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哪几个等级?

作者&投稿:费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还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划分不同级别的保护区应当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不同级别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将采取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

1.按照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划及取水工程建设情况,确定地表水源地的具体位置。在地表饮用水源地和工业集中取水水源地设立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应包括地表水源地的设计蓄水水域、主要汇流河道、沿岸陆域及汇水区域的耕地、林地等。

2.地表水源地主要水体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符合Ⅱ类水质以上标准;农业供水水源地应符合Ⅴ类水质以上标准;工业供水水源地应符合Ⅳ类水质以上标准。

3.批准的一级、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设置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及防护设施。

4.在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排污口;   

(二)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三)建设向水体或者河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四)非法采矿、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五)使用炸药、高残留农药及其他有毒物质;   

(六)堆放、存储、填埋或者向水体倾倒废渣、垃圾、污染物;   

(七)对水体造成污染的其他行为。

5.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除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建设项目外,禁止任何污染水体或者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各类活动。

扩展资料:

除了《水污染防治法》第56~63条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对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具体规定: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禁止设置油库;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原有排污口依法拆除或者关闭;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准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对于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废弃物。

禁止利用透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农药等;实行人工回灌地下水时不得污染当地地下水源。具体规定: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本区;禁止建设油库;禁止建立墓地。

二级保护区内: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其他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理,转产或搬迁;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已有的上述场站要限期搬迁。

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的污灌农田要限期改用清水灌溉;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必须有防雨、防渗措施。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禁止承压水和潜水的混合开采,作好潜水的止水措施。

准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堆放场站,因特殊需要设立转运站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渗漏措施;当补给源为地表水体时,该地表水体水质不应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不得使用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合理使用化肥;保护水源林,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源地保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饮用水水源地



~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答: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基于取水点,分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2. 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起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3. 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2500米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4.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

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保护要求
答: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基于取水点的位置,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向上游延伸1000米,向下游延伸100米的水域,以及河岸两侧各延伸20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开始,向上游延伸2500米,以及河岸两侧各延伸200米的陆域。-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的上游...

水源保护区划分范围怎么分
答:我国水源保护区等级的划分依据为对取水水源水质影响程度大小,将水源保护区划分为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 结合当地水质、污染物排放情况将位于地下水口上游及周围直接影响取水水质(保证病原菌、硝酸盐达标)的地区可划分为水源一级保护区。 将一级水源保护区意外的影响补给水源水质,保证其他地下水水质指标的一定区域划分...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县人民政府应该如何划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答: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起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2500米及其河岸...

地表水1-5类怎么分
答:一类水源为一级水质的水源地; 二类为二级水质水源地。三类则为三级水质水源地。三类水源地主要作为应急水源地使用。 源地保护范围的划分。可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将其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三个层次。并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从而保证水源地的绝对安全。各类地表水...

什么是饮用水源地一二级及准保护区?
答:指在一级保护区之外,为防止污染源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直接影响,保证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而划定,需加以严格控制的重点区域。3、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quasi protected area of drinking watersource 指依据需要,在二级保护区外,为涵养水源、控制污染源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间接影响,保证饮用水水源二级...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
答:一级水源保护区是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限制较为严格。二级水源保护区被视为次要饮用水源保护区。三级水源保护区是保护性区域,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较低。

一二级水源保护区怎样划分的
答:我国水源保护区等级的划分依据为对取水水源水质影响程度大小,将水源保护区划分为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结合当地水质、污染物排放情况将位于地下水口上游及周围直接影响取水水质(保证病原菌、硝酸盐达标)的地区可划分为水源一级保护区。将一级水源保护区以外的影响补给水源水质,保证其他地下水水质指标的...

水源保护地保护范围
答:1. 水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饮用水水源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其保护范围根据水源类型和重要性分为不同的等级。2. 以江、河为水源的饮用水水源地,其水域保护区分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核心区,位于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内;二级保护区为取水点至上游1000米、至沿岸、到中泓线的水域内且在...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按照不同的什么标准
答:结合当地水质、污染物排放情况将位于地下水口上游及周围直接影响取水水质(保证病原菌、硝酸盐达标)的地区可划分为水源一级保护区。将一级水源保护区意外的影响补给水源水质,保证其他地下水水质指标的一定区域划分为二级保护区。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