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
孔伋(孔鲤之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孔氏子孙尊为“三世祖”。
孔子的遗传基因是有起有伏的。孔子为圣人,儿子孔鲤却乏善可陈;而孙子孔伋(子思)又成了“述圣”,他的学生是孟轲的老师。
邹人(今山东邹城)孟轲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由于父亲早亡,母亲抚养孟轲成人。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或许是为了培养儿子所做的“三迁”其居:从毗邻墓地、商业区、屠宰场,最后落脚到学区房,为儿子找到了如王勃所说的“芳邻”。
孟轲后来的成就,放大了母亲寻到“芳邻”的作用。可能有人会说,没有“芳邻”,未必不能成就孟轲。这话搁在如今的社区形态里,或许没有错。而在当时风俗决定行为的年代,我们只能说孟轲能否成为“亚圣”是“未必”。有了“芳邻”,是孟轲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轲曾游学齐、宋、滕、梁、鲁等国,没有入周(洛阳)的经历。但孟轲生活在周朝最后四位天子周烈王、周显王、周慎靓王、周赧王时代,而宋、梁的国都分别在今商丘和开封一带,距离周天子所在的洛阳最远数百公里,最近百十公里,特别是孟轲逗留在梁国开封约有两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叨陪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