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的句子摘抄和赏析有哪些? 雅舍小品中的好句赏析

作者&投稿:董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

赏析: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其结构简陋,作者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

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

2、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赏析:写它的“不避风雨”,用了骈偶句式。闻一多的《死水》以美写丑,用的是“反讽”手法,表达的是忧愤的情绪;梁实秋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

3、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赏析: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荒凉”只是别人所说,他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

4、“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

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 “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

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

赏析: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

5、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

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赏析: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作者“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享誉海峡两岸的名篇,《雅舍》是这本小品集的代序言。后来《雅舍》一文被收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雅舍》是作者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

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雅舍小品



1.男人大概有好胃口的居多。他的嘴,用在吃的方面的时候居多,他吃饭时总要在菜碟里发现一英寸见方半英寸厚的肉,才能算是没有吃素。几天不吃肉,他就喊“嘴里要淡出鸟来!”若真个三月不知肉味,怕不要淡出毒蛇猛兽来!有个一人半年没有吃鸡,看见了鸡毛掸子就流涎三尺。一餐盛宴之后,他的人生观都能改变,对于什么都乐观起来。

赏析:作者利用搞笑、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眼中的男人是什么样子。

2.女子的衣裳则颇多个人的差异,仍保留大量的装饰动机,其间大有自由创造的余地。即是创造,便有失败,也有成功。成功者便是把身体的优点表彰出来,把劣点遮盖起来;失败者便是把劣点显示出来,优点根本没有。

赏析:作者从女人穿着方向出发,写出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不同,即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具体原因。

3.有些人家在门口挂着牌示“内有恶犬”,我觉得这比门里埋伏恶犬的人家要忠厚的多。我遇见过埋伏,往往猝不及防,惊惶大呼,主人闻声而出,嫣然而笑,肃客入座。从容相告狗在最近咬了多少人。这是一种有效的安慰,因为我之未及于难是比较可庆幸的事了。但是我始终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索性养一只虎?来一个吃一个,来两个吃一双,岂不是更为体面么?

赏析:作者看似写狗,实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的一种状态。



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今以研究所的,公诸同好,或可为骂人时之一助乎?

一、 知己知彼

二、 无骂不如己者

三、 适可而止

四、 旁敲侧击

五、 态度镇静

六、 出言典雅

七、 以退为静

八、 预设埋伏

九、 小题大做

十、 远交近攻

我做此文的用意,是助人骂人,同时也是想把骂人的艺术揭破一点,供爱骂人者参考。

——《骂人的艺术》



《雅舍小品》好词好句摘抄,好词多一点,好句不少于50句,急~~~~~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下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
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傍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
“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惧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轻的时候愣头愣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
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图谋,又相互设防。人际关系的一切复杂都源于此
人们通常不能忍受自己屋子里的脏乱,但他们却都能够对自己内在的脏乱安之若素。与一个房间里面的清洁环境相比,一个人内在的高洁品性无疑更胜一筹。因为一个人只要任何时候一闭起眼睛,他马上就会感受到自己内在的那个环境。
孤独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感。不管孤独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什么,我都喜欢它的真实感。
病中温情 鲁迅死前遗言“不饶怒人,也不求人饶恕。”那种态度当然也可备一格。不似鲁迅那般伟大的人,便在体力不济时和人类容易妥协。我僵卧了许多天之后,看着每个人都有人性,觉得这世界还是可留恋的。
越是不善的人,就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越是善良的人就越不需要别人的爱,对于太过善良的人来说,别人的爱常常反而只是给他添乱罢了。善良本身就是对善者最好和最纯的滋养
嫉妒是对一个人拥有的不可剥夺的优越品质所产生的憎恨。所以,由嫉妒产生出来的恨意常常比一般的仇恨更难消除,因为,仇恨有可能是出于误解,但嫉妒里面没有误解。
有时候,最亲密的人往往带给你最大的陌生感,一种惊诧的陌生感。只有当你无限接近一个人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他与你的距离是多么遥远。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地背叛你,如果你觉得别人背叛了你,那么你自己也要负很大的责任,你为什么要依赖别人?或者你为什么和别人涉入得那么深?别人背叛我们通常都是以我们先背叛自己为前提。
很少有一个陌生人的面孔看了能够让我们感到愉快的,多数人的外观都令人失望,这是他们内在品质不佳的一个不祥之兆。不过每个人都带着一副笑容可掬的面具以及一个礼貌、热情和谦卑的虚假人格,那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表面的接触总是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亲切和愉快,这就是社交聚会的全部魅力所在。但一切也都仅仅到此为止!一旦人与人之间有了更深入的接触,恐怕就该轮到他们对各自的真实品性大失所望了。
恭维就像搔痒,只要部位吃得准,被恭维的人无不感到惬意和陶醉。
即使平庸也不是一种很稳定的品性,平庸很容易滑向恶意甚至恶毒。所以那些满足于平庸的人,要小心地滑!
艺术的可贵在于它的纯粹性和持久性,它能够持久地给人以不带杂质的精神愉悦。
就像人们在战争期间纷纷躲避战乱一样,一个人内在的骚乱,使他成为了自己的逃难者。
孤独对于庸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块墓地,对于智者来说却是一个世外桃源。常人忍受孤独,智者享受单独。
人们常常透过谈论物质上的伟大来掩饰自己精神上的渺小。
当我们被别人欺骗的时候,我们承受着一种被人戏弄的苦涩。但是当人们在自我欺骗的时候,却享受着一种游戏般的快乐。

柳 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陋室铭和雅舍有什么异同?
答:《雅舍》选自《雅舍小品》,作于1940年的重庆。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资购房,因为没有门牌,就以龚业雅的“雅”为名,写上“雅舍”两个字。雅舍,实则是半山腰的陋室。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流露出随遇而安的洒脱和豁达。选文部分,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介绍雅舍...

雅室兰香诗句的意思
答: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大致有: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关于其结构简陋...

梁实秋的《雅舍》和刘禹锡的《陋室铭》有何不同
答:《雅舍》选自《雅舍小品》,作于1940年的重庆。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资购房,因为没有门牌,就以龚业雅的“雅”为名,写上“雅舍”两个字。雅舍,实则是半山腰的陋室。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流露出随遇而安的洒脱和豁达。选文部分,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介绍雅舍...

《陋室铭》和《雅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答:《雅舍》选自《雅舍小品》,作于1940年的重庆。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资购房,因为没有门牌,就以龚业雅的“雅”为名,写上“雅舍”两个字。雅舍,实则是半山腰的陋室。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流露出随遇而安的洒脱和豁达。选文部分,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介绍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