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本质安全是如何定义的 本质安全化的定义

作者&投稿:不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全,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第4个释义是:“平安;安全(跟‘危险’相对)”,并举出“公安”、“治安”、“转危为安”作为例词。

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为确保系统中的电能及热能均低到不会使爆炸性气体燃烧,因此在危险区域下只允许流过低电压及小电流,而且对于能量储存有严格的限制。



扩展资料

一般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可以会因为开关、马达电刷、连接器或其他元件内部产生微小的火花。这些火花会引燃周遭的可燃气体,本质安全设备的设计原理是不包含任何会产生火花的元件,若有储能元件,其储能也不能大到足以产生火花。

例如若在进行可燃物品的海上运输作业时,当物品在海运码头,油轮或驳船之间运输时,需利用双向无线电联络,若在一些意外事件(如可燃物品泼洒)时需停止运输。而美国海岸警卫队即要求双向无线电需通过本质安全的认证。

另一个有关本质安全的概念为控制零件异常时的温度。在一些特定的故障下(例如半导体内部短路),其温度会较正常使用的温度高出许多。此时需使用像类似限流电阻或保险丝之类的保护元件,确保在任何情形下,元件温度都不会达到使可燃气体自燃的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质安全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者财产损失”。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整个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被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实际上,这应该属于一种理想状态,会因为社会和环境因素等的制约,无法实现。但是,科技进步和人们不断地追求,使得本质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研究并结合实际开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并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作出了贡献。

只有A属于主动安全,其他都是被动安全

如何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

一、人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关键
由于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可以说人是生产工作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因此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首先要使从事生产工作的一线员工具备“我要安全”的思想,促使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在平时工作中养成“安全”的习惯。
二、设备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保障
本质安全最初的定义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三、环境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推手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员工生产工作所处的场所,“硬环境”对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是否超标;工作环境的照明、安全标识等是否齐全等内容。
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
四、管理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
制度和标准对员工的各项工作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员工的安全习惯必须通过制度来规范才能逐步养成。目前电力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虽然比较完善,但是执行效果却差强人意,因此如何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

安全的定义及概念_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答:- 安全的通俗理解: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的高度理解:包括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以及企业安全等。- 安全的前沿:如生态安全、核安全等。- 安全的本质: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任何地点,设备都能正常运行,无故障;保护设施齐全可靠;原材料符合规定和使用要求。3. 系统的本质安全: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形成安全管理循环,实现“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4. 管理的本质安全:通过制定规范和实施科学管理,避免管理失误,实现零缺陷、零事故。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是什么?
答: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持续改进为运行模式的一套管理体系。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

安全是什么 深入解析安全的本质和意义?
答:安全对于个人、对于个人来说,安全是生存的保障,是追求幸福和发展的前提。对于社会来说,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对于国家来说,安全是国家繁荣和强盛的保障,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保障安全是每个人、每个社会和每个国家的共同责任。安全的本质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怎样才能做到本质安全
答:本质安全的定义是:通过设计手段使生产设备和生产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者误操作时也不会发生事故。所以从定义上来说,要做到本质安全需要结合不同装备的用途和所使用的环境安全风险,从设计上出发来进行设备制造和改造。一方面是采购之初向生产厂家提出需求(包括应用新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

什么是本质安全化原则?
答: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即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

什么是本质安全设计?
答:知识拓展 本质安全设计规范是指在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时,将人员和环境安全作为设计准则和主要目标,对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控制,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危险事故的目的。本质安全设计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涵盖了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操作管理等方面内容。

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答:安全的本质是对不可接受损害风险的有效管理。在生产活动的各个层面,它确保系统的运行状态不会对生命、财产及环境造成超出人类承受范围的损害。例如,国家标准GB/T 28001的定义明确指出,安全是一种无威胁的状态,通过持续识别和控制风险,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界限内。中国民航的历史就是一个生动的安全范例...

本质安全的原则是
答:4、管理和修复原则:本质安全要求管理层对风险管理和事故调查有明确的责任。这包括制定和执行切实可行的安全政策、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查,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存在的问题。本质安全基本术语: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

安全的定义及概念是什么?
答:安全通常指人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中国当前的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