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两朝专美的上官婉儿

作者&投稿:上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唐朝陕州陕县人,是唐代女官,也是唐代女诗人,她曾是唐中宗的妃嫔,也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十四岁时,跟随母亲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因为她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才华绝代,历史上有"巾帼宰相"之名。然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为后人编撰,对上官婉儿评价较低,多指责她与武三思、崔缇通奸,《景龙文馆记》中"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这个"通"字就是私通。但也有人认为上官婉儿到底 *** 宫闱缺乏详细的史料记载,对于她在后代史书中评价变低的原因,可能是在唐朝以后,士大夫的正统理念对女性干政的否定。那么,上官婉儿 *** 宫闱到底是不是真的?得从她的一生说起。

上官婉儿在历史上的武则天、唐中宗时期确实才华出众,颇受青睐,深得宠信,因此,她在历史上有两朝专美的说法。

上官婉儿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则天、唐中宗相始终。其门第高贵,却身世坎坷。麟德元年,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除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跟随母亲被发配内廷为奴。只是她天资聪敏,少年时代便在宫廷中脱颖而出。十四岁时,由于她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慧,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于是武则天召见了她,在宫中当场命题,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让她掌管宫中诏命。从此之后,上官婉儿不仅有文词,而且明习吏事,逐渐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得以参与奏章的批复和政令的拟定。

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当做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少女心动,加上张昌宗英俊秀美,不由得心如鹿撞。有一天,她与张昌宗私自调戏,被武则天发现,武则天拔取金刀, *** 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幸好张昌宗跪地求救,才得赦免。婉儿因左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美,谁知却更为娇媚。宫女们都仿照她,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到了唐中宗景龙元年,上官婉儿度过了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的危机后,更致力于辅佐朝政,设立修文馆,"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是相当富有政治智慧的手段。早在唐高宗驾崩时,上官婉儿那年十六岁,她母亲早已去世,而她却善于修饰,画眉贴翠,搔首弄姿,便和唐中宗有了私情。后唐中宗被废,幽囚在房州,只有韦后伴着唐中宗在幽囚地方吃尽苦楚。神龙元年,唐中宗复位,大权在握,便接着把婉儿召幸,合成一个鸾凤交,册为捷纾,封婉儿母为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因此说,用"两朝专美"来形容上官婉儿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的显赫地位,实不为过。

上官婉儿因此而深得唐中宗和韦后的信任,她专秉内政,权势惊人。她发动唐中宗参与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加入修文馆,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韦后不善于作诗,便由婉儿代笔,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帝后写的,格外赞扬,由此,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由此,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之后,又看上兵部侍郎崔缇,真所谓才子佳人,相依相惜。上官婉儿见了崔缇,神情之间,若即若离。崔缇年少多才,是个美男子,婉儿与他堪为一对佳偶,如今结成露水缘,婉儿才得以如愿以偿,只是,崔缇在宫外,婉儿在宫内,宫闱虽然驰禁,但是,唐中宗在上面,终究不方便。于是,婉儿便在宫外置办门第,穿池筑岩,修建庭院,穷极雕饰,风雅盛极一时。上官婉儿与崔缇从此日日鸳鸯戏浴。崔缇还有三个弟弟,弟兄四人个个都生成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崔缇便一个个引他们进宫来,与婉儿见面,婉儿见了这许多美貌少年,一时间爱也爱不过来。从此,婉儿行走坐卧,无时无刻都有崔缇弟兄四人追随陪伴在身边。上官婉儿常常在宫中设宴,一个美人坐中间,四个少年美男子,在两旁陪着饮酒说笑,行令赋诗。后来崔缇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说情,才官复原职。因此,历史上就有了上官婉儿 *** 宫闱,与美男子崔缇私通,为其谋取官职的说法。

总的来说,上官婉儿才华绝代,她深得武则天,唐中宗的深信,有"巾帼宰相"之名,在历史上也有"两朝专美"的说法。她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在唐中宗时期,封为昭容,掌管宫中诏令,执掌朝纲,权势日盛。期间大设修文馆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引领一代文风。只是,她要仰仗皇上、皇后和武则天的鼻息,要曲意逢迎,遇到美男子便心如鹿撞,招引崔缇这样才子 *** 宫闱,确实犯了后宫美女的致命弱点,其中的甘苦或许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也因此,她仍无法逃脱厄运,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时被杀死,成为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漂亮吗?
答: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漂亮。婉儿爷爷上官仪的非常俊朗,甚至专门有人作诗来赞叹上官仪的外表和风度,能让一群人都为他惊叹,这就说明他一定是帅的,而且还是大众都认可的帅。婉儿青年时期开始跟着武则天,武则天也是一个比较注重身边人风采气度的人,要是真的长到难以忍受的地步,虽然是自己心怀愧疚的故人的孙女...

上官婉儿简介?
答:一、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二、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上官婉儿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她能受到武则天的信任?_百度...
答:婉儿对唐代园林山水诗的题材方面多有贡献,如《游长宁公主流杯池》,突破了写景状物的宫廷诗歌呆板的形式,寓情于景,读其诗能闻出自然山水味。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等对她评价很高,她以一介女流之身,影响了大唐的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4.上官婉儿为文人入仕...

历史上的美女及其作出的贡献或影响
答: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张说为她写:“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上官婉儿)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最早的...

中国历史上的女才人的故事和她的死因 生死年份
答: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

请介绍一下上官婉儿
答: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

上官婉儿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传奇女相,最后是什么结局?
答:上官婉儿的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最后的结局却沦为政治的牺牲品,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上官婉儿的故事
答:这一段设定和真实历史中的上官婉儿很相似,只不过为了契合她“书圣”的设定做出了一些修改。在正史中,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有名的文学大家和诗人,算是唐初皇帝的御用文人,最高曾任职宰相。但因为卷入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因此被当成了政治牺牲品,和废太子李忠一起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唐玄宗为上官婉儿出诗集:揭秘才女的另一个身份
答: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上官婉儿从她的爷爷那里继承到的另一项家族遗传,就是她的诗才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这首名为入朝洛堤步月的诗就...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上官婉儿
答:”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将军刘仁景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但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