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作者&投稿:当涂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三维目标解读

本组有五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五篇课文中,精读课文三篇,略读课文两篇。本组的课文除古诗外,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从每一课的内容中吸取有益的启示,还要启发学生体会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教学本组课文,要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收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借助有关资料独立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鼓励学生读读原著中同课文有关的部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0、古诗三首
知识与能力
1.借助工具书学习本课诗词中不认识的字,并解释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熟读古诗。
3.借助字典或者注释,自己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自己掌握借助字典和注释,自学古诗古文的能力。
2.多读古诗文,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3.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够培养自己的健康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外拓展
(1)类似《出塞》这样的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2)收集一些汉乐府民歌读一读,背一背。
(3)收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
(4)摘抄一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1、 草船借箭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掌握“商议、都督、委托、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满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4.通过表演课本剧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外拓展:
(1)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和本课有关的部分。
(2)你知道《三国演义》里哪些主要人物?能不能简单说一说他们的特点?
(3)把课文缩写成200字以内的短文。

12、 将相和
知识与能力
l,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懂得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谈出自己对人物的见解。
2.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求团结的好品质中受到教育。从廉颇的知错就改的好思想中受到教育。
3.喜欢读有关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外拓展:
(1)有条件的看看或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的录像、录音。
(2) 三个故事情节都比较生动,适于演课本剧,有条件的排练一下。
(3) 课外阅读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景阳冈
知识与能力
1.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围绕主要内容都写了哪些情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3.能够结合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难点:对武松打虎事情的看法。
课外拓展:
(1) 课外读一读《水浒传》中和本课有关的部分。
(2)《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些英雄好汉?
(3) 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14、猴王出世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抄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读得通顺、正确。
2.阅读中把自已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思考后与同学交流.
3.有条件的阅读原著,注重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2、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3.阅读原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
[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二)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课外拓展:
(1)阅读《西游记》原著,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2)观看《西游记》电视剧片段,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一次故事赛。
(3)收集吴承恩的个人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答案(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班级 姓名

一、 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 (5分)  
wǔ rǔ wēi ǎi qín   
( ) ( ) 风 ( )小 家( )  
gān jú péi jǔ zéi  
( ) ( )不是 规( ) 盗( )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鸟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3分)  
即使……也…… 不管……也…… 是……还是……  
宁可……也不…… 如果……就……  
1、( )多么艰苦,你( )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 )牺牲自己,( )挪动一寸地方。  
3、( )只剩下一个人,我们( )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为设果( ):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象 C、你  
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4分)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七、仿写句子。(4分)  
1、用比喻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具体、生动。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2、用拟人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生动。  
小河流淌着。  
  
   
八、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并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对联。(5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你自己积累的:   
九、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3分)  
你爸爸是一个老烟民,家里人一直都很反对他抽烟,但他就是不接受,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2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回答问题。(15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 得意忘形)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沾沾自喜(    ) 笑眯眯(    ) 嘲笑(   )神情自若(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2分)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7分)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3分)  
1)   
2)、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画下来。(2分)  
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2分)  
  
6、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7、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请举例说一说。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答: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篇1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老师该怎样教和学生该如何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五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所以,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会读“为设果”、“应声答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答:翱翔在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两眼扫视地面,它能够从许多相对运动着的景物中发现兔子、老鼠,并且敏捷地俯冲而下,一举捕获。鹰眼还具有对运动目标敏感、调节迅速等特点,它能准确无误地识别目标。现代电子光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研究一种类似鹰眼的系统,帮助飞行员识别地面目标,同时可以控制导弹。候鸟...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答:起初,小葡萄树像生了病一样,一枝干枯的小茎上,只有几片嫩嫩的小叶,非常可怜。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在葡萄树的两侧,斜插了两根三米来高的木棍,它们的顶端再横上一根木条,用绳子绑住,形成了天然的梯形凉棚。每天放学回来,我都要给小葡萄树松土、浇水。葡萄树渐渐长大了,干枯的茎变粗变绿了。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200字 急!!!
答:春天就在楼下小区的花园里,不信,你跟我来,春天一到,花坛里的小草、小花都开始伸懒腰、打哈欠,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尾巴上;在小河中调皮小鱼儿吐出的泡泡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农民伯伯闪亮的锄头上;在勤劳小朋友琅琅的书声里。篇三:春天 春天来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答:作文 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 八年级 语文第三单元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作文,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一) 我心目中的孙悟空西游记,是一部历史大作。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猴子——孙悟空。 它调皮,他不计后果,他快活。尽管天天被菩...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设计标语
答:30.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31.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32.21世纪拒绝含铅汽油 33.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34.废塑料的用途 35.拒食野生动物 36.我们的母亲河 37.提布袋购物是一种时尚 38.多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39.请选用无磷洗衣粉 40....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开头怎么写
答: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捕青蛙。他网中的青蛙在凄凉呼叫,好象在说:“快来救救我啊!”它的眼神流露出万般的忧伤和无奈。我站在那儿,一阵莫名其妙的悲伤涌在心头,痛心极了。青蛙头上有两只圆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怎么写?
答: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从没被评过“三好生”之类的奖。如果在小学阶段的最后时刻失去了这次机会,那将会使我遗憾终生。老师、同学们,请相信我、支持我吧!请记住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把手中那宝贵的一票投给我吧!我一定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此来回报大家对我的信任!谢...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怎么写?
答:晚上,我躺在小床上,一缕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在我的 脸上,我静静地听着爸爸他那沉重的鼾声,我思忖着:爸爸为 了让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条件变得好一些,总是起早摸黑,不 辞辛劳地工作。平时爸爸经常拖着他那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连晚饭都 来不及吃,就倒床呼呼大睡了,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答:星期三中午放学后,因妈妈不在家,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正在焦急的时候,王老师走了过来,她看着我亲切地说:“跟老师回家吧! ”看我还在那里犹豫不决,王老师伸出手拉着我的小手往她家走去,我感到她的手是那么的温暖。到了王老师家,王老师端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让我吃,我看着王老师那温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