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史》信息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

作者&投稿:郸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读

本书是作者七年磨一剑的作品,对信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的一次全面阐释。作者将信息发展史上很多关键节点,抽离出来做了详细分析。充满趣味性,也蕴含大量丰富的知识,值得品味。

核心内容:

从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作用等方面,详细分解了信息是怎样一步步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信息是什么?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信息是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由此解开了信息的神秘面纱。

第一:信息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作者所谓碎片化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伴随着信息的产生的始终。信息的本质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在著名人工智能科学家吴军的《智能时代》中,将广义的信息理解为对数据的抽象。也与作者的观点类似,信息就是人对碎片化数据抽象后的认识。

信息之所以是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认知结构是碎片化的,现代心理学家指出:人从婴儿时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就是一步步渐进的,随着生理和心理成熟,才慢慢形成体系和系统化。

虽然思维是逻辑化、结构化的,让知识更好地传承,但是这些并不是信息本身。人只是碎片化信息的载体。

人类的历史上,关于任何学科的每一本著作,和茫茫的宇宙比起来,都只是一个碎片。即便那些看起来好像概括了所有学科的通识性见解,也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解读这个世界,所以,信息的本质就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第二:信息维系着人类文明的完整性

人类社会是各种信息的总和,缺少了任何一种信息都是不完整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图像,声音,文字等方式记录信息,借助这些信息,人才得以还原历史。整个人类社会才得以完整保存。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之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早期的诗歌之所以格律、程式化都非常强,就是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播,《荷马史诗》的格律和程式化都非常强,后世研究发现,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作品更好地记忆和口口相传。中国古代的诗词也有类似的地方。文字产生以后,象征信息已经可以不再依附于上一代的口口相传。信息的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

第三:信息不仅被动记录世界,并且主动创造世界

信息促进了人脑思维的产生,让知识结构化,并且形成新知识的基础。从早期的差分机,到后来的电子计算机;从最初的电磁感应到后来的互联网,在这些一层层累加的基础上,人类社会不断产生新的创造,信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章的产生,意味着书面文化“侵入”口语文化,这让人们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可逆转的后果,之前的创作,格律只是为了更好的记忆,然后口口相传。但文字出现后,让人脑的记忆不再是必须的。如果忘记了,可以翻翻笔记。古代诗歌、诗词等开始脱离单纯的记忆功能,向美感转变。

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还让人把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加以结构化,从而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然后这些“关于知识的知识”,就像盖楼房一样,再一层层不断累加出新的信息,创造新的世界。最终,让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

第四:怎样消除信息过载的负面影响

人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接收到的信息不仅远远大于自己能够处理的信息,也远远大于人实际的需要的信息。

信息过载使获取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成本越来越高,也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时,要从自身出发,正确收集和处理信息,运用好的搜索和过滤工具是个号的办法,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同时,要明确自身需求,内外兼修增强信息的选择能力。

~

信息爆炸的数据时代,你的记忆改变了多少?
答: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反而变得越来越无知。在《互联网没有记忆》一书中,作者提醒我们数据存储不是记忆,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洪流中,去处理膨胀的信息。这是一本围绕着“记忆”这个角度来讲述的信息简史。记忆力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是人类却在大脑之外找到其他介质来储存信息。...

小学科普书有哪些 小学必看科普书籍
答:推荐理由:《信息简史》是一部雄心勃勃又富有洞见的图书,它以热情洋溢的笔触带领我们追溯了从非洲会“说话”的鼓到电子计算机的漫长历程,并在其中添加了大量有益的论据和事例。这是本非常难得的书,它为我们理解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乔斯琳·贝尔·伯内尔4《星际穿越》 作者简介:基普·索恩,全球顶尖...

人类永生计划能实现吗
答:”某种意义上,每一颗虚拟大脑都是一个迷你“上帝”,你可以通过输入迎合人类各种欲望的信号在数字世界为所欲为。而当意识置换成数据,就可如钻石一般“恒久远,永流传”,让你在虚拟世界“活”过成千上万年,甚至“永生”——如果你不对虚拟世界的lifestyle怀有偏见的话。话说回来,诚如《信息简史...

人类永生计划能实现吗
答:2. 意识的数字化 当意识被转化为数据,它就像钻石一样“恒久远,永流传”,在虚拟世界中存活成千上万年,甚至实现“永生”——除非你对虚拟世界的生活方式持有偏见。3. 人类进化的信息交换 正如《信息简史》的作者Gregory Chen所说,人类进化本身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换的具体表现。这...

罗振宇经典语录
答:很多大组织都在考虑互联网怎么转型,转型的第一件先把自己做小,小到一个人格或者一个人格体,因此在未来的世界做自己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二、牛逼。罗辑思维找到了一个特别牛逼的切入点,《信息简史》一书中讲到,人类从口语文化的荷马史诗时代转人类文明,经历了500多年的艰难转型期,但现在另外一个进程开启了。

统治:知识的定律
答:[3] [美]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人民邮电出版社.P34. [4] [法]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商务印书馆.P312. [5] [法]保兰·伊斯马尔.《民主反对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24. 结语分割线在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会有意制衡知识的统治,将专家和知识隐藏起来,不同于古代人借用奴隶制笨拙地自欺,...

财经大佬们的书籍
答:李彦宏曾在公开场合与采访中推荐过的书有《奇点临近》、《信息简史》、《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判断力》等。这几本书内容不一,或关于人工智能、或关于信息与数据,但一致的关键点是技术。 2017年4月,李彦宏与百度所写的《智能革命》问世。李彦宏在书中详细讲述了人工智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迁,描绘了社会、经济、...

世界公认100本好书 富有人生哲理的书籍
答:《改变世界的机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上、下)》、《蒋介石与现代中国(1~8)》、《约会简史》、《自闭症的故事》、《创业无畏》、《纳尔逊·洛克菲勒传》、《未来简史(上、下)》。《魔鬼数学》、《品牌思维》、《故事思维》、《门口的野蛮人》、《热点制造者》《情商》、《信息简史...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书籍有哪些区别?
答:-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艾萨克·牛顿)- 《物种起源》(查尔斯·达尔文)- 《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微积分学教程》(奥古斯丁-路易·柯西)- 《信息简史》(詹姆斯·格雷克)以上只是文科和理科书籍的简单分类,实际上许多书籍涉及到多个领域,界限并非绝对。此外,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为什么人类不把永生技术放在第一位?
答: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长生不老药,虽然人类技术的不断发展,但是永生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关于永生的执念可是太深了。你知道吗?通过换上年轻小鼠的血能令衰老的小鼠“重返青春”。实际上,人类关于永生(抗衰老)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异种共生,换血,雷帕霉素,白藜芦醇,抗氧化物,端粒酶,干细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