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投稿:皮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央财经大学算是重点名校了,能够作为重点名校自然有许多独到之处的。


沙河校区是新校区,学习环境很好,设置什么的都还很新。而且旁边有地铁站,交通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便利的了。教室图书馆之类的地方都已经装了空调了,不过不包括宿舍。冬天的话有暖气,有没有空调就还不是那么空调重要。但是夏天没有空调,还是挺难熬的。学校的食堂伙食还是挺不错的,价格比较实惠而且分量也足,最爱的当然是麻辣香锅。不过之前出现的食品中毒事情,还是挺让人忧心的,也闹得人心惶惶的,希望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以前的图书馆面积小,但是藏书还是挺丰富的,能够满足需求。新建好的图书馆就不用说了,那叫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是很拿得出手的。还有学校的网还挺快的,平常不管是查阅资料还是娱乐打打游戏,都挺好的。

然后因为中央财经大学挂着中央这两个字吧,出于就业的话国企和政府机关比较多,学校的就业率还是挺高的。学校的学习氛围还行,但是也有点飘虚荣心有一些强。具体体现在出去找工作的话,很多一般的单位都看不上。不过好在社会对于中央财经大学的这个招牌也还是认可的,所以虽然比较挑但是在找工作方面也不会太难。


中央财经大学是一所好学校,但是也仍然有许多的不足需要去改变。



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国的一流学府,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环境自然是好的。但之前就读的一段时间硬件设施不太好,让人糟心,感到不舒服。但是校园还是很干净的,能在这所学校读书也感到很光荣。


中央财经大学,俗称中财财经学院是中国北京的一所大学。这是一个得到中国中央政府支持的211工程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财经大学。在“中国高校课程评估报告”(由中国科学评估研究中心发布)中,中央财经大学在中国大陆66所财经大学排名第一。
中央财经大学(CUFE)成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

学校共有25个下属学院:会计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治理学院,信息学院,保险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贸易和经济学院,法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院,税务学院,培训学院,MBA教育中心。

这所学校的确有很多中国的制度问题和管理问题,程序繁琐而且效率低下的; 各种硬件设施都不齐全,包括今年上半年到南校区食堂翻新的两个食堂只有两个,吃饭空间很少,而且路面规划不好,路造成交通不便。 即使这是中国的好学校,也要敢于承认他的缺点。



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先引用一句话。
“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绝不这样过。”
对,就是这种感觉。今年刚刚毕业,回头想想这四年经历的事情,不能说不够精彩,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整个过程,很辛苦,再加上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厉害很能应付各种状况的人,大学四年的体验,并不算好。
有种“明明都能拿到差不多的经验值和掉落道具,我却选择了一个不太好打的副本”的感觉。但是在种菜的四年给了我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不后悔。
个人情感可能有点多,所以我匿了。下面慢慢讲我自己的体验。
————————————————————
首先,在中财,绝大多数人和事情都是“目的指向型”的。
上课、自习、点名、回答问题、和老师问问题套近乎——为了成绩
参加活动、参加比赛、学生工作、志愿者、社会实践——为了综测(综测这点等一下我要单独说)
其实这倒是无可厚非,因为大多数学生的目标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只不过有些人努力的更加用力一点,有些人懒散一点,就产生了学霸和学渣的区别。
但是问题在于,当你所处的整个环境都是用这种思维方式来面对周围的事物和评价标准之后,人就不可避免的变得功利。
就好比说,临近考研的时候,有的人就会衡量“在班级听课我能得到什么,去图书馆自习复习考研我能得到什么”,当他觉得后者的价值大于前者之后,就会义无返顾的逃课。这是某些学霸的情况。然后对于学渣,也是一部分学渣,就会出现在期末的时候拼命找老师套近乎、找学霸抱大腿套重点的情况,想用最急功近利的方法获得自己的利益。
在除了学习之外的情况也是一样。
因为中财有一种非常特立独行的“综测评价系统”,在这个测评体系下,学校里的很多活动、比赛都是和综测挂钩的,所以很多人在参加活动之前会询问“加不加综测?”
当然,参加任何活动,除了活动本身给人带来的收获之外,能获得综测加分固然是好事。但在我从大一到大四的这四年,慢慢见证了从一开始我们参加活动还不敢问“加不加综测”,怕别人觉得我们动机不纯,到会找人打听,到班委发下来的通知都会有加不加综测的附加说明,到活动宣传资料就会注明加不加综测……看到这种活动本身一点一点变质的感觉,总让我有一点悲哀。
然后说说这个综测。
我愿意相信在这个制度制定的初期,校方一定是出于好的意愿,希望可以有一种科学、公正、合理的制度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各学院其实是有各自的加分细则的,真的很难实现公平(笔者亲自见证了有从其他学院转专业到我们学院的同学,其原学院第一年的综测整体水平都低于我们学院,明明是很优秀的学生但综测却很低,因此就在保研总评中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且越来越发现其实可钻的空子应有尽有,用这个制度衡量出来的,并不一定是真正优秀的那些人。
然后这个综测有什么用呢?
每年的奖学金、保研资格、优秀毕业生名额。
对于第二点,笔者有话想说。
个人觉得中财在某方面上真的无愧于其“中央”的名字,完全体现了在体制作用下,一部分人凭借“关系”而非“实力”上位的情况。
或许你会说,这种事情在哪个学校都有。
但是,至少在笔者见到的范围内,和在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这种事情,比其他学校真的要多,也更加……怎么说呢,公开的秘密?秘而不宣?整个班级甚至学院的人都知道其和谁有亲属关系,其明明不学无术而历年的成绩里有多少水分,其获得的各种学术资格参赛名额是通过什么渠道特批,最后又怎么就保了研……这是在下亲身经历。只是暂时还没想好要不要说。
用一个学姐的话说,“像保研名单之类的,在结果出来之前,不要猜了。一定和你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
用一个同学的话说,“XX学院专注坑自己学生三十年。”
当然,这里指的是坑“普通同学”。
我要承认,在中财学习确实能有很多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你提供见世面的踏板,但是这些机会是属于谁的,在去争取之前,值得犹豫一下,停下来想想。
我觉得,中财并不具备那么高的人文情怀,来关注“最广大学生的基本利益”。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说那些去追求卓越、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们“不自量力”,我是想说,在迈步之前,你要考虑,一旦落下来之后,会怎么样。很可能面对的就是个没有后路、没人管你的境地。
至少在我的学院里,对各种比赛竞赛十分推崇,但是当你在过关斩将的路上半路铩羽,从老师们到辅导员是不会考虑“我在之前的活动中付出了很多精力,所以在某些方面做得有所欠缺”这种理由的。
其实这就是最前面那个“目的指向型”的道理——中财的普世价值是,“把有限的精力最大限度的使用在可以发挥价值的地方”。
果然是财经类院校呢。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啊。

写了这么多,回头看看其实不一定能给题主带来什么价值,因为这些基本都是针对本科生活写的。
那就再胡乱写一点,就当给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解闷吧。

说说我“不后悔”的地方。
先来插叙一个比较推荐本科报中财的理由。
嘛,毕竟有着帝都的地理位置优势,毕竟有着中央的金字招牌,中财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大的有,学生素质也是很高的。
这样,你就很容易发现周围存在感比较强的三种人:学霸、有一技之长的人、思想有深度的人。
中财学霸真的很多OTZ(尤其是几个比较好的学院)……
但是后两种人也有不少。而且我觉得,后两种人是能让你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加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人。
笔者算不上学霸,不过后两种人都勉强沾个边儿,于是也就慢慢会遇见在这些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也就很庆幸,幸好在中财见识了这世界这么大,能遇见这么多不同又相同的人。曾经有一段遇见很多不讲道理的事情,参加比赛被人使了绊子,保研的时候遇见暗箱,那时候真的觉得大学挺黑暗的……不过也就是因为周围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和我聊了很多,也一起做很多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也有在给我加油让我不放弃,才有了今天这个能在这里心平气和的讲出大学四年的我。
也算是别样的体验了(笑。

所以,总结一下。
中财并不适合那些太有棱角、太有想法的人。
中财能制造出最精细的螺丝钉,却没办法雕刻出形态各异的核舟。
很有可能离开中财,会有很多人说,“感觉你像中财的”。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或许有好有坏吧。还需要每个人自己,和时间,来检验。
以上。

可能就读在校,每个人的体验不一样。有的人选择安静的学习环境,有的则想多到花花世界去逛。但在央财就读,给你的感觉是一种含蓄、一种低调、一种都向往着未来的憧憬。
也有一些抱怨的人,但在毕业找工作或工作后,才发现学校给你的是那么多、那么多..........

中央财经大学真的是1流学生2流老师3流管理吗?
答:探索中央财经大学:权威见解与实际体验对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08级的录取分数线大约在590分左右,这是个值得参考的数据点。来自中财的一位校友分享,虽然新闻专业并非其专业强项,但他强调,选择中财时,应优先考虑财经类专业,因为这是中财的招牌。虽然硬件设施可能不如其他顶尖高校,但中财的...

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就读研究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答: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就读研究生,是不错的。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由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

中央财经大学到底怎么样?
答:央财的一名大三狗前来报道(学妹们看这里看这里!),作为一名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首先911,额,不是,首先这里是211,985院校,这一点就不必多说了。央财能够称得上是师资力量强大,学校实力强大。那么除此之外,我觉得央财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央财的专业度很高,与一些财经大学不同,央财在财经管理...

中金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答:中金发学生会也是强棒的存在,分为6个部门(组织,外联,宣传,青协,项办,学实),每个部门都有独立的活动。进入学生会的同学都很辛苦,因为院小人少,很多人是学生会的一员,开学后有学生会面试。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

女孩子读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呢?未来的就业前景好不好?
答:所以,女孩如果能就读中央财经大学的话,就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个要有思想准备,离市区快二个小时的路程,而且大四实习也不方便。学校学习氛围挺好的。素有“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之美誉。考生们能顺利录取到“中财大”必定是学霸型、实力派。特别是地处北京,优势不言而寓了。财经类大学里都没有...

有没有在中央财经大学ACCA国际班就读的?怎么样啊?
答:有的,我就是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的ACCA课程,现在已经工作啦,薪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我当时读的课程是2+2课程,在央财上了两年,然后出国继续深造。不得不说,央财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属于高中式的管理,上下课还需要指纹打卡,老师也非常负责任,全部都是会计学院的老师和外语学院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学习四年金融学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答:体验就是,课程真的很多,本科四年的学习也只能浅尝皮毛。1.金融学的基础课程有以下科目。大一大二会要求修完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基础等等。高中是个文科森,对于学习这些课程,其实难度还真的不小。概率论个人认为是最难的,很容易挂科,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2.金融学...

在中央财经大学在985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答:在中央财经大学在985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说起央财,难免让人望而生畏,清北的实力,举全校之力专研财经方面的内容,央财在985中拥有什么样的地位。... 说起央财,难免让人望而生畏,清北的实力,举全校之力专研财经方面的内容,央财在985中拥有什么样的地位。 展开  我来答 26个回答 #热议# 知道看世界:...

央财有个国际本科2+2整体情况如何?
答:首先,和高考不冲突,所谓鱼和熊掌可以兼得。既准备高考,又准备留学考试,很容易造成精力分散,最后高考分数也不理想,留学申请也没申请到满意,这样会很尴尬。读2+2,只需要学生提供高考成绩,雅思也可以之后再考。其次,孩子可以在2+2的课程和留学资讯方面上能有一个完美的过渡。有些学生和家长是在...

中央财经大学的沙河区好不好?这个学校的经济社会学这个专业好不?_百 ...
答:先介绍下,我现就读于财大大三,会计。首先说下我们学校会计拿的是管理学学位,金融拿的好像是经济学学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外经贸是非常强大的,那是因为财大原来是干部培训机构(很早之前……),所以在普通大学生培养方面起步略微有点晚。但是从我高考的那一年起(07年),财大的分每年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