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医宋慈被称为法医鼻祖,他有多厉害呢?

作者&投稿:包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法医,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颇有神秘感,他们一般拥有高智商、高承受力,同时不苟言笑,显得十分高冷。

不过,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的宋慈,却是一枚大写的“暖男”。他还有一个我们更为熟知的代号——大宋提刑官。

人如其名,“暖男”初养成

在成为一名法医以前,宋慈其实是个学哲学的文人。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慈出生,字惠父。从“慈、惠父”三字便可看出,家族世代为官的长辈们希望,宋慈日后能成为一个慈及百姓、恩惠四方的父母官。

宋慈最早接触司法知识,始于他的父亲。曾任广州节度推官的宋巩,掌管刑狱,这使得宋慈从小就耳濡目染。

10岁时,宋慈师从理学大师朱熹的得意门生吴稚,并得到吴稚的同窗黄干等名人指教,开始系统的学习儒家学说。

19岁时,宋慈进京入太学。当时的太学博士、也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认为,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情感真挚,因此十分赏识他,对他悉心教导。宋慈也学会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做人做事都十分走心。

到31岁时,宋慈考上进士,朝廷派他去做浙江鄞县县尉。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只是,适逢父亲生病,最终,他决定放弃上任机会,先尽孝道,在家侍奉父亲。也因此,他让自己走上仕途的时间推迟了9年。

频繁调任,“暖男”很博爱

等宋慈正式走上仕途时,他已经40岁了,担任江西省信丰县主簿。不过,虽然做的都是一些起草、颁布文书之类的事务,但宋慈的才能并没有被埋没。很快,安抚使郑性之发现他有拨乱反正之才,便将其招到麾下,作为幕府参预军事。

就这样,一个文人,开始屡次领受军事事务。

当时,江西南部三峒里少数民族发生叛乱,导致方圆数百里都很混乱。宋慈听命前去平定叛乱,但他心系百姓,没有对峒民进行残酷镇压,而是采取招安的措施,先开仓赈济灾民,又率兵直捣叛军驻点石门寨,俘获叛军头目,最后成功平定了三峒里叛乱。

后来,宋慈又参与平定闽中叛乱,率孤军且行且战三百余里。连久经沙场的主帅,也称赞他“忠勇过武将矣”。此时看他,真不像个文人的样子。

到45岁时,宋慈被任命为长汀知县。在得知因运盐路途遥远导致盐价高昂、百姓苦不堪言时,宋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改变运盐路径,不仅大大节省了运费,更大幅降低了盐价,当地百姓无不讴歌载道。

在奉命解决浙江西部的饥荒问题上,他采取“济粜法”,由官府统一调度,用富贵人家的余粮救济饥民,使灾民成功度过荒年。

因为政绩突出,宋慈被频繁调任,但他所到之处均体察民情,爱民如子,因此佳誉鹊起。

专注断案,“暖男”写传奇

一直到54岁那年,宋慈担任广东提点刑狱,才正式成为后人最熟知的角色——大宋提刑官。负责的事务,就是监察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因此自然也要亲自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断。

也是从这时候起,他开始书写自己的断案传奇。任职期间,他发现所属官员多不履行职责,甚至有被拘押数年的案犯都未理清曲直。于是,他制定办案规章,责令所属官员限期执行,仅8个月,就处理了200多个案犯。

后来,宋慈又调任江西提点刑狱。到任后,他为当地百姓做主,严办违法的盐贩,清理了不少冤狱。而对于刑事案件,宋慈更是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但是,这位对案件一丝不苟的“断案高手”也发现,许多案件,特别是一些死亡案件,因为缺少证据或者证据来源不科学,使得无法准确理清曲直,给破案带来很多困难。

为此,宋慈决心编撰书籍,系统介绍如何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等,以供提刑官更好地破案。

1247年,《洗冤集录》问世。这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并被沿用了600多年。这也是称他为法医鼻祖的由来。

而宋慈的拿手绝活就是验尸,他能让死人“说话”,通过验尸,能准确断定人是怎么死的,有什么蹊跷的地方,从而逐渐发现破案线索。

对于没有DNA鉴定等高科技手段的宋朝来说,这相当不容易,宋慈也因此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可惜的是,宋慈本人到底审理过哪些案件,古书中并没有记载。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故事,大多都是虚构的。甚至元朝人所编纂的《宋史》中,也没有对宋慈作过介绍。大概是古代人并不像现代人一样热衷侦探小说,法医这个职业也过于冷门了吧!

不过,一些我们现在都颇为熟悉的有趣的断案手段,在《洗冤集录》中都是有记载的。

比如银钗验毒,依据《洗冤录•服毒死》中记载:“若验服毒,用银钗,皂角水洗过,探入死人喉内或肛门,以纸密封,良久取出,见银钗变青黑色,再用水揩洗,其色不去者有毒。如无毒,其色鲜白。”

这样的验毒方法,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常常见到。甚至到民国时期还一直沿用。只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古法”也不断遭到质疑。

但是,这并不影响《洗冤集录》对法医学的贡献。宋慈在书中大力提倡求实求真精神,虽然有不少经验有不足之处,但其总结的诸多检验之法,直到现在仍行之有效。

64岁时,这位“断案高手”离世。仕途之上,他始终保持初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更给后世法医树立了“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不为权贵所左右”的模范形象。



~

在历史中,为何法医宋慈可以被誉为法医的鼻祖?
答:由于宋慈非常高超的破案能力和见识能力,让他在他接到破案的任务的时候,每次都可以快速的破案,使得他被百姓们尊称为法医的鼻祖。一、流芳百世的著作《洗冤录》同时他著作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本叫做洗冤录。虽然西园路发不出来是在南宋,但其实这本书是在宋慈反复研究,通过他多年办案的经验整理而成的。他...

在历史中法医宋慈为什么被誉为法医鼻祖,到底有多厉害?
答:1247年,《洗冤集录》问世,这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并被沿用了600多年。这也是为什么世人称他为法医鼻祖。宋慈的拿手绝活就是验尸,通过验尸,他能准确断定人是怎么死的,有什么蹊跷的地方,从而逐渐发现破案线索。可惜的是,宋慈本人到底审理过哪些案件,古书中并没有记载。电视剧《大...

世界法医鼻祖宋慈 断案高手通过验尸洗刷冤屈
答:断案高手法医宋慈 宋慈是宋朝时的提点刑狱官,而世界上宋慈更是个被称为法医鼻祖的人。有一桩由宋慈平反的案件曾引起极大的轰动,某次宋慈在一个已结案的卷牍中看到一桩自杀的命案,死者是一个庄稼汉,他觉得庄稼汉自杀的案例很少,必有万不得已,非死不可的遭遇,才会走上绝路,而且案卷中并无自杀...

被后世公认的法医奠基人“宋慈”,他有多厉害?
答:可以说是大家都把宋慈当做那个年代救济世俗的父母官了,其实宋慈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的,而且在历史上他不但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而且还是法医界的鼻祖呢,就是因为他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再验尸,审理了许多的疑难案件,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其实宋慈很小的时候就比较爱读书,宋慈对于医学之类的这些...

大宋提刑官宋慈,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说到宋慈,很多人都会想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是历史上有名的断案高手,他创作的《洗冤录》(又称《洗冤录集》)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他被尊为世界法医学的鼻祖。宋慈不仅是破案高手,在军事方面也颇有造诣,而且他最早展现出的也是军事能力。宋慈的好友刘克庄说他满腹诗书,余事到、穰苴...

我国法医学的奠基人
答:如“检验详确”、“疑案必查”等,这些原则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宋慈作为我国法医学的奠基人,他的《洗冤录》不仅是中国古代法医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法医学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他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被我们铭记和敬仰。

《洗冤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什么学著作?
答:洗冤录由宋朝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宋慈被称为法医学之父,其一生从事司法刑狱,秉公执法,慎重办案,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宋慈平反冤案无数,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坚持审之又审,重视现场堪验。洗冤集录书评序言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

外国法医对宋慈的评价是怎样的?国外对洗冤录的评价是怎样的?
答:在2005年,一部古装剧《大宋提刑官》在央视上映了,这是一部超越了《新闻联播》的古代剧,主要讲述的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法医鼻祖宋慈的破案故事。这部剧让大家了解到了历史上宋慈这个人,那么宋慈为何会被称之为法医界的鼻祖呢?现在我们就一起离开看看外国法医是如何评价宋慈以及他的《洗冤录》的吧。宋慈...

《洗冤集录》是谁写的?我国法医鼻祖是谁?如题 谢谢了
答:宋慈指出,法医的工作程序应该是:到达现场后,先要进行对有关人员的询问,再记下尸体的位置,验看周围场所,最后进行尸检。 宋慈对于各种伤亡的鉴别极为精细、准确,对自杀、他杀、病故的区别十分精细和准确。 如,对于吊尸,宋慈指出:要仔细观察吊起的现场与被吊者颈部的情况,还有绳索的情况。要...

洗冤录是谁著作的?
答:《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是宋朝法医宋慈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主要内容:宋慈做法官时,秉公执法,慎重办案。在主审一件自杀案时,他发现自杀者死后握刀不紧,伤口又是进刀轻,出刀重,情节十分可疑。于是亲自侦查,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