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视频时,25帧/秒,已知监控器的像素,为保证画面清晰流畅,如何计算带宽 130万像素网络摄像机传输时需要多大的带宽 怎么计算的

作者&投稿:大季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视频宽度 x 视频高度 x 播放速率 (fps) = 总的带宽( bits/sec)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使用FCS录制的时候,使用的是Bps,而不是kbps,要转换(8 bits =1 byte )
打开比方,使用320×240的视频窗口以30fps的速率录制,其带宽消耗计算:

320 x 240 x 30 fps = 2.3 Mbps = 288kByte

想要达到VCD效果需要可用带宽384K左右;

想要达到接近DVD效果需要可用带宽768K以上.

想要达到标清或是高清一般需要可用带宽1M以上.

而我们一般申请的宽带或是专线,实际可用带宽往往没有标称的带宽那么大.一般来说,宽带实际可用带宽是标称带宽的45%左右,专线带宽一般为90%左右.音场景
http://www.chenxiong.net/shiyong-skill/wangluohuiyi.html

以下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些速度单位究竟是如何计算的。而那些所谓的 1M、2M、8M 宽带标称究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所谓 1M 宽带,其实是指 1Mbps (megabits per second兆比特每秒),亦即 1 x 1024 / 8 = 128KB/sec,但这只是理论上的速度,
实际上则要再扣约 12% 的 Ethernet Header, IP Header, TCP Header, ATM Header 等各种各样的控制讯号,故其传输速度上限 应为 112KB/sec 左右。这里列出了各个速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MB = 1024 KB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传输单位的写法上,B 和 b 分别代表 Bytes 和 bits,两者的定义是不同的,千万不要混淆了。否则差距可是8倍阿。 所以各种宽带的极限下载值也可以轻易的计算出来。
1 M =112 KB/s
2 M =225 KB/s
8 M =901 KB/s
10 M =1126 KB/s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各种宽带的下载理论值,大家可以参照以上的数据就自己实际的连接速度下载文件来测试,看看离理论值有多远,如果偏差过大就可以联系你的宽带供应商检查一下路是否有问题了。另外有一些网速测试网站,也可以测试家中正在使用的宽带服务质量。
注意:大部分可以下载文件的网站,他们都限制了下载速度,所以如果你要测试一台100M独享带宽的服务器,前提是你必须也要用一台同等左右条件的机器来测试它,100M带宽传输速度理论值12800KB/s 除去耗损能到10000KB/s左右就很好了!

每帧图片的采样率(kbps)*25帧=需要的带宽

你这个传输带压缩么?

分辨率为1920*1080,24位/象素,30帧/秒,计算时实传输所需要的带宽?~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S=1/T(bps)

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

Rmax=2.f(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

Rmax=B.log2(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

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所以人们可以用“带宽”去取代“速率”。例如,人们常把网络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用网络的“高带宽”去表述。因此“带宽”与“速率”在网络技术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同义词。

130万像素的网络摄像机,其传输带宽大约需要1Mbps的带宽。
为了了解视频的码率、帧率、分辨率,我们先来看看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视频图像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视频文件一般涉及到三个参数:帧率、分辨率和码率。

  帧率:每秒显示的图片数。影响画面流畅度,与画面流畅度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越有跳动感。由于人类眼睛的特殊生理结构,如果所看画面之帧率高于16的时候,就会认为是连贯的,此现象称之为视觉暂留。并且当帧速达到一定数值后,再增长的话,人眼也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

  分辨率:(矩形)图片的长度和宽度,即图片的尺寸
  码率:把每秒显示的图片进行压缩后的数据量。影响体积,与体积成正比:码率越大,体积越大;码率越小,体积越小。 (体积=码率×时间)

  帧率×分辨率=压缩前的每秒数据量(单位应该是若干个字节)
  压缩比=压缩前的每秒数据量/码率 (对于同一个视频源并采用同一种视频编码算法,则:压缩比越高,画面质量越差。)

  所谓“清晰”,是指画面十分细腻,没有马赛克。并不是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
  简单说: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关系:分辨率越高,图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图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关系,码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码率越低,图像越不清晰。
  但是,事实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可以这么说: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同样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

  在视频压缩的过程中, I帧是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是独立帧。而P帧则是参考I帧进行帧间图像数据压缩,不是独立帧。在压缩后的视频中绝大多数都是P帧,故视频质量主要由P帧表现出来。由于P帧不是独立帧,而只是保存了与邻近的I帧的差值,故实际上并不存在分辨率的概念,应该看成一个二进制差值序列。而该二进制序列在使用熵编码压缩技术时会使用量化参数进行有损压缩,视频的质量直接由量化参数决定,而量化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压缩比和码率。

  视频质量可以通过主观和客观方式来表现,主观方式就是通常人们提到的视频清晰度,而客观参数则是量化参数或者压缩比或者码率。在视频源一样,压缩算法也一样的前提下比较,量化参数,压缩比和码率之间是有直接的比例关系的。

  分辨率的变化又称为重新采样。由高分辨率变成低分辨率称为下采样,由于采样前数据充足,只需要尽量保留更多的信息量,一般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结果。而由低分辨率变成高分辨率称为上采样,由于需要插值等方法来补充(猜测)缺少的像素点,故必然会带有失真,这就是一种视频质量(清晰度)的损失。

压缩前数据量(体积)=分辨率×帧率
130万像素经过压缩以后,压缩率去处系统开销以后,一般在30倍以上,所以:
1300000*25(帧)/1024/30(压缩率)=1057Kbps

请问会声会影中怎么把视频默认输出25帧改为60呢?
答:会声会影中可以制作模板来达到改变帧速率的,不过建议还是下一个Adobe.Premiere.Pro吧 会声会影是比较初级的.

视频输入30桢,导出25桢,剩余5桢去哪了?
答:30帧的视频,输出成25帧。另5帧被自动精简掉了。--- 这仅仅是从数字上看。但实际上,不是简单的删除5帧。 而是它重新编码,按照25帧输出。 这时,与源视频的30帧已没有关系了。 不论原来是30帧,还是60帧,都没有关系了。重新一帧一帧的编码。一秒帧只编25帧。每帧的时长是平均分配的。

...256色彩色.如果视频以25帧/秒的速度播放,则每秒要播放的视频数据量...
答:256=2^8,即8bit,而8bit=1Byte,及一个字节,简写为1B。1帧的数据量=640X480X1B=307200B=300KB。1秒钟是25帧,所以总数据量=300KBX25=7500KB≈7.3MB。以上1MB=1024KB=1024X1024B=1024X1024X8 bit。帧——就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镜头。 一帧...

25帧和30帧的区别
答:帧数为帧生成数量的简称。由于口语习惯上的原因,我们通常将帧数与帧率混淆。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因此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25帧和30帧的区别
答:25帧和30帧的区别主要有:1. 视频播放时间不同:PAL制的视频每秒播放25帧,所以原本电影视频是每秒钟播放24帧,到了PAL制的DVD中每秒就播放了25帧,在总桢数是一定的前提下,PAL制的视频实际上在播放时间上会变短4%。而NTSC制的视频每秒播放30帧。2. 声音播放不同:PAL制的视频比原始影片短,...

25fps是什么意思
答:FPS是图像领域中的定义,是指画面每秒传输帧数,通俗来讲就是指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FPS是测量用于保存、显示动态视频的信息数量。25fps意思是每秒只能提供25帧。每秒钟帧数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通常,要避免动作不流畅的最低是30。某些计算机视频格式,每秒只能提供15帧。FPS”也可以理解为我们...

一段视频,按每秒播放25帧的速度,能够播放4分钟。其中每一帧是640×480...
答:一段视频按秒来算,25伏的速度的话放4秒钟应该是不够的,可能要4分半左右才可以。分辨率为640*480,32位色彩的视频影像,如果视频播放速率是25帧/秒,其中一副画面所占数据量是640×480×4约=1.2MB,那么每秒钟的数据量是30MB左右。带宽和数据传输率:带宽的单位应该是HZ,但是有时总是用“带宽...

剪映电脑版将25帧的视频输出50帧的视频有什么影响
答:剪映电脑版将25帧的视频输出50帧的视频会导致视频画面出现卡顿、模糊等问题。这是因为,将低帧率的视频提高到高帧率,需要通过插值等方法来增加画面数量,这会降低画面质量。

为什么录视频都叫弄25帧,假如弄30帧会有什么变化?
答:肉眼 看不出来变化!就像你眨眼,一帧就是1秒眨眼1次,25帧就是1秒25个不同画面组成~!所以1秒换成30帧,人看不出来区别!

25码是25帧吗
答:不是。视频码率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流率,而一个视频的25帧,指的就是这个视频帧率,即1秒中会显示25帧,视频帧率影响的是画面流畅感,也就是说视频帧率超高,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画面越显得流畅,所以25码并不是25帧,两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