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诊断的步骤 健康教育的流行病学诊断要解答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费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健康教育诊断是指在面对人群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
  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6个方面进行诊断。
  1.社会诊断 社会诊断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社会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人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其重点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
  (1)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卫生服务、社会政策、社区资源等多方面情况及其历年情况。
  ①经济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年收入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化面积等。
  ②文化指标:入学率、文盲率、风俗习惯等。
  ③卫生服务指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人员的组成等。
  ④社会政策卫生法规、政策的建立、执行情况。
  ⑤社区资源:主要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利用的资源,如健康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设备条件等。
  (2)生活质量:测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个方面。主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客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疾病等状况。
  2.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要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诊断要描述人群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频率、强度等,以确定健康问题的相对重要性,并揭示健康问题随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方式、住房条件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特别是通过对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发生、分布、强度、频率等研究所获取的信息,往往就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的干预重点。总之,流行病学诊断最终应回答以下5个问题:
  (1)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问题是什么?
  (2)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3)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
  (4)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上有何规律?
  (5)对哪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
  3.行为诊断 行为诊断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其主要任务包括3个方面:
  (1)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分析导致已知疾病或健康问题因素是否为行为因素。
  (2)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以下列2条原则区别重要与相对不重要原则:
  ①行为与疾病或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②经常发生的行为。
  (3)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所谓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某行为发生定向改变的难易程度。其具体标准为:
  高可变性行为是:
  ①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②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③在其他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④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低可变性行为是:
  ①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②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的行为;③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
  4.环境诊断 环境诊断是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其主要步骤为:
  (1)从众多的社会环境因素中,找出与行为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
  (2)根据环境因素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的强度,以及该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发病率、患病率、罹患率状况,确定其重要性。
  (3)根据环境因素是否可通过政策、法规等于预而发生变化,从而确定其可变性。
  (4)将重要性与可变性结合分析,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
  5.教育诊断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在格林模式中,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3类。任何一种健康行为均会受到这3类因素的影响,教育诊断主要分析这3类因素。
  (1)倾向因素:是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促成因素:是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强化因素: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6.管理与政策诊断 管理与政策诊断的核心内容是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组织评估包括组织内分析和组织间分析两个方面;资源评估则是对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资源进行分析。
  组织内分析系指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部的分析,如有无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机构、该机构是否为专业机构、对项目重视程度如何、有无实践经验和组织能力、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
  组织间分析系指主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组织外部环境,分析外环境对计划执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此健康教育项目与本地区卫生规划的关系、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状况,本地区其他组织机构参与健康教育的意愿和现况、社区群众接受和参与健康教育的意愿和现状、社区是否存在志愿者队伍等。

什么是健康教育诊断~

可以对自己进行诊断,不可以为别人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是指在面对人群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
  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6个方面进行诊断。
  1.社会诊断 社会诊断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社会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人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其重点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
  (1)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卫生服务、社会政策、社区资源等多方面情况及其历年情况。
  ①经济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年收入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化面积等。
  ②文化指标:入学率、文盲率、风俗习惯等。
  ③卫生服务指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人员的组成等。
  ④社会政策卫生法规、政策的建立、执行情况。
  ⑤社区资源:主要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利用的资源,如健康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设备条件等。
  (2)生活质量:测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个方面。主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客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疾病等状况。
  2.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要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诊断要描述人群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频率、强度等,以确定健康问题的相对重要性,并揭示健康问题随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方式、住房条件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特别是通过对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发生、分布、强度、频率等研究所获取的信息,往往就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的干预重点。总之,流行病学诊断最终应回答以下5个问题:
  (1)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问题是什么?
  (2)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3)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
  (4)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上有何规律?
  (5)对哪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

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包括()等内容。
答:【答案】:A、B、C、D、E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又称为健康教育诊断,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诊断包括如下内容: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和管理与政策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的什么任务是分析影响健康
答:健康教育诊断的教育与组织诊断任务是分析影响健康。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组织诊断任务是指在对组织的文化,结构以及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变革的活动。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内容
答: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内容具体如下:一、特殊儿童教育诊断的内容 1、病史诊断结论,主要包括妊娠史、生产史、家族史、疾病史、儿童身体发育的基本状况。2、病理检查结果,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精神状态和躯体状态。3、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包括生化检查指标、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或核磁共振检查等相关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评估评价方案
答:3、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对居民进行宣教,举行专题讲座、知识竞赛,通过宣传资料、宣传橱窗等进行宣传。五、调查步骤及重点 1、工作启动阶段(20XX年8月)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健康教育专干、相关街道社区负责人及中心医护人员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调查工作。2、调查实施阶段(20XX年8月—...

健康教育诊断的()核心是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包括组织资源...
答:【答案】:C 管理与政策诊断核心是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包括组织资源、外部力量,以及政策环境。在管理诊断中,主要从组织内部和组织间两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内分析包括本组织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以往工作经验,组织机构拥有的设备、技术力量,时间与经费是否充足等;组织间分析包括本地区是否有其他...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答: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

患者教育的程序不包括
答:患者教育的程序,不包括( )。A. 教育需求评估 B. 教育诊断 C. 教育计划制定 D. 教育效果评价 E. 对项目实施人员培训 正确答案:E 【

根据格林模式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诊断
答:四、格林模式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行为改变理论的组织框架制订行为干预策略的方法。本研究在对上海市2000—2004年的食物中毒特点分析和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格林模式,研究提出了以下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和实施步骤。五、格林模式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脑性瘫痪患儿该如何进行教育康复?
答:脑性瘫痪患儿除了运动功能障碍外,智力水平亦多低于正常水平,且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缺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运动功能和智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着“用进废退”的生理原则,应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并运用有系统和有组织的教育和训练,起到补偿矫治作用,这是脑性瘫痪患儿的重要康复途径之一 1.脑性瘫痪患儿的教...

怎样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体验案例
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一、计划设计的概述;(一)计划设计的概念;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计划是有利于选择优先项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明;(二)计划设计的原则;1.目标原则:计划要有明确的总目标和可行的具体目;2.整体性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是整个卫生;3.前瞻性原则: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