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的文治武功都较高于汉武帝,为什么武帝在中华民族中声望远高于宣帝?

作者&投稿:颛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强大而影响深远的王朝莫过于汉唐,其中汉的影响力更大一些,毕竟传袭至今,我们的民族名称就是汉。

在西汉,要说武功最强盛的两位皇帝莫过于汉武帝和汉宣帝,这二位都是精明强干的主儿:一位是汉武帝霸气张扬,肆意奔放,凡是不服的,我一概打到你服(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另一位是汉宣帝,汉家家法霸王道杂之,所谓王道以理服人,霸道以力服人,宣帝治国王霸兼用,恩威并施“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俩位皇帝,人生经历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武帝,年轻的时候也是帅哥一枚,有才华会撩妹(金屋藏娇),之后,在馆陶公主的帮助下,刘彻成功上位。

刘彻登基之后,由于受到景帝年间的那场七国之乱的影响,自己对那些诸侯王十分不满,于是巧妙颁布一道推恩令,大大削减了诸侯王的权力与土地,使得这些财富全部进了国库。之后又实施了盐铁酒专卖,令国库十分充足,这之后,刘彻开始拔剑四顾了。

破闵越,南越,朝鲜,大宛,拓地千里,又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对外,使得大汉成功享有极为崇高的国际声望;对内,使得君权神授深入人心,大大加强了皇权的权威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而另一位宣帝刘询的人生经历就比较坎坷了:从小受巫蛊之案连累在监狱长大,无父无母,但是却意外地培养了他坚毅的品格,故剑情深的故事更是传为一段佳话。

即位之后,不骄不躁隐忍数年一举端掉权臣霍氏家族,成功掌握军政大权,业务水平不是一般的强。体察民情熟知百姓疾苦,了解吏治得失,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为人沉稳内敛,惯于韬光养晦,在汉宣帝手下,大汉恢复了武帝时期透支的元气,国家再次开始富庶。

在后世,后人们将二帝进行比较,会得到许多相似的地方,总的来说,宣帝的手腕是要强于武帝的,但是世人却普遍知道武帝,换句话说,世人总觉得武帝声望要高于宣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武帝一朝不断对匈奴作战,且胜仗颇多,一举扭转了文景两朝对匈奴的颓势,国家扬眉吐气,百姓也不用再受边境袭扰之苦。但是汉宣帝同样让匈奴自己内斗,致力于以匈制匈政策的贯彻落实,并且从结果来看,明显优于武帝的单纯武力进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汉宣帝之所以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可以供他进行各种操作,完全是因为武帝已经通过暴力把周围的强敌大幅度削弱过了,作为汉宣帝,他就是那个吃水人——吃的就是武帝开疆拓土留下的遗产、武帝巩固皇权的遗产。

如果武帝没有通过一次次出征,使得漠南无王庭,哪有宣帝分裂匈奴的那一系列机会,更不可能拥有太平光景来注重与民休养生息,关注民生了;如果没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从而巩固了皇权,哪儿来的宣帝可以坐稳江山发号施令;当然还有一点,武帝对儒家恩情似海,儒家自武帝之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所以,为何汉武帝声望在民间要高于汉宣帝呢?答案显而易见:正是之前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才为日后汉宣帝的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我汉之领土打下的坚实基础、儒家对武帝这位曾经给予他们发展机遇的皇帝极为推崇。



~

很多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文治武功不如汉宣帝 如何看待??
答: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汉宣帝中兴是在汉武帝晚期错误的基础上他的功绩无法超越汉武帝只能说各有千秋如果要数文治武功,还是汉宣帝要强些。汉宣帝与他的曾祖父相比少了些欲望,但多了些觉稳。两人共同的特点都是极为精明、老练,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汉武帝虽然对匈奴进行了...

成就更大的汉宣帝,名气为何没有汉武帝大?
答:我们国家的历史经历了许多的王朝更替,也出现了几百位的帝王。在他们当中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莫过于汉武帝了。但是我们又看汉朝的历史,就是论文治武功而言,同样是西汉的皇帝汉宣帝相比于汉武帝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知道这位帝王的人却不多。我们可以看到在汉宣帝时期,汉朝联合乌孙大破匈奴,...

汉宣帝刘询算不算千古一帝?
答:汉宣帝刘询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虽然他在位期间能够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励精图治,使西汉国力进一步增强、政治经济达到昌盛,但他的统治并未能像秦始皇一样统一中国,实现大一统。此外,他的统治策略也并非无懈可击,比如他过度依赖宦官,导致政治腐败。因此,从历史地位和功绩来看,汉宣帝刘询...

汉武帝与汉宣帝两人,谁的功绩更大一些呢?
答:单就成绩来看,汉宣帝可谓西汉最为成功的帝王。但就像当初汉武帝对儿子刘据说的那样:“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我把最辛苦的事都干了,把安逸留给子孙,不也是美事一桩吗?事实确实如此——历史要实现进步,必定避不开一些代价,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汉武帝的全面创改、文治武功,不仅为儿子汉昭帝...

汉宣帝刘询的文治武功能进整个汉朝前三水平吗
答:能。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前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其功绩可媲美秦皇汉武
答:而后来的武帝早死,宣帝昏庸更是让杨坚坚定了自己篡周的决心,也给了杨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宇文邕 剧照 公元578年,正当盛年的北周英主宇文邕在平定齐地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他的长子宇文赟继位,史称周宣帝。自古以来,谥号为宣者,必为中兴之主,如汉宣帝和唐宣宗。可是对于宇文赟而言,谥号宣...

汉宣帝将西汉推向巅峰,甚至超过汉武帝,为何他没有汉武帝出名?
答:但是,汉武帝这些功绩是有着汉高祖、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这些人打好的基础的,也就是说随便换一个能力在中庸之主或者之上的人都可以做到汉武帝做到的事情的大半。而汉宣帝,在位期间,废除了权臣霍光、选拔人才、励精图治、减轻人民负担、破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死后更是成为了西汉四个配享有...

汉宣帝对比汉武帝,谁取得的成就高更伟大
答:他都牢牢控制着权力。当然,汉宣帝的很多成就都有汉武帝的影子,匈奴是之前就打了,耗了匈奴很多力量;西域也是之前进入占有一部分的。相比于汉武帝,汉宣帝做事更加稳妥,如果要论文治武功,还是汉宣帝要略强些,因为汉武帝在位54年,汉宣帝才26年,再多给他几年,成就又是另一番光景。

为什么汉宣帝的历史地位不如汉武帝?
答:如果要数文治武功,还是汉宣帝要强些。汉宣帝与他的曾祖父相比少了些欲望,但多了些觉稳。两人共同的特点都是极为精明、老练,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汉武帝虽然对匈奴进行了觉重的打击,但是离解决匈奴问题则很遥远,尤其晚年的几次对匈奴用兵几乎全部是以失败告终,而且经过了几次失败之后,汉朝也无力...

成就更大的汉宣帝,为何没有汉武帝的名气大?
答:不仅如此,临死前还告诫自己儿子别搞汉武帝那一套,独尊儒术是都是汉武帝为了夺权忽悠人的把戏。这样的大实话一说出口,后代儒生会花多大力气渲染他的形象啊,肯定是把他的历史束之高阁,毕竟作为儒生的角度看都是觉得只有儒家才能救中国,不信儒家的王朝都没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