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常州三杰”的资料

作者&投稿:无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大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反击国民党文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人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恽代英,字子毅,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未能补实缺的清朝八品官,出身士宦之家并颇有旧学根底的母亲一起,从小便督促他学习古文和诗词。后来他上了新式小学堂,因文才出众被老师誉为“奇男儿”,并接触到西洋新学和民主思想,崇拜维新思想家梁启超、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自勉,决心冲破封建思想樊笼。
1913年,恽代英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1915年进入文科中国哲学系学习。这一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问世,恽代英读后欢呼这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并向其踊跃投稿。1917年,他在武汉发起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1920年,又创办了利群书社,成为在长江流域宣传新思潮的重要阵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便申请加入。同年秋,他入蜀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引导大批青年出川参加革命。1923年,他赴沪执教于党创办的上海大学,并于10月间同邓中夏一起创办了共青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其发行量迅速增至3万份,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青年杂志。恽代英在该刊发表过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封通讯,成千上万的青年正是手捧这份杂志并呼唤着“代英”的名字,奔赴黄埔军校、去寻找党团组织。
1926年初,恽代英到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兼中共党团书记,在校内与周恩来并列为最受欢迎的演讲人。1927年初,他赴武汉主持中央军校工作,并成为精神上维系全体进步师生的核心。同年5月,在党的五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7月间赴南昌参加组织起义。当张国焘赶来阻挠行动时,平时待人一向和善的恽代英拍案而起喝道:“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要打倒你!”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后,恽代英乘小舟飘到香港。12月中旬广州起义爆发时,他担任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其间发布的政纲、宣言、告示等多是经这位大手笔挥就。失败时,他在指挥部大楼中坚守到最后,因同志们都劝他潜伏下来写暴动史才被迫离开,潜往香港。
1928年秋,恽代英被调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后调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协助部长周恩来工作。1930年初,他曾前往闽西苏区视察,高度评价了朱毛红军长期游击战争的经验。同年5月,他在上海的工厂前偶然被捕,押转南京途中有些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军官认出了他,出于钦佩之情却相约不指认。在狱中,恽代英看到囚粮夹着砂粒和脏物,便不顾暴露的危险出面领导难友斗争改善了待遇,同时还编写了一本解释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的工人读本。1931年4月,他被叛徒出卖而暴露身份,第二天便英勇就义。
张太雷,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12日,遭敌袭击时牺牲,时年29岁。临终,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常州三杰的资料~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大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反击国民党文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人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恽代英,字子毅,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未能补实缺的清朝八品官,出身士宦之家并颇有旧学根底的母亲一起,从小便督促他学习古文和诗词。后来他上了新式小学堂,因文才出众被老师誉为“奇男儿”,并接触到西洋新学和民主思想,崇拜维新思想家梁启超、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自勉,决心冲破封建思想樊笼。
1913年,恽代英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1915年进入文科中国哲学系学习。这一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问世,恽代英读后欢呼这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并向其踊跃投稿。1917年,他在武汉发起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1920年,又创办了利群书社,成为在长江流域宣传新思潮的重要阵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便申请加入。同年秋,他入蜀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引导大批青年出川参加革命。1923年,他赴沪执教于党创办的上海大学,并于10月间同邓中夏一起创办了共青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其发行量迅速增至3万份,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青年杂志。恽代英在该刊发表过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封通讯,成千上万的青年正是手捧这份杂志并呼唤着“代英”的名字,奔赴黄埔军校、去寻找党团组织。
1926年初,恽代英到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兼中共党团书记,在校内与周恩来并列为最受欢迎的演讲人。1927年初,他赴武汉主持中央军校工作,并成为精神上维系全体进步师生的核心。同年5月,在党的五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7月间赴南昌参加组织起义。当张国焘赶来阻挠行动时,平时待人一向和善的恽代英拍案而起喝道:“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要打倒你!”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后,恽代英乘小舟飘到香港。12月中旬广州起义爆发时,他担任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其间发布的政纲、宣言、告示等多是经这位大手笔挥就。失败时,他在指挥部大楼中坚守到最后,因同志们都劝他潜伏下来写暴动史才被迫离开,潜往香港。
1928年秋,恽代英被调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后调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协助部长周恩来工作。1930年初,他曾前往闽西苏区视察,高度评价了朱毛红军长期游击战争的经验。同年5月,他在上海的工厂前偶然被捕,押转南京途中有些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军官认出了他,出于钦佩之情却相约不指认。在狱中,恽代英看到囚粮夹着砂粒和脏物,便不顾暴露的危险出面领导难友斗争改善了待遇,同时还编写了一本解释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的工人读本。1931年4月,他被叛徒出卖而暴露身份,第二天便英勇就义。
张太雷,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12日,遭敌袭击时牺牲,时年29岁。临终,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瞿秋白(1899-1935),原名双爽,江苏常州人。少时就读于常州的学堂。1916年底起先后在武昌、北京学习外语。1919年组织同学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随后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192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受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1935年2月突围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被俘,6月18日在长汀就义。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 张太雷(1898一1927),江苏常州人。原名曾让,父亲见他相貌不凡,又因家境窘困,取《周易》“否极泰来”之意,取字泰来。后又改名太雷,寓震醒痴顽,打击强暴之意。早年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后毕业于北洋大学法科,1920年参加李大刽在北京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次年任共产国际东方局中国科书记,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在莫斯科介绍瞿秋白加入共产党。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长、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军委委员等职。1927年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书记和起义总指挥,并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12日下午在参加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后,乘车赶赴大北门指挥战斗途中,遭敌伏击牺牲。 恽代英(1895-1931),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县小河石桥湾恽家村,生于湖北武昌。1918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1919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五四运动。次年创办利群书社,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到四川,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等职。1923年夏又转到上海大学任教,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1923年和1925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教官兼军校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在武汉参与主持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工作,4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同年7月和12月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秘书长,主编《红旗》。在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30年5月在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时被捕,次年4月牺牲于南京。遗著有《恽代英文集》。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时期江苏常州4000多名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人称“常州三杰”。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专设有“常州三杰”纪念堂。 “八七”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但是,如何实行土地革命,如何组建由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如何开展武装斗争,特别是如何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结合起来等等这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还只能在探索中逐步寻求正确的答案。在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群体中,就有“常州三杰” 恽代英、张太雷、瞿秋白 这样的杰出代表。 恽代英是这批最早的拓路者之一。这位外秀内刚的革命家,早在1926年2月,就在他写的《党纪与军纪》的重要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党指挥枪”、“党高于一切”、“军人要服从党的主义”的治军观点。南昌起义成功后,8月2日,南昌市5万军民举行庆祝联欢大会,恽代英在会上慷慨陈词,阐述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必须紧握枪杆子的重要意义。之后,恽代英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进军东江,与当地农民运动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起义军撤至潮汕海陆丰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为工农武装割据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常州历史名人的资料???
答:常州三杰: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原名双(或霜、爽),号熊伯(或雄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张太雷(1898年6月—1927年12月12日),原名张曾让,后改名张椿年,张太雷,江苏常州...

常州有哪些政治家???急!近代或现代的,不要古代的。。。
答:近现代有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辛亥革命元老之一的吴稚晖,被誉为“常州三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和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中国四大史学家”的吕思勉,蒙古史学者屠寄,清史学科奠基人孟森,著名语言学...

常州有哪些名人
答:摘要:常州有哪些名人?常州自古以来就是诗书礼仪之乡、钟灵毓秀之地。自从2500年前延陵季子(吴公子季札)在常州开邑以来,常州这块土地就文化兴盛、人才辈出。在近现代,有被称为“常州三杰”的矍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另外,常州还保留有不少名人故居,你也可以去走走~【常州名人】常州有哪些名人常州历史名人故居著...

常州“三杰”纪念地景点简介
答:常州的骄傲在于,瞿秋白、张太雷和恽代英三位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因此被尊称为“常州三杰”。坐落在常州市中心南隅的纪念地,是我市首个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了6.42万平方米,员工队伍共有22名。这里的环境庄重肃穆,绿树成荫,展现了浓郁的...

常州的历史是什么?现代名人有哪些?
答:近代的:“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被誉为“常州三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和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被誉为近代“四大史家”之一的吕思勉;蒙古史学家屠寄;清史学科奠基人孟森;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现代的: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画家刘海粟、谢稚柳;教育...

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哪些是常州的
答: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近现代直到当代,《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

常州“三杰”纪念地的景点简介
答:常州“三杰”纪念地包括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纪念广场,是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故被称为“常州三杰”。坐落于常州市中心南隅的常州“三杰”纪念地占地,是我市首家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

你知道常州的名人有哪些吗?急!!!急!!!急!!!
答: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师父唐荆川 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没骨画法”的开创者,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恽南田 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近现代有《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白、张...

常州的名人是谁
答:唐荆川,盛宣怀,赵翼,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华罗庚,刘海粟

常州有那些名人?
答:常州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清代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曾赞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有常匹俦”。常州政协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论证,从几十名中国现代史上有影响的常州人中,选择了十位“常州名人”。入选的为:中共早期领袖人物中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著名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