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设未知数的解法吗明明和爸爸一起做数学游戏.爸爸 三年级寒假作业中的猜数游戏。有不设未知数的解法吗?将想好的这...

作者&投稿:豆卢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答: 原来的题目是: 明明和爸爸一起做数学游戏。爸爸要明明在心里记一个数,然后暗暗运算:先将这个数加2,再乘3,减5,再减去你刚才所记下的数,接着乘2再减1。到此,爸爸问明明的得数是多少,明明说是45。爸爸说:那么你开始在心中记下的数是11,对不对?明明非常惊讶,问爸爸 “你怎么知道”?
不设未知数,就是用小学里的算术方法做。 明明在心中默默计算的过程是 (11+2)×3=39,39-5=34,(34-11)×2=46,46-1=45。
他爸爸怎么知道呢?很简单,只要按照明明刚才的逆向计算顺序,用相反的运算符号就可以了,即 ( 45+1)÷2=23, 23+11+5=39, 39÷3 =13, 13-2=11。
上面的第二个等式中,怎么知道要加11呢?那是因为他爸爸知道后面的推算中,必须有“除以3”这一步,则被除数应当是3的倍数,45以下的3倍数有42,39,36,33,30,27.....等,经检查,只有39才能符号最后得数是45,而+5是已知条件决定了的,39-(23+5)=11,所以就确定是11。经过后面第三、第四部运算,表明选11是对的。

三年级寒假作业中的猜数游戏。有不设未知数的解法吗~

只要把所有的运算符号倒过来一下计算,用得出来的数+45(因为是“再减去所想的数”)。

2(3(x+2)-5-x)-1

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怎么解
答: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解法如下:1、明确理解问题:你需要清楚地理解你要解决的方程是什么,以及这个方程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关联的。找出关系:观察方程,找出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看看是否有一些数学关系或模式可以帮助你解方程。2、执行计算:使用代数技巧和计算方法来解方程。这可能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

数学中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答: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

一元一次方程是否可以把未知数单独放在一边?(列方程时)
答:就是将未知数单独放在一边(例如x=1+2),这个方程就失去意义了。希望能够帮助你!所谓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的种类很多,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来自百度知道) 追问 谢谢! 来自:求助...

聪聪的玻璃球是明明的2倍,要是聪聪给明明3颗,他们俩就一样多了,他们...
答:有多种解法:1,未知数法,设明明开始的玻璃球数为x,则聪聪有2x个, 最后俩人平均各有1.5x个, 所以对明明来说 x+3=1.5x, 所以x=6,即明明开始有6个,聪聪12个;2,直接观察法,开始聪聪的球数是明明的两倍,假设有人从明明和聪聪手中借走明明的个数,则明明没有了,而聪聪还有明明个,...

想再知道下解未知数X的方程解法,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怎么变号啊...
答: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它的学习对今后不等式解应用题以及函数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学好它,那今后的学习将显得比较困难.一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设出未知数,未知数的设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有比较关系时,如甲比乙多8,我们...

不等式组的解法
答:1先求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的解集。解法:1移项,2合并同类项,3不等号的两端同除未知数的系数(未知数的系数小于零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2在数轴上画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这个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3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有公共部分时,...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
答: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代数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 解的定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可以说是满足方程的一个数值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 一、去分母 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

毛毛和爸爸妈妈回老家,坐火车,儿童票半价,三张票一共510元,问儿童票多 ...
答:根据题意可得,两个大人一个小朋友,小朋友半价。所以2.5x=510,解得x=204。所以小朋友的儿童价为102元。这是一道很基础的数学题,设一个未知量就可以解出题目。方程式或简称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中一定有含一个或一个以上未知数的代数式;方程式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小学生一共1080人,高年级人数是中年级
答:楼上是设未知数的解法 不设未知数可以这样解:高比中多110人、低比中少50人,说明高比低多160人 也就是低年级人数的三倍等于总人数减去160再减去50 所以低年级人数为(1080-160-50)÷3=290(人)中年级人数为 290+50=340(人)高年级人数为 340+110=450(人)

小学数学题目
答:很高兴能为你回答问题,下面是我的想法 解:设明明x岁,则妈妈(26+x)岁,爸爸(30+x)岁 列方程 x+26+x+30+x=77 3x+56=77 3x=21 x=7 解之得x=7 如果他不懂,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明明比妈妈小26岁,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三人年龄之和是77岁,这明显告诉我们,用他们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