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姓氏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作者&投稿:聂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姓氏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大量形成于西周。其实我国的姓氏是分开的,是先有氏,后有姓的,现在是姓氏合一变成姓。

我国早期在母系氏族时期都是跟随母亲,故先有氏,比如黄帝为轩辕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这些都是氏族的表现。并且称呼当时的人某姓某氏,我国许多姓为女子旁,证明我国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
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由于重体力工作为男性,社会由母系转换成父系,孩子开始跟随父亲姓,但是由于父亲的姓是从母亲而来,因此有大量的姓为女旁。
我国姓氏有四季、方位、朝代等,但是大部分姓氏都是由姬姓而来,周武王伐纣灭商,分封兄弟子侄为各诸侯,这些人成为该国得姓始祖,这些姓氏分别是晋、郑、曹、赖等。



当别人问你贵姓?你回答的其实是“氏”。

这是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上古有八大姓:姬、姜、姒、嬴……因为最早是母系社会,所以八大姓基本是女字作为偏旁。没办法,不知道父亲是谁啊。

后来人口越来越多,九州闯荡,碰到人一问都是同姓,但是封地越来越大,大家如何区分?于是就加入了“氏”,比如你虽然姓“姬”,但是你封地赵国,那就是“姬姓赵氏”,又比如秦始皇,他姓“嬴”,可是他是在赵国出生的啊,所以他应该是叫做“嬴姓赵政”,这是他在做质子的时候,当了秦王自然不能叫“赵政”了。

所以呢,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姓名,其实是“氏+名”,因为老祖宗都同姓嘛,无法区分的。那么,字从何来?

中国的商朝是个鬼神遍野的多神论时代,人们的信仰比印度只多不少。当时的人认为父母或祭司给取的名字是通神的,不能乱叫。那别人要叫你怎么办?那就再取一个代号好了。这就是“字”,因为是给外人用的,所以叫“表字”。名呢,就成为了“里字”(这里是我杜撰的),一般只有父母或者长辈作为爱称时才使用。


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表字用来尊称,名字用来昵称,尤其在上流社会文人里面十分流行。像孔子,姓孔名丘。其实孔子也不姓孔,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子姓孔氏”,但是后来已经渐渐用“氏”来代替“姓”了,咱们也不纠结:姓孔名丘,字仲尼。

表字是成年之后才有的,所以未成年又称为“未字”,女子称为“待字闺中”。男的二十,弱冠之年,“冠而字之”;女的十五,“笄而字之”。“冠”和“笄”是成年礼。因为用来称呼,所以在取字的时候都赋予了更加美好的意思,但是大都与“名”有关。

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那可是大亮;比如刘备,具备了啥?具备了“玄德”(见老子:大德);比如曹操,什么操?德操,“孟德”。比如孙权,不但要权,还要相当的谋略,“仲谋”。

也有完全相同的:李白,字太白,还是白;也有完全相反的:韩愈,字退之,名字要超越嘛,表字就退退。

不再一一举例了,大家可以自行去找古人的名字来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称呼别人表字,就表示尊重。而上级长辈对下级后生就不必称字,直呼其名即可。这已经是约定俗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听外国小孩直呼父母名字感觉不尊重,有点怪怪的心理原因。

名字不能乱叫,这叫“名讳”。为尊者讳,这是古人的规矩。



在三皇五帝以前( 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 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唐太宗的时候——公元 627 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 ,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 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 960 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 408 个,复姓 30 个,一共 438 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 4000 到 6000 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 1000 个左右。

最早的姓出现在母系社会,那时候有带“女”字的八个姓,后来人口增多八大姓不够用了,于是古人就再起个氏,比如家住城西门的就起个西门氏,或者看看有啥擅长的绝活,杀猪的就起屠氏,捏陶瓷的就起陶氏,高级一点的用封地或官职,比如赵氏就是封地在赵地等等。



据说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姓。
只是在遥远的母系社会,人们都无法知道自己的父亲,只知道生育自己的母亲是谁,所以“姓”字是由“女”和“生”组成。这也就告诉我们,最初的姓氏跟母亲有关。
姓氏的来源可谓是千奇百怪,有以自己出生所在地为姓的、以古国名为姓的、以官职为姓的、以封地为姓的,甚至用国家名为姓的,例如“秦”“赵”“宋”“魏”这几个姓氏都来源于国家的名字。

姓氏是怎么来的?~

最早的姓出现在母系社会,那时候有带“女”字的八个姓,后来人口增多八大姓不够用了,于是古人就再起个氏,比如家住城西门的就起个西门氏,或者看看有啥擅长的绝活,杀猪的就起屠氏,捏陶瓷的就起陶氏,高级一点的用封地或官职,比如赵氏就是封地在赵地等等。

日本人的姓氏是怎么取得?
答: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样的,这和其民族构成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冲绳“与那国”比较多,这是因为古时那里是琉球国的缘故。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那里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日本的大姓大多是由日本战国各个贵族、名人、大名和其重臣发展来的。1.他们的姓有自己起的,(...

关于姓氏的来源,张姓的来源情况?
答:社会上、尤其是张氏族人,经常有人问:“天下张姓出清河”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简明扼要地说一下? 其实,这句话已说得很明白,意思就是:天下张姓的起源地是清河;天下张氏的老祖宗——得封“张”姓的挥公及其子孙的居住地在清河;目前全世界已达一亿人左右的张姓族人,如要追宗溯源,绝大部分张姓族人(赐姓、改姓者...

王姓是怎么来的?
答: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王姓是一个汉族姓氏,在中国《百家姓》中排...

“陈”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答:满的子孙们便姓了陈。这就是陈氏的由来。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0825.html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

徐这个姓氏是怎么形成的
答: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3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43,在被调查的515个姓氏中居14位。 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 1034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21,在被调查的391个姓氏中居第4位。 在被调查的23795个陕西人中,有 2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0.878,在被调查的456个姓氏中居第 2l位。

百家姓杨姓的来历
答:1、源自姬姓,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2、源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3、源于改姓而来: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杨伯侨为得姓始祖,周襄王念其...

刘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答:1、来自祁姓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为帝喾次子帝尧伊祁氏(陶唐氏)的后裔,帝尧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称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保定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此为祁姓刘氏。2、来自姬姓 为周太王的后裔...

百家姓,姓谢是怎么得来的?
答: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任姓和姜姓。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

韩国的姓氏起源,究竟是怎样的?
答:中国的姓氏总称被称为百家姓,在14亿多的人口大国中,平均每个姓氏的占比不超过10%,但是在韩国有50%以上的人都姓“金”“李”“朴”。在韩国流行这样一句话,从首尔的山顶上丢下一块大石头,肯定能够砸到一个姓金或者姓朴或姓李的人。要是不信,我们来看看韩国...

‘何’的姓氏怎么来的?
答:二千年来是那么遥远,我们子孙经过流亡迁徙,移民实边,筑城修路种种苦役的征调,而仍能分支向各省发展,至清代姓何的尚能列为全国五大姓之一,此即为人所共知[陈李张黄何]是了,这实在不易,同历代名臣辈出,且至今尚未发现丢尽祖宗面子的大奸大恶的子孙,这算是差堪告慰的!三国时有道学大师何平叔,著有道德论,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