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末的我们,身上都背负了哪些压力? 作为一个普通的80后,我觉得背负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承受了很...

作者&投稿:唐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80年代选择压力蛮大的,一开始就没有处于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里。就处于时代变革的时候。与教育改革擦肩而过,也在懵懵懂懂的时候进入社会,现在也面临这巨大的压力。

金钱压力

房贷车贷动辄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还清,这个年龄工作上也是不高不低,位置尴尬,拿着差不多的钱,还完贷款也没剩下多少,还有给孩子生活费,补贴家里。孩子的开支也是不少,生活开支七七八八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很多,上面还有老人也需要金钱支持,压力真的是很大。

工作压力

这个年纪在公司处于的位置很尴尬,不高不低,没拿到啥钱干的活儿倒是不少,为了生活只能努力工作,想要升职,想要做出一番业绩,种种原因之后只能选择在社会苟且着。

家庭压力

上面有父母需要养着,给钱还要分出时间去照顾,虽然是应当但是压力的确是很大的,下面的孩子还需要供着,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是需要最好,怕孩子教育更不上,辅导班也得安排,还不能缺少关爱,时不时还要抽出时间多陪陪。

婚姻压力

人到中年爱情会变成亲情,但是亲情也是需要呵护,不能一直放着,要用心用精力去维护家庭。

80年代目前的压力不小,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自己的工作需要顾着,曾经的热血青年已经被生活磨成了大啤酒肚的油腻中年男人,不过还是得努力,为了那些爱的人。



80末的我们,有的都要奔四了。

有一句话:人到中年活得不如一条狗。一句话道出了,人到中年的惨状,生活压力太大。

1.养父母。

一个中年男子,那么他的父母,至少要到55岁以上了,父母结婚晚的话,估计就到60岁退休了。如果父母养老金充足,子女负担还小一点,如果父母没有养老金或者养老金很少,那子女负担就大。

父母身体健康还好,如果身体差,经常生病,那子女的负担更重。

所以,中年男人要面临着赡养父母的责任。



2.养房贷。

现在的房价高,每个月的房贷也不少,房贷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人们的身上,所以,压力大啊!

3.养孩子。

现在孩子的教育成本很高,随便一个辅导班,一年都是1万多的学费,再加上兴趣爱好班,一个孩子一年要好几万呢!

你说,中年人压力大不大?

总之就是,人到中年,上养老,下养小,中间养房贷,车贷,人际关系应酬。到处都要钱。压力大。

人到中年活得不如一条狗。你说呢?



80年代的人身上还是背负着很多方面的压力的:

1.经济压力

正值中年的八零后们,如今已经结婚,现在的物价总是那么高。很多人的房子都是后来自己奋斗买的,但往往有贷款,每个月都要背负着还贷的压力。如今家家都有车,也需要买车。物价这么高,很多东西都需要买,所以没有太多存款的八零后经济压力还是很重的。

2.婚姻压力

虽然大部分80后已经成家立业,但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感情的处理,都不够成熟,缺乏经验,因此家庭总是出现危机。还有少部分80后,至今未婚,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伴侣。

3.家庭压力

许多人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老人,给老人养老,同时也需要照顾孩子,孩子上学,生病都是各种问题,又有很多家庭生了二胎。所以家庭压力也很大。

4.工作压力

80后们都进入工作岗位一段时间了,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既要带领好新职员,同时又要配合好上级,也要努力升职。所以80后工作压力也很重。



首先,是自己的生存压力。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决定80后随时可能失业,并传承长期性失业的可能性。如果有一技之能或许会化解这种尴尬。但相对来讲多数人在竞争中失业是必然的。自己的养老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医疗问题就非常严重。其次,成家后,房子问题,多数80后买房可是成为房奴还是有条件的,没条件连房奴都当不上,经济是主力问题。身为家庭经济支柱,要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因为经济原因或其他多种因素的婚姻变化问题,随时都有危机,对婚姻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危机感十分严重,没有安全感。再者,父母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如果自己的经济条件好,父母的问题可以减轻,但如果自己的经济条件差,父母的问题就尤为突出。总之,80后面临各种问题的压力的纠结在经济,钱,感情,自己的精神,现在的人没有信仰,看不到未来,有的只是空虚无助和无奈。



你压力大吗,肯定的啊,尤其是80后,简直是在夹缝中生存,喘不过气来。
第一个压力就是工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难了。倒不是不能做,而是困难太多。比如说,比你年轻的人太多了,他们压力小,工资要求不高,还比你任劳任怨(我们不是不愿意做),你拿啥比,听说过吗,很多公司不要35岁以上的。许多80后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第二个就是生活。为什么说我们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任劳任怨,是因为有了家庭,琐事太多了,尤其是做了妈妈的。
第三肯定是孩子。孩子生病,上学,都要靠家长负责,尤其是各种作业,以前的家长谁管过孩子的作业?现在不一样了,每天回家,各种作业等着你,没有家长的协助,孩子就完不成。
第四就是老人,你年纪大了,意味着父母就更老了,随之而来的,去医院的几率就大多了。去医院得花钱吧?你得陪着吧,得请假吧?
各种花销,各种请假,不敢生病,拼命挣钱,不敢辞职,可是钱就是不够花啊。
最后一个大头,房贷车贷,说不出的痛,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懂。
现在哪个不是负债前行呢?
不说了,该上班了。

80后的我们不再年轻,而且背负的压力的责任是多么的巨大,真的好累~

这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寻找原因。客观因素方面:第一,现代天气预报学科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尽管早在距今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气象观测方面的记录,但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对于目前用的数值预报方法来说,我国于年才开始摸索研究,年才正式发布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不能苛求它做到“万无一失”。第二,大气运动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目前为止,人类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的认识仍然很有限。有一个听起来很美丽的词语,它形容了一个很虐心的事实,那就是“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蝴蝶扇动翅膀尚且如此,何况城热岛、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等对大气的影响,再加上大气运动本身还存在内在的随机性。将这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种种因素搞清吃透并在模拟运算中精准详尽的描述几乎不可能,也可以说我们还不能完全真实全面地模拟大气演变,只能做到近似地、无限接近真实地对其进行模拟,因此不免存在误差。打个比方,如果将天气预报比作给老天爷把脉,那么老天爷感冒是几只蝴蝶搞的鬼、它们分别是谁、它们各自用了什么“伎俩”,你很难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洞悉一切而后依次列出,因此在判断老天爷的症状是打几个喷嚏就完,还是眼泪鼻涕一把抓、咳嗽喷嚏齐上阵时就做不到指哪打哪、说一不二!第三,即便我们可以精准表述大气运动的方程组,在接下来的计算环节还是会遭遇“瓶颈”。用计算机来运算听起来很简单、很智能,而且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就是那种计算速度每秒上万万亿次的“大块头”,就安家于气象部门。但是你要知道数值预报的计算量之大、运算之复杂可以说达到“变态”的程度,世界上最聪明的计算机也会“发怵”,在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时也很难做到完美、做到极致,它的计算能力之于预报需求来讲仍有待继续提高,它的运算仍可能存在偏差,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人工订正一说。第四,预报是否准确还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卫星、雷达等的诞生相当于给用预报员安上了“千里眼”,从此台风的动向就无法逃脱人类的眼睛,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突发性强降雨也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但其实这些高科技的观测手段也是有软肋。比如说,极轨气象卫星离地球较近,分辨率较高,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当它在运动中偏离这个区域时,该区域就暂时成为观测的“盲区”,而有些天气可能恰巧就在这个时段发生。于是,糟糕,漏掉了。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还与许多主观因素有关。从预报员的角度讲,预报工作要受到技术水平、预报经验的制约,这自不必说。除此之外,预报员背负的责任太沉、压力太大,使其很难做到轻松上阵、安心工作。其实,预报员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愿意说真话的人,没有人比预报员更迫切地渴望预报能够百发百中、说一不二。这是他的职责、他的义务、他体现社会价值和职业操守的平台。因此,一旦出现失误,领导的批评、的影响、公众的指责、自身的愧疚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那种心理阴影很难抹去甚至会伴随其一生。这就造就了他们欲言又止、欲止又言,来来地把握尺度、拿捏分寸,势必会对预报效率和预报质量造成影响。从公众的角度讲,预报的不准确跟人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以及选择性记忆有关。在大众的生活中,天气预报对于穿衣、出行、旅游等等日常事宜的意义不仅是参考甚至上升到了依赖,因此,大众对天气预报抱以极高的预期,同时也认为气象部门吃的就是这碗饭,没有理由不给大家一个准确权威的结果。所以,当预报准确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自然不会“难以忘怀”;但是当预报不准的时候,却往往会因影响了工作生活安排而耿耿于怀、记忆深刻。这也是天气预报在大家印象中总是不靠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就是公众理解的偏差或者说科普宣传的不到位。比如说,在气象监测中,一个观测站的数据要代表一片区域的情况,因此,在预报中,观测到某一站点有雨,就可以预报这一站点代表的这片区域有雨,但这片区域的天气情况显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即便仅隔一条马路,天气情况也可能各不相同。可能当时正位于“马路的另一边”的你确实没有与雨水碰面,但你要因此而断言预报不靠谱,气象部门真的有点冤,因为我们显然不可能在每一条马路、每一个街区都设置观测站。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明白,天气预报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它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永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报员提供的是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他们毕竟是人不是神,也不是老天爷肚子里的蛔虫。因此预报准确了,固然皆大欢喜;预报不准确也不必大惊小怪、夸大其词。愿社会大众再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希望预报员再多一份努力和付出。莫论风霜雨雪、阴晴冷暖,只要心里有爱,每一天都是好天气!

你可以尝试多交交朋友,也可以去相关论坛里面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也是80后,80后生活亦如此,我们不能再颓废下去,好好生活下来才是关键!

80后的我们不再年轻,而且背负的压力的责任是多么的巨大,真的好累
答:第二,大气运动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目前为止,人类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的认识仍然很有限。有一个听起来很美丽的词语,它形容了一个很虐心的事实,那就是“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蝴蝶扇动翅膀尚且如此,何况...

80后闹离婚,90后不结婚,年轻人身上都背了哪些大山?
答:不是80后90后没有责任感、没有家庭意识,而是生活和成长的年代不一样、面对婚姻时需要承担的压力不一样,80后90后的身上压着四座婚姻大山。02 先说80后,压在80后身上的两座婚姻大山。第一座大山:是生存还是生活?在生活和事业上80后的挑战极为严峻,996是工作场上的主流,80后拼不动了。90后00后开始...

八零后九零后压力大,如今年轻人的压力和老一辈有什么区别?
答:一:70、80年代的他们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的阶段是国家刚刚平定,步入正轨,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的时候,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他们估计也就是刚刚处于温饱线上,精神世界匮乏的一代,70年代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物资缺乏,普通老百姓能吃得饱,能有住的地方就不错了。大多数人...

你的身上背负着哪些压力?
答:没有上前代人的墨守陈规。但自从我们从学校进入社会,就逃不掉社会的压力。生孩子,要面子,这些好像都是成年人的标配!不敢细想,怕自己想不开。但深入想一下,其实任何人在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也都面对这些问题。我爸当年也是这样。所以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也没什么好害怕的。分配好自己的精力,认真...

90年的和80年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答:80后在始料未及的国难中用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扛起了时代的使命。 目前正是80后发展的鼎盛时期。80后的青年们背负着祖国复兴的重大的任务,在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80后中国重新对教育重视,从我们80后的孩子们都面目焕然一新,在以前走过那么多弯路后重新走上了正轨,80后的新生一代冲破了世俗...

00后都是如何看待90后、80后的?
答:00后更加的思想前卫,会更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被人管着,但是也很羡慕长辈们。作为00后,等到我们长大后,竞争只会比90后80后这时的竞争更激烈。毕竟现在00后尽管被手机祸害但普遍优秀,二胎政策开放人口逐渐增多,又因为科技发达,以后就业困难也是正常的。90后,80后的生活压力都很大,也很累,都特别努力...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我经历了什么?
答:用文字传递思想,先是做一个有灵魂的现代人;然后努力做一个有趣的灵魂。现代都市人最离不开的生活工具是手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内容的包围圈中。说到喜欢的内容,你喜欢看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呢?说起来,作为80末一代人,我不是土生土长的互联网原住民,恰好经历过大众传媒到新媒体的时代变化。既是...

影评“80‘后”——我们如何去爱?
答:12岁,是一个需要爱的时期。她却只有爱的权利,没有被爱的恩惠。发愤图强的她从小一路“快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这也算是缺憾人生的另一种圆满诠释。影片中的许多镜头处理的很好,给观众带去了心灵上的的共鸣。80后,一个背负了太多的群体。在观看这部影片时...

我们的80后都退休了,我们该怎么办?
答:您好,退休之后还是想做点兼职什么的,毕竟80后就是喜欢折腾。退休后的我们同样可以“斜杠”起来治有很多朋友问过我,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真还没想好。并不是对于退休后的生活有所迷惘,反而是充满着向往。治我一直认为,退休于我是人生的分水岭。之前是为了生存,之后是为了生活。生存是背负压力为...

一个35岁中年男子,身上到底背负着怎样的压力?
答:最重要的四个老人哪个身体来个小警报,你医院排队都忙不过来,就别说住个院治个疗啦!想过个周末,有点自己的活动?哪个老人家不盼着你回去啊!一家一天周末报废。 自己的小家庭。先说说孩子这一块,每个阶段我们来说说,出生需要为宝宝准备生活用品、喂养用品、宝宝衣物,婴儿床、床垫、床单、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