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运价格爆涨5倍,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芯片价格飙涨5倍,芯片暴涨会影响到哪些行业?

作者&投稿:蒙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几个月以来,中美海运价格逐渐呈现暴涨趋势,由中国运至美国的海运费更是暴涨5倍甚至更多。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海运运费一天一个价,比如,以前运一个柜子运到亚马逊,全段价格基本上是作3万元到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现在却是要3万美元到5万美元。

    一、海运价格暴涨的原因

    1.海运旺季到来。一般来说,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度是跨境电商的传统销售旺季,这就带来了较大的货运需求。由于货运量巨大,这就进一步带来了供需矛盾,导致运费涨价。

    2.供需矛盾。202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尤其是中国复苏强劲,承担了全球制造业出口的重大任务,出口集装箱运量大幅攀升,以致出现了一箱难求的局面,也就是订不到舱位和货柜。比如,8月21日,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深圳盐田港有11000个进港预约号,在半小时内就被哄抢一空,缺箱程度可见一斑。同时,全球物流供应链也受到了港口拥堵、内陆运输迟滞等冲击,以致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关系趋紧,主要航线运价面临上升压力。

    由于中国疫情控制较好,工厂也大量复工,而美国仍有很大部分厂商停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自然就增加,而中国商品也就需要大量出口到美国,欧美等国也增加了中国商品的进口量。但海运公司与海运能力并没有增加,这就导致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运费也因此上涨。

    3.疫情影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各港口对挂靠船只管控升级,由此加剧了班期的延误和供需矛盾,比如洛杉矶等地停泊的集装箱船舶数量创历史新高。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有55艘船只停泊或闲置,等待卸货,打破了8月底创下的44艘的纪录,拥堵情况比2002年和2004年港口暂时关停时期还要严重。由于受疫情影响,美国的外出务工人数减少,由于人手不足而导致海运公司不得不增加劳务费来吸引更多劳动者。

    4.集体涨价。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也与人为操作因素不无关系,也就是一些船运公司联手涨价。据报道,达飞海运是过去一年海运报价暴涨之后,第一家宣布冻结运价的,表示不再涨价。其实,正像有关人士分析的那样,达飞海运的运价本来就比多数公司高很多,能守住现在运价就赚不完了。由于该公司10月份的舱位都已被订光,再推涨价已无多大意义,加上中国、美国与欧盟都加强对运费的监管,应该是该公司决定冻结运价至明年2月1日的主因。


    二、海运价格暴涨的影响

    1.海运企业业绩大增。运价的暴涨使得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增。海运龙头公司中远海控的股价从去年2元多涨到了如今20多元(截至9月13日,股价为23.09元),股价在短短一年时间翻了十倍。仅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远海控的净利润就高达216.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9月13日,受到中美海运价格暴涨5倍的消息刺激,海运股价集体大涨。

    2.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现在一个集装箱到欧洲和美国的海运费,已经达到了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与之前相比,运费高了5倍到10倍,基本上稀释了企业30%到50%的利润。其中,中小企业受到的伤害最大,特别是一些生产低货值的出口企业,海运费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产品的货值。长期下去,中小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度过难关,还需要新政策、新办法。

    3.影响全球供应链。海运价格、集装箱价格大涨,必然会导致供应链失衡,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这已经引起了全球监管机构、立法者的关注。9月8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交通部、美国海事委员会和欧盟方面召开了“全球航运监管峰会”。该峰会为各国的海运集装箱监管机构提供了一个平台,分享各自监管和执行机制在市场上观察到的信息,应对集装箱承运人在价格方面的调整。

    4.推动造船业发展。在一箱难求、运价高涨的情况下,海运市场的巨头们正在抓紧造船,扩大自身的运营规模,抢占市场份额。9月2日晚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远海控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的十家全资附属单船公司,分别与南通中远川崎、大连中远川崎签订造船协议,以每艘1.58亿美元的价格共计订造10艘、每艘船运力为16000个标准集装箱的集装箱船舶,上述船舶总价为15.76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101.92亿元。这是中远海控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第二次投资百亿元造船。此前的7月15日晚间,中远海控发布公告称,间接全资子公司中远水星与中远海重工签订10份造船协议,共计订造6艘14092TEU集装箱船舶和4艘16180TEU集装箱船舶,协议总价为14.9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6.70亿元)。中远海控投入巨资造船的动力之一,就是公司在此轮运价暴涨的风口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至于运价何时下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内供给仍紧俏,运价仍会在高位持续。中长期看,供需差将会缓慢修复。随着疫情好转,港口堵塞问题必将得到缓解,实际运力也将回到正常水平,预计未来2年运价将会缓慢逐步下行。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海运集装箱从1000多美元涨到2万美元以上,几乎一天一价,疯狂的飙升。


原因很简单:疫情严重打乱了全世界的生产秩序,导致了大范围的物资紧缺,而目前全世界唯一能正常开工的地方就是中国。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11月,中国月度贸易顺差达到了754亿美元,同比2019年11月的数据,增长102.9%,创下了中国40年来的最高增速!

这带来了两个问题:

首先,全世界的订单向中国工厂集中,中国工厂加班加点地赶订单,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运往世界各地。

另外,整个海外都属于物资紧缺状态,对物资的需求远远大于中国,中国缺的部分物资又都被美国给禁了,这就导致欧美需要中国的东西,但中国不怎么需要欧美的东西。

因此,大量的巨轮装满货物抵达欧美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整个欧美没有那么多货需要运回中国。

于是,各大海运公司的返程疯狂降价,随便运点啥回去都行,只要能让我的船回中国,啥都好说。

因此,从美国运到中国的价格,只有中国到美国的零头。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不愿等待而返回空船数量的越来越多,用来装货的集装箱不够了!一开始是一船难求,后来是一箱难求。

按市场规律,供不应求,就得涨价解决。

于是,中国境内的集装箱价格开始疯狂上涨,成倍地往上翻,远远超过了原材料涨幅。

除了中国国内疯狂的制造集装箱,美国的船运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西雅图时报》发表的采访文章显示,尽快把空箱运回中国,船运公司们会赚得更多。大量的船运公司拒绝美国的农产品装箱,因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把空箱直接发往中国。

一个铁皮集装箱,居然成了美国的昂贵物资,比美国货本身还更值得运输。

航运的乱象还在继续上演,其中也不乏有很多机遇,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海运集装箱价格涨近3倍!这对国内物价会有什么影响?~

海运集装箱价格暴涨近三倍对国内的物价肯定有影响,当然对物价的影响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一个海运集装箱可以运送的货物远超你的想象,通过海运集装箱运的一些货物,本身的体积比较大的,价值比较高,本身体积比较小的可以用的很多,所以综合到每个物品身上,虽然会有价格的上涨,但没有那么可怕。
现在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进出口业务也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因为现在海关的检查越来越严格了,毕竟要做好消杀,才能够把货物真正放进来海关检查严格时间就会延后,以前可能是抽检,但现在就是通通都要检查,拉网式排查时间延后了,那么这个运输的效率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以前可能运输这一趟货物只需要一个礼拜,但现在需要两个礼拜费用自然就要上涨,不上涨,那些运输商就没有足够多的利润。
对商品的价格多多少少影响,但是我们国内受影响的商品并没有那么多,因为进出口会受影响,我们国内的这个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制造还是完全没问题的,你平常做时用的一些日用品,卫生纸,洗发露,洗面奶等等的这些东西吧,基本国内都能制造它不涉及进出口的问题,我们国内这么多的制造企业,他们本身制造的这些商品就基本可以满足我们大部分人的需求,你生活中可能只有10%~20%的东西是与进口有关系的,所以对物价的影响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不管我们受影响国外更受影响,我们国内的制造业体系还算是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从上世纪就开始建设到现在基本上满足正常的需求,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可能说顶尖技术方面多多少少有差距,但是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一些小的国家比如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等进出口是非常依赖的,现在可能受到的影响就会更大。

全球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的冲击。包括钢铁、水泥、空调制造、啤酒酿造、肥皂生产等诸多领域。全球芯片荒加剧,使得物价上涨不可避免。许多下游企业处于买不起和买不起的两难境地。全球核心短缺日趋严重。一辆车需要几百甚至几千个芯片。如果少了一块芯片,整辆车就不能生产了。全球汽车工业陷入停产潮。福特、铃木、美国大众、丰田、本田等多家知名汽车企业纷纷宣布停产计划。

芯片荒,企业高管更加慌张。一些高管甚至直奔芯片制造商的大门。就汽车的价值含量而言,每辆汽车的平均芯片含量为350美元;纯电动汽车的含量可达770美元;对于高端电动车来说,芯片含量可以超过1500美元,是目前基本车型的5到6倍。5g手机所需芯片的数量和容量是4G手机的两倍左右,因此5g手机的快速发展和对芯片的巨大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地壳中的硅含量很高。沙子和水泥中含有大量的硅,但可用的是纯度非常高的单晶硅,也就是说,可以提取出不含百分之一杂质的硅晶体。水晶越厚越好。晶体越大,可以切割的圆盘越薄,可以在这个芯片上打印出更多的矩形芯片。单晶硅盘片直径是芯片加工企业的首要技术指标。

具体过程是从硅片的暴露区域开始,将其放入化学离子混合物中。经过上述工艺后,晶片上形成了点阵状晶粒。用针法测定了每种晶粒的电特性。固定晶圆,捆扎引脚,根据需要制作不同的封装。芯片生产已经完成,最后一步是对芯片进行测试,剔除不良产品,最后进行封装并投放市场。雏形的集成电路拉开了芯片产业的序幕,将人类科技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农产品运输受影响,海运费将要大涨吗?_百度知 ...
答:近几个月来,中美之间的海运价格呈上升趋势,从中国到美国的海运量增长了5倍或更多。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每天的海运量,例如,在运往亚马逊之前,内阁的价格基本上是3万至5万元人民币,现在是3万至5万美元。运费高的原因 1-运输季节的到来。一般来说,今年第四季度是传统的跨境销售季节,这导致了...

三大航运巨头主动冻价,天价运费要见顶了吗?
答:一、三大航运巨头主动冻结海运价格。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地的海运价格在进一步攀升,有些比较夸张的航线甚至会暴涨20倍,中美航线的海运费用也上涨了5倍。在这种天量海运费用的情况下,行业巨头主动冻结价格,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持外贸企业的基本匀速成本。二、我认为天价运费不会见顶。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拜登宣布加州港口将24小时无休,拜登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
答:拜登宣布加州港口将24小时无休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供应链危机,让港口的货物不再拥堵,同时解决美国本土货车运输问题,所以才会这么做,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买路费”一下子暴涨5倍,土耳其的黑海海峡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_百度...
答:其他国家海峡运力不足。对其政府坐地起价也是为了考虑自身利益,因为土耳其意识到国家的黑海,海峡对俄罗斯来说必不可少,俄罗斯无论如何都必须吃这个哑巴亏,交纳比以往过路费高出5倍的费用。在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已经受到了众多阻碍,相信此次过路费暴涨不会影响俄罗斯。

冰火两重天!油轮运费最高涨800倍,集装箱运价大降,咋了
答:然而到了今年,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一、集装箱运费骤跌尽管2022年上半年全球进出口贸易依然强劲,但是相比2021年却不断在减弱。5月底时,全球集装箱海运价格出现了调整,部分航线的运费出现了较大的下滑。例如,FBX集装箱海运价格降到了7846美元,比去年9月份时的高点下跌了29.5%。其中中国/远东-北美...

为什么要限电?
答:2、这是从宏观大局出发,经常不是有人在说要减少碳的排放量,保护臭氧层,保护大自然吗。现在那就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是要做出实际行动来。3、减少一家工厂的运营,至少就可以减少很多的碳排放。2021年起,内蒙古地区就已经不再给焦炭,电石等等新增项目通过审批。目的就是达到双控,和给全运会的...

...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
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北极航道打通对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我们希望这组稿件能为关注北极航道话题的读者提供多角度的参考。

油价暴涨5%,油价的涨跌到底与什么有关系?
答:三、原油运输管道因素。众所周知,原油采集上来之后,一般是通过海运,管道方式进行运输,如果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意外事故,将导致整条原油路线的油都被卡壳住,接下来需求方会从其他地方高价调集原油来渡过这段时间,被堵的原油也需要通过绕道,改换运输方式等来重新疏通路线,这其中的维修费,改道费,转运费...

破解海运“一舱难求”,这个港口有什么妙招?
答:像他一样烦恼运费的货主、货代企业不在少数。在假睫毛产量占全球70%的平度,尽管来自欧美的订单不断,但面对紧张的海运舱位和高昂运价,有的企业不得不暂停接单。全球港口拥堵和船期延误导致部分航线海运价格暴涨逾10倍,中美航线一个集装箱的运费价格已经突破2万美元,甚至出现了“箱比货贵”的离奇现象...

俄乌冲突态势突变,俄罗斯何去何从?
答:俄乌冲突态势突变,俄罗斯何去何从?俄罗斯进退自如,进可攻,退可守。就看打算付出多大代价。如果不想付出太大代价,就把部队撤到边境地带乌方一侧,与乌军打持久战。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主,部队以轮战方式参战。和美西方耗下去,俄军在家门口作战,占据了地利。既有能源又有粮食,早晚把西方耗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