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方法

作者&投稿:东野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教学是一项系统、长期、有计划的活动,涉及多个方面,要协调、运作好整个教学过程,就要对教学进行控制,做好教学管理,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效益。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方法

   一、强化课程改革目的、目标的再认识,激励教师增强使命感

  为了真正使学校教师学习、认识新课程,强化引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目的、目标的再认识,学校搜集、整理相关基础教育资料引导教师分析、比较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激发教师重学新课标、认识新课程的使命感。

  1.引领教师再认识课程改革的目的。

  学校在进行新课改实验前和实验中及时针对性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新课程,充分强化教师认识和再认识课程改革的目的,使每个教师十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调整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弘扬个性;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利于与世界教育接轨,实施科教兴校;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强化教师再认识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学校首先是对传统的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其中的缺陷进行分析。引领教师们通过分析、比较再认识课程改革的目标,针对课程改革目标进行课改实验,改革课堂教学。

  二、强化教师发展

  理解新课标,走进新课程,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指导学生转化学习观念。这一层面,重点突出强化教师发展的维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两层深刻内涵: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因此,学校在强化教师发展,主要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迎接课程改革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新挑战――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2.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注重转变角色―――体验教师的人生价值,树立新型教师观。

  3. 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改革共同发展。

  (1)强化教师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2)引导、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加速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必将加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有机同步实践,强化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做学习型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法和优化途径。

  三、强化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与课程理论智慧的同步结合

  为了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学习氛围的创设,适应学生个性的张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引领教师将教学实践智慧与课程理论智慧有机和谐同步,激励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实现与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

  1.精心备课,强化教师突破备课新观念。

  2.专心课堂,强化教师突破课堂教学新理念。

  学校潜心引领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新理念,重点从课堂教学的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突破。

  其一,是理论层面:①教学理论方面强化引导师生树立新的知识观。明确知识是媒介,是学生学习的桥梁,知识有特定的背景、氛围,必须扣准时代的脉搏,探索知识更新的规律。

  ②耐心指导学生树立学习观。只有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生存、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升华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③强劲推动教师更新教学观。

  课内课外还给学生自主、自学、自究的发展空间,教师适时恰当科学准确的点拨,启发、讲解、引导、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互动、互促、互进,真正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

  其二,是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

  ①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学习方法,形成各自的有效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教材只是培养学生的载体、中介、桥梁。学校强化教师用教材教,以教材为范例,为引发点,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将书本知识,通过学习、研究、吸收内化为自己头脑思维,加工构建成新的活的知识体系。

  ③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采取专题讲座、名师课录像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印发教改信息、交流互动等形式。经过一年来的推广和实验,教师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自学自究、小组学习形式、组内讨论互动、归纳、大组互动交流、教师指导、点拨、总结、评价,更有利于把知识的掌握为立足点转为学生发展、成长为立足点。

  3. 潜心细研,强化教师以教材为主线。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与学的主线。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教材为载体、为典范、为引发点,潜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如何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管理
答: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主要是要管理课堂问题行为、活跃课堂气氛、灵活运用激励手段和方法、增强隐性管理。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与管理者,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主动创设。(四)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求学生传统语文...

在新课程的新理念下,校长应如何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答:因此,学校要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出好管理“牌”,高举科研“旗”,奏响特色“曲”,下活减负“棋”。一、强化人本意识、实现课程设置科学化 课程是教育目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政策的直接体现物,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也是教与学的依据...

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答:导语: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学管理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奠基点备受关注,不但需要学校教育关注教师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的进步,切实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科学地践行素质教育。通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教学的探究,提出较为科学的管理策略。小学教学管理...

如何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答: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新理念1、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技巧有哪些
答:二、优化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 1.正确认识课堂管理理念 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学习新课程理念,从强调监督和控制学生,规范学生言行转变为引导和激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强调教师的权威转变为民主自觉管理。2.增强教师角色的价值性 教师是课堂管理的行为者,其理念和素养直接影响课堂管理...

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建议
答:3.2开放的管理模式 开放式的管理理念最大优点就是开放了管理思想,将传统限制老师在教学中教学方向进行了多项的转变和优化,将传统管理逐渐演变成以人为本、鼓励和尊重老师、发展和解放老师的教学思想。这样就可以通过侧面促进式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利用现有的条件对任课老师教学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开发...

如何进行新课程下小学体育课堂的管理
答:2、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三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

分析完善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答: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学的管理方法要能够紧密地和实际相结合,对教育资源要进行充分利用,将对学生主体的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各种高效教学资源使学生最大化提高素质发展速率。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条件有着一定差异,所以这就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上要灵活,实事求是地对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制定,对教育资源合理地配置和...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答:同时全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农村小学应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参考文献:[1]贾兴文,王晓丹.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赤子.2015.24:157.[2]陈国武.浅谈乡镇小学的管理[J].才智.2013,12:43.;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计划
答:为了搞好教学管理,努力营造教师“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氛围,在工作中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求发展,从小处入手,从实处入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扎扎实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鼓励创造,倡导创新,在教育教学上形成有人人发展,人人有特长的一个特色群体,为胜利小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