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体诗文有什么特点? “台阁体”诗文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须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前期散文学继刘基、高启等人以后,从永乐至天顺年间,文学上形成了另一种局面,出现了一种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三杨都是当时的“台阁重臣”,他们都位至宰相,而且同样历事好几代皇帝,几十年间一直受到宠信。他们把诗文当作维护封建统治和点缀升平盛世的工具。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大量的“圣谕”、“代言”、“应制”等代皇帝说话和“颂圣”之作,以及那些墓志铭、神道碑、题序等应酬捧场的东西。甚至在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中,例如题画诗和游山玩水诗中,也表现出这种倾向。这种“雍容典雅”的“台阁体”诗文不仅内容上是歌功颂德、粉饰现实,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从艺术上看,也是平庸呆板,毫无生气。



台阁体诗文有什么特点?~

明前期散文学继刘基、高启等人以后,从永乐至天顺年间,文学上形成了另一种局面,出现了一种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三杨都是当时的“台阁重臣”,他们都位至宰相,而且同样历事好几代皇帝,几十年间一直受到宠信。他们把诗文当作维护封建统治和点缀升平盛世的工具。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大量的“圣谕”、“代言”、“应制”等代皇帝说话和“颂圣”之作,以及那些墓志铭、神道碑、题序等应酬捧场的东西。甚至在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中,例如题画诗和游山玩水诗中,也表现出这种倾向。这种“雍容典雅”的“台阁体”诗文不仅内容上是歌功颂德、粉饰现实,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从艺术上看,也是平庸呆板,毫无生气。

“雍容典雅”的“台阁体”诗文从内容上是歌功颂德、粉饰现实,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从艺术上看,是平庸呆板,毫无生气。

后七子,唐宋派,台阁体,竟陵派。名词解释
答:3. 台阁体: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出现了一种名为“台阁体”的诗风。这一诗体以当时内阁和翰林院的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也称作“馆阁体”。4. 竟陵派: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由钟惺和谭元这两位竟陵人领导,因此得名竟陵派。他们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派别。

明初诗文有什么特点?
答:明初诗文的代表作家是宋濂、刘基、高启,他们都经历过元末的社会动乱,写出了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但不久,由于理学、八股科举以及空前残酷的文字狱严重桎梏了文人的思想,诗歌创作陷入了毫无生气的局面,出现了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专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

后七子,唐宋派,台阁体,竟陵派。名词解释
答:台阁体: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钟惺、谭元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

前后七子的诗文有什么文学价值?
答:前后七子的诗文因此风靡一时,被他们百般推崇,看作是学问渊博,功力深厚。这种文学也的确比“台阁体”外貌上显得古雅,比“台阁体”在形式上要多花些功夫,好多文人被吸引住了,便乐此而不疲。复古派根本没有在文学的内容上提出什么新的主张,它只是在文学形式上刻意模仿,使其古色古香。正如唐宋派...

明代诗词文发展脉络
答:无论诗文,最忌四平八稳,不痛不痒。 前人曾说明诗多应酬之作,台阁体就是出于庙堂的高级应酬作品。虽然流行一时,却为有识者所鄙薄,沈德潜就说“骫骳(萎颓)不振”,钱谦益、朱彝尊评语中也含轻视之意。 当然在三杨的诗歌中,也还有一些萦绕情趣之作,如杨士奇《发淮安》的“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什么是西昆体
答:馆阁之称,本承五代,梁迁都以汴,始设昭文、集贤、史馆,谓之"三馆",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合三馆赐名崇文院;端拱中,始分三馆,藏书万余卷,别为秘阁,三馆与秘阁始合为一,故谓之"馆阁"。 馆阁文人实为宋初最早的文学群体,习作馆阁体诗文,也表现出宋人具有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可能有鉴于此,北宋吴处厚总结宋初...

词有哪些派别?
答:但其中以那些因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 下层文人的作品较有影响,如刘过、姜夔、敖陶孙、戴 复古、刘克庄、赵汝□等,都是代表人物。 豪放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茶陵诗派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 阳为茶陵人,故称。明代自成化以后,社会弊病已日见 严重,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文风已不容不变,...

明朝诗歌流派
答:其中复社是作为独立一章讲解的,请楼主详查。另添一个,云间派,以词为主,是否算诗歌流派?1,前复古派(李梦阳)2,后复古派(李攀龙)3,茶陵派(李东阳)4,台阁体(杨士奇)5,唐宋派(归有光)6,公安派(袁家三兄弟)7,几社(陈子龙)8,竞陵派(钟惺)9,复社(张溥)...

中国的古典文学有什么特点
答:苏东坡也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为而作”,“言必中当时之过”。 文学一方面是屈原、司马迁、曹植、陶渊明、李白、孟浩然、陆游等政治失意者的事业,一方面是政治得意者的消遣,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上官体、花间集,台阁体、西昆酬唱集和玉楼春、金缕曲、玉树后庭花等。 二、补史特征 每个作家的作品,大多是作家自己的亲身...

王安石的写景抒情的小诗是“半山体”,扬万里有“诚斋体”,还有哪位大家...
答:他们所作诗文,或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之作,或为诗酒唱和与酬酢赠答的应酬之作,或者写自己的生活情趣,一般都缺乏深湛切著的社会内容,雍容典雅、平正淳实是其风格特点。由于他们身居高位,作品又有一种富贵福泽的太平宰相气度,故追随模仿者甚多,影响颇大,形成流派,被称为台阁体,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