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美著名军事工业 急求美军中的军事用语!请军事达人解疑!

作者&投稿:双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巴西是拉美地区的第一军事大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其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均居世界中上水平,有些居于领先地位,能生产多种海陆空常规武器,早已实现自给自足,其中陆军的武器自给率达90%,海军自给率达80%,空军自给率达60%。巴西国防工业的从业人员达20万,工业企业达380多家,70%的国防产业主要分布在圣保罗州,巴西的3大军工企业巨头——恩杰萨公司、航空工业公司和航天工业公司就设在这里.

  恩杰萨公司是巴西地面兵器工业的代表,其研发和生产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能独立设计生产较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及火箭系统,是巴西军用车辆的主要厂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装甲车制造厂之一,其产量是西方国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40吨新型主战坦克“奥索里奥”,性能可与美国的M1坦克媲美,装有夜视器、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该公司还开发和生产直升机,并致力于导弹的开发。

  巴西的航空军事工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公司。作为巴西最主要的飞机制造企业,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能生产十几种不同种类、50多个型号的飞机,过去30多年中共制造了5300多架飞机,每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美元。EMB-318型“图卡诺”教练机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AMX攻击机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喷气式战斗机,可执行战场封锁、近距离空中支援、侦察和反舰任务。目前,该公司接到了大量的生产订单,仅ERJ系列中短途飞机每个月就要制造18架,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制造公司。

  巴西航空航天公司是巴西最大的民营国防工业公司,专门从事火箭和导弹的生产,能够制造各种战术导弹、中程弹道导弹、探空火箭、卫星运载火箭等,其中战术导弹包括地地、地空、空空、空地、反舰和反坦克导弹,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一般都在1000千米以上。该公司90%的收入来自火箭炮、火箭弹的出口,所研制的X-20和X-40反坦克导弹深受用户的欢迎。“阿斯特罗斯”机动野战火炮系统配备3种弹药,射程分别可达30千米、35千米和60千米,是巴西生产的摧毁力最强的炮弹。该公司同时也是巴西军事装备、航天、化学、电子、电信等领域的领头企业。

  巴西还是世界上主要的造船国之一,能制造多种常规舰艇,现正研制核潜艇井准备建造直升机航母。主要造船企业为里约热内卢海军造船厂,主要产品有各类巡逻艇、小型护卫舰、潜艇等军用舰船,集装箱船、海洋钻井平台、平底船、拖船和驳船等民用船舶,以及柴油机、推进器等多种船用设备。目前正在制造载员达85人、排水量为2200吨的号称“第三世界国家最强大”的潜艇,并且正同意大利合作生产常规动力潜艇。

  军火贸易十分红火

  巴西一直十分重视军火出口,认为“出口便是出路”,是南美洲最大的军火出口国。军火出口为巴西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成为仅次于咖啡和食糖的第3大创汇来源。从军火出口的范围来看,巴西军火出口的种类繁多,包括轻便和重型武器和装备。如步枪、机枪、手榴弹、喷火器、卡车、吉普车、头盔、战斗机、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火炮、导弹、火箭、无线电设备等。其中“阿斯特罗斯”导弹、“班德兰特”和“图卡诺”式飞机、“响尾蛇”导弹、“卡斯卡维尔”和“乌鲁图”装甲车等,均在世界市场上享有盛名。

  巴西有关人士声称,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轻型装甲车市场已为巴西控制;在当今世界上使用的双发动机涡轮螺旋桨飞机上有l/10的产品产自巴西。装甲车和导弹是巴西军火出口的拳头产品,畅销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巴西产的“响尾蛇”装甲车,经1967年中东战争和1980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使用,证明其性能良好,但价格仅是欧洲同类产品的l/3。“奥索里奥”主战坦克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部件造价低、重量轻、机动性能好等特点,颇受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巴西出口的空对空和空对地“食人鱼”导弹,弹头装有计算机,可根据敌机发动机释放的热量追踪目标,命中率优于美国的“响尾蛇”导弹。

  巴西的军火主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由于拉美一些国家(如智利、委内瑞拉等)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导致军政权上台执政,美国曾一度拒绝向这些国家出售武器,巴西趁机向智利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出售军火。向发达国家出口武器是巴西在军火贸易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美国购买了巴西的“班德兰特”式飞机,法国购买了4l架巴西的“辛古”式飞机,英国购买了130架巴西的“图卡诺”军用教练机。

  采取措施维持优势

  巴西国防工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来维持。由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军火市场—度萧条,竞争十分激烈,巴西的军火销售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国家购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更为先进的武器,使巴西的军火出口雪上加霜,出口额曾一度出现急剧下滑的趋势。

  针对这种形势,为维持巴西在世界军火贸易领域的优势,近几年来巴西的国防工业企业经过大力整顿,加速公司改组,引进新的技术和资金,不断开发新产品,国防产业逐步走出困境,重新焕发出生机,军工企业的效益逐年提高。据《圣保罗州报》报道:巴西新研制的ERJl45型50人座客机已揽到美国航空公司200架飞机的订单,一举击败了加拿大同行。短短的几年中,巴西收到的客机订单已达800多架。目前巴西各种飞机年出口额为20亿美元,且保持着10%的增长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军事发展~

  作为国家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战略一直以来就是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根本战略思想。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安全形势、综合国力、技术发展等客观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我军的军事战略方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充实和完善。

  曾参与我国历次国防白皮书撰写工作的军事专家、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陈舟认为,实际上,中国始终执行的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由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新时期有了新发展。

  新时期我军积极防御军事战略

  主要内容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

  陈舟认为,这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二是提高军队在执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这表明国家在运用军事力量时,把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这次在四川的抗震救灾行动就是我军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一次具体实践。”

  陈舟说,为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它主要有以下内容:

  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民解放军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为此,中国制定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注重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安全环境十分复杂,主要战略方向和次要战略方向都存在发生危机和冲突的现实可能。军事战略首先必须主动预防、化解危机,坚决慑止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这一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提高联合作战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适应现代战争体系对体系对抗的要求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人民解放军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提高军队威慑和实战能力,以及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既要应对传统安全,又要应对非传统安全;既要维护国土安全,又要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既要维护国家发展稳定,又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为此,军兵种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陆军从区域防卫型转向全域机动型,海军从近岸防御型转向近海防御型,空军从国土防空型转向攻防兼备型,第二炮兵战略是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人民解放军实施质量建军和科技强军战略,提高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人民解放军坚持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推进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实现军队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人民解放军裁减军队员额170万。人民解放军重点精简陆军,加强了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

  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坚持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高度重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健全统一高效的国防动员机制;创造现代条件下适合人民群众参战的新战法,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人民解放军贯彻国家和平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营造互信互利的军事安全环境,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陈舟说,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军事力量建设方向:既要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又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既要做好以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又要全面做好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准备;既要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能力,还要加强战略威慑力量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军事战略历史变革

  陈舟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的现实威胁,军队建设长期立足于准备应对一场全面战争。

  “1980年,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致信中央军委指出,不宜以‘诱敌深入’作为军事战略方针,建议仍改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积极防御’。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震也表示赞同,他认为,这既没有改变我军的战略方针,而且比原先更主动、更灵活。”军事科学院军事专家袁德金、王建飞说,这一建议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在一次研讨会上,邓小平充分肯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出:“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

  “这一时期的军事战略强调,战略指导要从立足于随时准备敌人大规模入侵转变为着重对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在基本稳定北线战略态势的前提下逐步改善南线的战略态势,重视经略海洋、保卫和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提高武装力量的实战能力和整体威慑能力。”陈舟说。

  “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相比,它在内涵上有了新的发展。”袁德金、王建飞说,首先,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军事战略方针的最高准则。“积极防御”旨在遏制战争,争取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其次,坚持后发制人,战略上不打第一枪。在中国已经掌握核潜艇、远程导弹、人造卫星等尖端武器的情况下依然强调:战略武器和威慑力量只是自卫反击,决不能先打。第三,战略上不搞诱敌深入,战争初期主要是坚守防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 “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中,还或多或少有“诱敌深入”的影子,但这次调整明确指出不搞“诱敌深入”,这也是一大变化。第四,不向外伸手,但防御中有进攻。第五,立足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不搞军备竞赛。第六,坚持持久作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为适应国家整体战略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转变,从时刻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1988年中央军委重新确立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强调要着重对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

  进入90年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基点是打赢高技术和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1993年,中央军委制定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这一方针强调加速军队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1995年,中央军委提出科技强军战略,要求实现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进入新世纪,中央军委又确定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快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努力构建一支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

  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与防御性国防政策相辅相成

  国防政策是国家内外政策在国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军事战略作为国防政策的重要内容,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建设和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两者密切联系、一脉相承,都是坚持战略上的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但这种防御不是消极的,它是和平时期努力遏制战争与准备打赢自卫战争的统一,是战争时期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积极的攻势作战的有机统一。

  陈舟说,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需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后发制人。中国军事战略自卫防御性的最核心内容,就是战略上的后发制人。中国一贯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和战略上后发制人。毛泽东明确说:中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决不先发制人。邓小平也强调:我们的战略始终是防御性的,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战略防御。因此,不论环境、利益和实力如何变化,中国的军事战略始终是防御性的。

  二是服从大局。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军事战略的根本依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相互交织,利益重心从生存转向发展。因此,军事战略必须从国家利益全局筹划和指导军事行动,拓展战略视野,关注国家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无论是军事斗争准备、军队各项建设和重要军事行动,都要从维护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利益全局出发来思考和筹划。

  三是灵活机动。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积极军事战略的精髓。实行积极防御,一定要灵活机动。“活”的目的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现代战争情况复杂、瞬息万变,更需要坚持战略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通过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术去争取斗争的主动权。

  四是开放合作。中国已经确立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人民解放军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必须着眼于贯彻和维护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人民解放军作为一支已有81年历史的军队,将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这是为了增信释疑和学习借鉴,更是为了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All-clear — 周围安全;
Affirmative — (无线电)表肯定: 是的, 了解. Yes;
Negative — (无线电)表否定: 不. No;
Roger that — (无线电)收到;
Over (无线电)完毕(等待回话). "我说完了, 该你了";
Out 或Clear — (无线电)完毕(不要求对方回话);
Roger(that) — (无线电)收到. Roger是无线电中字母 R的读法, 表示received"收到", 就跟我们把 7念做"拐"一样;
Copy — (无线电)明白, 清楚, 了解(不仅是收到);
Wilco — Will Comply的缩写, 遵命, 我会照办 (而不仅仅是明白);
Go Ahead — (无线电)请讲, 说吧;
Say Again — (无线电)再说一遍. 非常口语化, 有人会觉得用 Repeat显得更专业. 殊不知, Repeat在呼叫炮火支援时, 是代表"再来一轮"的意思, 很容易混淆;
Need back up — 需要支援;
Cover me — 掩护我;
Suppressing fire(covering fire) — 火力支援, 火力掩护;
Fire in the hole !— 要爆炸了! 并不是光表示扔手榴弹. 这个词源自前装炮的时代, 当时的大炮是从前端装火药, 然后在炮身的小孔里面灌传火药或者药引, 再用明火点燃的. 点炮的时候, 火就从炮身的小孔经过, 所以叫"fire in the hole", 提醒大家要开炮了. 后来, 工兵在引爆炸弹的时候也这么喊, 现在已经泛指所有的爆炸了.;
cease fire /colh your fire — 停火.

洋务派兴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是什么?
答:洋务派兴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 。1.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该机构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的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兵2800人,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

左宗棠创办了哪三项近代军事工业?
答:在“求富”、“自强”的思想指导下,左宗棠亲自过问主办了三项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内,于福建省闽江口岸开设了当时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即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海军萌芽之始”,从1869年至1907年共造各式轮船40只,它对海防、航运等都有一定作用;1869年创办西安机器局,仿造新式...

美国工业为何向西、南分散?
答:新的技术革命又为“阳光地带”的工业发展输入了更大的动力。(4)国家的政策扶持:二战期间,美国趁机发展了军事工业;二战后,为争霸世界,美国军事工业也得到发展。在联邦政府的军事拨款中,南部各州一直领先,刺激了南部的核武器、导弹、为军事服务的飞机制造、造船(航空母舰、核潜艇)、坦克制造业等...

甲午战争前,晚期军工业也很强大吗?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被英法打得内裤都没有了,这是清朝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自此之后清廷开始奋发图强,认识到了自己技术上的薄弱,开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自强,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最先进的军事工业技术。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清朝先后建立了30多家规模庞大的军工...

美国三大工业区的特点
答:自然条件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广阔的平原 密西西比河以西及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科迪勒拉山系的金属矿、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石油、西部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军事工业 石油、飞机、...

军事工业的地理分布
答: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下来的前苏联军事工业长期衰退,而美国的军事工业的通过转型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的规模和持续的发展活力。从综合总体规模的大小、创新研发和研制生产能力的强弱以及在军贸市场占有份额的多少看,当前世界军事工业从强大到弱小的地理分布大致是:北美洲、 欧洲、亚洲、大洋州、南美洲和...

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和武器制造能力是否很强大?
答:乌克兰军事工业非常发达。原苏联军事工业在乌克兰的投资、资源分配都很大,乌克兰是苏联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据西方估计,乌克兰军事工业占原苏联国防潜力的30%。乌克兰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防工业有关,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动力业及高技术部门,主要生产火箭装置、宇航装置、军用舰船、飞机和导弹...

全世界八大工业国有哪些国家
答:5、日本,日本为亚洲著名的工业大国,汽车产量高,工业高度发达。日本的汽车、钢铁、机械、电器产量非常大,且享誉世界。日本还是高速铁路技术较为成熟的少数国家之一。6、意大利,意大利工业较为发达,生产技术较为先进,且规模庞大,为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享有“中小企业王国”的美誉。意大利的年原油加工...

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VS南非,单论工业水平谁更牛?
答:说起巴西和南非两个都是非洲的金砖国家,要论经济实力,肯定是旗鼓相当,如果单论工业水平,那么谁会更强一点呢?那我们就分开来说,其实南非近些年的水平早已从工业强国逐渐下跌,但是如果说起南非的军事工业,是比巴西强的。其实了解军事方面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南非在9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都是有着先进的...

世界上的国家武器装备实力排名!(综合军事实力)
答:英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GDP总计:2.674 万亿美元,第5名),先进的科技(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强韧的军事实力(军事工业健全而发达,有岛国的防御优势),远大的国际影响力(在语言、文化、政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响力)。不得不承认英格兰人是近现代最具优势的民族(源于日耳曼人),英国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