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该怎么理解?

作者&投稿:竹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了一审判决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 被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被支持,那么一审判决应当确认被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即应当给予原告何种民事权利或者消除何种民事义务,以及是否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 各方应当承担的诉讼费用:一审判决还应当确定各方应当承担的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鉴定费等。

  • 审判程序:一审判决还应当说明审判程序,包括庭审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 他事项:一审判决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他相关的事项。

  • 总之,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了一审判决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旨在保障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有效进行。



此处应当理解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2倍,判决书其实变相减少了利息,把约定的4倍利息降至2倍了。根据经验判断,原告应该是在向法院起诉时,要求利息计算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所以法院的判决书只能判决生效之后的利息是按2倍计算。 \x0d\x0a 法律依据:\x0d\x0a 1、《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x0d\x0a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x0d\x0a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3、294条进一步明确: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自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x0d\x0a 3、《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当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多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

~

2014年8月1日前迟延履行利息计算公式
答:法律分析: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即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两倍计算迟延履行的利息。【计算公式】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360×天数(天数算头不算尾)×本金×2倍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

谁懂民事诉讼法229条的?
答:(2)“还是只用本金减去已还的数来计算债务利息”:这算法也不对,因为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债务总额是“本金+本金的利息”,所以应是以判决中确定的“本金+本金的利息”—已经履行的部分。附:《民事诉讼法法》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

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方式有哪些
答:对于债务人迟延给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应承担的债务利息,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有相关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

请懂民事诉讼法229条的法律人士帮我解释一下
答:一、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时,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二、执行款不足以偿付全部债务的,应当根据并还原则按比例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当事人在执行和解中对清偿顺序另有约定的...

民事诉讼法第229条的“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
答: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就是说法院判决在30天内将钱赔给对方,但在30天内未赔给对方,或者没赔足,按未赔的金额计算期限的利息,说白了就是要多赔。

老民事诉讼法229条是新民事诉讼法多少条
答:旧的已经生效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新的正在施行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

《民诉法》第229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利息的利率是...
答:利息根据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双倍,你可以看看要求支付时的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利率*2*10000元

强制执行利息时间
答:你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9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经过二审程序的,实际上等于一审判决并未生效,生效的是二审判决,执行的也是二审判决,因此计算强制执行利息的时间应从二审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结束之日起...

《民诉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基数怎么...
答: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即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两倍计算迟延履行的利息。【计算公式】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360×天数(天数算头不算尾)×本金×2倍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

判决书生效后利息怎么算
答:”、对利息计算是这样描述的“利率按*%计算,从某年某月某日起计算至执行(或者款付清)之日止”;“如果被告张三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判决生效后,如果张三未履行金钱给予义务,李四何时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