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和“英雄 ”的区别是什么? 枭雄和英雄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菜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英雄:做事总是光明磊落,不屑使用卑鄙手段,决不肯低下自己高昂的头。

枭雄:他们喜欢阴谋诡计,他们善于心计,他们能屈能伸,他们懂得变迁。



英雄做事总是光明磊落,不屑使用卑鄙手段,决不肯低下自己高昂的头。
枭雄不同,他们喜欢阴谋诡计,他们善于心计,他们能屈能伸,他们懂得变迁。
枭雄善于抓到这一点,加以利用,给予敌人致命的威胁和打击。
英雄却不以为然,认为那是奸人行事,总认为凭自己的真本事赢才算胜利!
其实不然,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有胜与败。真正的强者懂得利用一切手段来制服敌人。
只有你胜,别人才会记得你是强者,败者,不提也罢。战争中没有黑白,只有胜者才能高高在上!
刘邦便是如此。他不是英雄,不是好汉,他只是个坏蛋。但他胜了,所以他为一代枭雄。
所以,我想。再给项羽1000次机会。刘邦一样注定会赢。只因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枭雄。仅此而已。
有人对刘备特别看好。
曹操,除了自己外,只承认刘备是英雄。
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以金钱资助刘备,使他拉起了一支队伍。
在曹操屠戮徐州的危难关头,徐州官员根据陶谦死前的遗言,把徐州让给刘备。
在刘备被吕布击溃的关键时刻,麜竺以家资助军,带来奴客二千,还把妹妹嫁给刘备。刘备的军队得以复振。
刘备有英雄之志。
刘备从小就做过皇帝梦。他家房子的东南角有一颗大桑树,高五丈余,远远看去那树冠就像一个小车盖。刘备儿时与同宗的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发话说:“我定要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车盖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车,这样的车只有皇帝才能坐。)他的叔父急忙制止说:“不要胡说,这是要灭门的。”(《三国志·先主传》)
曹操的谋士董昭说过:“备勇而志大。”(《三国志·董昭传》)
刘备在荆州,从刘表的坐上起身上厕所,回来时流着眼泪。刘表怪问之,他回答说:“过去常常身不离鞍,大腿里侧的肉都消瘦了。时光如同奔马,不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无成,所以感到悲哀。”(《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九州春秋》)
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对诸葛亮说: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奸臣窃夺了皇权),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使我遭受挫折),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三国志·诸葛亮传》)
“欲伸大义于天下”和“志犹未已”这些话,正好给刘备的“英雄之志”作个注脚。
总之,刘备的意志是坚强的,虽然屡遭挫折,到赤壁之战时,已经48岁,出道已经二十多年,仍然没有寸土,但英雄之志犹存。真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啊!

首先我们看看他们之间的区别。
一、行为准则上的区别:

英雄是严于律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都能在他们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简言之英雄更像一个君子,一个大侠。一个英雄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在原则面前生死也算不了什么,所以有了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枭雄是深谋远虑的,凶狠、狡诈、霸道、不择手段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他们的可怕。他们绝对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一个枭雄不会被别人的是非观所左右,他们可以锋芒毕露,动于九天之上,也可以隐忍不发,藏于污泥之中。所以韩信可以受胯下之辱。
二、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在我国英雄大都奉儒家思想为尊,三纲五常牢记心头,伦理道德不可违背,下三滥的手段是不屑用的。鸿门宴上项羽终不能杀死刘邦。

枭雄更喜欢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他们试图用铁血手段来建立新的规则。他们目标高远,所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们心中万物似乎皆为刍狗,亲朋甚至可以当作过客。逃亡路上刘邦可以把老婆孩子推下了车。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或者感觉到了枭雄应该更容易成功。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英雄而以枭雄的行为不齿呢。因为英雄越多越好,最好所有人都是英雄;而枭雄越少越好,最好只有金字塔顶的那一个人是。

哈哈哈,看看中国王朝的历史吧,那些内用黄老,外尊儒术的一般都很强大。

“枭雄”和“英雄”的区别主要有2个
1、行为准则上的区别
英雄是严于律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都能在他们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简言之英雄更像一个君子,一个大侠。一个英雄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在原则面前生死也算不了什么,所以有了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枭雄是深谋远虑的,凶狠、狡诈、霸道、不择手段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他们的可怕。他们绝对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一个枭雄不会被别人的是非观所左右,他们可以锋芒毕露,动于九天之上,也可以隐忍不发,藏于污泥之中。所以韩信可以受胯下之辱。
2、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在我国英雄大都奉儒家思想为尊,三纲五常牢记心头,伦理道德不可违背,下三滥的手段是不屑用的。鸿门宴上项羽终不能杀死刘邦。
枭雄更喜欢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他们试图用铁血手段来建立新的规则。他们目标高远,所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们心中万物似乎皆为刍狗,亲朋甚至可以当作过客。逃亡路上刘邦可以把老婆孩子推下了车。

一字之差,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质的问题,前者是和HERO,后者是垃圾,还是不可回收的那种哦

英雄和枭雄的区别是什么?~

1、有道和无道的区别
枭雄无道,因为鸟不是走的,是飞的,所以,枭雄无道或说自有其道,但是已经脱离了常规的道义。很强,但是无法用通俗的道义来辅助他。
英雄有道,做事靠谱,有计划有谋略有步骤有协同,有道义支持,并且可以做事高于道义,但是英雄易折,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英雄是褒义词,枭雄偏贬义词
枭雄——做的大事大家一般都不说好
英雄——做的大事大家一般都说好 (注:「大家」=写书/说书/编书的人)
归根到底,就是满足大众心理期望与否,英雄和枭雄其实差不多的,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所出的枭雄更多。而名垂千古的是英雄,得天下的往往却是枭雄。其原因渺渺不可言说。

扩展资料: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称为英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近代民族复兴的和平变革时期,也同样涌现出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何子渊、陈嘉庚、钱学森、邓稼先、同盟会、爱国华侨团体等大批民族英雄和英雄团体。
无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商人,还是海外华侨,他们中间都涌现出大批民族英雄,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利益与安全、尊严与荣誉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首先我们看看他们之间的区别。 一、行为准则上的区别:
英雄是严于律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都能在他们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简言之英雄更像一个君子,一个大侠。一个英雄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在原则面前生死也算不了什么,所以有了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枭雄是深谋远虑的,凶狠、狡诈、霸道、不择手段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他们的可怕。他们绝对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一个枭雄不会被别人的是非观所左右,他们可以锋芒毕露,动于九天之上,也可以隐忍不发,藏于污泥之中。所以韩信可以受胯下之辱。
二、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在我国英雄大都奉儒家思想为尊,三纲五常牢记心头,伦理道德不可违背,下三滥的手段是不屑用的。鸿门宴上项羽终不能杀死刘邦。
枭雄更喜欢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他们试图用铁血手段来建立新的规则。他们目标高远,所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们心中万物似乎皆为刍狗,亲朋甚至可以当作过客。逃亡路上刘邦可以把老婆孩子推下了车。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或者感觉到了枭雄应该更容易成功。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英雄而以枭雄的行为不齿呢。因为英雄越多越好,最好所有人都是英雄;而枭雄越少越好,最好只有金字塔顶的那一个人是。

哈哈哈,看看中国王朝的历史吧,那些内用黄老,外尊儒术的一般都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