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采用的是什么结构?

作者&投稿:游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硬件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由存储体、控制线路、地址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和地址译码电路五部分组成。

选C ,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体(RAM)来得快的一种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统主记忆体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也有快取记忆体的名称。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主存储器存取速度一直比中央处理器操作速度慢得多,使中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有很多方法可用来缓和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如采用多个通用寄存器、多存储体交叉存取等,在存储层次上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很多大、中型计算机以及新近的一些小型机、微型机也都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容量一般只有主存储器的几百分之一,但它的存取速度能与中央处理器相匹配。

根据程序局部性原理,正在使用的主存储器某一单元邻近的那些单元将被用到的可能性很大。

因而,当中央处理器存取主存储器某一单元时,计算机硬件就自动地将包括该单元在内的那一组单元内容调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央处理器即将存取的主存储器单元很可能就在刚刚调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那一组单元内。于是,中央处理器就可以直接对高速缓冲存储器进行存取。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如果中央处理器绝大多数存取主存储器的操作能为存取高速缓冲存储器所代替,计算机系统处理速度就能显著提高。

拓展资料:

高速缓冲存储器通常由高速存储器、联想存储器、替换逻辑电路和相应的控制线路组成。

在有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存取主存储器的地址划分为行号、列号和组内地址三个字段。于是,主存储器就在逻辑上划分为若干行;每行划分为若干的存储单元组;每组包含几个或几十个字。

高速存储器也相应地划分为行和列的存储单元组。二者的列数相同,组的大小也相同,但高速存储器的行数却比主存储器的行数少得多。

参考资料:高速缓冲存储器-百度百科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通常采用半导体存储器结构,其中最常见的是闪存 (Flash Memory) 和内存 (Memory)。
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它可以通过写入和擦除操作来存储和读取数据。闪存通常用于存储系统固件、配置文件、闪存驱动程序和其他非易失性数据。
内存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取和写入数据,但一旦计算机重新启动,内存中的数据将被清除。内存通常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以及为高速缓存和磁盘缓存提供数据。
除了闪存和内存,计算机的主存储器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和固态硬盘 (Solid State Drive, SSD)。这些存储器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可以提供更快的读取速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

【操作系统】0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答:通常, 处理机从指存中读出数据放入指令寄存器, 这一时间段我们称之为取指周期; 处理机从数存中读取数据放入数据寄存器, 再流入运算器, 这一时间段我们称之为执行周期.高速缓存和磁盘缓存: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介于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存储器, 主要用于备份主存中较常用的数据, 用来减少处理机对主存储器...

电脑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答:是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电脑上的三大核心部件为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三者是组成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计算机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主要为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什么来划分
答:3、第三阶段为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年至1970年):在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型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在软件方面,有分时操作系统和结构化、规模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其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至数千万次),可靠性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主存和内存有何区别?
答:二者没有区别,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主存和内存是主存储器的两种不同叫法。计算机中,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并能由中央处理器(CPU)直接随机存取。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什么
答:按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又可分为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控制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是内部存储器,磁盘是外部存储器,又是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即使用高级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CPU能直接访...

在计算机工作时,什么给运算器提供计算机所用的数据
答:存储器。存储器单元实际上是时序逻辑电路的一种。按存储器的使用类型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的功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描述上也有所不同。存储器是许多存储单元的集合,按单元号顺序排列。每个单元由若干三进制位构成,以表示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数值,这种结构和数组的结构非常...

计算机的发展史有哪几代,每代的逻辑元件及应用领域是什么?
答: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

计算机组成原理
答:1.冯诺依曼机主机主要特点。○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2.指令和数据一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4.指令由操作吗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5.采用存储控制原理...

请问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有什么异同?谢谢!
答: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址、独立访问。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把要执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首先存入主存储器,计算机执行程序时,将自动地并按顺序从主存储器中取出指令一条一条地执行。3、组成不同:哈佛结构的计算机由CPU、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组成。诺依曼结构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计算机中多总线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但是由于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通过CPU才能进行中转,从而降低了CPU的工作效率(或增加了CPU的占用率。一般来说,外设工作时要求CPU干预越少越好。CPU干预越少,这个设备的CPU占用率就越低,说明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高),这是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的主要缺点。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