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发声方法

作者&投稿:墨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读: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每个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影响作品的表现,要改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必须明确正确的发声方法,根据它去辨别和检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制定克服的方法。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必须对症下药,否则,就是花费很长的时间也不一定见效。下面是我整理来讲解一下关于正确的发声方法,欢迎阅读!

  错误声音的造成,绝大部分原因是在于呼吸方法。当然,发声法、共鸣法或器官的协调作用不好也同样会导致发音的错误。纠正错误的声音全靠在具体发声过程中去仔细分析、思考。有时候听起来毛病很多,但究竟哪一方面问题比较大,这一切不能单凭字面去理解、解决,要根据实践经验,针对具体情况去处理。

  有不少歌者在一定时间内回到老师那里唱给老师听,以便检查发声上是否产生了问题,这是因为对自己的声音听得多,也习惯了,就不易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发声要看它形成的程度,在纠正的过程中求之过急,而不按照要求去练习,结果是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有耐心和方法才行。在纠正错误的发声同时,要注意发声器官、呼吸系统等生理上有没有毛病,因为有些错误发声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其次才是发声训练过程中不正确的活动所形成。

  关于喉音

  喉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毛病。要矫正喉音,必须有较长的时间和坚韧的毅力。造成喉音的现象,首先是因为用在胸部的吸气吸得不深,同时肌肉紧张所致。这就应从呼吸法去要求,把气吸深,合乎唱歌所需的呼吸活动。其次是喉头不稳所致。可以用“a”母音练习,发音时舌根自然放松,放平,切勿往上突起,要有意识地控制,用“mp”(稍弱)去练习,主要是使喉结有正确的位置——吸气时的位置,逐步加强,否则,喉音还会重现。练唱的音不要太高,最好在八度之内,可用哼唱去练,起音要软起,因为这样较富于艺术性、情感性。母音可用“Da”音。它可以解除面部、下颌肌、舌根等部位的紧张。

  我们见到有些歌唱家虽已演唱多年,但仍有面红脖子粗的现象,这多半就是咽喉肌肉未能放松,而靠用强力发声所致。这样发出来的声音不会温柔圆润,而是粗糙生硬的。要矫正这种毛病,可用“哼声唱法”,就是闭住口,用鼻声来练习发音。这样可逐渐消除喉头肌肉的紧张,使之松弛与开放,慢慢地,再开口练唱。一个歌者应是“没有喉”的,喉只不过是气的一个过道而已。

  关于鼻音

  在唱歌时带着太重的鼻音,无疑是不受欢迎的。许多歌者想学习“面罩唱法”,但方法错误,所以发生鼻音。无论如何,鼻音必须摒除,鼻音较喉音易于改正;而鼻音也可作为挽救使用喉音的'过渡方法。唇紧往下,鼻收缩,都能产生鼻音,有的喉肌紧张也会引起这种现象(有鼻音就会严重阻碍解决高声区),但多半是由于硬腭太松弛所造成的。有些是由于喉头突起引起软腭松弛。练习时用“a”音张嘴发声,并且注意软腭积极上提,可用“u”上提,然后过渡到“o”音或“a”音。总之,喉音和鼻音还是有一些联系的,同时都要注意到软腭,鼻孔母音。

  关于白声

  所谓白声,就是发声不能集中,音质浮泛散漫。这种声音不润泽,缺乏音乐气氛。发出的声音极为刺耳,尤以高音为甚。要纠正这种毛病,须从母音练习开始。“白声”再加上鼻音,那就是所谓“羊声”。要纠正这种毛病,须先休息一个时期,到声音复元,方可练唱,且需用“闭口法”。“闭口法”练习对于声音很有益,将口闭起来,用鼻呼吸,使气息达到横膈膜。另外,有些声音由于是局部共鸣,声音留在口腔上部头腔,胸腔的共鸣脱节,音色没有光泽,而又是一种无魄力、浅薄、没有表现力的声音。纠正这种声音最好用哼唱,使整个声区统一起来,不单打一,练习时用缓慢的音阶,切忌用快速连句和高音。

  关于舌音

  这种声音与喉音极相似,究其原因即为舌根生硬,尤其舌根后部向后压,使颈壁与舌根太靠近,使声音发出受阻碍。这种情形好像是口腔内含着食物唱歌。这种声音含混不清,没有共鸣,也不能唱高。这种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因此,初学者在开始时,即须注意舌的正确位置。唱中声区音及发“AH”音时,要将舌介出,舌尖顶住下齿的后部,使咽腔畅开,气息易于传到共鸣区。舌的中部须向下凹,使之与软盖之间的空间增大,以利于口腔共鸣。唱中声区E音时,舌尖椎向里缩,而舌根向上举,软盖也向上举,这样使气息流畅,到达腭腔与蝶腔,使高音变成一种金质钟声的共鸣。

  关于颤音

  颤音的产生主要是对波音(Vibrato)的理解不正确,气息调节不好,而涡流于声门、喉头位置不安定,各器官的收缩迟缓失去弹力,头声唱不上去,中声区也很贫乏。首先必须注意休息,同时在练习上用短音去练,音域控制在八度以内,慢慢地唱,先用“u”再用“a”或“o”音等较稳定后再练长音。气息要从容平缓,不要吸得过多,呼出时要平稳而且需要有耐心。

  除此之外,在声音上有时出现音不准的现象,声音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气息不足,或身体疲倦,环境条件如室内寒冷、空气不新鲜等都会造成音偏低的现象。至于音偏高的原因,有的是由于调度气息不得法,感情过于激动、冲动,也有的是听觉关系,音阶唱不准主要是训练不够,但也有心理因素,如过于紧张,使呼吸失去了弹性,因此削弱了控制能力。平时练习时注意发声器官与听觉器官的合作,决不唱出一个草率的音,多唱断音,用不同力度去唱。

  另外,平时由于不注意,形成了不良姿势及其他多余的动作,如在开始歌唱时企图使用动作和手势来取得共鸣和发声,久而久之成为下意识,这种下意识动作往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起到破坏作用,而且更有损于舞台形象,所以必须引起注意。

  总之,各类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必须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去改正,要尊重艺术,尊重科学,坚持长期练习,必然会获得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

  [1]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3]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

怎么练习不用嗓子唱歌?
答:练习不用嗓子唱歌就要求正确发音,并且咬字清晰。唱歌到达一定阶段可以说逐渐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时,用手压着嗓子,不让嗓子向上,其实是有原因的。但这并不是正确的唱歌方法,因为嗓子如果压低,不向上去的话,就不会唱到开叉。想不用嗓子唱歌可以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

唱歌怎么发声好听?
答: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如武生:啊/咳/老生:马/来/花脸:酒/喔啊\来/丑:啊/哈/青衣:苦/哇/容⌒禀/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

大学生唱歌如何更有力量
答: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基础前提、声音阶段、音域、表达观念等方面,结合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为您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发和帮助。打好基础是声音力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就不可能有有力量感的声音,反而会伤害嗓音,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先天嗓门较大的歌者,在学习基础发声...

如何用气唱歌
答:气也用的差不多。此时再深吸气,依据歌的快慢节奏来控制气,快歌就快吸,慢歌可以慢吸。真正正确的发声方法,唱的时候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舒服,因为腹部肌肉会收紧,气会被提到胸腔或者脑部(一般民歌是胸腔共鸣,美声是脑部共鸣)。腹部吸不开的原因:1、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2、气息不稳。

唱歌的时候怎么用横隔膜带动气息唱歌?怎么才知道是横隔膜用力在唱歌...
答:技巧2:正确的发声练习对唱歌中气息控制的影响 在发声练习前,我们常常会先练习打“嘟”,这是一种用气息带动嘴皮振动发声的方法,无音高练习时它就是一种单一的较好的控制气息的练习方法,若加上音高它便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较好的练声方法,它要求要将嘴巴嘟起,用缓慢呼气带动嘴皮的震动发出“嘟”的声音,这种发声方...

童声唱歌要注意的技巧
答:为避免喊唱,应该用轻声去歌唱。“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地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步骤。“轻声”的合唱训练,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总结其中的规律,遵循它生成的过程去发展童声合唱,对防止学生的喊唱,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喊唱的主要...

民歌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答: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如下: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3...

唱歌丹田发声技巧
答:二、正确发声方法 正确发声方法一:“闭嘴打哈欠”的妙用 牙关紧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举例:某学院04 级的毕业生郭岩考入大学前,是山东烟台京剧团的武旦演员,为了得到深造,报考某院戏曲表演专业本科,弃武从文,转学青衣。因为没有文戏基础,所以教和学两方面都须要化很大功夫。当时她嗓音的发声状态是...

唱歌不在调上怎么训练
答:1、呼吸技巧,唱歌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因为呼吸是唱歌的动力和基础。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让唱歌更加流畅、自然、有力量。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深呼吸、慢吸慢呼、快吸快呼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唱歌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气息和声音。2、发声技巧,发声是唱歌的关键环节之一,正确的发声方法可以让唱歌更加自然...

发声训练方法有哪些?
答:发音的目的 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