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德”?

作者&投稿:后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 ”字中的““形符号,表示道路,“”则表示用眼睛直视前望。两形会意,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在西周金文中,“”字在直下又添加了一个心的象形,强调了不仅要按目光直视,走通行大路的准则去行,而且必须这样去想。这就是周人对“德”的发展,从而使“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公开以及去行、去想四层意义。《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从“德”字的构型来分析,这里已包含有禁忌: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德”用作动词,则指恩惠,如《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现代汉语中,则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德”,也是一个人或社会好的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由此可见,在作为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就是对德的最好总结。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而“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是我们构建平安和谐文化的准绳。
周人制作礼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家族、国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顾,成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国”。周人认为殷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无德,天命转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人“制礼作乐”,系统整理审定了社会礼仪规范,严格规定了人的尊卑秩序和行为准则,将整个社会成员纳入到上下一统的尊卑有分、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轻重有别的社会关系中。周礼的诞生,为中国成功地建设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石,为文明社会道德政治秩序和伦理生活方式。
在后世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得到了展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种流派道德理论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统完备的中国传统文化。仁爱孝悌、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好礼等,这些美德成为中国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传,在今天依然发出绚烂夺目的时代光彩。

品行,素质,境界

选CAST327吧。就这几个字。理解就可以了。

什么叫3从4德啊·~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现在遵循的三从四德是:
三从:
老婆的话要听从,
老婆命令要服从,
老婆外出要随从.
四得:
老婆骂时要忍得,
老婆逛街要等得,
老婆购物要舍得,
老婆床头要跪得.

善:本义“吉祥”,做形容词用有“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做名词用有“好人”义,还做姓氏。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中国传统伦理有丰富的劝善内容,如《太上感应篇》等。“善姓”为罕有姓氏。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什么叫道德?
答:道德是指人类对于自己和他人所应该做的事情的进行是非标准评判的观念。道德是人们对于社会共同体内有价值的行为的认可,它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道德通常与良心、道德准则、职业道德、道德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等概念有关。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

什么是道德???
答: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在中国,道德是道与德的结合。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德是一种修养或习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定义,即一个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类,好的选择是它的区别。道德属于伦理范畴。它的主题是人类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类的幸福。道德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或逻辑规律...

道德是什么意思
答: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答:从形式来看,道德包括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两大方面;从内容来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

女子无德便是才! 是 什么意思咯 ?德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答:意思是:女子如果没有才学就是有品德。德意思是:品德。出自:张岱[明朝]《公祭祁夫人文》。原句: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释义: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这句话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

什么是道德?
答: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例如,在对待恐惧时,有三种选择,鲁莽,勇敢和怯懦。勇敢这种选择就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两种选择就被认为是违反道...

道德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答: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ào dé。一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二指合乎道德的;三指老子《道德经》的省称;四指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1) [morals;ethics]∶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

以德服人的 德是什么意思
答:以德服人的德指德行。解释: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以德服人(拼音yǐ dé fú rén),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意思是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以良好的德行服务于人...

德和什么字搭配寓意好男孩名 男孩叫德什么好听
答:每一个家庭诞生了新生命都是充满了欢乐和喜悦的,而名字是家长给孩子们准备的第一份大礼,必然在给孩子取名用字上也是煞费苦心的,那么既然是小男孩,家长一定是希望他有美好崇高的品德的,所以用汉字“德”来给孩子入名就十分合适,一起来看看具体怎么搭配吧!德字字典字义:德:表示福、...

什么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答:上德的人没有德的概念,行事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是从人的本心出发,因此可称为有德。这里的本心就是人在消除了欲望和情感后呈现的一颗真心。也就是菜根谭里面说的:文章做到极处,无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是本然。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章,能做到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