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排列的?

作者&投稿:汤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古帝系与传承,版本很多。这里只把自己觉得有些蹊跷的部分摘录一下,看看这背后不一样的故事。

现在都说炎黄子孙,实际上还有一个蚩尤。蚩尤代表的是东夷族。炎黄代表的是华夏族。但华夏族内部也分化为游牧和农耕两大体系。代表正统的是农耕的炎帝家族,像神农尝百草这类故事,都可以看做炎帝家族对于农耕方面的尝试和拓展。

黄帝部族相对落后一些,但毕竟有亲缘关系。祖先都能追溯到更古老的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那里。

东夷族的蚩尤却是另一种血统传承。原本人少地多,谁也碍不着谁。但随着人口逐渐增多,这些部族终于接触上了。

但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外交、文明之类的,而是奉行黑暗丛林法则——见面就打,胜者为王。是赤裸裸的征服与杀戮。

蚩尤代表的九黎族善战。炎帝部族打不过蚩尤,只能与同源共祖的黄帝部族联合,才赶跑了蚩尤。可胜利之后,炎帝明显感觉到黄帝对自己的威胁。但没办法,最终还是游牧的黄帝部族武力值更高,也就被迫融合成一个新的部族——炎黄部族。这是华胥氏后代的再次联合。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换成了黄帝家族。

黄帝死后,他的儿子少昊氏玄嚣继位。玄嚣死后,他的侄子颛顼继位。这个帝位的传承,也算一种禅让,却是基于血统之上的禅让。

黄帝有二十四个儿子,但他的正妻嫘祖只为他生了两个儿子:玄嚣、昌意。所以,黄帝的首领位置只能被这两个嫡子的后代所继承。

玄嚣作为黄帝嫡长子,继承黄帝之位,无可争议。而玄嚣在传位时,却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了侄子颛顼。颛顼是昌意的儿子。这仍然属于,黄帝的嫡子后代继位。

为什么,玄嚣没有考虑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呢?因为炎帝家族的后代仍然有反叛之心,也就是政权还不稳定。需要有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带领大家,才能保住黄帝家族的领导地位。

颛顼也就在众多黄帝的嫡孙中脱颖而出了。果然,颛顼不负期望。他在位时,炎帝的后代共工组织反扑,被颛顼战胜。

颛顼传位于帝喾。帝喾的祖父,正是传位给颛顼的玄嚣。等于是颛顼从伯父手里接过帝位,又把帝位传回到伯父的孙子帝喾手里。颛顼是帝喾的堂叔。

从黄帝到帝喾的四代帝王,尽管并不全是父子传承,但帝位一直保持在黄帝的嫡系两支后代手中:玄嚣、昌意。

可传到帝喾的时候,出事了。帝喾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帝挚、后稷、契、帝尧、台玺。但是,这五个儿子里,有两个确定不是帝喾的亲儿子:契、尧。

契,是简狄吃了鸟蛋生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也就是商朝的祖先;

尧是庆都梦赤龙而受孕。

帝喾的两个嫡子,是弃(后稷)、台玺;两人都靠边站了。但两人一直保持着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后代周朝王族。

得到帝位的,是帝喾的庶长子挚。

按照嫡系传承的原则,帝喾应该把位子传给后稷或台玺呀。但没有,而是传给了庶长子帝挚。从这个传位,就能看出来传承秩序已经打乱了。

所以,到了帝挚上位第九年时,因为治理能力不行,把帝位禅让了出去。那么,最有可能得到帝位的是谁呢?如果按照传统的嫡子传承,应该属于后稷、台玺兄弟,更远一点的可以选择颛顼的后代。

但出乎意料的是,接替帝挚的竟然是帝尧。

尧是帝喾的五个儿子之一,但却与帝喾没有血缘关系。帝尧是怎么出生的呢?帝尧的母亲庆都,在娘家时,梦见了赤龙,生下了帝尧。直到十岁时,帝尧才跟着母亲来到帝喾的身边。

所谓梦见赤龙生小孩这种鬼话,连现在的小孩都不信了,但却被明明白白的写在了史书上。所以,尧不是帝喾的亲儿子。而帝喾还就真把帝尧认作自己的儿子。尧还得到了帝位。这事就有点蹊跷了。

蒙昧时代,部落间的征伐是很残酷的,男人被杀死,女人与小孩成为奴隶。那么现实情况可能就是,帝喾的部落征服了帝尧母亲的部落,帝尧的生父被杀,其母带着年仅十岁的帝尧被帝喾接纳。帝尧也就成了帝喾的儿子,事实上是养子。

但没想到,本来在帝位传承上保持良好的嫡系传承,却先被帝喾打破了——传位给庶子帝挚。帝挚无能,又被养子帝尧取代,甚至可能是篡权。

等于黄帝家族的帝位,完全落在了外人手里。

如果再借助《竹书记年》的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流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就合理了。

帝尧继位之后,作为黄帝家族直系,肯定会伺机反扑,夺回帝位。但可能是帝尧的威势太高,一直没有机会。直到大舜出现。

大舜是黄帝八世孙,属于黄帝-昌意-颛顼一脉的后人,但从颛顼把帝位传给侄子后,大舜以上五代人都没什么地位。这也可以看做是帝尧的打压所致。不过,毕竟帝尧是外来的,想要坐稳位置还得依靠本地势力。所以,就开始任命大舜辅佐自己。但大舜暗中培养势力,一举推翻了帝尧。黄帝家族再次坐上帝位。失势的帝尧,便被大舜囚禁起来。

可等到舜帝上台之后,对他威胁最大的人也出现了。鲧、大禹父子,也是黄帝-昌意-颛顼嫡系,且辈分还比舜帝高。大禹与黄帝的关系,有说是六世孙的,有说是曾孙的。但感觉曾孙在时间上对不上。可能鲧的前面几代都没什么记载,后人也就忽略了。所以这里采用大禹是黄帝六世孙的记载。

即使如此,黄帝六世孙大禹也比黄帝八世孙的大舜要高两辈。而大舜在指责鲧治理洪水不利为名,将鲧治罪。但大禹继承鲧了的遗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三过家门不入,治理洪水,实际上也是在四处收拢人心。等到洪水治理好了,舜下台的日子也就到了。

也便是“舜野死”——被大禹发配到边远地区,并死在那里。

之后,便是禹传子家天下的故事了。



太史公给出了总结的一句话,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黄帝是华夏始祖,颛顼高阳是黄帝的孙子,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帝尧放勋是黄帝的五世孙,帝舜重华是颛顼的七世孙,大禹文命是黄帝的玄孙,就是说五帝到夏朝的大禹,其实都是黄帝及其黄帝的直系后裔在掌权,他们同系而采用不同的国号,夏,商,周,秦四朝都是可考的黄帝直系后裔,汉朝建立后,已经无法考证出刘邦是不是黄帝直系后裔了,但总归是黄帝后裔没错

香港浸大国际学院 | 副学士课程 | 现正招生~

尧舜禹源于一个祖先,他们三人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答:尧舜禹都源于一个祖先,即轩辕帝黄帝。尧和禹都是黄帝玄孙、而舜则是黄帝的七世孙。尧的父亲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喾,又号高辛氏。帝喾在位70年崩,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挚。挚是尧的哥哥,但挚因管理不善被大臣罢免,尧十八岁时代替自己的哥哥挚成为了天子。尧在位时天下大治,选贤举能,百姓富足安乐。除...

三皇五帝之五帝分别是哪五位?
答:1、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叫公孙轩辕。2、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叫公孙高阳。3、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喾是皇帝的曾孙,他父亲叫蛟极,祖父叫玄嚣。4、帝尧者,放勋(名字)。尧是帝喾的儿子,名字叫放勋。5、虞舜者,名...

三皇五帝顺序,五帝的排顺序
答: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

大禹为什么没有列入三皇五帝
答:大禹是“五帝”之一吗_1、禹是黄帝的玄孙、北方天帝颛顼的孙子,和五帝并非一个时期的人物,五帝的时代要比大禹更遥远,所以大禹不是五帝之一。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2、三皇五帝,其中尧、舜、禹是禅让制,但是禅让制到禹这结束了,禹传位于他的儿子启,从此开起来...

禹是黄帝轩辕的第几代后?
答: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答:三皇五帝分别是谁我国传说中关于最古老的一些帝王,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人物。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

黄帝的九个儿子分别是
答:史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

三皇五帝都是谁啊?说的具体点好嘛?按先后顺序
答: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分别指:燧人(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地皇);五帝分别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他的后裔诸神,即最初的三皇及后来的五氏完成了创世需要的任务后,都归神籍。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因为五氏是创世中...

有关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
答: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

我国古代三皇五帝是谁?哪个朝代的?
答:“三皇五帝”包括: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是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