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90后、95后同事的职场观?他们带给你哪些触动 作为刚刚进入职场的90后,你是怎么看待职场的?

作者&投稿:端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人动不动就在网上公开指责90后不负责、不靠谱,工作不踏实,甚至说不知上进;公司里有一定资历的领导也会觉得90后年轻人工作不稳定,喜欢辞职,轻浮又娇生惯养。而这些偏见恰恰显示出90后的职场观和以往70、80后“挣钱养家”的传统职场观不一样,他们的职场观独立又个性,加入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梦想的执行。

【一】

90后的眼界和想法其实是当代教育体制改革后的结果,也是西方文化不断涌入的现象,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如今的90后如果只是单一的从事某一行业,拿着固定的工资,这与他们的“以梦为马,周游世界”的理想格格不入。所以他们在工作之余会做一些喜欢的副业,本职工作渐渐失去重心地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尽职尽责。

【二】

不喜欢继续做就辞职,说走就走。诚然,看起来似乎很不靠谱,很不思进取,不会吃苦耐劳,甚至浮躁不安。但是如今的社会发展已经不再单纯的指望那些任劳任怨恪守本分的老实人了,而那些有活力,有激情,有梦想的年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比如近些年发展迅速的电商产业,日益丰富的文化产业,这些都是这群不“靠谱”又过于躁动的年轻人所为。

【三】

“挣钱养家的前提是先养好自己”,这句话并不是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不负责任。养好自己,不仅是从物质出发,也要从精神出发,看书、旅行、深造、出国,这些提升自身的方式都是让自己升值的同时,为以后的前程做准备,把自己养好了,才能拥有无限的未来。

请关注“谦聊职场”,为您解答职场困惑,和您畅聊职场心得。



首先,观念的转变,让90后不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重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比之前的人来说,工作在90后的眼中已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说70、80后的生活是工作+家庭,那么90后的生活则是兴趣爱好+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家庭。

其次,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很多企业仍延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一厢情愿的认为员工需要把公司当家,然后把剥削清新脱俗的说成给员工锻炼的机会。可是很可惜,90后不吃这一套。

说一下自己之前为什么辞职吧,毕业后在一线城市的一所学校教书,学校有些名气,看起来是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但其实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水有多深。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签订了合约,必须接受学校的培训,培训完辞职的罚款约3~5万;新教师得一边行政一边教课,虽然打两份工,但工资只会给一份;周末接受学校安排的会议、学生工作等等,且不会给一毛加班费;不按时提交每月思想汇报,将扣除基本工资的一半(基本工资三千);

额外安排很多活,不跟你商量,你拒绝的话,领导会对你另眼相看,那段时间我是怎么活的呢?白天干行政,晚上备课到三四点(因为我不想对学生不负责任,每次备课都非常认真),周末要么坐三四个小时赶去培训,要么去学校义务劳动。整天人不人,鬼不鬼。中间想过无数次辞职,但觉得自己接受了学校培训,要陪很多钱,就一直犹犹豫豫,之后咨询了两位律师,他们说签订的协议根本不合法,我才提出辞职。辞职的那一刻,我觉得我解脱了,从牢狱,更准确的说事地狱里逃脱出来的感觉。

所以我不是说不好好工作,相反我很讨厌那些自己工作不认真对待,最后把麻烦丢给别人的人。我的意思是,不要让工作填满自己的生活,我们得活的像个人。还有关于我说的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主要指哪些呢:有些老员工、老领导,是很敬业,但是他们工作效率、工作方法有时候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有些工作,其实可以靠电脑操作完成,没有必要死做;老领导一厢情愿的觉得自己需要的正是年轻人需要的,自己经受的年轻人一定也能经受,比如我跟我领导说:工作任务太重,需要备课到三四点感觉有压力时,他会告诉我:我年轻时还通宵呢,这有什么?;老领导觉得惩罚员工是最好的管理方式,比如我们开会的时候从来就是你应尽什么责任与义务,如果做不到罚多少钱,从来不提加薪的事情;学校年轻老师流失严重,领导说:让他们走吧,多的是人想进来呢。



我自己是90后,可以分享一下我身边的90后对职场都有什么态度。

1、实现价值很重要

很多新闻说,90后脾气大,玻璃心,一个不顺心就辞职。据说90后的离职率很高啊,导致很多老板一看到90后就不太满意,不愿意招这样的员工。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为什么90后离职率高?因为90后其实是有自己的追求,如果一份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工作价值设定,那么与其假装没事,与其为了做满合同和简历好看而耗下去,不如趁早转换方向。所以和敷衍混日子的人不同,90后其实在职场会更有追求,而不是随波逐流。

2、工资不是第一追求

相比之下,很多80后还是挺看重工资的,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也用福利薪资来作为评判标准。但是对于90后来说,钱多并不是最重要,毕竟现在很多行业的薪资都差不多,与其为了不高的工资差别而选择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不如更多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和晋升。

然而,我发现,身边的95后和90后,在对待职场上还是有差别的。可能是95后生活条件更好了,感觉他们都不差钱,因此在职业选择上也有更大自由度,竞争的动力也不是很大。

不像90后,刚好赶上了买房艰难的时期,又不得不扛着压力面对,所以对于好工作还是很有追求的,但是95后暂时没有这方面压力,更多是享受人生,所以工作没那么大动力,也比较随波逐流。



如今,90后、95后正日益成为职场里的新生代,他们新锐而富有活力,为各行各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别以往的崭新职场观。他们个性而独有的工作态度,给予人们不少思考与期待,成为大众热议的群体。

一、个性但不离群

由于许多90后、95后是独生子女,各自的家庭教育塑造出他们不同的个性。

90后这代人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扁平化管理,上下级界限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端倪,80以前还都称呼上司为“张总”“陈总”,上司称呼下属为“小张”“小王”。现在基本称呼是“Frank”“susan”,不用英文名的也会去掉姓叫后面名字,有的甚至还给自己起一些网络化的昵称“土豆”“兔子”之类的。

90后、95后在职场里,虽然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对权威的蔑视,但是一旦需要team work,他们还是能很好的沟通和表达,不管是需要团队合作还是自己独自完成任务,大多数人从工作态度到工作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

 

二、奋进但不冒险

90后、95后因为年轻,初涉职场,他们怀揣各自的理想,在岗位上努力拼搏着,传递出新生代应有的无畏与活力。但他们对待工作不是一味的激进,而是有自己的规划与考虑,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他们依然会主动向前辈请教。

很多人会带有色眼镜看90后,95后,觉得他们怕吃苦,不上进,实际上并不是这样,90后,95后选择职业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自然会全身心投入。

他们在选择职业上会使用一些职业测评工具,参加一些培训课程,一般是在充分尝试和了解之后才决定自己将来做什么工作。

三、开放但不散漫

因为成长在条件相对优越的独生子女家庭,以及受互联网开放思维的影响,90后、95后在职场中会表现出更为开放的状态,创意也是脑洞大开。但对待企业的规章与制度,他们基本上还是遵守的,并不会因此就任意妄为。

现在互联网公司加班的都是90后,他们大都是单身狗,对待工作可以 all in,不用拖家带口。

最后,还是要感叹一下,不要再小瞧90后了,90后已经快30岁了,是大人了,不必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对于新进的95后,我们还是怀着愉快的心情憧憬着他们吧。

----------------------------------------------

郑喜月:上市公司运营经理,职场写手。公众号:郑喜月(ID:xiyue1612)



我认为90后是崇尚平等的一代。
如今的年轻一代,充满朝气又循循守礼,关心世界又专注自我。如同80后首富王麒诚所说:“90后没有受过苦,90后的条件都很好,他们没有被欺负过的愤恨,他们很单纯,很美好,所以他们心里就是希望怎么样能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50,60后经历过物质匮乏,信仰倒塌这代人,普遍默认丛林法则、阶级等级和狼性教育。在领导面前,他们可以极尽谄媚;面对陌生人,他们则显得麻木、抵触,连展露一个微笑,回应一句谢谢都觉得是吃亏了,态度十分低劣。

乘扶梯时靠右站,下公交车时向司机致谢,这种“潜规则”在我国尚未形成。不仅如此,若有哪位少年告诉成年人不要在人行道上停车,不要乱丢共享单车,不要挤在银行窗口时,还会被讽刺为:读书读傻了。

战狼、霸天狼、狼图腾,我们总是对狼性有种莫名的向往,与其召唤群体的血性,我们更应该感谢在90后身上体现的平和与独立。

最近这些年,随着公司不断注入新血,我发现很多游戏规则改变了。90后员工不屑于依附某一个组织,个性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90后员工不愿在人际上浪费时间,他们喜欢扁平的管理,把精力花在有价值的工作上。90后员工会为身后的人扶门,但他们不会在例会时给老板让座,顶多帮你从隔壁房间搬把椅子。



互联网一代的90后天生具有平等精神。他们具有公民意识、相信个体价值,拒绝跪舔权威。他们是一个独唱团般的存在,远观是一个群体,近看又是粒粒分明,没有刺人的棱角却也不会与时代同流合污。

仓廪实而知礼节,财富养育美德,越发达的社会越使人单纯。无可否认,在富足中成长起来的90后们是建国以来素质最高的一代公民。



95后即将占领职场,跟他们做同事会是怎样的体验?~

文/羊城派记者甘韵仪李焕坤
广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研创中心对广东院校进行抽样调查后,近日发布了“全国首份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数据报告”(下简“报告”)。如果大学毕业班学生年龄按普遍值23岁来算,意味着2018年开始,将有更多95后步入社会,进入职场。不同于80后、90后以十年区分,95后与90后往往被称为两代人,即将毕业的他们,对职场有着怎样的构想?社会适应方面会面临着哪些选择?
资料图
95后同事很特立独行?NO,其实他们很“佛系”
调查显示,45%的大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因为可以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但有21%的学生认为创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级指责工作失误,如果是误解,怎么办?34%的人选择看情况应对,有必要解释清楚就解释,没有必要解释清楚就不解释;32%的人认为等一个时机再说明情况。这种“不急不躁”的性格,用现在网络上的流行语说,“佛系员工”将占比较大。相比于前两个选项,只有15%的人坚持事实就是事实,坚持一定要说明,担心日后受到更多误解,显得自己越来越窝囊。
与一个不太喜欢甚至厌烦的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怎么应对?这种“佛系”性格,再次体现,有21%的学生认为,在工作之外,应该少打交道或者不打交道,有距离麻烦就少,眼不见心不烦。但不能说“佛系”就不走心,更多同学希望出色地完成合作任务,40%的学生坚持主动交流,增进理解,争取建立和谐的相互关系,即使不主动,33%的学生也认为自己会好好与别人合作,把事情做好。
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突然来了微信信息,会怎么做?超过七成95后学生认为,如果是重要会谈,会提前关掉手机或静音,可见大部分人乐意遵循职场规则。
调查中还有一个场景,中年同事分享育儿烦恼,应该怎么做?面对这种“隔代”问题,大部分人选择尽量给予帮助,只有1%的学生选择结束谈话,由此可以预测,95后新同事大部分可以与中年同事相处良好。
如何适应社会?95后:不要戴有色眼镜看我们
社会适应能力涉及多方面,记者采访了几位生于1995年的学生。陈沛一同学认为,适应能力和个性有关,“如果你是个包容心强的人,那你的适应能力就强,如果锋芒毕露,那与人相处就要更加注意。”
明静妍同学说:“我觉得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很有关系,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大多因为不能处理好压力,如果这样,将来到社会可能更难适应,所以要乐观点。”
杨丽云同学说:“我觉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你和同学之间相处以及在社团中的表现,都能体现。”
胡文菡同学则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学习能力,在职场新环境要先了解,想了解就要先学习,所以学习能力很重要。”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否意味着迎合别人、将就自己?马媛媛同学认为不是的,而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或者站在社会大多数人认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助于自己开阔眼界,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
“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一味地迎合别人将就自己,隐形矛盾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暴露出来时,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认为,你在适应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适应你,自己不需要太玻璃心,应该找到相处的平衡点,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最重要。“吴海涛同学希望社会各界少戴有色眼镜,多给年轻人包容。
对报告中这些问题,看看95后怎么答
A、最奇怪问题:假如别人请你喝奶茶,你喝不惯,还喝吗?
79%的人选择喝一小口表示赞赏,然后放下;
15%的人坦率地告诉对方不喝奶茶;
4%的人选择硬着头皮喝下去;
2%的人选择岔开话题,放下不喝。
B、最意想不到:下乡时有人请你用毛笔题字或写对联,会拒绝吗?
31%的人质疑这种事情存在的可能性;
28%的人表示没有练习过书法,唯有拒绝;
26%的人会帮忙找写字更好的人来顶替;
12%的人打算不出风头,免得别人笑话;
3%认为要告诉对方原来的学校不重视书法练习。
C、最伤脑筋:对十年乃至三十年后同学聚会持什么态度?
41%的人认为很有意思,可以一起回顾校园生活与畅想未来;
26%的人认为关系好的聚一下可以,关系一般的见与不见没意义;
19%的人认为无论什么滋味都得去,别让大家对自己有看法;
12%的人认为随大流,大家去他就去;
2%的人认为没意思,要么炫耀自大,要么惭愧卑微,很虚伪。
来源|羊城派
图片|资料图
编辑|吕楠芳

作为一个90后,职场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提升自己的地方。俗话说得好,职场如战场,这份战场最能够让人迅速成长,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且还有人情世故等等。

职场能够培养人,它和我们所在的学校环境是不同的。学校里面还体会不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在职场中才能够体会到人心其实是多变的,社会其实是残酷的,自己所想象的美好只是泡沫。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在计划着做着自己的职场规划,一直想要的便是在离开学校后能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能够每年都出去旅游一次,能够不为金钱而烦恼,但是在进入职场之后,我们才发现其实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

如果说在学校我们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童,但是在进入职场一年后,我们就迅速的成长起来了。在大学中我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到底在哪里,但是在职场中如果不逼自己的话,那么成功与自己是永远无缘的。只有敢拼敢奋斗的人,最后才能够获得成功。

在我看来职场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但是他却有他的温情在里面,如果遇到一个好的领导好的同事的话,职场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可以跟着好的同事一起学习,可以在好的领导指导下快速成长。但是在职场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我迅速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行。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95后,00后的职场选择呢?
答:现如今的很多95后和00后的人在进入了职场当中都会选择互联网行业的,互联网时代是更容易做出更多的成绩的。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大的人来说,更加倾向于传统行业的工作,对于年龄比较小的人来说,更倾向于在互联网行业做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年轻人觉得在互联网行业拥有更多的机会,事实上也...

95后和00后怎么看职场
答:工作是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很少有人一开始就能马上适应的很好,但一般一年多以后就能很清楚的看出谁有能力谁是混混。如果初入职场的你能做到勤快而又有眼神,你肯定会受到上司的青睐,和同事也会很快成为好朋友。其实有眼色只需要你动用一点小智慧,勤快更是只需要你动动手,工作搞好了,你的心态、你的...

身为刚刚步入职场的95后,你对工作和职场有哪些看法?
答:刚进来的有点大学生的青涩,但还算开朗、懂礼貌,在职场,有这两种品质就已经能够甩开一大堆应届生了。

00后,95后和他们的父辈相比,在职场上有什么特征?
答:他们进入职场后,不太害怕领导,也不接受那种压迫式的管理方式,不会盲目服从。他们更看重职场环境,倾向于平等的沟通方式。00后不喜欢墨守成规,不愿意进行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他们更愿意在职场上扮演多面手,挑战不同的角色。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愿意将自己的兴趣转化...

身边职场都是90后,95后,我一个85后跟他们做同样的工作,有时候会感觉...
答:工作能力才是要紧的,虽然你是85后,但是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出众的话在同样的工作中也会受人尊敬的。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不必害怕别人问你的年龄,年龄越大,经验也会相对较多,况且你不是看起来就像二十多岁的吗?颜值上上天还眷顾你了~不必自卑,继续努力就好了~...

不愿意讨好领导的90后,如何在职场生存?
答:一时间,老板竟然哑口无言。听完这个例子后,另外几个合伙人也吐槽了各自公司的一些90后员工的做法,我才知道,原来这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职场现象了,现在的90后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据说,职场中的90后、95后,有敢直接和老板互怼的;有敢直接管理老板的;还有因为老板周末发微信要求临时加班,直接把老板...

00后,95后和他们的父辈相比,在职场上有什么特征
答:企业并不会把所有的规则都写在员工手册上,新人前半年可以先观察这个企业的隐性规则,比如转岗、升职加薪的条件,哪些行为是公司不鼓励的、哪些行为是可以得到表扬的、跨部门之间如何合作、和领导怎么相处,哪些同事做事比较靠谱...这些都是要靠观察才能知道的。所以,不要小看事务性工作的意义,在这个阶段...

关于95后职场巨婴
答: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90后、95后是职场巨婴,玻璃心,个性张扬,被害妄想症,希望有人事事指点等等。可能有些夸大了吧,至少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样的,玻璃心会有,但是偶尔吐槽就好了,我们都知道职场毕竟不是学校的。然后呢,分享一些算是适应了职场的经验吧。第一,作为新人,应该主动去融入团队。

现在的95后,在职场上还会点头哈腰奉承领导吗?
答:现在的95后很少会在职场中过于奉承领导,甚至很多95后非常有个性,同时也不愿意在工作的过程中妥协别人。每个时代的人面对工作的态度各不相同,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很多人本身也非常看重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具有着非常强的服从精神。但对于95后和00后来说,因为很多人的生活条件本身非常好,尤其年轻人也会...

你们怎么看待95后一代很多坚持不加班,下班关手机?
答:这种事情做的太多了,是非常不利于团结的,因为和他们合作的其他同事都是心有怨言,并且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会愿意给予更多的帮助。所以,95后这样的工作态度,应该算一个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让大家享受不用加班的福利和工作环境运用的不好的话就会在一个团体里面造成分裂。毕竟在职场,个性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