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和教学原则

作者&投稿:袁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育原则如下: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教学原则如下:

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学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讲解。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

德育原则和教学原则
答:1、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德育原则和教学原则
答: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巩固性教学原则:...

八大教学原则和八大德育原则
答:1、个性原则的意义:个性化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学习效果,降低学习压力。2、活动原则的意义:通过积极的实践和参与,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动机。3、体验原则的意义:通过有意义的体验,学生能够将抽象概念...

如何记忆八项教学原则和八项德育原则
答:⑤“一连”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⑥“积极”即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⑦“才”即因材施教原则 ⑧“学生”和“尊严”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故事记忆法:将考纲中出现的八项德育原则浓缩在一个小故事中,只要看一遍这个小故事,理解了它的含义,到了考场上,当回...

教学原则和德育原则的区别
答: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教学原则不是教学规律.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第二,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第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

教学原则和德育原则顺口溜
答:教学原则顺口溜:直观巩固别忘,启发学生放主体,因材施教要量力,循序渐进别着急,理论一定联实际,科学思想要统一。“一连”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积极”即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才”即因材施教原则,“学生”和“尊严”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一、德育的...

学记中提出哪些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一、教育教学原则 1、预防性原则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止措施。否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做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受困难。2、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

教育教学原则口诀
答:教资德育原则口诀如下:(1)八条德育原则:“陶行知正面疏导一连的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①“陶行知”即知行统一原则;②“正面”和“守纪律”即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③“疏”即疏导原则;④“导”即导向原则;⑤“一连”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⑥“积极”即依靠积...

教育原则是?
答:教育原则在中国教育界的很多语境中都会出现,比如教学原则、德育原则、体育原则等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教育原则即教学(育)工作遵循的基本要求。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一组教育原则中,往往混杂了不同层次的教育原则。简介 从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