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常见问题之三:来访者问咨询师私人问题怎么办

作者&投稿:米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咨询中,当咨访关系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来访者经常会对咨询师本人产生兴趣,有的来访者会试探性的、挑战性的、咨询性的提出一些关于咨询师的个人隐私问题,比如咨询师的家庭、婚姻、工作、个人成长经历等;还可能会就某些事情询问咨询师的态度和看法。这时候咨询中发生着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理解来访者此刻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回应来访者更好呢?

我们在此收录了

执业咨询师在实践中自己的理解和处理

罗列了书籍和文章相关部分节选

以及中启心理赵老师对此的剖析

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咨询师说”  

咨询师喵小渴: 我被来访者问过个人问题,我对此的理解是,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了兴趣,是对方想建立关系的一个信号、一个邀请,这个信号咨询师要接收。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兴趣的问题其实是和来访者自己相关的问题,有时候是希望从咨询师个人经历上看到一些正面参照,有时候是试探咨询师是否在这个方面有人生经验,能否真正理解自己的困境。我认为咨询师在个人问题方面给一些简单的回应比较妥当,然后进一步和来访者去探讨TA感兴趣的这个问题。总之,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要建立在服务来访者的基础上,要衡量是否对咨询有益,而不是出于满足咨询师的自我分享,也不是单纯的满足来访者获取隐私信息的需求。

咨询师大师兄: 刚开始接咨询的时候,遇到来访者突然将话题转到我的身上,会有被探寻的紧张感。我可能会有个思考的过程,并很担心个案发现我在思考,就有掩饰,这样更加紧张。因此我的回答肯定带有回避和防卫的色彩,这会被来访者捕捉到。

随着自我成长和经验的增加,慢慢发现这样的时刻,一般是在咨询一段时间,有些信任,但信任又不是很深的时候。来访者会对我感兴趣。对我家庭、工作、学习心理学的流派、学习的动机,成长中的困境……

我现在会觉得这很有意思,感到来访者正在尝试去了解我,去亲近我。我将它看作是关系进一步加深前的试探。对于这样的需要我感到欣喜,会用迎接的姿态,结合来访者当前状态和问题,分享我自己。用我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去同调或是鼓励来访者,以促进二人关系,继续探索和前行。

咨询师小琳: 当来访者开始对咨询师个人问题感兴趣的时候,我会觉得来访者有了更多期待,咨访关系也要随之迈进,来访者希望感受对方的真实,通过对咨询师的探索来丰满自己。我的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或多或少地问到我个人问题,我都会如实回答。曾经有来访者一整次咨询将近两个小时想要聊的都是我的个人情况和经历。有时候在与来访者聊到一些问题时,我也会主动提及一些自己的经历。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二人真实情感的碰撞和交互。欧文亚隆说:心理咨询师最后只有一件工具,就是咨询师自己。我深以为然,同时也认识到自我探索和成长将伴随我职业终身。

咨询师拾陆: 如果在动力学取向的咨询框架内,我一般不对具体问题作答。直截了当的回答虽能暂时缓解表层的焦虑,但会封闭理解来访者的一个通道,来访的问题是理解其人格特征、心理需求等的窗口。

来访者不同的提问时机(发生在咨询的不同阶段)、提问方式(尖锐或迂回)、问题类型(个人信息、对某问题的理解或态度等)都可以反应来访者人格特质、主要议题等,可以分情况理解。

比如:来访者想评估咨询师是否胜任、是否值得信赖(关系的安全感?);用提问的形式带出个人疑惑(问题难以捕捉和表达?)

咨询师辛晴好: 来访者询问咨询师个人问题,我觉得这个现象很像是来访者心中的“小秘密”在适当的时机被坦白了出来。我理解这是“攻击性”的一种表达,攻击性强一些的,会在咨询初期简单试探后就有表达;攻击性弱一些的会在咨询到一定时期才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在这样的来访者心中酝酿了很久。但不管是什么时间提出,这种攻击性都会给咨询师带来一些压力,不论咨询师怎么回答,这个答案好像总是很难让来访者满意。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来访者跟咨询师求证、学习关系技能;或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好奇,尝试走近和咨询师的关系;或者就是故意刁难咨询师。但来访者这种费劲心思的表达方式,心理意义上还不止于这些,TA真正关心的不是咨询师或者问题本身,更像是在验证“我是不是真正被你理解和接纳?”

 “书上说 ” 

摘自《价值中立原则》

来源于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首创,他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该疗法强调对来访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持中立,不给与直接回答,也不给与任何规劝,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决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而咨询师处于被动位置,只作为跟随者。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

摘自《如何把握咨询中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指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与对方共享自己内心的过程,是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相关的情绪体验及经验。

恰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增进咨询关系;给来访者带来不同视角;为来访者形成一种示范。

自我暴露要促进咨询,需要对来访者有评估:咨询师必须确定是为了来访者而不是咨询师自己;评估来访者情况,来访者是否能通过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获得领悟;评估自我暴露的有效性,观察来访者对此的反映,如果来访者感到不适,应换其他方式。

自我暴露应该注意:反馈对来访者的感觉时需要斟酌,措辞要合适;咨询师透露个人信息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咨询师自我暴露的广度、深度、时间等要以来访者需要为中心。

李孟潮老师的督导: 来访者问“你结婚了吗?你幸福吗?”,咨询师可以如何作答:

1、你现在对我的婚姻状况很好奇,那我结婚了会对你意味着什么?我没结婚又对你意味着什么呢?(幸福的问题也是一样)

2、我想你问我婚姻幸不幸福,是你希望找一个有幸福经验的咨询师,可以帮你获取幸福,是这样吗?

3、听起来你对我有矛盾的看法,一方面你希望我是个说服者,我的婚姻必须是幸福的,你才能够听从我的说服。我觉得这个功能父母承担起来更合适。

4、我无法回答,我不知道我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

“赵老师说”

来访者随着咨询的推进,开始对咨询师有更多探寻的兴趣,此时我想用下面这首诗来呼应这样的心理进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就如这首诗,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兴趣,是因为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关怀照顾,唤醒了来访者对人生的热情和渴望,使来访者内心情感世界想要对外有所尝试;僵化、封闭、扭曲的心理结构,开始复苏和活化。这是来访者对于封闭多年的自我和情感在他/她蓄积很久以后想对自己做的努力和尝试,想与世界和他人有连接的愿望。

这尝试的希望如同“小荷”才露出的尖尖角般稚嫩柔弱。它需要面对过去的封闭、不信任、回避、压抑、冲突,那些沉积很久的创伤,也需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此时来访者心里既有期待,同时也感到压力和恐惧。这可以说是他/她人生的重要时刻,一个尘封已久的心灵正在试图重新信任这个世界,他唯一能找到的资源就是咨询师,咨询师就是他/她的窗口。此时来访者正想要把咨询师变为他/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希望咨询师能和他/她一起面对人生的那些沉重。

咨询师此刻要做的就是: 坦诚 , 至诚才能至柔。

咨询师自身的真实和坦诚能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给来访者什么程度的帮助,才能给他/她什么质量的情感回应。咨询师此刻的真诚袒露是改变来访者的人生走向的一个机会:相信咨询师意味着相信这个世界,咨询师的坦诚意味着这个世界对他的接纳。

而咨询师的坦诚取决于咨询师的自我成长:面对自己“脆弱”、“卑劣”、“阴暗”的部分,咨询师是否回避、掩饰,是否无法袒露这部分自我,能否将这些部分成长修通。当咨询师自己可以和自己真实面对、和真实相处的时候,你对来访者的真诚和情感回应,就能成为来访者的资源,成为他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

这是美丽的时刻,是一次心的相遇,可以多停留一会儿。

~

心理咨询基础技能之三--摄入性会谈
答:提问的艺术: 挑选问题的类型至关重要。开放式问题,如同打开一扇窗,让思想自由流淌(无预设答案),而封闭式问题,则能引导具体的讨论(预设答案)。 倾听的力量: 咨询师是聆听者,更是理解者。保持专注,不打断来访者的思绪,捕捉他们话语中的逻辑和关键信息,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会谈的驾驭: ...

心理咨询师在做什么?心理咨询会问什么问题?
答:这种对话模式,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结构式访谈常用的套路,问的问题也非常标准化,初诊评估里面,会问这些问题,必不可少。当然,除了结构式访谈之外,如今更多、更常见的是半结构式访谈,也就是介于结构式和非结构式会谈之间。既有固定提问,也有根据来访者答案灵活机动地提出后续问题的...

咨询常见问题之:来访者迟到怎么办?
答:来访者迟到是咨询实务中的常见问题,除了带来时间安排上的压力,来访者的迟到也可能潜藏某些心理动态的改变,对此新手咨询师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我们在此收录了执业咨询师在实践中自己的理解与处理,罗列了书籍和文章相关内容的节选,以及督导专家赵冬杉老师对此的剖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咨询师大师兄:...

【会谈05】心理诊断阶段的“三问三答”咨询技术
答:有些初学者往往不会提问,其主要表现就是问了一连串的封闭式提问,其结果是问了很多问题,所得到的信息却非常有限,要改变这种情况,咨询师应当学会用开放式提问搜集信息。开放式提问可以让咨询师保持开放心态,接纳来访者新的情况或信息,捕捉到发现新问题的细节和信息,也可以避免咨询师的偏见或成见对心理诊断产生错误诊断...

咨询师面对来访者说“不知道”时,怎么办?
答:3、借力  咨询师也可以邀请来访者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说明对自己的感觉。例: 你最好的朋友(爱人)会怎么说呢?4、对于有些来访者,如青少年与儿童,可能直接接纳与回应会是另一个选择:例:“哦,我了解,这是一个秘密啊!或者我问这问题的方法不是很适当,你觉得我怎么问这个问题会比较...

心理咨询常见问题汇总及说明。4
答:3.咨询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痛苦缓解或消除,问题解决是最直观、明显的效果。除了来访者和咨询师主观的判断外,也可以使用心理测验等检查来客观表明心理咨询的效果。部分来访者除了求询问题的解决外,也会出现对自己人生其它问题的领悟和解决,尤其是在长期咨询的来访者中这种情况常见。有些来访者由于在咨询过程中学...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咨询话题如何引导?
答: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形象欠佳的女士,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屡屡受挫,感到非常痛苦,因此求助于心理咨询。坐进咨询室的第一话就是:“老师,您觉得我长的好看吗?”如果答“你长的很好看啊。”就违背了“真诚一致的心理咨询基本原则,来访者有自知之明,谁愿意和一个说谎的心理咨询师探讨自己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常见问题
答:以往答辩时问过的相关问题?(仅供参考,答辩时主要还是根据个人提交的内容随意提问) 1、现场模拟一下咨询过程? 2.、为什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做这样的分析,理论依据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 3、初步诊断、确定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权利、责任、义务分别是什么? 4、...

心理咨询师会问些什么?
答:心理咨询师会问些什么?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力是问,听和解释。咨询开始就要问,如果缺乏咨询经验,不了解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不知道来访者痛苦的原因,问的时候就可能问不到点上,来访者觉得咨询师不着边,很有可能就停止咨询,或下一次就不来了,业内叫脱落。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一个人咨询的体会,来...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答: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一、助人自助原则: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自己解决问题,而非代替来访者解决问题。二、保密原则: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保密。其中包括来访者到中心接受帮助的事实也保密。但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时,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告来访者的情况。三、时间限定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