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Nvidia的显卡 怎样看显卡好不好的,我想了解显卡

作者&投稿:依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攀上巅峰 Geforce 2 GTS
从今天的角度看,才能发现2000年时S3、3dfx两家公司的产品已经是最后一搏,它们是S3 Savage 2000和Voodoo 5。可惜NVIDIA即迅速推出了NV15,也就是Geforce2 GTS显卡,彻底压制了所有竞争者(当时ATI在缓慢的研发R200)。
Canopus Geforce 2 GTS
Geforce2 GTS显卡的3D性能是Geforce 256的150%以上,标配DDR SDRAM类型的本地内存,以32MB容量为标配,它在技术上和Geforce 256同出一脉,类似于之前的Riva TNT2相对于Riva TNT。后续发布的Geforce 2 Ultra则继续巩固了NVIDIA在3D加速上的王者地位,更晚些时候的Geforce 2 PRO则把这款产品逐渐推入主流,对抗后期之秀Radeon LE。
2000年中期,nVIDIA公司还推出了在Geforce2 GTS的简化版本Geforce2 MX系列显卡雄踞底端。
● Shader初体验 Geforce 3
进入DirectX 8时代,微软的D3D成为了3D游戏的主流API,从这个版本开始,引入了着色器概念(Shader),Geforce 3是第一款支持DirectX 8完整特性的3D加速卡,NVIDIA此时已经彻底击败并收购了3dfx,浮现出来的新对手是老牌加拿大厂商ATI。ATI在OEM市场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在零售型产品开发上也具有雄厚实力,之后的几个年头,它一直力图和NVIDIA抗衡以平分天下,并在短暂的时间里实现过这个目标。
Hercules Geforce 3
核心代号为NV20的Geforce 3拥有全新的PixelShader和VertexShader硬件逻辑,真正支持像素和顶点的可编程,这是硬件T&L之后PC图形技术的又一重大飞跃,3D娱乐的视觉体验也因此向接近真实迈进了一大步,波光粼粼的水面是那个时期用于演示Shader能力的典型DEMO,相比之下DirectX 7绘制的水面效果就单调得多。NV20还加入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例如光速显存交错寻址控制器(lightspeed crossbar memory controller)、Z轴无损压缩(Z-compression)和Z轴遮挡筛选(Z-occlusion culling)等,主要用于改善内存带宽。Geforce 3在大约半年不到的时间内,主宰了高端市场,直到迟了半代的ATI Radeon 8500的出现,但Geforce 3 Ti500仍然能够和Radeon 8500战平。Geforce 4盛极一时和FX一代的迷茫
● 销量之王 Geforce 4 MX440
面对同样DirectX 8级别、支持PixelShader与VertexShader并还融入特色TRUFORM、SMARTSHADER、SMOOTHVISION及HYPER-Z II等新技术的Radeon 8500,先手的Geforce 3无法形成压制,Geforce 4 Ti迅速出现接替前者成为无可争辩的DX8显卡性能之王。但Geforce 4系列真正销量最大的却是核心架构和Geforce 2类似,仍处于DirectX 7时代水平的Geforce 4 MX440及后来的Geforce 4 MX4000。
Gainward Geforce 4 MX440
Geforce 4 MX440技术成熟、产品廉价,ATI的Radeon 7500系列对其毫无办法,甚至在DirectX 9产品问世许久后市场销量最高的仍然是隔代老产品的Geforce 4 MX440,其成功可见一斑。这款产品在技术上法善可陈,成功的原因可归结为成本控制、时机选择和价格卡位准确,毕竟DirectX 8应用存在期较短,软件还处于对Shader编程的摸索期,DX7级别游戏仍旧是主流应用,而DirectX9又呼之欲出,Geforce 4 MX440在入门级系统显现出来的高性价比还是非常明显。此外,这个时期也是NVIDIA在驱动程序研发上最为强盛的阶段。
● 销量之王二世 Geforce FX 5200
和DirectX 9的完美契合及务实的硬件配置成就了ATI Radeon 9700一代产品的翻身一役,2002年底Radeon 9700无可争议地坐上了显卡性能王者的宝座,重塑ATI与nVIDIA决战的信心,NVIDIA则遭受了自Riva TNT2成功以来首次如此严重的失败:Geforce FX系列的核心架构偏离DirectX 9的应用方向,Geforce FX 5800孤芳自赏的使用准4*2模式管线和128bit GDDR2本地内存和Radeon 9700的标准8*1+256bit DDR本地内存抗衡,技术领先的形象遇到重创。
NVIDIA Geforce 5200
尽管Geforce FX 5800(NV30)及中端的FX5600并不算成功,但是面向入门级市场的Geforce FX 5200堪称神奇,它简直就是Geforce 4 MX440的复刻版本,成功拿下原本Geforce 4 MX440占据的市场,牢牢占据国内独立型显卡的最低配区域,甚至在5年后的今天,仍在市场中大量出货。
Geforce FX 5200大幅度精简于本身就并不快的Geforce FX 5800,在发布当时的3D加速能力就极为有限,5年后的今天它却仍能活跃在DIY市场,这只能归结于AGP产品的最后阵地+超低价格的解决方案了,毕竟在现在的标准看,Geforce FX 5200已经和一款2D显卡无异。
借PCI-E新风 夺回王座与SLI重生
● 王者回归 Geforce 6800 Ultra
经过Geforce FX 5900对Radeon 9800的缓冲, 2004年4月,NVIDA重振旗鼓的NV40携最新API DirectX 9.0c以及PCI Express总线杀到。2004年是PCI Express标准大普及的一年。i915P/i925X和nForce 4系列芯片组的迅速普及让PCI Express有了广阔的市场,NVIDIA再次抓住了机会,依靠Geforce 6800 Ultra夺回3D性能头把交椅,ATI则显露技术研发颓势,Radeon X800系列没能支持最新API,也不具备类似NVIDIA SLI这样的双卡并行加速能力。
Geforce 6800 Ultra是nVIDIA NV40产品线中的旗舰,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艺,核心频率为400MHz和350MHz。作为顶级的显卡,内部的16条渲染管线、搭配256MB 256bit的GDDR3本地内存。这款显卡完整支持Shader Model 3.0的DirectX 9.0c,内置CineFX 3.0引擎,64位纹理混合过滤、32bit象素着色渲染精度一应俱全,带有第二代UltraShadow阴影渲染优化技术,此外还支持Color-compression(色彩压缩)和Z-compression(Z压缩)压缩技术。NVIDIA深刻吸取了Geforce FX系列过于自我、冒进的技术路线,Geforce 6800的NV40和微软D3D规格标准吻合度极高,其优秀的硬件架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Leadtek Geforce 6800 Ultra
利用PCI Express总线构架起来的NVIDIA SLI技术在Geforce 6800 Ultra上被首次引入,这种多GPU并行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3D加速能力,基本能实现单个显卡175%以上的3D速度,借Voodoo SLI早年威名,用户接受度非常高,即使后来ATI如法炮制了Crossfire技术,但仍不如SLI知名度高、应用广泛。
● 双轨并行 Geforce 6600
AGP和PCI Express两种接口的产品都很流行,是Geforce 6中档主力Geforce 6的最大市场特色。虽然早期上市的旗舰级Geforce 6800依然采用了AGP界面,但定位稍低,基于原生PCI Express总线芯片的Geforce 6600随后就马上出现在零售市场,使得PCI Express显卡的普及有了飞跃。约1/4 NV40硬件规模的NV43核心GeForce 6600有两种规格:Geforce 6600 GT和Geforce 6600标准版。其中GT版性能更强,其核心频率达到500MHz,搭配GDDR3内存。而Geforce 6600标版频率为300MHz,搭配GDDR2。
Chaintech Geforce 6600 GT
提前放弃了NV3X一代的Geforce FX中端显卡,GeForce 6600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它是NVIDIA产品线中罕见的频率限定宽松、内存搭配宽松产品,下游制造商能动性很高,这种政策几乎照搬了Radeon 9550的成功模式,事实证明这样的思路确实很好。客观而言,Geforce 6系列确是成功的产品,ATI的Radeon X700无法与之抗横,NVIDIA
甚至在ATI发布的Crossfire技术后宣布Geforce 6600标准版可以驱动支持SLI技术,也有可能授权VIA的DualGFX芯片组支持SLI,对Geforce 6600的支持可谓空前。
● 核心系列更名 Geforce 7800 GTX
对DirectX 9.0c的支持上落后的ATI也在2005年末将自己的全线产品带入了ShaderModel 3.0时代。但遥遥领先的NVIDIA已经在2005年的夏天强势推出了自己的第二代DirectX 9.0c产品Geforce 7800 GTX,将在Geforce 6时代积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从这一代产品开始,GPU芯片核心代号改名为Gxx,其中对应Geforce 7800 GTX即是G70。
Albatron Geforce 7800 GTX
从产品技术角度看,Geforce 7更像Geforce 6的终极改进版,其硬件特征几乎没有发生变革,提升的是晶体管规模和GPU的计算能力。G70依然采用了成熟的110nm工艺,在NV40的基础上增加了透明抗锯齿能诸多新技术,强大的Geforce 7800GTX占据了显卡性能之王半年之久。
领先一代 NVIDIA的进行时和将来时
● 威力双联装 Geforce 7950 GX2
2006年3月,随着Geforce 7900/7600系列显卡问世,G7X系列显示核心全部实现了90nm化。新的制造工艺使Geforce 7900/7600系列显卡制造成本和功耗降低、频率和性能提升。另外,Geforce 7900/7600都提供DualLink规格的DVI输出、支持2560x1600高分辨率显示,PureVideo的高清加速能力还通过Forceware程序得到性能提升。
NVIDIA还推出了顶级位置的的Quad SLI技术,这种技术采用4枚GPU协同运作,最高能够实现32倍抗锯齿,提供了比双GPU SLI更高的图像质量和速度表现,为适应未来的高端超负荷运算奠定了基础。对应此技术,
NVIDIA5月发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快单显卡的Geforce 7950 GX2。Geforce 7950 GX2显卡包含两个7900 GTX GPU,核心频率为500MHz,每个核心512MB GDDR3 1.2GHz的本地内存配置。该卡设计极为精良,基于SLI技术但可以在非SLI主板上正常使用,还能够使用两块Geforce 7950 GX2在支持SLI的主板上实现Quad SLI,搭建远超竞争对手的超级3D加速平台。
NVIDIA Geforce 7950 GX2
Geforce 7950 GX2是NVIDIA有史以来最华丽的技术能力演示,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 统一渲染新时代 Geforce 8800 GTX
06年11月发布、完整支持DirectX 10、彻底统一渲染架构风格的Geforce 8800 GTX是自Geforce 256以来NVIDIA受到关注最高的革命性产品,这款产品领先3D API标准3个月,领先比自己慢的竞争对手半年上市,创下了NVIDIA旗舰级3D娱乐显卡的销售记录。通过Geforce 8800 GTX,NVIDIA进入了一个近乎无对手的帝国时代,独立于3D图形硬件行业的巅峰。
ASUS Geforce 8800 GTX
Geforce 8800 GTX使用的GPU为G80,它提供对ShaderModel 4.0、NVIDIA Quantum Effects物理处理技术的支持,NVIDIA Lumenex引擎的引入则实现了128位浮点高动态范围光照和8倍多重取样抗锯齿效果。G80带来前所未有的设计:统一Shader架构(Unified Shader)带来强劲的性能,完全硬件支持DirectX10的各项先进特性,具备128个通用标量着色器的Geforce 8800 GTX具备万亿浮点处理能力(Teraflops of floating point),GigaThread逻辑支持数千个线程并行运行,有效调度所有着色器的均衡负载,最大化3D计算,对DX9和DX10级别的3D应用都有理论上趋于完美的适应性。Geforce 8800 GTX还支持384bit的内存位宽,搭配将近2GHz频率的768MB本地内存,即使在30英寸LCD上游戏也不会遭遇本地内存容量瓶颈。
Geforce 8800 Ultra出现后,Geforce 8800 Ultra已经不是最快速的3D加速卡,但他问世之初时的震撼仍然让人无法忘却,超上代旗舰100%的加速能力,风驰电掣的游戏速度,甚至还有部分场合代替CPU的通用计算能力,NVIDIA已经在领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平民高清+DX10 Geforce 8600 GT
ATI、NVIDIA双雄并进的趋势持续了7年之后,被AMD收购后的AMD-ATI在产品推出速度上显现颓势,相反NVIDIA则具有强悍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在领先竞争对手半年时间推出首款DircectX 10的顶级3D加速卡Geforce 8800之后,NVIDIA于4月17日又把Geforce 8产品线扩充完整,Geforce 8600和Geforce 8500两个显卡系列延伸到主流市场。
Geforce 8600 GT以灵活宽松的产品规格配置、合理的价格、均衡的DX9/DX10应用加速能力、新锐的高清硬件解码逻辑已经成为新一代中端主流独立显卡的代表型产品,和竞争对手的Radeon HD 2600 PRO/XT相比,Geforce 8600 GT在相同档次频率设定下速度更快、驱动表现更稳定,市场可选余地也更大。
Geforce 8600 GT使用的GPU为G84-300,由台基电(TSMC)使用80nm工艺制造,G80革命性的可以维持最多4096个线程的GigaThread逻辑部分被完全保留,并且其内部还集成了G80不具备的新版Video Processor和H.264 BSP引擎,强化了高清视频解码能力。Geforce G84-300 GPU基本上是G80硬件指标的25%。它是一款32通用着色器的GPU,实际上它就是16SPs*2的配置。G84内的32个通用标量着色器频率和ROP标准频率的675MHz异步运行,比例大致在2.16:1,它的内存控制器仅为128bit位宽,远较G80的384bit/320bit低。
NVIDIA Geforce 8600 GT
NVIDIA的GPU在NV4x一代开始便引入辅助高清解码技术的PureVideo HD,并在06年初增加了对H.264编码格式视频的解码支持。PureVideo HD已经能有效缓解CPU的压力,只是解码过程仍然需要CPU很高的参与度,不能彻底释放CPU负载。PureVideo HD最新版本现在在NVIDIA G84和G86 GPU上被引入,它的最大改进是:高清视频解码可以100%交由GPU计算!CPU彻底解放。
G7X和G80 GPU的PureVideo HD特性依靠内部的VP(VideoProcessor)提供,在对高清视频进行解码时,能够完成除了Bitstream处理和InverseTransform之外的其它操作,包括对CPU能力要求不低的De-Blocking操作。但以H,264编码的高码率影片播放时,即使CPU被PureVideo HD从De-Blocking解放出来,Bitstream处理仍旧给CPU沉重的压力。
G84 GPU在内部设计上大大增强了视频解码逻辑,除了VP版本更新并加强了性能之外,还新增了针对H.264解码的BSP(Bitstream Processor)引擎,解决原来G7X和G80 GPU的PureVideo HD仍需CPU进行Bitstream处理的问题,彻底接手高清视频解码的所有工作。以G84GPU为核心的Geforce 8600系列显卡,现在能够基本不需CPU计算能力的支持,就能流畅播放高码率H.264压缩格式的高清视频,BSP支持CABAC/CAVLC两种方式的Bitstream处理,即使使用的是低速CPU,CPU占用率也可以保持在40%以下,系统响应度和播放顺畅度都能够保证。
真DirectX 10时代来临 性能证明一切
●8系在继续 9系在延续
NVIDIA在第一代DirectX 10产品Geforce 8000系列上大获全胜,无论从低端还是高端都霸占着绝对的市场占有率。转眼至2007年11月,AMD-ATI为了挽回第一代产品上丢失的阵地,准备用第二代DirectX 10产品——Radeon HD 3000系列反扑。不过NVIDIA凭借在第一代DirectX 10产品上赢得的时间,早于Radeon HD 3000系列一周发布,不过NVIDIA并不像放弃Geforce 8000系列这个金字招牌,虽然使用了全新设计的G92核心,但是却为其命名Geforce 8800GT,它的出现也预示着新一轮GPU之争的开始。
众所周知,Geforce 8800GT采用了G92-270核心,这款核心在技术支持上可以看做是延续G8X,但是在核心制程和性能上都相对G8X有了长足进步。首先,G92核心为了在较小的面积上集成更多功能,其采用了先进的65nm制程并包含7.54亿晶体管,而且到目前为止G92仍然保持着单核晶体管之最。其次,作为NVIDIA新一代的中高端产品,首次加入了BSP技术和VP2引擎,从此解决NVIDIA中高端产品高清播放能力欠佳的遗憾。
Geforce 8800GT
Geforce 8800GT使用的G92-270核心拥有112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3D性能突出尤其是在DirectX 10游戏中的表现折服很多用户。不过NVIDIA此次发布的新一代产品并不是最强设计,因为G92核心硬件全规格为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但是面对随后一周对手发布的Radeon HD 3870和Radeon HD 3850,Geforce 8800GT还是表现出了游刃有余的实力。
●8800再升级 全规格G92出击
G92在Geforce 8800GT上成功之后,NVIDIA看到G92核心的巨大潜力并随即推出了Geforce 8800GTS 512MB版。虽然在型号上与早期采用G80核心的Geforce 8800GTS 640MB/320MB重名,但是在规格、性能上Geforce 8800GTS 512MB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一经发布便问鼎最强单卡称号。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上一代顶级产品Geforce 8800 Ultra来说,Geforce 8800GTS 512MB仅为Geforce 8800 Ultra的一半不到,性能却在各项测试中打平甚至超越。
Geforce 8800GTS
Geforce 8800GTS 512MB使用了台积电采用65nm工艺制造的G92-400核心,其拥有全规格设计的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虽然Geforce 8800GT与其仅差16个流处理器,但是由于Geforce 8800GTS 512MB默认高频,从根本上拉开产品间性能并确定高端形象。
Geforce 8800GTS 512MB和Geforce 8800GT都采用相同的P393公版设计,外观的不同主要是散热器升级为双槽高效散热器,显卡供电模组变为3+1相,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解决由于高频等因素带来的大功耗和高温问题。
划时代的9系列 全面进军DX10
●千元重地 9600GT全力把守
如果说Geforce 8800GTS 512MB和Geforce 8800GT是G9X较早的应用,那么在2008年2月21日亮相的Geforce 9600GT则是Geforce 9000系列真正的开始。
正如上文所提及,采用G9X核心的产品2007年发布很多,例如使用G92核心的新Geforce 8800系列和G98核心的新Geforce 8400GS,而采用G9X核心并且命名归属Geforce 9000系列Geforce 9600GT是第一款。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Geforce 9000系列的全新开端与以往NVIDIA惯用的从高到低发布顺序不同,型号中百位数为“6”这很明显是NVIDIA定位中端的产品。NVIDIA此次采用从中端开始发布的主要原因也许有两点,其一 是行业竞争对手给NVIDIA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小,其二是NVIDIA在这个段位上确实缺少一款可灵活操作的长线产品。
Geforce 9600GT采用了NVIDIA全新设计的65nm制程G94核心,其原生64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虽然从技术指标和着色器数量上看,G94核心很像是G92核心缩减64个流处理器而得,但是从核心面积及核心晶体管数上可以证明G94核心为全新设计产物,并非G92瑕疵品屏蔽规格而得。
Geforce 9600GT
由于在规格、成本上的优势,NVIDIA为其精准的定位于千元价格,虽然上市之初价格虚高但经过3个月时间的洗礼,加上生产工艺和制造成本的进一步优化,目前很多非公版Geforce 9600GT的价格已经跌破900元大关,并成为很多注重性价比尤其性能方面用户的首选。
不得不说的是,目前Geforce 9600GT和Geforce 8800GT在性能和价格上有很多重合的部分,但是很明显NVIDIA和所有显卡厂商都大力推崇Geforce 9600GT,这主要是因为在不久的将来Geforce 8800GT将恢复正身为Geforce 9800GT,与Geforce 9600GT彻底拉开档次,并进一步完善整条Geforce 9000系列布线。
●最强单卡 双核的“心”
NVIDIA在Geforce 9000系列上的第二炮是目前旗舰产品——Geforce 9800GX2,这款产品在3月18日发布后便夺回了Radeon HD 3870x2刚刚获得的最强单卡称号。与AMD-ATI在顶级产品上的设计不谋而合,都是采用了单卡双核的设计,而且设计、技术等成熟度上NVIDIA要领先一筹,毕竟上NVIDIA在Geforce 7000系列时代设计了Geforce 7950GX2这款双核产品。
Geforce 9800GX2
与Geforce 8800GT、Geforce 8800GTS一样,Geforce 9800GX2同样使用了G92核心,不过编号为G92-450芯片。Geforce 9800GX2使用了单卡双核设计,每颗G92-450核心拥有全规格的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并且每颗核心独享512MB显存容量。高清播放能力已经被NVIDIA推到了与3D性能一样的首要位置,而且细心的用户可以注意到,在视频信号输出接口上Geforce 9800GX2标配了HDMI原生接口。
也许设计Geforce 9800GX2的意义并不单单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性能,因为每项技术的诞生不仅仅是只考虑某一款产品,它会向以后产品中渗透及延续。通过Geforce 7950GX2和Geforce 9800GX2两代双核产品的试水,想必NVIDIA以后的顶级旗舰产品都会采用这种多核架构。
乘胜追击 确保领先 猜想GT200
●又一款G92 豪华98GTX诞生
G92强大的性能、经典的设计让其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可塑性,在完成Geforce 8800GT、Geforce 8800GTS和Geforce 9800GTX产品组建后,又衍生出了Geforce 9000系列中最强单核产品——Geforce 9800GTX。
不过我们可以把其看做是Geforce 8800GTS的升级版,因为二者使用了相同规格的G92核心,例如拥有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但在频率上Geforce 9800GTX相对Geforce 8800GTS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性能上也会大幅度提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Geforce 9800GTX的PCB做了重新设计,与Geforce 8800Ultra一样使用了象征着高端、尊贵的全黑色PCB,并且供电模组使用了豪华的4+2相设计,这是到目前为止民用级别单核显卡中最奢侈的用料。
Geforce 9800GTX
AMD-ATI和NVIDIA都看到了多核产品在性能上的优势,纷纷推出了CrossFire和SLI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带来更强的性能,还会为平台提供更大的升级空间,而在后来出现的单卡多核产品也都是基于多卡多核的CrossFire和SLI技术衍生而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显卡进入DirectX 10时代后,AMD-ATI和NVIDIA更是推出了成熟的多卡协作模式(GPU数量大于2),例如AMD-ATI的CrossFireX目前最高可支持4卡互联,还有NVIDIA的3-Way SLI和Quad SLI分别支持3核和4核互联。其中Quad SLI是针对单卡双核产品的双卡互联技术,Geforce 9800GX2可以实现,并且它与普通的单卡单核显卡组建双卡SLI一样仅需一组SLI MIO即可;而3-Way SLI则对SLI MIO要求比较苛刻,必须使用两组SLI MIO桥,目前支持这种技术的产品仅有Geforce 8800GTX、Geforce 8800Ultra和Geforce 9800GTX。
●未来探秘 NVIDIA进入第三代DX10时代
NVIDIA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在Geforce 9000系列还未布局完毕时全新一代的DirectX 10产品又在酝酿中,它就是神秘的GT200。虽然NVIDIA官方对未发布产品一如既往的守口如瓶,但是在网络这条信息化高速路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一些网友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了很多GT200相关信息,从频率到规格甚至产品流片图。
据目前网上的消息称,采用核心编号为GT200的产品为Geforce GTX 280,而这款产品根据NVIDIA未来的定义型号为D10U。这款核心或者说产品不仅仅是G9X的简单PCB、频率升级,而是在产品规格上做了重大更新。例如流处理器和光栅处理器暴涨为240个和32个,相对于全规格的G92核心几乎是100%的提升。根据Geforce GTX 280产品设计图纸了解到,PCB正反两面各拥有8颗显存构成512bit显存位宽,这也是继Radeon HD 2900XT又一款拥有512bit显存位宽的产品。
Geforce GT200
Geforce GTX 280的PCB版本号为P651长10.5英寸,尺寸与Geforce 9800GTX相同。在3D性能和技术上,Geforce GTX 280支持DirectX 10、PhysX、CUDA、PureVideo HD、OpenGL 2.1、SLI、PCI-Express 2.0等,也许是NVIDIA认为目前DirectX 10.1 API尚未成熟,所以在第三代DirectX 10产品中仍未加入丢DirectX 10.1的支持。
另外获悉,基于GT200规格缩减版产品有GeForce GTX 260,它相对与GeForce GTX 280缩减了48个流处理器和32bit显存位宽,即192个流处理器和448bit显存位宽,在其它规格和技术支持方面与GeForce GTX 280相同。
Geforce 9800GTX+
2008年6月16日NVIDIA发布了下一代旗舰级产品Geforce GTX280,吸引了整个行业的眼球,不过正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Geforce GTX280身上时,Geforce 9800GTX+悄悄空降来临,NVIDIA公司于当地时间6月19日发布了基于55nm制造工艺的Geforce 9800GTX+。
GeForce GTX280
GTX280采用台积电65nm工艺,核心面积达到576平方毫米,而同为65nm工艺的G92则是330平方毫米,90nm工艺的G80为484平方毫米。GTX280正面8颗GDDR3显存,背面也有8颗GDDR3显存,6pin+8pin供电,PCB长10.5英寸(26.67厘米),双槽风扇设计.
CUDA
随着显卡的发展,GPU越来越强大,而且GPU为显示图像做了优化。在计算上已经超越了通用的CPU。如此强大的芯片如果只是作为显卡就太浪费了,因此NVidia推出CUDA,让显卡可以用于图像计算以外的目的。
目前只有G80平台的NVidia显卡才能使用CUDA,工具集的核心是一个C语言编译器。G80中拥有128个单独的ALU,因此非常适合并行计算,而且数值计算的速度远远优于CPU。
CUDA的SDK中的编译器和开发平台支持Windows、Linux系统,可以与Visual Studio2003集成在一起。
目前这项技术处在起步阶段,仅支持32位系统,编译器不支持双精度数据等问题要在晚些时候解决。
CUDA 2.0已经解决以上问题。从GTX280开始双精度计算也被支持。

现在主要有9系列和gtx系列

还是到NVIDIA官网去看吧:http://cn.nvidia.com/object/geforce_family_cn.html

NVIDIA TNT
开创NVIDIA时代的产品
NVIDIA收购著名图形芯片厂商3dfx之前,NVIDIA奠定自己王者之路的品牌,到了TNT2时代,128位核心、支持AGP4X、支持32M显存,这些特性都为GeForce系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NVIDIA GeForce
为图形和视频所设计的GPU
配有NVIDIA GeForce 系列GPU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带给用户无法比拟的性能,明快的照片,高清晰的视频回放,和超真实效果的游戏。GeForce 系列的笔记本GPU还包括先进的耗电管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不过分耗费电池的前提下保证高性能。
NVIDIA GoForce
为移动电话所设计的超低能耗手持GPU
真实的流动数字电视、控制台类的3D游戏、高保真环绕声效、流畅的DVD质量视频回放、和明快生动的照片。所有这些都有更长的电池寿命作保证。
NVIDIA Quadro
完整的专业解决方案带来性能突破和高质量
所有领先的专业图形应用均通过鉴定。 专业显示部件领域的王者。 NVIDIA Quadro Plex 是业内第一个专属视觉运算系统(VCS)。
NVIDIA nForce
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心逻辑解决方案
nForce 媒体通信处理器(MCP)带来高带宽系统性能、先进的网络、存储和数字媒体连接。 可以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作站和服务器上使用。
NVIDIA 解决方案的应用正在改变很多行业和很多组织,比如麻州总医院、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Sportvision公司 和皇家歌剧院。

我想知道英伟达系列所有显卡~

笔记本(后面带M)
高端
GeForce GTX 580M SLI(620MHz )
GeForce GTX 485M(575MHz) 100W
GeForce GTX 480M(425MHz) 100W
GeForce GTX 470M(535MHz) 75W
GeForce GTX 460M(675MHz) 72W
GeForce GTX 285M(630MHz) 90w
GeForce GTX 280M(585MHz) 75w
GeForce GTX 260M(550MHz) 60w
GeForce GT 555M(635M)(590MHz) 45w
中端
GeForce GT 445M(590MHz) 42w
GeForce GTS 360M(575MHz) 40w
GeForce GTS 260M(550MHz) 38w
GeForce GTS 350M(500MHz) 32w
GeForce GTS250M(500MHz) 32w
GeForce GT 445M(590MHZ) 38w
GeForce GT 550M(740MHz) 40w
GeForce GTS 360(575MHz) 35w
GeForce GTS 360(575MHz) 35w
GeForce GT 540M(672MHz) 32w
GeForce GT 435M(650MHz) 38w
GeForce GTS 350M(500MHz) 28w
GeForce GTS 250M(500MHz) 28w
GeForce GT 525M(600MHz) 25w
GeForce GT 425M(560MHz) 28w
GeForce GT 335M(450MHz) 25w
GeForce GT 420M(500MHz) 23w
GeForce GT 330M(575MHz) 24w
GeForce GT 240M(550MHz) 23w
GeForce GT 230M(500MHz) 20w
低端
GeForce GT 520M(740MHz) 17w
GeForce GT 325M(450MHz) 18w
GeForce GT 220M(500MHz) 18w
GeForce GT 520M(740MHz) 15w
GeForce GT 320M(500MHz) 17w
GeForce GT 415M(500MHz) 16w
GeForce 315M 15w
GeForce 410M(600MHz) 15w
GeForce 310M(625MHz,) 14w
GeForce G210M(625MHz,) 13w
GeForce 305M(525MHz) 10w
nVidia Geforce G205M(450M) 8w
台式(集显用括号标出)
GTX590
GTX580
GTX295
GTX480
GTX570
9800 GX2
GTX285
GTX460(1gb)
GTX465
GTX280
GTX275
GTX260
GTX460(768m)
GTX460SE
GTX550TI
8800 ULTRA
9800GTX+
9800GTX
GTS 450
GTS 250
8800GTX
8800GTS(512M)
8800GT
9800GT
8800GTS(640M)
9600GT
GT240(DDR5)
8800GTS(320M)
8800GT(256M)
9300/9400(集显)
fx5200
fx5500
6100、6150(集显)
2ti500
2ti200
4mx440
2mx400
2mx200
TNT

显卡篇

1/ 适用类型


台式机显卡—普通显卡
普通显卡就是普通台式机内所采用的显卡产品,也就是DIY市场内最为常见的显卡产品。之所以叫它普通显卡是相对于应用于图形工作站上的专业显卡产品而言的,。普通显卡更多注重于民用级应用,更强调的是在用户能接受的价位下提供更强大的娱乐、办公、游戏、多媒体等方面的性能;而专业显卡则强调的是强大的性能、稳定性、绘图的精确等方面。目前设计制造普通显卡显示芯片的厂家主要有NVIDIA、ATI、SIS等,但主流的产品都是采用NVIDIA、ATI的显示芯片。

工作站显卡—专业显示卡
专业显示卡是指应用于图形工作站上的显示卡,它是图形工作站的核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图形工作站上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CPU。与针对游戏、娱乐和办公市场为主的消费类显卡相比,专业显示卡主要针对的是三维动画软件(如3DS Max、Maya、Softimage|3D等)、渲染软件(如LightScape、3DS VIZ等)、CAD软件(如AutoCAD、Pro/Engineer、Unigraphics、SolidWorks等)、模型设计(如Rhino)以及部分科学应用等专业应用市场。专业显卡针对这些专业图形图像软件进行必要的优化,都有着极佳的兼容性。

普通家用显卡主要针对Direct 3D加速,而专业显示卡则是针对OpenGL来加速的。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开放图形库)是目前科学和工程绘图领域无可争辩的图形技术标准。OpenGL最初由SGI公司提出,在Win95、98及Windows NT/Windows 2000中均得到支持。OpenGL注重于快速绘制2D和3D物体用于CAD、仿真、科学应用可视化和照片级真实感的游戏视景中。它是一个开放的三维图形软件包,它独立于窗口系统和操作系统,能十分方便地在各平台间移植,它具有开放性、独立性和兼容性三大特点。

专业显示卡在多边形产生速度或是像素填充率等指标上都要优于普通显卡,同时在调整驱动程序以及提供绘图的精确性方面也要强很多。与普通显卡注重的生产成本不同,专业显卡更强调性能以及稳定性,而且受限于用户群体较少,产量很小,因此专业显卡的价格都极为昂贵,不是普通用户所能承受的。

目前专业显卡厂商有3DLabs、NVIDIA和ATI等几家公司,3DLabs公司主要有“强氧(OXYGEN)”和“野猫(Wildcat)”两个系列的产品,是一家专注于设计、制造专业显卡的厂家。NVIDIA公司一直在家用显卡市场的中坚力量,专业显卡领域是近几年才开始涉足,但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其Quadro系列显卡在专业市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ATI公司同样也是涉足专业显卡时间不长,它是在收购了原来“帝盟(DIAMOND)”公司的FireGL分部后,才开始推出自己的专业显卡,目前FireGL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市场还有艾尔莎、丽台等公司也在生产专业显卡,但其并不自主开发显示芯片,而都采用上面三家公司的显示芯片,生产自有品牌的专业显卡。


2/ 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并且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

目前各种3D游戏和软件对显卡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板和显卡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过去的显卡接口早已不能满足这样大量的数据交换,因此通常主板上都带有专门插显卡的插槽。假如显卡接口的传输速度不能满足显卡的需求,显卡的性能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再好的显卡也无法发挥。显卡发展至今主要出现过ISA、PCI、AGP、PCI Express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其中2004年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经成为主流,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而ISA、PCI接口的显卡已经基本被淘汰。 详见主板篇。


3/ 最大分辨率


显卡的最大分辨率是指显卡在显示器上所能描绘的像素点的数量。大家知道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是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这些像素点的所有数据都是由显卡提供的,最大分辨率就是表示显卡输出给显示器,并能在显示器上描绘像素点的数量。分辨率越大,所能显示的图像的像素点就越多,并且能显示更多的细节,当然也就越清晰。

最大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跟显存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这些像素点的数据最初都要存储于显存内,因此显存容量会影响到最大分辨率。在早期显卡的显存容量只具有512KB、1MB、2MB等极小容量时,显存容量确实是最大分辨率的一个瓶颈;但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容量,就连64MB也已经被淘汰,主流的娱乐级显卡已经是128MB、256MB或512MB,某些专业显卡甚至已经具有1GB的显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存容量早已经不再是影响最大分辨率的因素,之所以需要这么大容量的显存,不过就是因为现在的大型3D游戏和专业渲染需要临时存储更多的数据罢了。

现在决定最大分辨率的其实是显卡的RAMDAC频率,目前所有主流显卡的RAMDAC都达到了400MHz,至少都能达到2048x1536的最大分辨率,而最新一代显卡的最大分辨率更是高达2560x1600了。

另外,显卡能输出的最大显示分辨率并不代表自己的电脑就能达到这么高的分辨率,还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显示器配套才可以实现,也就是说,还需要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与显卡的最大分辨率相匹配才能实现。例如要实现2048x1536的分辨率,除了显卡要支持之外,还需要显示器也要支持。而CRT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主要是由其带宽所决定,而液晶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则主要由其面板所决定。目前主流的显示器,17英寸的CRT其最大分辨率一般只有1600x1200,17英寸和19英寸的液晶则只有1280x1024,所以目前在普通电脑系统上最大分辨率的瓶颈不是显卡而是显示器。要实现2048x1536甚至2560x1600的最大分辨率,只有借助于专业级的大屏幕高档显示器才能实现,例如DELL的30英寸液晶显示器就能实现2560x1600的超高分辨率。


4/ 显存容量


显存容量是显卡上本地显存的容量数,这是选择显卡的关键参数之一。显存容量的大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显卡的性能。显存容量也是随着显卡的发展而逐步增大的,并且有越来越增大的趋势。显存容量从早期的512KB、1MB、2MB等极小容量,发展到8MB、12MB、16MB、32MB、64MB,一直到目前主流的128MB、256MB和高档显卡的512MB,某些专业显卡甚至已经具有1GB的显存了。

在显卡最大分辨率方面,最大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跟显存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这些像素点的数据最初都要存储于显存内,因此显存容量会影响到最大分辨率。在早期显卡的显存容量只具有512KB、1MB、2MB等极小容量时,显存容量确实是最大分辨率的一个瓶颈;但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容量,就连64MB也已经被淘汰,主流的娱乐级显卡已经是128MB、256MB或512MB,某些专业显卡甚至已经具有1GB的显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存容量早已经不再是影响最大分辨率的因素。

在显卡性能方面,随着显示芯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现在的大型3D游戏和专业渲染需要临时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显存容量也是越来越大,显存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显卡的性能。例如在显示核心足够强劲而显存容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却有大量的大纹理贴图数据需要存放,如果显存的容量不足以存放这些数据,那么显示核心在某些时间就只有闲置以等待这些数据处理完毕,这就影响了显示核心性能的发挥从而也就影响到了显卡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显存容量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显卡的性能就越高,因为决定显卡性能的三要素首先是其所采用的显示芯片,其次是显存带宽(这取决于显存位宽和显存频率),最后才是显存容量。一款显卡究竟应该配备多大的显存容量才合适是由其所采用的显示芯片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显存容量应该与显示核心的性能相匹配才合理,显示芯片性能越高由于其处理能力越高所配备的显存容量相应也应该越大,而低性能的显示芯片配备大容量显存对其性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例如市售的某些配备了512MB大容量显存的Radeon 9550显卡在显卡性能方面与128MB显存的Radeon 9550显卡在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等参数都相同时是完全一样的,因为Radeon 9550显示核心相对低下的处理能力决定了其配备大容量显存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大容量的显存反而还带来了购买成本提高的问题。


5/ 显示芯片


显示芯片是显卡的核心芯片,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显卡性能的好坏,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显示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显示芯片在显卡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电脑中CPU的地位,是整个显卡的核心。因为显示芯片的复杂性,目前设计、制造显示芯片的厂家只有NVIDIA、ATI、SIS、3DLabs等公司。家用娱乐性显卡都采用单芯片设计的显示芯片,而在部分专业的工作站显卡上有采用多个显示芯片组合的方式。



























6/ 显示芯片制作工艺


显示芯片的制造工艺与CPU一样,也是用微米来衡量其加工精度的。制造工艺的提高,意味着显示芯片的体积将更小、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性能会更加强大,功耗也会降低。

和中央处理器一样,显示卡的核心芯片,也是在硅晶片上制成的。采用更高的制造工艺,对于显示核心频率和显示卡集成度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重要的是制程工艺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显卡芯片的生产成本。目前的显示芯片制造商中,NVIDIA公司已全面采用了0.13微米的制造工艺,就是其FX5900显示核心之所以能集成一亿两千五百万个晶体管的根本原因。而ATI公司主要还是在使用0.15微米的制造工艺,比如其高端的镭9800XT和镭9800 Pro显卡,部分产品采用更先进的0.13微米制造工艺,比如其镭9600显卡。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从而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显示芯片制造工艺在19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0.11微米一直发展到目前最新的90纳米,而未来则会以80纳米作为一个过渡,然后进一步发展到65纳米。总的说来,显示芯片在制造工艺方面基本上总是要落后于CPU的制造工艺一个时代,例如CPU采用0.13微米工艺时显示芯片还在采用0.18微米工艺和0.15微米工艺,CPU采用90纳米工艺时显示芯片则还在使用0.13微米工艺和0.11微米工艺,而现在CPU已经采用65纳米工艺了而显示芯片则刚进入90纳米工艺。

提高显示芯片的制造工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在显示芯片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使显示芯片实现更高的性能、支持更多的特效;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使显示芯片的核心面积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显示芯片产品,直接降低了显示芯片的产品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显卡的销售价格使广大消费者得利;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会减少显示芯片的功耗,从而减少其发热量,解决显示芯片核心频率提升的障碍.....显示芯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先进的制造工艺使显卡的性能和支持的特效不断增强,而价格则不断下滑,例如售价为1500左右的中端显卡GeForce 7600GT其性能就足以击败上一代售价为5000元左右的顶级显卡GeForce 6800Ultra。

采用更低制造工艺的显示芯片也不是一定代表有更高的性能,因为显示芯片设计思路也各不同相同,并不能单纯已制造工艺来衡量其性能。最明显的就是NVDIVA的GeForce FX5950和ATI的Radeon 9800XT,9800XT采用0.15微米制造工艺,而FX5950采用更为先进的0.13微米制造工艺,但在性能表现上,Radeon 9800XT则要略胜一筹。


7/ 显示芯片位宽


显示芯片位宽是指显示芯片内部数据总线的位宽,也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所采用的数据传输位数,目前主流的显示芯片基本都采用了256位的位宽,采用更大的位宽意味着在数据传输速度不变的情况,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就好比是不同口径的阀门,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口径大的能提供更大的出水量。显示芯片位宽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总线的带宽,带宽越大,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也越快,是决定显示芯片级别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已推出最大显示芯片位宽是512位,那是由Matrox(幻日)公司推出的Parhelia-512显卡,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具有512位宽的显示芯片。而目前市场中所有的主流显示芯片,包括NVIDIA公司的GeForce系列显卡,ATI公司的Radeon系列等,全部都采用256位的位宽。这两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显示芯片制造公司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采用512位宽。

显示芯片位宽增加并不代表该芯片性能更强,因为显示芯片集成度相当高,设计、制造都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单纯的强调显示芯片位宽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在其它部件、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都完全配合的情况下,显示芯片位宽的作用才能得到体现。


8/ 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位显存。

大家知道显存带宽=显存频率X显存位宽/8,那么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比如说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128∕8=8GB/s,而256位=500MHz*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

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这是最为准确的方法,但施行起来较为麻烦。



9/ 显存时钟周期


显存时钟周期就是显存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它是作为衡量显存速度的重要指标。显存速度越快,单位时间交换的数据量也就越大,在同等情况下显卡性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显存的时钟周期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工作频率以MHz为单位。显存时钟周期跟工作频率一一对应,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工作频率=1÷时钟周期×1000。那么显存频率为166MHz,那么它的时钟周期为1÷166×1000=6ns。

对于DDR SDRAM或者DDR2、DDR3显存来说,描述其工作频率时用的是等效输出频率。因为能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送数据,所以在工作频率和数据位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显存带宽是SDRAM的两倍。换句话说,在显存时钟周期相同的情况下,DDR SDRAM显存的等效输出频率是SDRAM显存的两倍。例如,5ns的SDRAM显存的工作频率为200MHz,而5ns的DDR SDRAM或者DDR2、DDR3显存的等效工作频率就是400MHz。常见显存时钟周期有5ns、4ns、3.8ns、3.6ns、3.3ns、2.8ns、2.0ns、1.6ns、1.1ns,甚至更低。


10/ 核心频率


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其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显示核心的性能,但显卡的性能是由核心频率、显存、像素管线、像素填充率等等多方面的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在显示核心不同的情况下,核心频率高并不代表此显卡性能强劲。比如9600PRO的核心频率达到了400MHz,要比9800PRO的380MHz高,但在性能上9800PRO绝对要强于9600PRO。在同样级别的芯片中,核心频率高的则性能要强一些,提高核心频率就是显卡超频的方法之一。显示芯片主流的只有ATI和NVIDIA两家,两家都提供显示核心给第三方的厂商,在同样的显示核心下,部分厂商会适当提高其产品的显示核心频率,使其工作在高于显示核心固定的频率上以达到更高的性能。


11/ 显存容量


显存容量是显卡上本地显存的容量数,这是选择显卡的关键参数之一。显存容量的大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显卡的性能。显存容量也是随着显卡的发展而逐步增大的,并且有越来越增大的趋势。显存容量从早期的512KB、1MB、2MB等极小容量,发展到8MB、12MB、16MB、32MB、64MB,一直到目前主流的128MB、256MB和高档显卡的512MB,某些专业显卡甚至已经具有1GB的显存了。

在显卡最大分辨率方面,最大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跟显存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这些像素点的数据最初都要存储于显存内,因此显存容量会影响到最大分辨率。在早期显卡的显存容量只具有512KB、1MB、2MB等极小容量时,显存容量确实是最大分辨率的一个瓶颈;但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容量,就连64MB也已经被淘汰,主流的娱乐级显卡已经是128MB、256MB或512MB,某些专业显卡甚至已经具有1GB的显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存容量早已经不再是影响最大分辨率的因素。

在显卡性能方面,随着显示芯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现在的大型3D游戏和专业渲染需要临时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显存容量也是越来越大,显存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显卡的性能。例如在显示核心足够强劲而显存容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却有大量的大纹理贴图数据需要存放,如果显存的容量不足以存放这些数据,那么显示核心在某些时间就只有闲置以等待这些数据处理完毕,这就影响了显示核心性能的发挥从而也就影响到了显卡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显存容量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显卡的性能就越高,因为决定显卡性能的三要素首先是其所采用的显示芯片,其次是显存带宽(这取决于显存位宽和显存频率),最后才是显存容量。一款显卡究竟应该配备多大的显存容量才合适是由其所采用的显示芯片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显存容量应该与显示核心的性能相匹配才合理,显示芯片性能越高由于其处理能力越高所配备的显存容量相应也应该越大,而低性能的显示芯片配备大容量显存对其性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例如市售的某些配备了512MB大容量显存的Radeon 9550显卡在显卡性能方面与128MB显存的Radeon 9550显卡在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等参数都相同时是完全一样的,因为Radeon 9550显示核心相对低下的处理能力决定了其配备大容量显存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大容量的显存反而还带来了购买成本提高的问题。


12/ 显存频率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SDRAM显存一般都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种频率早已无法满足现在显卡的需求。DDR SDRAM显存则能提供较高的显存频率,主要在中低端显卡上使用,DDR2显存由于成本高并且性能一般,因此使用量不大。DDR3显存是目前高端显卡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不同显存能提供的显存频率也差异很大,主要有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高端产品中还有800MHz、1200MHz、1600MHz,甚至更高。

显存频率与显存时钟周期是相关的,二者成倒数关系,也就是显存频率=1/显存时钟周期。如果是SDRAM显存,其时钟周期为6ns,那么它的显存频率就为1/6ns=166 MHz。而对于DDR SDRAM或者DDR2、DDR3,其时钟周期为6ns,那么它的显存频率就为1/6ns=166 MHz,但要了解的是这是DDR SDRAM的实际频率,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DDR显存频率。因为DDR在时钟上升期和下降期都进行数据传输,其一个周期传输两次数据,相当于SDRAM频率的二倍。习惯上称呼的DDR频率是其等效频率,是在其实际工作频率上乘以2,就得到了等效频率。因此6ns的DDR显存,其显存频率为1/6ns*2=333 MHz。具体情况可以看下边关于各种显存的介绍。

但要明白的是显卡制造时,厂商设定了显存实际工作频率,而实际工作频率不一定等于显存最大频率。此类情况现在较为常见,如显存最大能工作在650 MHz,而制造时显卡工作频率被设定为550 MHz,此时显存就存在一定的超频空间。这也就是目前厂商惯用的方法,显卡以超频为卖点。此外,用于显卡的显存,虽然和主板用的内存同样叫DDR、DDR2甚至DDR3,但是由于规范参数差异较大,不能通用,因此也可以称显存为GDDR、GDDR2、GDDR3。


13/ 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显存带宽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得到精细(高分辨率)、色彩逼真(32位真彩)、流畅(高刷新速度)的3D画面,就必须要求显卡具有大显存带宽。目前显示芯片的性能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处理能力是很强的,只有大显存带宽才能保障其足够的数据输入和输出。随着多媒体、3D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分辨率、32位真彩和高刷新率的3D画面面前,相对于GPU,较低的显存带宽已经成为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显存带宽是目前决定显卡图形性能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显存带宽的计算公式为:显存带宽=工作频率×显存位宽/8。目前大多中低端的显卡都能提供6.4GB/s、8.0GB/s的显存带宽,而对于高端的显卡产品则提供超过20GB/s的显存带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显存带宽大的显卡,这是一个选择的关键。


14/ 显存类型


显存是显卡上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优劣和容量大小会直接关系到显卡的最终性能表现。可以说显示芯片决定了显卡所能提供的功能和其基本性能,而显卡性能的发挥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存。无论显示芯片的性能如何出众,最终其性能都要通过配套的显存来发挥。

显存,也被叫做帧缓存,它的作用是用来存储显卡芯片处理过或者即将提取的渲染数据。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显存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信息的部件。我们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每个像素点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数据来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这些数据必须通过显存来保存,再交由显示芯片和CPU调配,最后把运算结果转化为图形输出到显示器上。

显卡的工作原理是:在显卡开始工作(图形渲染建模)前,通常是把所需要的材质和纹理数据传送到显存里面,开始工作时候(进行建模渲染),这些数据通过AGP总线进行传输,显示芯片将通过AGP总线提取存储在显存里面的数据,除了建模渲染数据外还有大量的顶点数据和工作指令流需要进行交换,这些数据通过RAMDAC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到显示端,最终就是我们看见的图像。

显示芯片性能的日益提高,其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使得显存数据传输量和传输率也要求越来越高,显卡对显存的要求也更高。对于现在的显卡来说,显存是承担大量的三维运算所需的多边形顶点数据以及作为海量三维函数的运算的主要载体,这时显存的交换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对于显卡核心的效能发挥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有效地提高显存的效能也就成了提高整个显示卡效能的关键。

作为显示卡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存一直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而逐步改变着。从早期的EDORAM、MDRAM、SDRAM、SGRAM、VRAM、WRAM等到今天广泛采用的DDR SDRAM显存经历了很多代的进步。

目前市场中所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SDRAM,DDR SDRAM,DDR SGRAM三种。SDRAM颗粒目前主要应用在低端显卡上,频率一般不超过200MHz,在价格和性能上它比DDR都没有什么优势,因此逐渐被DDR取代。DDR SDRAM是市场中的主流(包括DDR2和DDR3),一方面是工艺的成熟,批量的生产导致成本下跌,使得它的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它能提供较高的工作频率,带来优异的数据处理性能。至于DDR SGRAM,它是显卡厂商特别针对绘图者需求,为了加强图形的存取处理以及绘图控制效率,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DRAM)所改良而得的产品。SGRAM允许以方块 (Blocks) 为单位个别修改或者存取内存中的资料,它能够与中央处理器(CPU)同步工作,可以减少内存读取次数,增加绘图控制器的效率,尽管它稳定性不错,而且性能表现也很好,但是它的超频性能很差劲,目前也极少使用。


15/ 显存封装


显存封装是指显存颗粒所采用的封装技术类型,封装就是将显存芯片包裹起来,以避免芯片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对芯片的损害。空气中的杂质和不良气体,乃至水蒸气都会腐蚀芯片上的精密电路,进而造成电学性能下降。不同的封装技术在制造工序和工艺方面差异很大,封装后对内存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显存封装形式主要有QFP、TSOP-II、MBGA等,其中TSOP-II、MBGA比较常见。早期的SDRAM和DDR显存很多使用TSOP-II,而现在随着显存速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显存使用了MBGA封装,尤其是DDR2和DDR3显存,全都使用了MBGA封装。此外很多厂商也将DDR2和DDR3显存的封装称为FBGA,这种称呼更偏重于对针脚排列的命名,实际是相同的封装形式。此外虽然MBGA和TSOP-II相比,可以达到更高的显存频率,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MBGA封

显卡性能排行榜2023
答:显卡性能排行榜2023 前段时间我要换电脑,但是又不知道各种品牌的功能价格以及性价比,不过我正好有个朋友家里是做二手电脑的,我就让他给我参谋了一下,他把近期显卡按照性能进行了排行,让我参考下。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NVIDIA GeF...

Nvidia显卡怎样查看显存大小及硬件相关信息
答:在电脑上安装Nvidia显卡驱动,平时也会通过Nvidia控制面板来查看显示显存位宽及宽带、显示显存容量和显示显存芯片信息等等,那么该如何查看Nvidia显存大小以及Nvidia硬件相关信息呢?1、安装上独立显卡驱动之后,在桌面空白空鼠标右键点击,nvidia控制面板,如图:  2、左下角系统属性即可查看机器的独立...

geforce是什么显卡?
答:Geforce是GT、GTX的上级。geforce系列是大系列,gtx系列只是其中一个小系列,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以GTX970为例,芯片的完整型号为NVIDIAGeForceGTX970。GeForce(中文一般称为精视)是一个英文产品的商标。Geforce什么牌子Geforce什么牌子geforce是英伟达牌子。这个品牌的显卡从诞生到现在推出了15代产品,跟AMD...

NVIDIA显卡都有什么型号
答:nvidia显卡有两个个系列,分别为:GeForce(简称GF系列)、Legacy(简称LG系列,这个系列的显卡比较少见)。GF系列中又分成笔记本显卡和桌面显卡,其中笔记本显卡系列有GF 900M、GF 800M 、GF 700M 、GF 600M、 GF 500M、 GF 400M、 GF 300M 、GF 200M、 GF 100M、 GF 8M、 GF GO 7M。桌面...

nvidia显卡怎么样 深入评测nvidia显卡的性能和优缺点?
答:2.稳定的驱动程序:Nvidia显卡的驱动程序一直以来都非常稳定,这使得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他们的显卡。4.支持CUDA技术:Nvidia显卡采用独特的CUDA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图形处理速度。1.卓越的性能:Nvidia显卡的性能一直是其最大的卖点之一。无论是在游戏、视频渲染还是其他图形处理任务方面,Nvidia显卡都拥有出色的...

NVIDIA显卡都有什么型号
答:nvidia显卡有两个个系列,分别为:GeForce(简称GF系列)、Legacy(简称LG系列,这个系列的显卡比较少见)。GF系列中又分成笔记本显卡和桌面显卡,其中笔记本显卡系列有GF 900M、GF 800M 、GF 700M 、GF 600M、 GF 500M、 GF 400M、 GF 300M 、GF 200M、 GF 100M、 GF 8M、 GF GO 7M。桌面...

nvidia是什么牌子的显卡?
答:nVIDIA亦会设计游戏 机内核,例如Xbox和PlayStation 3。nVIDIA最出名的产品线是为游戏而设的GeForce显示卡系列,为专业工作站而设的Quadro显卡系列,和用于计算机主板的nForce芯片组系列。nVIDIA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是一家无晶圆(Fabless)IC半导体设计公司。现任总裁为黄仁勋。NVIDIA公司(...

显卡:连接你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答:显卡,这个看似普通的电脑配件,其实隐藏着无尽的奥秘。本文将深入探究显卡的作用和魔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神奇的配件。连接你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显卡,全名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还有个昵称叫做显示适配器。它不仅仅是电脑的一个部件,更是连接你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它的作用是将电脑的数字信号转换...

2080ti和3060ti哪个好
答:性能对比 2080t采用图灵架构,具有4352个CUDA核心,11GB GDDR6显存,核心频率为1350MHz,加速频率为1635MHz,具有非常强大的游戏性能和计算性能。 3060ti则是Ampere架构的显卡,采用Nvidia自主设计的GA104芯片,具有4864个CUDA核心,8GB GDDR6显存。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

n卡是什么显卡
答:N卡意思就是NVIDIA系列的显卡,NVIDI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DA)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公司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美籍华人Jensen Huang(黄仁勋)是创始人兼CEO。1999年,NVIDIA定义了GPU,这极大地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并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