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放宽落户并不等于要放松房地产调控 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具体有哪些政策?

作者&投稿:官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5月6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表示,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都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不能动摇。因此应该始终把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个底线坚持好,城市既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同时又要坚决避免投机者借机“钻空子”,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陈亚军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做出上述表示的。
5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总体目标,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有媒体提问, “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的户籍限制,这个考虑是什么?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与超大、特大城市调控人口规模的矛盾如何协调?”
陈亚军表示,截至2018底,仍有2.26亿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其中65%分布在地级以上的城市,基本上是大城市。因此,我们说要解决好落户的问题,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联动,光靠小城镇、小城市其实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推动大中小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陈亚军称,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社会上也有一些误读。把握好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义的认识,还要把握好政策的内涵,避免引起对政策的误读或者曲解。陈亚军表示,放开落户不能片面理解为这是抢人大战,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这是放松房地产调控。
首先,不能搞选择性的改革。解决农民工的落户问题首先是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存量优先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已经在城市长期就业、工作、居住的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举家迁徙的,还有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这些重点人群才是落户的重点,而不是说片面的去抢人才。城市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口,绝不能搞选择性落户,这是政策里面需要把握好的东西。
第二是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总书记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是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的。因此应该始终把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个底线坚持好,城市既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同时又要坚决避免投机者借机“钻空子”,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第三是消除城市落户的限制并不是放弃对人口的因城施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也明确提出,特大城市可以采取积分制等方式来设置阶梯式的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我们说的放开放宽其实和这个是一致的。因此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更多的通过优化积分落户的政策来调控人口,既要留下愿意来城市发展、能为城市做出贡献的人口,又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的蔓延。同时个别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还是要严格把握好人口总量控制的这条线,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引导人口合理的流动和分布,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

地方两会部署楼市:坚持房住不炒 放宽落户限制~

2020年各地如何调控楼市,有何新动向?观察各省份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房住不炒”、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放宽落户限制等成为2020年地方房地产工作的关键词。
强调坚持“房住不炒”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0年楼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后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从地方层面来看,坚持“房住不炒”明确写入了很多省份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其中,北京提出,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上海也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宁夏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明确要求“房住不炒”,代表了全国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将依然维持之前的状态。“房住不炒”也代表了未来楼市政策将依然打击投机,保护真实居住需求。
发展租房市场:增房源、发补贴
在一些省份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是一个关键词。
有的提出加大租赁房源供给。如,上海提出,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8万套。
北京提出,在重点产业园区周边、轨道交通沿线,加快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努力满足在京就业创业人才、城市运行保障人员等租赁需求。进一步规范非居住建筑改建租赁住房,稳定住房租赁市场秩序。
海南则明确,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房源,鼓励存量商品住宅用地转型建设租赁住房,支持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盘活存量空置住房。
有的直接给困难家庭发钱。天津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统筹做好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市民住房保障工作,为2万户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推动公租房规范发展,积极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比较重视租赁市场,未来可能会在房源管理、租金管控、打击“高出低进”行为上继续努力。
多省份设定老旧小区改造目标
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也写入了很多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多地方设定了具体的改造目标。
比如,北京明确,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现新开工80个项目,老楼加装电梯开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
上海提出,坚持留改拆并举,统筹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与大居建设、住房保障,完成55万平方米、2.8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继续花大力气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和里弄房屋修缮保护,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万套。
河北提出,实施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电梯、管网、消防、停车场等配套建设,改造城中村192个、城市老旧小区1369个。
吉林明确,改造2000万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万套各类棚户区。解决好1.1万户棚改逾期未安置问题。
部分省份明确放宽落户限制
还有一些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广东明确,坚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放开放宽除广州、深圳以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湖北提出,完善武汉积分落户政策,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甘肃提出,全面放宽省会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实现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2019年,海南省和宁波、广州、南京、西安、石家庄等大城市出台新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目前,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除部分省会城市外,基本取消城市落户限制;东部地区小城市基本不设落户门槛,大中城市落户政策持续放宽。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指出,2020年,将推动城镇落户,关键是使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人群,使他们在城镇能够更加便捷落户,同时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覆盖范围,切实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保证全面完成1亿人落户目标。
张大伟认为,放开落户政策,有利于已经在城市生活的群体获得城市的公共资源。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也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完)

建议做华润万家商场里面的店员,积累经验,利于以后的发展。

发改委发文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此举的初衷是什么?_百 ...
答:发改委发文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此举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一方面是为了吸引人才,促进小县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更是为了改善在城镇工作的农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落户,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为了帮助小县城吸引人才,增加人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毕业之后,去大城市发展和生活,...

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放宽,谁将直接受益?
答: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涉及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等内容...

发改委定调:以后租房也能落户 99%城市有望放宽落户
答:陈秋霖认为,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一方面有助于把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留在城市,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整个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有些城市劳动力、人才是不足的,老龄化迅速发展导致年轻劳动力、人才的缺乏,所以,放宽落户条件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国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此举有何深意?
答:不用说与户籍捆绑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福利,在楼市调控中,户籍仍是限购的主要判断标准。有户籍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房票,北上广深现在依旧是一二手房价倒挂,户口显得更有价值了,这种利好显而易见。户籍制度改革是好事,让一个城市有更包容的心态、更公平的福利资源分配,让常住公民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发展...

发改委发布今年城镇化重点任务:300万人口以下城市放开落户
答:数字背后,是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落户门槛继续降低,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全年又有一大批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发改委: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
答: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

近70个城市落户或将放宽 谨防投资客借机炒房
答:一石激起千层浪,结合之前不少城市发布的人才落户新政,引起市场热议。落户政策在打通户籍壁垒、促进人员流通、提供公平的教育与医疗等资源上,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户籍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与房地产关系紧密。如今,国家发改委提出放宽落户条件,对于哪些城市楼市将产生什么影响?70城或将放宽落户 《...

国家发改委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吗?
答:通知指出,鼓励对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技术工人实行零门槛落户。将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市举家落户。其中,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

近70个城市落户或将放宽 谨防投资客借机炒房
答:一石激起千层浪,结合之前不少城市发布的人才落户新政,引起市场热议。落户政策在打通户籍壁垒、促进人员流通、提供公平的教育与医疗等资源上,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户籍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与房地产关系紧密。如今,国家发改委提出放宽落户条件,对于哪些城市楼市将产生什么影响?70城或将放宽落户 《...

海南:放宽落户限制,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
答:2021年12月31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海南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海南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基础。《方案》明确,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