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的视觉特性有哪些? 为什么人眼会产生不同特点的视觉?

作者&投稿:沃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视觉灵敏度是不均匀的,它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1.1色觉向度

光波具有三种可以量化的物理学向度,那就是波长 波幅和纯度。所谓纯度是指同
一束光所含光波的种类数。如果该束光只含有一种光波,即为同质光。若含两种以
上的光波,就称为异质光或多彩光。
当人眼睛的视网膜受到光的刺激时,所引起的色觉经验具有三种心理性向度,即
色彩亮度和饱和度。
色彩之不同,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亮度的高低则与光的波幅成正比,但也与光的波
长有关。在白天,波长550nm左右的光最亮,而在夜晚,波长510nm左右的光最亮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其饱和度越大,其色彩越鲜艳,反之,越灰暗。

1.2人眼对光谱的灵敏度

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视觉细胞,即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锥状细胞不但可以接
受色彩的刺激,还可以感受亮度的刺激。所以,在白天书画光下,人眼可以同时识
别彩色与非彩色的物体,但到了夜间或暗处,锥状细胞即失去感光作用,视觉功能由
杆状细胞取代.此时,人眼便无法感觉彩色,仅能辨别白色和灰色。

1.3明视觉 暗视觉与中介视觉

明视觉
在环境亮度大于10cd.m-²时,视觉完全由锥状细胞起作用,最的的视觉响应在光
谱蓝绿区间的555nm处,在这样亮度的环境中的视觉特性称为明视觉。

暗视觉
在环境亮度低于10-²cd.m-²时,锥状细胞失去感光作用,视觉功能由杆状细胞取代,
人眼失去感觉彩色的能力,仅能辨别白色和灰色.在这样亮度的环境中的视觉特性
称为暗视觉.

中介视觉
当景物的亮度增加到10-²cd.m-²以上时,除明亮度增加外,还可以发现三个
效应。首先,中心凹的察觉开始变得和边缘部分的察觉一样容易。其次,可以感觉
到颜色,开始时弱,其后增强。第三,随着亮度的变化,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对视
觉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

1.4明适应 暗适应和比视感度
明适应
人由暗处走到亮处时的视觉适应过程,称为明适应。
当人由暗处走到亮处时,人眼一时无法辨认清物体,需要大约一分钟的调整适应时
间,其调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瞳孔缩小,减少光线的进入。
(2)锥状细胞敏感度逐渐增加。
(3)杆状细胞敏感度迅速降低。

暗适应
人由亮处走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
当人由亮处走到暗处时,人眼一时无法辨认物体,需要大约三十分钟的调整适应时
间,其调整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瞳孔放大,增加光线的进入。
(2)锥状细胞敏感度减弱,感光度逐渐增加。
(3)杆状细胞敏感度迅速增加,以取代锥状细胞,担负视觉功能。

比视感度
可见光的波长约在380 至780 nm之间,其中黄绿色对人眼的视觉感度最高,设定为
100%,则波长为480nm的蓝色光和波长为650nm的红色光的比视感度就只有0.1左右
了,所以这两种光的视觉感度较差。
所以,在汽车防雾灯和道路照明中采用能发出黄绿光的光源,为的就是增加人眼
的视觉感度来提高照明亮度,从而保证安全行车。

视觉惰性
视觉惰性,是现代电影和电视的基础。电影和电视都是将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频率在银幕或屏幕上轮流显现出来,只要静止画面在显现时每两幅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视觉暂留时间(约0.1s),这时人眼观看的虽然是一连串的静止画面,但前一幅画面的印象尚未消失,后一幅画面的印象又开始建立,前后画面在视觉上融合衔接在一起,因此人眼感觉到画面不是断续出现而是连续出现的。

人眼与视觉的一些特点
摘于:http://hi.baidu.com/%C6]%D4%D9%C2%E4%9B%E6/blog/item/b100e212a28cbf57f919b871.html

当代电视系统主要利用了人眼的哪些视觉特性~

◆视觉暂留现象(又称余晖效应):
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人在观看电视时,屏幕上映出的是一张一张不连续的像,每秒钟要更换24张画面。但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作用,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张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了,所以看上去感觉动作是连续的。
◆实验:
方法如下:
1.注视图片中心四个黑点15秒 — 30秒钟!(不要看整个图片,而是只看那中间的4个点!)
2.然后朝自己身边的墙壁看(白色的墙或白色的背景)或者看此页面的白色部分。
3.看的同时快速眨几下眼睛,看看您能看到什么?(答案:Oh,My God!)

因为每个人的眼睛的虹膜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是产生不同特点的视觉吧!

视觉惰性是指
答:人眼视觉的特点 视敏度 人眼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通常指能够感知的最小光线强度。视敏度与光线条件、物体表面反射率和人眼自身的生理状况等因素有关。视角 人眼能够看到的物体空间范围,通常指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人的单眼水平视角大约为160度,垂直视角约为140度。分辨率 人眼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人眼的...

人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答: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2.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房水由...

什么事视觉的特性?
答:视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主要的途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从认知开始的,没有认知就没有一切.广告是以向人们传达信息为目的的,广告的目的是否能达成,首先取决于它能否被人们所认知.人类在视觉认知上具有某些特性.一般来说,视觉形象是先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的,也就是说,我们...

眼睛的特点是什么
答: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2、眼内腔和内容物: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3、视神经、视路: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

眼睛的作用和特点
答:眼睛的特点之一是适应性,它能够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减少光线进入的量,而在弱光下,瞳孔会扩大,增加光线进入的量,以提高视觉清晰度。此外,眼睛具有立体视觉能力,也称为双眼视觉。由于人类有两只眼睛,它们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

设计视觉观察的特点有那些?
答:3. 视觉的跳跃性 在观察物体形态时,例如审视物体的轮廓或内部细节,人的视线会从一个点跳转到另一个点,以配合眼动,确保观察点连续地落在中央凹处。研究显示,视线移动并非平滑,而是跳跃式的。视线在对象的特征部位停留最频繁,且移动速度快,例如水平移动5~20°仅需35~96微秒,垂直移动则稍长,...

理想的眼睛应具备哪些特点
答:5.双眼皮眼睛。1.两眼的间距大约等于一眼的长度;2.睫毛的长度要长,乌黑浓密;3.眼睛形状通常是呈现出来的椭圆形的弧度;4.眼部的状态保持在最佳的状态;5.双眼皮眼睛。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

眼睛的特点是什么
答:2、眼内腔和内容物: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3、视神经、视路: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视路是...

眼睛的作用和特点
答: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可以读书认字、可以看图赏画、还可以看人赏景等.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再将这些视觉、形象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由于视觉对人如此重要,所以每个人每隔一两年都应检查一次视力 ...

眼睛的特点和作用
答:眼睛的特点一般表现为位于眼眶内的近似球状器官。眼睛拦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看到胡滑事物,传递感情的作用。眼睛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和记忆,观人赏景,辨别不同的光线、颜色,进而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当中。作为视觉器官,眼睛对我们的意义重大,我们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