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些黑色粉末,是做“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于是对其成分

作者&投稿:锺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小红猜测:黑色粉末是CuO.她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同时参考科学探究的要素,可知该步骤为猜想与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评价与反思】(1)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对装置进行改进,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碳与一氧化碳不反应,不影响实验现象,所以结论应为一定含氧化铜,也可能是混有炭粉的氧化铜.
(2)由于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可先加热固体物质,如粉末变红,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则证明粉末不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如加热无明显现象,则证明只有氧化铜.

故答案为:猜想与实验设计;【实验结论】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评价与反思】(1)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一定含氧化铜,也可能是混有炭粉的氧化铜;含有炭粉的氧化铜也能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关闭K,②取适量该粉末放入玻璃管中,③加热 若A中黑的粉末变红,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黑色粉末是碳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若A、B中均无明显现象. 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其他方法,例如:实验步骤①取少量黑色粉末称重,②置于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冷却后再称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若质量减少则该黑色粉末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若质量不变则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固体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

【提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木炭,也可能是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故填:是木炭和氧化铜.【分析讨论】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乙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乙;甲;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CuO+H2SO4═CuSO4+H2O.

(1)高锰酸钾不是黑色的,是紫红色的,这两瓶黑色粉末一定不是高锰酸钾;(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显蓝色;黑色粉末不溶解,没看到气体产生,一定不是铁粉,因为铁粉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3)从颜色判断黑色粉末不是高锰酸钾;实验②可知,黑色粉末不是铁粉,综合以上分析可推出两种黑色粉末分别是木炭粉、氧化铜;(4)由于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铜是红色的.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将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实验装置如图),发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两种黑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 高温 . 2Cu+CO2↑.故答为:(1)高锰酸钾是暗紫色不是黑色的;(2)蓝色;铁粉;(3)从颜色判断黑色粉末不是高锰酸钾;实验②可知,黑色粉末不是铁粉,综合以上分析可推出两种黑色粉末分别是木炭粉、氧化铜;(4)红色;浑浊;2CuO+C 高温 . 2Cu+CO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
答:【实施方案】实验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而与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都能够使酚酞变红,只有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会使酚酞变色,故该物质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实验2:根据查阅资料部分可以知道碳酸钠和亚硫酸钠都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根据复分解发生的条件可以...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
答:后面的实验都是在解决氧气量的问题,实验三更明确可判断反应得到的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可能是导致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因此,该猜想即为:大量水蒸气对实验造成了干扰;(1)实验改用10%的H2O2溶液加热,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影响H2O2分解产生氧气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为H2O2溶液浓度的大小;(2)...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 ...
答:说明实验中观察到了滴入的酚酞变红,判断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红;[表达与交流](1)氢氧化钠变质为碳酸钠是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2)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需要密封保存;故答案为:浓盐酸易挥发.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 ...
答:(2)CaCO 3 或碳酸钙 (3) (4)二氧化碳 ;密封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文悦同学把一种白色固体和...
答:(1)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
答:[实验探究1]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因此加入盐酸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实验探究2](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因碳酸钠与氯化钙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
答:【实验探究2】原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则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与氯化钙充分反应后,碳酸钠被除掉,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填:白色沉淀,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经试验知道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说明是...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的性质实验时,发现有一装无色溶 ...
答: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因为碳酸根已转变为碳酸钙沉淀...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
答:(1)电路如图所示。 A 2 R 1 (2)2.5(3)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电阻 电流表选择量程500 mA的电流表A 2 ,滑动变阻器选择0~20Ω的滑动变阻器R 1 。根据灯泡标称功率值为0.75 W,分析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2.5V。这一结果大于开始时的计算结果,原因是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未盖上瓶塞的氢氧化...
答:可以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设计方案]实验结论是溶液已变质,则溶液中存在的碳酸钠能够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若要证明是部分变质或全变质,应先检验有碳酸钠,可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通过产生白色沉淀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