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作者&投稿:壤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开门见山地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设计知识点总结(查看更多)

麻雀又名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谷、南麻雀、宾雀、厝鸟、砉鹑;屋角鸟、屋檐鸟,是麻雀属下的一种鸟类。麻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东、东南亚、东亚均可见到此物种。

根据福建教师招聘对小学语文的大纲要求,闽试教师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小学语文教案设计:麻雀。

教学目标

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麻雀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动听的歌喉,更不被人们关注。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麻雀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麻雀身上的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麻雀》这篇课文,一起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分析记忆字形。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3.理解词义。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搏”,第六笔是横折,无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人物关系是怎样的?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猎狗 老麻雀 小麻雀)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我”走在林荫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应对的?

3.根据刚才的讨论,把相关重点句用“  ”画出来。

4.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起因: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退缩,“我”唤回猎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但知道了文中发生的故事,而且还认识了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呀!希望大家课后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想想猎狗为什么要慢慢地向后退。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嗅到 无可奈何 拯救 嘶哑 庞大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齐读第1~3自然段。

(1)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地点:林荫路上。)

(2)猎狗发现了什么野物?

(发现了一只站在地上的小麻雀)

(3)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语分别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刚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的茫然无助,要突出它迷茫,不知怎么办好的状态,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舒缓一些,读出对小麻雀的怜爱。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齐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语气要逐渐加强,语速要逐渐加快,读出情况的紧迫。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

“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挓挲起全身的羽毛)

指导朗读:本段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勇敢与紧张。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是要做什么?齐读第5自然段。

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一只麻雀斗得过一条猎狗吗?(斗不过)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母爱的力量)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轻缓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唤回猎狗。

三、赏读全文,归纳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的《麻雀》一课,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的确,在这个世界上,父爱和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明白了这一点,在面对父母时,我相信大家会更加懂得感恩。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狐假虎威-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小学语文教案;比尾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小学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分类汇总-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

灰雀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答:灰雀课文小男孩是个诚实和天真的人,因为小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小男孩看到树上的三只灰雀心想:这只小灰雀多可爱啊!我带一只回家养。小男孩轻轻地把小灰雀捧在手上带回家了,他找来了鸟笼把小灰雀放进去,心里可高兴了,接下来的几天小男孩给小灰雀喂谷粒,可是小灰雀怎么也不肯吃...

灰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 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 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二.灰雀 小型呜禽,体形如雀,羽色多样,鸣声悦耳,...

《麻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搜索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

四年级课文麻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四年级课文麻雀的主要内容:《麻雀》这篇精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文中作者把野麻雀描写得生动形象,语言运用极其巧妙,如势如飞石一般描摩了老麻雀飞的...

麻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麻雀》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在地上发现了一只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猎狗愣住了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从内心产生的无私的母爱。课文中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勇敢地和宠然大物猎狗搏斗,老麻雀虽然发出绝望的尖叫,自认为无生还的希望...

请问课文《麻雀》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答:1、起因: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2、经过: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3、结果:小麻雀免受了伤害,我招回猎狗。《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事故,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赞扬了...

你认为麻雀这篇课文有怎样的性格品质?
答:他用新奇的想法和优雅的语言,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一只大猎犬面前,竭尽全力保护小麻雀不受伤害的感人故事。本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态度、具体的行为描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塑造了小麻雀,凶猛的猎犬,“我”的慈悲与爱的形象,而且塑造了老麻雀在危难中,挺身而出,拯救孩子的形象。热烈赞扬...

麻雀课文主要讲什么?
答:麻雀这篇课文里面,老麻雀的无所畏惧,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这种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的爱的力量值得我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老麻雀的母爱。老麻雀不管自己危险不危险,还是有一种力量让它勇敢地落在小麻雀面前保护它。作者的心被老麻雀的母爱感动了,猎狗也是一样,它也被麻雀的母爱震撼而退却了...

第16课麻雀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热情地歌颂了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麻雀》课文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

幼儿园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答:《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学情分析: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教学建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