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冈龙和霸王龙谁厉害 迄今居陆地生物第一!霸王龙咬合力达12万牛顿

作者&投稿:戚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霸王龙厉害!戈尔冈龙是一种大型暴龙类,属于暴龙超科中的阿尔伯塔龙亚科。该属下目前仅有一有效种,平衡蛇发女怪龙。相比于体型粗壮的暴龙亚科,阿尔伯塔龙亚科更为纤细。成年的蛇发女怪龙可以长到9米长,约2吨重。同惧龙,阿尔伯塔龙和霸王龙一样,蛇发女怪龙也有大量的标本收藏,因此也是被研究的最仔细的大型暴龙类之一。很多涉及到暴龙类宏演化的工作都会把它们四个拿出来进行对比
霸王龙的体型一直是大众和古生物学家关注的话题。以往的很多科普书和动画片里将霸王龙描述为体长15米,身高6米,其实这一数据有点过于夸大了,并且6米的身高是霸王龙尾巴拖地站直的状态,并不符合霸王龙的正常步态。事实上,大多数的霸王龙标本体长在11米至12米之间,正常步态下的站立高度也就是3米多至4米的样子。比较大的标本比如“苏”可以略微超过12米

戈尔冈龙战斗力为4星,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暴龙科恐龙,诞生于7660万年前-752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平均体长可以达到9米左右。
霸王龙不仅是白垩纪末期的最强掠食者,它还凭借着庞大的体型和强劲的咬合力成为了所有肉食恐龙中最凶猛的物种,14.7米的最大体长,20万牛顿的强劲咬合力,都使得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恐龙之王。
霸王龙历害。

戈尔冈龙和霸王龙谁厉害
霸王龙厉害
戈尔冈龙又名蛇发女怪龙或魔鬼龙,生存于约7660万~7510万年前上白垩纪的北美洲西部,事实上,成年的戈尔冈龙可达8~9米长,比其“表亲”霸王龙略小,霸王龙一般为11.5~14.7米,为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戈尔冈龙最奇特的是它们的幼年阶段占据了生命周期的一半时长,因此快速成长阶段仅仅数月年时间

戈尔冈龙比霸王龙厉害

霸王龙比戈尔冈龙更厉害

史上最强恐龙排名是什么?第一名会是哪个呢?~

霸王龙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它是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也就是距今约6850到6500万年前的恐龙,也是最晚灭绝的恐龙。


霸王龙身长在11米到15米之间,体重大约15吨,咬合力一般在9万牛顿到12万牛顿,而其嘴巴末端的咬合力最强,有20万牛顿,说它能简单从卡车上撕下一块铁皮也不为过。
受到科幻电影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霸王龙就是肉食世界的佼佼者,在陆地上所向披靡,但实际上,在排名最凶恶的恐龙当中,霸王龙仅排第四,而第一名的恐龙体型庞大,甚至能轻松完虐霸王龙。


棘龙又名为“有棘的蜥蜴”,它属于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也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最大肉食恐龙,棘龙的体型从14米到20米不等,体重在26吨以上。
从棘龙的化石看来,这种恐龙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扇子或者船帆一样的背部,科学家认为,棘龙的背部具有调节体温、储存脂肪能量、散发热量、吸引异性、威胁对手等等优势。


而根据棘龙牙齿的氧同位素判断,棘龙可能是唯一一种会游泳的肉食恐龙,相比起霸王龙,棘龙水陆都占有优势。
而排在棘龙后面的就是蛮龙了,作为侏罗纪最强和体型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之一,蛮龙的体型在欧洲发现的恐龙中排名第一。


其体长在11米以上,体重从2吨到9吨不等,最重的可以达到12吨,其咬合力在15万牛顿,虽然比霸王龙差一点,但是它身上锋利的爪牙弥补了这一缺陷,而且蛮龙的腿部发达,属于敏捷性的选手,在抓住猎物后,蛮龙还可以利用特殊形状的牙齿将猎物放血。
最后则是马普龙了,马普龙的体型虽不及棘龙,但在大型肉食恐龙中排名第三,它是鲨齿龙和南方巨兽龙的近亲,而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马普龙体长超过14.5米,体重超过12吨。


总的来说,肉食恐龙优点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体型、咬合力以及敏捷程度等等方面,在不同的时期,称霸恐龙界的恐龙都各有优势。

霸王龙是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相当于一幢四层楼高的房子。是史上最庞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这种凶猛的肉食性恐龙有着标志性的长牙和强大的下颚,咬合力可达12万牛顿,有史以来居陆地生物第一。
(成年霸王龙具备咬合力可达12万牛顿,可轻易咬碎骨骼)
然而,对其出土的化石进行比较可以得知,无论是体型还是外貌上,幼年霸王龙总与其父辈差异很大。它们的腿细长,面孔狭窄。而幼年霸王龙不仅仅是与其父辈的外貌不同,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甚至于被科学家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形态各异,儿子老子两个样

(成年和幼年暴龙体格复原对比)
生物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个体发育,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为探索暴龙家族的个体发育情况,科学家对暴龙科中的霸王龙以及其近亲物种的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比较了幼年霸王龙和成年个体之间在后腿、上鄂以及牙齿上的区别。

(幼年霸王龙复原假想图)
相比于成年霸王龙,幼年霸王龙的速度更快,也更为敏捷,它们的腿骨比例与世界上现存的速度型动物相当。而成年霸王龙则拥有着粗壮后腿,更适合支撑其庞大的身躯。幼年霸王龙的腿骨差距正如骏马之于大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们在捕食策略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根据研究人员的推测,年轻的霸王龙们没有像成年霸王龙那样压倒一切的攻击力以及瞬间爆发的伏击力,但速度却更快,奔跑能力更强,它们或许更有可能采取群体狩猎或者快速追踪的方式捕食目标猎物。

霸王龙的成年过程中,牙齿和下巴的变化最大,更加有力和凶悍(动图)
随着日渐成长,霸王龙的咬合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幼年霸王龙的牙齿更加细长狭窄。随着个体的逐渐成长,其牙齿变得圆滑厚重,其下巴也变得更短强,咀嚼更有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动物用嘴和牙齿捕食猎物的方式,正在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渐发生变化。
还是为了各自吃饱
当然,并不是暴龙家族中的所有家伙在成长中都会经历如此之大的体型变化。研究也显示,霸王龙在成长中个体的变化要远大于其近亲,譬如?分布于现在北美地区的达斯布雷龙。达斯布雷龙是一种白垩纪末期最凶猛的恐龙之一,性格暴躁,天生嗜杀,嘴里长满了尖锐的獠牙,轻轻一咬就能碎石断木;强壮而长的后肢拥有惊人的奔跑速度,可与霸王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恐龙竞争,不过它们之间却有着不同的生态位。

(达斯布雷龙假想复原图)
科学家认为,暴龙在成长过程中是否会有巨大的差异与这些食肉恐龙所需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主要受到了周围食物链的影响。对于达斯布雷龙来说,由于目标猎物不同以及消耗食物量的不同,其能够与其近亲戈尔冈龙(英文名:Gorgosaurus)和平共享一片生态环境。而对于霸王龙这样的大家伙来讲,其庞大的食量只能在一片生态系统中独立生存。霸王龙之所以能够称霸白垩纪晚期,也与其强大的战斗力必不可分。
自家人不打自家人,为了更好的种群延续
通过详尽的解剖分析,幼年霸王龙并不能像它的父辈那样拥有碾碎骨骼的强大能力,或是运用下颚强劲的咬合力与切向力。因此幼年霸王龙很可能会捕食小型的爬行动物。在动物王国中,一个幼年个体与一个成年个体之间在饮食上的差异如此之大确实非常罕见,并且在恐龙的世界中也是史无前例的。如此差异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想象一下,幼年霸王龙已经有20英尺长,但是面对体长40英尺长的同类成年霸王龙,哪怕是到嘴的食物也会放弃。暴龙家族或许是通过改变自己的体型和生活方式,来避免同类之间的资源竞争。

(成年霸王龙的捕食更加究竟单兵作战能力和突袭,速度和爆发力上优势明显)
对于霸王龙来说,由于成年个体和幼年个体的体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其能够以不同的捕猎方式横扫整个食物链。研究人员推测,成年霸王龙会尽可能的接近目标猎物,随后突然暴起,一击毙命,就像现在的狮子以及老虎的捕食方式一样。而它们的幼年个体更类似于狼的捕猎方式,会全力奔跑追上猎物。

对此,科学家认为霸王龙需要的能量太多,因此在幼年以及成年个体之间需要一个资源分配,避免同类个体之间的无疑竞争,这样才能更好的延续下去。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自然酱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