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作者&投稿:岑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向人们警示着地球空间尤其是生物圈内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像似一张大网紧密相连。

如果这张网某些环节受损或变化,必将引起生物间连锁反应。

鹿和狼

在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

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

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

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

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美国 *** 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

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

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樱桃与麻雀

在历史上,因消灭某一物种酿成后患的事例屡见不鲜。

据史载,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喜吃樱桃,1774年他看到成群的麻雀在果园里啄食樱桃,十分恼怒,立即下令消灭麻雀。

一时举国上下,围剿麻雀,不久麻雀被捕杀殆尽,国王欣喜不已。

不过,时隔不久很多果园里害虫却泛滥成灾了。

害虫吃光果子和果树叶子,果园面临毁灭。

于是国王又宣布麻雀不要再打了,并决定从外地引进麻雀,加以保护,才使害虫逐步得到遏制。

人兔大战

在澳大种亚原来是没有兔子的。

1895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运来24只兔子供人观赏。

不料,1863年动物园失火,幸免于难的兔子逃到草原上。

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不仅饲草丰美,而且无天敌之害,成了兔子的天堂。

到1928年,兔子总数猛增到40亿只,遍及澳大利亚2/3的地区。

他们消耗了牧场牧草和大量灌木,使畜牧业面临着灭顶之灾。

问题还在于兔子破坏了植被,又引起水土流失。

为此,澳大利亚 *** 动用军队,全副武装出击,对兔子进行歼灭,但收效甚小。

随后,他们又对兔子采取了更残忍的细菌战。

1951年,从南美引进一种能使兔子致死的病毒,让兔子染上病毒传播,结果99%以上的兔子病亡,兔害基本消除。

可是少数大难不死的兔子对病毒产生了抗性,于是又重新迅速生儿育女。

1993年兔子再次达到4亿余只,以致澳大利亚“人兔之战”至今还在继续。

土著鱼的命运

类似其例在我国也曾发生。

云南洱海原有22种土著鱼,其中包括味道极为鲜美的大理弓鱼等8种为洱海特有鱼种。

然而人们为追求渔业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起向洱海投放了高产的青、草、鲢、鳙等家鱼鱼苗,当时有多种小杂鱼苗混入。

这些外来的杂鱼适应力和竞争力很强,肆意掠食土著鱼的卵,繁殖迅速,挤占了土著鱼的生存空间,土著鱼无力与之抗衡。

因此,过20年后,原来产量较高而又珍贵的弓鱼绝迹了,人们再也品尝不到它的美味了。

同时与弓鱼世世代代和平共处的其他几种优势土著鱼也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清道夫”屎壳郎

澳大种亚畜牧业很发达,数以万计的牛羊排泄了大量粪便,而那里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却没有取食、分解粪便的动物。

这样日积月累,粪便就遍布地面,滋生了苍蝇,传染疾病,且覆盖了大片草场,牧畜面临着饲草短缺的危机。

对此,澳大利亚人无计可施。

后来,他们在我国发现一种叫屎壳郎的昆虫。

这种其貌不扬、令人生厌的虫子专以粪便为食。

澳大利亚人对这样的“清道夫”十分看重,便从我国引进,不久成片成堆的粪便就被清除。

“中国绿魔”

植物界同动物界一样存在着生命网。

豆科野生植物葛藤原生在中国,后来传到日本。

日本人在美国举办的一次世界博览会上介绍说,葛藤可炼糖浆,制葛粉,能入药,编篮筐,作饲草,并能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茎蔓柔美,花叶妖艳,从而引起美国人的兴趣。

20世纪初,美国南部引种葛藤,到50年代中,全美种植葛藤达7000万株,绿化了沙漠,保持了水土,提供了饲草,美化了庭院,美国人称誉葛藤为“中国绿宝”。

可是好景不长,到60年代,美国人情有独钟的葛藤反被称为“中国绿魔”。

这是为什么?原来葛藤在中国和日本的气候条件下,每到冬天,葛藤就要枯萎或冻死,春天再萌发,并有病虫危害。

因此,它只能是有限制地生长,与其他植物处于平衡状态。

而在湿热的美国南部没有严冬,没有天敌,葛藤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一天竟能生长30厘米,很快侵占了美国大片土地。

在森林称雄一方,使许多林木枯死;它侵入农田,造成庄稼颗粒无收。

为此,美国南部各州采取除根、洒药、放牲畜啃食等各种手段除藤,虽有成效,但至今未完全控制其害。

蛇与庄稼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

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

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

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

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

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

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猫和苜蓿的故事。

他说在英国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

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

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

因此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

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容易晒干;火会烧毁东西,水可以灭火。

这些事儿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

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 *** 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世纪海啸中动物救人的感人故事

最近,印度洋海啸的受灾国人民备受世界关注,各国 *** 和人民都纷纷捐款赈灾,一头远在美国的泰国大象也不落人后,以自己的"独门绝技"为灾民们提供帮助——它创作的绘画作品正在网上拍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红十字会。

其实,在此次大海啸中,就有不少动物帮助人的灵性故事。

他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有一天,他带着他心爱的猎枪,追杀着一群约有二十只山羊,当追到一个悬崖边的时候,这群的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脚步,悬崖的对面还是一个悬崖,但离这个悬崖有十米多远,任凭如何矫健的山羊都跳不过去,他得意地看着这群即将任他枪杀的山羊。

略过一会儿,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发生了,只见一只年岁较大的山羊从悬崖边退了几步,然后毅然地迅疾地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在这只老山羊刚跳出几米的刹那间,另一只年青的山羊随后也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分两次起跳,第二次是踏在半空中头一只老山羊的背上,再猛然地一蹬,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那只老山羊悄不声息地摔落在万丈深渊之中。

随后,所有的羊群,如同在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号令下,用同样的方法和动作,一起一落,一生一死。

猎人看得目瞪口呆,感慨万千……

人与自然的平衡之小动物的故事

一天,在路边,看到一老人,肩挑两只筐,筐里装几百只鸡雏叫卖。

看那鸡雏毛色或浅黄或白色,在筐内挤来挤去,甚是可爱,于是就买了几只回家。

城里人不会养鸡,就到书店买本养鸡的书,照本宣科,视为宠物来养。

把鸡装在纸箱里,铺上报纸,吊上日光灯,最初两周,光照要达到23小时以上,保持温度。

每天铺的报纸要换四五次,以保持卫生。

买些鸡饲料,一天要喂七八次。

待鸡稍大一些,就弄些小米、豆渣、菜叶、剩饭什么的来喂。

一天要喂五六次。

小鸡们小的时候是很好玩的,浑身毛茸茸的,不停地跑来跑去,很是活泼天真。

慢慢地,小鸡们一天天长大了。

有时竟然忽扇着翅膀,飞上飞下,羽毛也渐渐丰满。

于是,就把它们放在院子里,喂食的盘子也随放在外。

初放院内,小鸡们似乎不知所措,先是挤在一起,慢慢地在一个角落里找来找去。

几天后熟悉了环境,就显得有些好奇、兴奋,每天一放出,就欢叫着飞来跑去,满院找食。

小鸡吃食时,常用爪子把食刨得到处都是,于是,就引来了麻雀。

那麻雀先是立在树的枝头,小心翼翼地察看,后来就飞到离鸡食较远的地方,慢慢地靠近。

然后是边看边叨,一有动静,马上飞起。

又落在高处观看。

有时,天还没大亮,就听到麻雀的鸣叫,原来是它们赶在鸡放出窝之前,寻找昨天遗漏的鸡食。

待鸡们起床



~

大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
答:巨蛇引路救妇女 在印尼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一名女子在一条大蛇的指引下,抵达安全地点。26岁女子丽扎说,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这时,一名女邻居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双胞胎。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答:她与野象相亲、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狮子、狒狒…一个个给她带来奇趣、快乐、惊险、幻想、以至皮肉之苦、最终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她10岁回到巴黎、将她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编撰成书,配上她父母现场拍摄下的130多幅难得的图片,唤起了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她会跟动物说话...

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答:大自然中,有许多的动物,植物在生长,它们种类繁多,五颜六色.而大自然,也孕育了我们人类,让我们人类有一个美丽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大自然让我们的地球充满了勃勃生机,让这个世界不枯燥,不单调.可是.我 们,作为大自然中的高等生物的人类,几千年来和大自然和睦相处,是大自然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辩论赛 正方 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这方面谁有素材或者可以提问的啊
答:例子如下 1治水: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

老人与海鸥:一段感人的和谐故事
答:在忙碌与竞争中,我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你偶然发现那些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时,是否会让你暂时忘记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最近,我在六年级的语文课上,听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故事,仿佛一股清泉洗涤了我的心灵。和谐共生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之间的和谐共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尊重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250)
答:吃饭缺油少菜的职工们也过上了好日子。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沙害不除,治沙不止”的治沙精神,与风沙危害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争,谱写了一部尊重自然、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感人篇章,涌现了不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赢”的动人事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答:自然,是生的起源,动植物的栖息地,一般称为大自然,古人们在那儿生存,吃那儿的,用那儿的。大自然,是森林,瀑布,小溪,草原,高山,峭壁……和动物们的共同财产。人与自然存在着莫大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的赞美数不胜数,但这,却远远不及人们对自然的破坏。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例子
答:可是“和谐”似乎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词但是要真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却是难于上青天。世界上如果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不和谐相处,那么世界永无宁日,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人和人不和谐相处,那么社会治安就会受到影响,自然界中,如果人与动物不和谐相处,那么受伤害的不仅是动物,人也难逃恶运。

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资料,图片等
答: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资料,图片等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 迷蝶萫 2011-05-19 · TA获得超过83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法国小女孩Tippi,1990年生于非洲的纳米比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一段话?
答:我们需要去学习换一种方式对待自然,而不是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剥夺自然,应该进一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我们要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因为自然就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我们不能持续地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去开发自然,要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我们离共生这种状态已非常遥远。与自然相处,是一个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