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历史上圆周率的发明人是谁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作者&投稿:逮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圆周率是一个概念,一个定义,不存在由谁发明的问题。 而对于圆周率精确计算,在各个时期达到如何的精度是有记录的。数学家祖冲之为圆周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约公元前2世纪)的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意即取π=3。汉朝时,张衡得出π²除以16约等于8分之5,即π约等于根号十(约为3.162)。这个值不太准确,但它简单易理解。 

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刘徽给出π=3.141024的圆周率近似值,刘徽在得圆周率=3.14之后,继续割圆到1536边形,求出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圆周率3927除以1250约等于3.1416。

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密率是个很好的分数近似值,要取到52163除以16604才能得出比355除以113略准确的近似,在之后的800年里祖冲之计算出的π值都是最准确的。

扩展资料: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 

19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现已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周率



人类使用圆周率π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古人早就知道任何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被定义为圆周率,相关证明方法并不复杂。


如上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心圆O1和O2,圆心为O,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并且r1<r2。然后把两个同心圆分成n等份,考察其中一等份。可以看到,△AOB和△COD均为等腰三角形,OA=OB=r1,OC=OD=r2。再由∠AOB=∠COD,就能证明△AOB∽△COD。由此可得如下的关系:


圆O1和O2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p1和p2分别为:

p1=n·AB

p2=n·CD

如果圆分成的等份越多,那么,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于圆,所以圆O1和O2的周长c1和c2与p1和p2有如下的关系:

c1≈p1=n·AB

c2≈p2=n·CD

如果取极限,当圆分为无穷多等份时,即n趋于无穷大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会等于圆的周长,所以有如下的关系:


把上述两式经过变形可得如下的形式:


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关系,AB/r1=CD/r2,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


因此,任何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我们所说的圆周率π。

当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也是常数(记作τ,大约为6.28),之所以数学家没有把这个常数定义为圆周率,是因为用圆的周长与直径定义的常数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例如,用公式表示圆的面积时,πr^2显然比τ/2r^2来得更方便。虽然曾有人主张把π替换成τ,因为在某些公式中用τ会更简洁,但也仅限于少数公式,所以π的地位无可撼动。



圆周率,用π来表示,是圆形之周长与直径之比值。是古代许多中外数学家各自求证而得。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 约公元前2世纪)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认为圆周率是常数接近于3。更早的古希腊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约公元前3世纪初)中己提到圆周率是常数。如古埃及纸草书(约公元前1700)中曾取π=3.1604 。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他在《圆的度量》(公元前3世纪)中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确定圆周长的上下界,从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计算到正96边形,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π值。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用圆内接正多边形,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出π≈根号10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约为3.14。中国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著作中,欧洲不知道是祖冲之先知道密率的,将密率错误的称之为安托尼斯率。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德国数学家柯伦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1706年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1873 年另一位英国数学家尚可斯将π值计算准确到到小数点后527位。到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1949年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的军队弹道研究实验室首次用计算机(ENIAC)计算π值,一下子就算到2037位小数,突破了千位数。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用克雷-2型和IBM-VF型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出π值小数点后4.8亿位数,后又继续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数,创下最新的纪录。2010年1月7日——法国一工程师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27000亿位。2010年8月30日——日本计算机奇才近藤茂利用家用计算机和云计算相结合,计算出圆周率到小数点后5万亿位。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用家中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
看了上面的叙述,你说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约公元前3世纪初)中提到圆周率是常数,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 约公元前2世纪)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也认为圆周率是常数.历史上曾采用过圆周率的多种近似值,早期大都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结果,如古埃及纸草书(约公元前1700)中取π=(4/3)^4≈3.1604 .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他在《圆的度量》(公元前3世纪)中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确定圆周长的上下界,从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计算到正96边形,得到(3+(10/71)) < π < (3+(1/7)) ,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几何方法(亦称古典方法,或阿基米德方法),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π值.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
南北朝时代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

数学家刘徽得出较精确的圆周率。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数学史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历史上圆周率的发明人是谁~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研究圆周率,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成书于公元前l世纪,有“勾股圆方_”的记载,汉代赵爽注释“圆径一而周三”,即认为圆周率为3。

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创造性地提出了割圆术,得出圆周率的值为3927/1250(即3.1416),确定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数。这个值的精确度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约200年后,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夜以继日、成年累月地计算,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人类第一次确定了圆周率小数点后6位数。祖冲之得出的这一精确纪录保持了千年之久。

1579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将圆周率正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9位数。17世纪后,由于数学理论发展,计算圆周率的公式有很多,德国数学家卢多夫计算出的圆周率小数部分有35位数,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出的圆周率小数部分突破100位数,英国数学家威廉·香克斯自称已算到小数点后第707位数(70多年后,人们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发现,香克斯计算出的圆周率小数部分第528位数是错的)

圆周率不是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首先计算出其准确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可以用分数355/113来表达,准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扩展资料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 x = 0的最小正实数x。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19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参考资料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